跨媒介视野下淮河文化的视觉表征与再生

2022-04-16 23:16张晓东
关键词:淮河媒介空间

张晓东

(淮南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文载道、诗言志、象尽意,不同的话语体系对应不同的人文诉求,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文、诗、象作为媒介承载着多元的文化景观。视觉文化时代,影像作为人类社会最直观的感知符号,在淮河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过程中理应主动打造自身的主体间性,采取影像空间叙事的方式重塑淮河文化的新生命。影像淮河的文化创新理应升格为新版的文化重构与再生,从而塑造淮河流域民众的生活美学观和文化自觉,成为“文化共同体”的有益补充。

一、淮河文化的主体性建构

淮河流域地处黄河与长江之间,其历史文化深受两条大河文化的影响,其主体性却被深深烙上了“地理分界线”“文化过渡带”的刻板印象,导致其独立的人文性格维以养成,故淮河文化的复权必先以文化的主体性构建为牵引。

(一)淮河文化的主体自立

主体间性是文化间性的原生内核形态,它萌芽于胡塞尔的“交互主体”,发展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和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后经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将其推广深入,其哲学本质就是由原来的主客二分引向主体多元关系交往。

文化间性是主体间性在文化领域的晕染,文化作为主体是一种人类认识世界、对话沟通的基本方式,更是社会存在的空间阐释方式,此方式从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交换关系和地域人文交流,这与后现代社会的价值多元、开放包容、去中心化等意识形态相吻合。前苏联哲学家巴赫金把关系问题看成主体建构的核心要素,“关系”不是康德先验哲学理论中的固有程式,而是现实世界中多样感性个体在具体存在前提下的价值对照和视域剩余互换[1]。淮河作为中国中原地区的三条大河之一,具有鲜明的文化蕴含和个性。长江流域以《楚辞》为蓝本描绘了浪漫的诗学,黄河流域以《诗经》为依托孕育了有序的礼学,而淮河流域以《淮南子》为集成培植了深邃的哲学。淮河文化作为淮河流域的人文样本,在中国各个地域文化中保持着独特的人文性格和感性体验,这份“视域剩余”保证了淮河文化的主体外在性。

(二)淮河文化的空间转向

文化需要传承和释义,而阐释则代表着对其主体性的默认,故文化存在于语言媒介的主体间性之中。淮河文化是淮河民众自我认知和文化“他者”评价、交流的综合体,淮河人的生存繁衍总是离不开淮河流域积淀的社会语境、空间景观和线性化时间留痕。在视觉文化语境下,大众扭转了过去将空间时间化的单一叙事模式,利用影像符号的直观免译性,以一种话语权争夺胜利者的姿态实现了影像语言对文字语言的跨越,这种文化感官化的空间表达方式重新点燃了淮河文化的当代激情,场性的淮河空间体验塑造了淮河人崭新的生活美学,淮河文化叙事的核心表现出从历时性的时间脉络梳理转向共时性的空间图示再现。

当前人类世界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影像不再是文字的附庸,它在文化的传播与行为指引层面有着文字无法比拟的力量。淮河文化的复兴不能再单纯地因循文化精英在时间维度中文本编纂的旧模式,而应该秉承该流域改革先锋——小岗村“敢为人先”的魄力,率先作出示范,从时间跨向空间、从文字转向影像。在不同语言媒介间隙中张扬文化现实和社会关系,拉伸淮河文化的空间弹性,利用数字影像技术构建个体感官的文化公约数,架构文化符码与公众的超链接,在审美和文化上达成对话和分享,形成“影像淮河”的文化典范。2014年安徽广播电视台摄制的人文纪录片《淮河六章》、2019年CCTV10播出的《中国影像方志:安徽寿县》、2021年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记住乡愁》栏目第七季中播出的亳州古城、寿县古城,甚至当下基于手机移动端的各种视频平台的旅游直播和文化影像表达,如抖音、腾讯的视频号,西瓜视频等网络平台均有碎片化的淮河文化影像片段。从大众接受的角度来看,其传播效果、社会反响和效益远大于文学论著的编撰,淮河文化的影像化实践已经得到官方和民间的双重认同。由此可见,文化主体的认同不能仅依赖超验文本的语词累积,更要依靠民众的感官识别和行动体验。

二、淮河文化的视觉表征

所谓“文载道”“象尽意”,中国古代的先贤们早就甄别出“字”和“象”在功能层面的迥异。作为文化的代言,语言文字拥有对文化的专有解释权,而其他传播媒介对文化的阐释仅作填补。后现代主义社会以来,文化呈现方式转向以视觉传达为主的潮流。美国文化批评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提出了后现代社会文化的两大新业态:空间优位和视觉文化盛行。可见,影像空间形态的文化式样正在重塑文化精英群体的文化专属格局,其索求文化话语权的同时发掘了文化传承的新媒介、新话语。

(一)跨媒介叙事

按照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观点,媒介的真正意义是其对时代带来的开创性意义。传统媒介代表程式化的文化思维和行动逻辑,社会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凿穿传统媒介的围墙,并以此来检验自身逻辑与思维的可行性阈值,开拓自身的话语空间。从淮河文化的时空维度来讲,其空间为基础内核,时间为表象,空间是文化的基础内核,时间仅是文化的表象,所以空间性才是淮河文化第一显性维度。与以线性时间为遵循的文字语言相比,影像符号更加趋向于淮河文化的空间维度。

1.出位之思。传统叙事学一直热衷于深挖文字的表达能力,但表现力却呈现出落寞之象,而空间叙事借机从幕后走向了前台,成长为一门新学,特别是后结构主义开始探索图像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叙事媒介表现出由文字向影像的跨界。钱钟书先生在他的《中国画与中国诗》一文中,曾涉及“出位之思”这一美学思想,认为它是指一种媒介跳出自身原始的表现职能继而转向其他媒介擅长表现的领域[2]。影像模拟空间,消解文字,助推人类的创造性需求由理性抽象向感性直观转变,这种改变既符合人的本性冲动又契合艺术创造的基本规律,并为跨界表现博取艺术之名。在此过程中,影像俨然一位资深外交家所具备的谈判技巧——弹性的坚定,一方面,向语词文本争夺传统文化传承的媒介话语权,另一方面,从历史文化文本中寻求其存在的合法性。2021年中央电视台CCTV1推出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可谓传统文化典籍影像化转型的经典,该节目亦讲亦演、古今对话,利用影像消解传统典籍的“佶屈聱牙”,以大众感官替代理性升格,同时为各地域传统文化复兴树立标杆。河南卫视借鉴该模式,创新性地采用影像构成的方式,利用“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和《舞千年》综艺节目,将传统文化与大众感官沉浸式体验相结合,将历史故事再次演绎,让大河文化屡屡出圈。跨媒介叙事的成功,其本质就是一种影像的“出位之思”。

淮河文化利用影像空间叙事替代时间文本讲述的探索已被付诸行动。中央电视台CCTV4策划拍摄的系列人文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七季来到安徽亳州,以根植于淮河大地上历史文化深厚的亳州古城为拍摄主体,对淮河文化进行视觉聚焦,探寻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记住乡愁》其本意是记住初心,延续血脉,传承民族文化,然而创作组却另辟蹊径,偏偏将淮河文化由文本转化成影像符号,将影像空间——亳州古城看作是承载历史文化的重要场域,通过具体的空间激活和唤醒历史文化。亳州古城坐落在涡河之滨,作为淮河的重要支流,文化积淀深厚,城中的花戏楼被视觉影像表征为既阐释又被阐释的多重空间,它既是古代亳州商业繁华的空间见证,又有二十四风铃寄托着亳州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亳人不薄、厚道商缘”的精神皈依。淮河流域中的日常社会行为之所以具有普遍意义,是因为它们以形而下的生活写照滋养着淮河文化,在文化情景中,这种定性的、高度参与性的现实生活成为观者进行创新性发展的“营养基”。

2.空间表征。消费型社会斩断了时间性文本与社会空间的文化羁绊,文化意义大都在影像符号的解析中萌生了碎片化倾向,后现代社会衷情于利用多种媒介间的裂隙与踪迹中寻求另类的解释,故空间意象在与文字描述的形象对比中缔造了具象且实体化的文化记忆。《中国影像方志》栏目组正是基于时代的潮流以及跨媒介需求,从地方志的角度打造了彰显中华文明,以局部展示整体、以地方表达中国的大型纪录片,构建了借助空间讲述故事、展示文化的空间表征法。

英国伦敦大学社会学研究学者斯科特·拉什指出:现代主义社会的感受性是话语的,话语指涉理性、意义和自我;后现代的感受性是空间造型的,赋予视觉超越文字、超越概念、超越意义[3]。空间是人类生活的“容器”,它具有一种隐匿而又强大的整合力量,把个人乃至集体的回忆、思想、行为融合起来,在互相依赖与搀扶中呈现人类生存的表象和内涵,故空间负载着深刻的文化意义。2019年《中国影像方志:安徽寿县》篇,着重塑造了两个空间意象:寿县古城墙和安丰塘。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安丰塘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孙叔敖在生产条件极端受限的情况下因势利导、生态先行、“师法自然”的杰作,作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的一员,其精妙的空间设计不能简单定义,更重要的是她滋养了一代代寿县民众,见证着寿州古城璀璨文化的前世今生,彰显着楚风汉韵的人文魅力,可以说,没有安丰塘就没有国家历史名城的世代沿袭与文化气象。

(二)影像深描

“深描”一词来源于吉尔伯特·赖尔,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对其进行了深化完善,其定义就是对解释之阐释,分析探索文化意义上的阐释性科学。文化阐释不是沿袭累积的线性递进,而是呈离散交叉的多层空间的创造性撞击,所以文化的深描不是寻求规律的自然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4]。

1.生活“深描”。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代表雷蒙·威廉斯将文化的概念看作一个发展变迁的过程,与经济、民主、艺术、政治等范畴息息相关。“文化唯物主义”是对其文化解释的概括,他主张对文化的理解必须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之上,通过大众的日常生活来实践与表征。由是观之,文化指向了日常生活的物质性和生产性,影像的空间生产远比文字的语法逻辑更能适应当代的文化描述,具象性符号和非线性的空间叙述方式与文化感悟的方式更贴合。

从文化角度审视淮河,发现其不是一个先验的社会实体,而是一个嬗变的、不断被建构的社会历史过程;其主体性是淮河民众在地域空间生活中淬炼自我而臻于善的结晶。淮河人将自己的理念与行动相结合,在日常习惯和传统风俗中雕刻人性中最感性与最深沉的文化印记。然而,任何文化阐释又不能超越历史的鸿沟而单纯地寻求其初始意义,仅在时间维度的回溯不能为文化文本的多变语义提供一个纯客观的解码依据,所以淮河文化文本需要空间“在场”,为多个时代间、心灵间的对话与重释奠基。如果说《记住乡愁》《中国影像方志》中表现的影像淮河是淮河文化的“官赋”,那么《淮河六章》就是淮河文化之“民谣”。2014年,安徽广播电视台秉承严格的纪实主义的创作思路,从习俗、味道、生计、曲调、水土、家园六个方面进行淮河流域民众生活的影像化图示,俨然一部淮河民众的生活起居录。第一集《行走的习俗》讲述了跑船人张家喜一家靠船生活、靠河生存的生活习俗,将淮河作为一个整体空间,利用‘空间表征法’深情具象了淮河人对传统的变革与坚守,让观者领悟了淮河跑船人“跑船是家、淮河是命”的精神守候。

2.仪式表征。“语言不懂,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5]视觉仪式作为文化地感性表达,是将意义具象化地原生态书写,这种世俗化的文化表达方式作为一种民间话语契约,使得传统文化在民间以特有的仪式呈现。视觉文化语境下的世俗生活被仪式化、艺术化、审美化,这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社会的解构与重塑。

淮河文化的现代阐释很大程度上依赖影像语言对生活仪式的表征,因为大众缺乏表述文化概念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文化“他者”而言,在意识缺席的情况下受到影像的牵引,往往不掺杂理性想象的渗透,直接被影像文本的视觉修辞与意图所建构。作为一种共通的文化密钥,能更有效地帮助人们理解文化,直接诉诸视觉的空间性存在,比文献的线性传播效果更强,呈幂级膨化。所以,我们过去认为理性反思是语词文本的终结,而影像审美的本质却是感受性的内省,其最终所指不是理念归结,而是主体的情感生活世界。在《中国影像方志:安徽寿县》民俗篇中讲述了正阳关“三阁”民俗,三阁是指:肘阁、抬阁、穿心阁。三阁最初由阜阳颍河地区传入,是码头船工为了祈求神灵护佑的仪式,后融入戏剧、杂技、歌舞等艺术元素,便具有了很强的表演性和仪式感。三阁表演时成人与儿童的上与下联动、力与情交织,是当地每逢节日必不可少的文化仪式,得到民众的广泛参与和认同,2018年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在地性”演进为淮河地域的文化新宠。

3.影像美学。都市空间欲壑难填式的物质追求和乡土社会烟火气的精神向往使得现代人成为精神分裂的复合体,撕裂的现代人苦寻身体欲望与精神追求的弥合剂,最终找到了医治“病痛”的方式,利用影像仿制另样真实,这种真实过滤了乡土社会的种种弊端,填补了精神空虚的主体性与永不满足的欲望之间的沟壑。《淮河六章》第五集“家乡的水土”对江苏兴化有段优美的影像描述,“垛田”在油菜开花的季节成为淮河下游独特的风景,巴掌大的田地一块块“漂浮”在水面上,田水氤氲,意境化生。古往今来,勤劳的兴化农人只能靠双手划船穿梭在水网密布的垛田之间,依靠人力进行农业的精耕细作,农忙时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观众从影像之中体验到了田园牧歌之意境,充分体现了中国近代美学的“优美”准则。

中国现代美学对近代美学的准则进行了理性修正与升华。李大钊说:“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6]现代美学将社会伦理的内容,如艰苦奋斗、壮烈牺牲相勾连,“壮美”成为了现代美学的主基调。《记住乡愁》第七季“寿县古城”篇展现了曹渊故居,以曹渊为代表,曹家子侄投身革命,保家卫国,为民族大义流血牺牲,何其壮哉!为淮河古城文化染上了浓重的红色基因。淮河文化的壮美不止体现在革命者层面,淮河民众的奉献精神一样光辉璀璨。历史上淮河经常泛滥,而黄河作为地上河对泄洪没有太大帮助,豫、皖两省的泄洪任务由淮河一力承担,“王家坝精神”即是如此,承接上游,保护下游,牺牲自己,甘于奉献,映照出淮河人的崇高与壮美。

三、淮河文化再生探索

(一)跨媒介再生

文化话语范式对传统文化有着潜在的制约。语词文本成熟且固化,很难肩负起文化创新的重任,而影像文本则逐渐成长为解构传统、重构话语体系的重要载体。淮河传统文化遵循农业文明的生产机制,为保证事件的连续性与逻辑性,文化结构被简化成线性时间的串联,这在现代影像媒介叙事出现之前实属“不得已而为之”。抛弃空间维度的做法实属自毁臂膀,忽略了文化的生存状态,所以要想实现文化的创新与再生,就必须寻求跨越媒介的新型尝试,重新建立文化的空间结构,在空间上进行再次生产和编排。以影像为代表的空间媒介涤新了淮河文化生产交换的空间阈值,被占据霸权地位的时间媒介的文化梳理所接纳,影像媒介获得了重写文化的资格。

城镇化革命本质上是空间革命,以四季更替为轴的时间代谢式农业生产被工业化生产为标志的空间生产所替代。《记住乡愁》第七季“寿县古城”篇,将寿县古城墙作为空间意象进行了解读,古城墙见证了寿县人的千年筑城之旅,从北宋熙宁年间始建,前后耗时150多年,又经800多年的修缮方得今日之面貌,古城人们在城墙的庇佑下享受着安宁与祥和,城墙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凝聚着集体的力量,成就了当地民众的共同体意识。建筑理论家香山寿夫说,“空间是一个将人类集团统合在一起的地方,是共同体的依靠和支柱。”[7]寿县古城作为文化的空间在场,承载着淮河民众的共同记忆,按照中国文化中“感天应人”的思想,寿县古城不仅仅是一处生活场所、人文景观,更是一个淮河人建造的具有自身精神和灵魂之物。通过影像媒介的召唤,空间意象的文化生命使得受众体验愈发地新鲜与满足。

(二)产业化再生

在消费型社会语境下,资本的触角遍布文化各领域,文化与产业的关系演化为相互成就的新典范,传统产业在“文化+”模式的改造下实现了效益与附加值的升级,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的交互赋能已经让市场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尤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更是狂飙突进,无往不利。文化研究领域正在审视文化与产业共生的合理性,而市场却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利用文化作为开拓市场的引擎,以实现产业利益的最优化。

淮河文化的复兴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必然环节。《记住乡愁》第七季“亳州古城”篇故事化讲述了亳州的医药文化,由纪念“外科鼻祖”华佗的华祖庵引入,继而从“麻沸散”到“五禽戏”,很自然地将中医药与养生学相关联,再以深入民众生活的饮食文化体现亳州人掌握生命健康密码的秘诀。亳州人以文化为内核向产业要效益,厚积薄发,久久为功,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的交易量占全国的45%,货通全球,但亳州药材商人没有见利忘义,而是一直以厚道商缘为立身之本,形成了“中医-养生-养心”的文化产业复合链。“医者仁心皆为民,药者丹心不重利”,这种文化自觉与自信铸就了淮河文化永不消退的底色。

四、淮河文化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文化自信是以文化自觉为前提的。

(一)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是建立在文化全球化对话交流的前提下,处理人、区域、国家各层面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文化自觉不是对传统文化语境的历史观的复原,而是要在新时代语境下掌握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主动权,迈向文化共存、共建、共享的理想状态,最终将文化自觉的历程归结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从字面上可以直观地看出,文化自觉有着浓烈的寻根性,同时其深层寓意是要求现代人要有传统文化复兴的主动担当精神。

2019年12月,光明日报社与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首届淮河文化论坛在安徽省寿县举行。论坛以“淮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为主题开展淮河文化的研究,让淮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活力、发挥独特作用。时任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虞爱华在开幕式致辞中对淮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与主体意识进行了精辟概括,即民为邦本的民本文化、不屈不挠的奋斗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文化、敢为人先的改革文化、公平正义的法治文化、顾全大局的奉献文化[9]。每种文化都是历史的积淀与时代的彰显,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淮河文化的时代解读要从思想维新的视角引导现代人对地域传统文化主动作为。

(二)以淮河为方法

空间是文化存在的前提。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东方文明痴迷的人对中国却毫不在意,同理,对淮河文化的认知应是以作为空间的淮河为触媒的,包括淮河的山水、城乡、人文乃至整个流域文化。然而淮河流域的文化复权意义及落脚点在何方?笔者认为,不能仅拘泥于淮河自身,而应该从淮河超脱出来,构建国内、国际双重话语体系,以中国淮河为入口,向世界传播好中国声音。

日本社会学家沟口雄三在其所著《作为方法的中国》中指出:“过去利用西方世界的准则衡量亚洲的时代结束了,中国作为主体方法衡量西方亦无不可。”[10]清末洋务运动以来,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演变几乎是以世界(西方)的标准评判衡量的,例如民族觉醒与独立,社会改革乃至现代化进程等。然而,21世纪被公认为是中国的世纪,照搬西方的模式无法解决新时代中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故我们探索“中国式”道路来寻求人类文明的多元共生,“文化共同体”的概念应运而生。淮河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拼图,其进化路径既具有中国历史演变的普遍性,又具有自身独特的历程,所以我们可以秉承以淮河文化为方法的世界观,将尼罗河、多瑙河、亚马逊河视为平等、多重构成要素的文化共享世界。

五、结语

淮河文化由语词转向影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生产方式的转型,它作为一种再现系统,直接意指淮河文化的再生产,摒弃了传统思想中将淮河文化概念化之路,而是将其建立在感官愉悦兑现基础上的空间消费。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于伟大之迷途。淮河文化的跨媒介再生是对传统的拯救与创新,虽然拯救伴随着曲折和阵痛,但文化视觉表征镌刻着淮河地域文化、社会秩序的集体记忆,其社会效能和精神繁殖是构建淮河文化共同体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淮河媒介空间
淮河
淮河防总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我生命中的淮河——为纪念治淮60周年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