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我和谐、人我和谐的人际智慧(一)

2022-04-17 10:59王杰
月读 2022年4期
关键词:父子孟子孔子

王杰

中国古人崇尚和谐,将和谐视为美好的终极理想而孜孜以求。张岱年先生曾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两个最主要的基本思想:一是人伦和谐,二是天人协调。其中的人伦和谐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前面几期我们讲了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天人智慧和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生态智慧,本期开始我将介绍中国哲学中群我和谐、人我和谐的人际智慧。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所具有的社会群体性是人与其他生物间存在的最大差别之一。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个体的人无法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生存与全面发展。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社会是建构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中国古人极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百姓亲睦则天下太平。亲近与和睦作为群体存在状态的修饰语,在舜时便已成型,所谓“契教人伦”就是要向百姓阐明人伦是“群”存在的基础。因此,如何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古代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大问题。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中国哲学主张群我和谐、人我和谐,并提出了一整套规范人与人之间亲爱友善关系的伦理道德体系。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中国传统哲学是在明确等级制度的前提下提倡人际关系和谐的,这一点是由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春秋时代,曾经有序的社会因为“礼坏乐崩”,使得百姓对于安乐祥和的生活极为渴望,期盼社会稳定是当时百姓最基本的要求。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对周代社会极为赞赏:“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因此,孔子希望通过“复礼”来重新建立正常运转的社会秩序,实现群体的和谐安定。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齐景公与孔夫子的这段对话常常被视为维护传统伦常的经典案例而被不断引用。在孔子看来,先前理想的和谐社会的分崩离析以及由此导致的种种混乱,都是因为原来的等級制遭到破坏,人们僭越礼制而导致的。因此,为了使社会由乱到治,就必须恢复礼,为此孔子提出了“正名”的原则。

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这一等级秩序中,每个社会成员在礼的作用下,各尽其职,各安其位。在财富分配方面要尽量做到公平,使各利益集团之间不至于发生大的矛盾和冲突。为君的要遵循君道,为臣的要遵循臣道,为父的要遵循父道,为子的要遵循子道。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两对基本的人际关系——君臣、父子。这两对人际关系在中国古代社会是极其重要的。在孔子提出的这种秩序的影响下,中国古人理想的社会和谐模式是由血缘关系向非血缘关系、由本族向外族层层拓展的。孔子所倡导的这种有差等的泛爱思想,即依据亲疏、远近、尊卑、厚薄、轻重,有差别地爱一切人,也就是“泛爱众”。中国古代这种人类社群的和谐结构具有一种自然的韵律。打个比方,爱就是一颗投向静水的石子,由它所引起的涟漪中,最内层即为因爱而亲睦的核心血缘关系,依次波及的圈层无不携带着和谐的正能量。泛爱式的人际网络中,每一圈层都贯穿了一个共同的和谐因子,这就是人类的爱心。根据这个模式,由父母子女的关系开始,推及家庭与家族中的各种亲情,再扩充到邻里乡党、老师学生、朋友同道、长官部属、工作伙伴、社会国家乃至天下人类等。那么,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就要重视五伦、六纪、十义的关系,如此,和谐因子就能切实展现在每一个人的身边。

五伦是孟子提出来的,指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这五种人伦关系。五伦关系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即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孟子认为,只要统治者能够协调处理好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这五种关系,就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有序健康的发展。《礼记·中庸》说:“天下之达道五,……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从古至今,没有人能够脱离或超越这五种人际关系,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绝对的关系,是不可更改的;其他三伦是相对的,是可以选择和更改的。这五种关系看似并列,实际上孟子是有所侧重的。

在五伦中,孟子把父亲与子女的关系放在了第一位。这种关系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一个人存在的最基本的关系,在先秦时期得到了各派思想家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儒家。儒家重视亲亲,从而使父子关系成为五伦的核心。孔子主张“父慈子孝”,特别强调为父者教育自己的子女时要心怀仁慈,为子者奉养自己的父母时要以孝敬为先,敬爱、敬重父母双亲,这样自然而然就做到了父子有亲。那么,如何才是处理父子关系的正确方式呢?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他们之间的交往也是单纯友爱的,人际关系也是最为紧密的。这从大量的成语典故中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后汉书·杨彪传》里有这样一句话:“犹怀老牛舐犊之爱。”“舐犊情深”的成语即由此而来。唐代诗人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说:“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这就是成语“天伦之乐”的由来。

子女作为父母生命的延续和受益者,理应成为孝道的先行者。在子女与父母的人际交往中也能看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子女如何对父母尽孝呢?《礼记》首先制定了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就是说,子女要让父母在冬天感到温暖,在夏天感到凉爽;傍晚时要为父母铺好枕席,早上要向父母请安。至于如何侍奉父母,《礼记·内则》中有具体的说明: 大意是说,子女和儿媳都应该在鸡叫时分起床洗漱梳头,未成年的子女应在黎明时向父母问安,关心父母早上的饮食起居。而成年子女和儿媳则需要承担更多的实际工作,包括用低柔和悦的声音问安,关心父母、公婆的身体,并为其端盆以协助洗漱,随后为其准备早餐,等他们吃过早餐后再告退离开。《礼记》对子女侍奉父母的细节做出了规范性的要求,目的是加强亲子双方的情感交流,增强互动,有利于增进家庭成员关系的和谐。

除了赡养侍奉父母外,儒家认为子女应当从内心敬顺父母。孟子有“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的观点。在孟子对“孝”的论述中,舜的故事最引人注意,也为后人践行孝道起到了表率作用。舜出生在一个很不幸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个盲人,人称瞽叟,还有一个继母,以及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象。瞽叟愚蠢而顽固,继母愚蠢而奸诈,弟弟象傲慢而不恭。瞽叟偏信后妻的话,偏爱小儿子象,经常与他们联起手来虐待舜,甚至要将其害死。而舜呢,无论父母和弟弟如何对待他,他都没有报复,反而辛勤耕地,而且心无芥蒂地孝敬父母,爱护弟弟,尽全力维持着家庭的和睦,充分表现出孝亲、友弟的高尚品格。因此,舜作为三代圣王之一特别受孟子的推崇,将其视为“大孝”的典范。

儒家历来强调君子教化之道,应“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于其亲”,“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侍奉双亲以孝敬,顺从地接受命令,把孝与顺推广到天下,就没有行不通的事。按照这个思想,则产生了一些相关的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选官制度。汉代“以孝治天下”,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孝廉”就是察举制中的重要一科。“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它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始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也就是说,讲孝道就有可能被推举做官,获得爵位利禄。我们抛开“举孝廉”在实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单说这个科目的设置便具有很大的垂范意义,有利于“孝”思想的深入人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汉代法律中,“不孝”被列为大罪之一,凡被揭发,一律处死。比如《汉书·衡山王刘赐传》记载:汉武帝时,衡山王刘赐父子谋反,“及太子爽坐告王父不孝,皆弃市”。如此,孝道观念在社会各个阶层得以有效传播,自然而然被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奉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这种集政治性、伦理性于一体的传播手段,使得“孝”成为人伦至理而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

时至今日,理性看待孝道,对先秦儒家关于“孝”的论述中的积极因素进行合理转化,是建构现代家庭和谐亲子关系的重要方式。

猜你喜欢
父子孟子孔子
你好,孟子
你好,孟子
你好,孟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磨刀不误砍柴工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