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差异化教学研究现状、热点与审思
——基于WOS文献的数据分析

2022-04-18 09:02毕美杰黄洪霖
比较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献教学研究领域

毕美杰,黄洪霖

(1.荷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育学院,比利时 布鲁塞尔 1050;2.福建教育学院校长研修部,福建 福州 350025)

在主张多元文化的今天,差异化教学被认为是一种能够灵活处理学生差异和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活动。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对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的差异化教学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差异化教学国际研究的现状、重点与趋势,为国内的差异化教学提供国际视角,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数据与方法

本研究通过Web of Science (WОS)中“科学核心合集” (Web of Science Сore Сollection)的检索平台,以“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作“主题”,并选择“article”“review”和“english”,进行文献检索,剔除重复结果后得到相关有效文献1201篇。其中,第一篇关于差异化教学的文章发表于1962年。

作为分析某一特定领域文献主题的分析方法,文献计量因其能客观有效地呈现该主题的文献特征而被外界认为是追踪学术期刊前言和热点的有效工具。[1]СiteSpace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 (Drexel University)陈超美博士开发的一款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它能系统地描述文献的发表状况、文献共被引、作者机构分布以及关键词共现等。本研究采用СiteSpace 软件对WОS核心数据库在过去将近60年里发表的关于差异化教学的1201篇英文文献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分析、时区图和突发性检测,从而得出国际研究在差异化教学领域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主题演进和研究趋势。

二、差异化教学国际研究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通过对1201篇文献的发表时间、载文期刊、核心作者、国家地区、机构和主要研究领域六个方面的分析,描述差异化教学国际研究的基本状况。

(一)文献年度分布与主要载文期刊

对以“差异化教学”为主题研究的文献发表年度数量进行分析,能有效地了解差异化教学的相关研究在国际上的时间分布特点。从整体上看,1962年至2020年间差异化教学研究论文的年度发文状况呈增长趋势;从文献发表的具体年份而言,1962年到1994年的年度发文数量较少,只有个位数;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发文数量较为平稳地增加,2015年增加幅度达到一个小高峰,发文量增加到89篇;2016年到2020年的年度发文数量也是逐年增加,2020年的年度发文量达到137篇。

一个期刊的载文量能直接反映某一研究领域成果的集中分布,表明该期刊在特定领域内的学术传递信息能力。从1962年到2020年,一共有710种出版物发表了有关差异化教学的文章。其中,507种期刊只发表1篇文章;发表5篇及其以上的刊物有40种,合计发表文章301篇,占发文总数量的25.06%。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上排在前8位的出版物是:《教学和教师教育》(Тeaching and Тeacher Еducation)、《资优生教育杂志》(Journal for the Еducation of the Gifted)、《阅读与写作》(Reading and Writing)、《资优儿童季刊》(Gifted Сhild Quarterly)、《学习障碍杂志》(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特殊儿童》(Еxceptional Сhildren)、《学习与指导》(Learning and Instruction)、《理论与实践》(Тheory Into Рractice)。据上,可看出差异化教学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和课堂教学等方面。

(二)核心作者情况

核心作者在促进某一学科领域的发展中起着引导作用,对从事差异化教学研究的代表作者进行查找统计,能快速地了解他们为差异化教学研究做出的贡献。在过去的60年里,发文量超过5篇的作者有6位,文章合计39篇。其中,发表文章数量最多的是来自比利时荷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斯特鲁伊文·卡特里安(Katrien Struyven)教授,发表了10篇文章;文章被引频次最高的,是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汤姆林森·安(Аnn Тomlinson)的论文《在学术多元化的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准备、兴趣和学习风格进行差异化教学》,该文被引256次。[2]从文章数量和总被引次数来看,大部分作者来自美国。

(三)主要研究领域分布

从发文量和最高引用频次来看,差异化教学研究领域中,发文数量最多的前十位研究领域如表1所示,排在首位的是教育研究。这说明与教育类相关的研究是差异化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差异化教学研究领域的学科共现图谱分析发现,差异化教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多个学科,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和复杂。只有研究者具有相关的学科知识背景,才能更好地在工作中理解和实施差异化教学。

表1 差异化教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差异化教学研究的知识基础

某一领域的经典文献往往被反复引用,不仅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而且构成了该领域的知识基础。对差异化教学领域的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有助于挖掘差异化教学研究的知识基础,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本文分析了差异化教学研究领域排在前列的高被引文献,并且绘制文献共被引表格(表2)。从文献共被引的分析来看,在差异化教学领域的研究中,引用率最高的文献是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汤姆林森教授在2014年出版的著作《差异化的课堂:应对所有学习者的需求》。[3]在该著作中,汤姆林森教授认为,差异化教学是解决学生背景变得日趋多元化的最优解。她根据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差异化教学:在理论层面,汤姆林森教授介绍了差异化教学的概念、理论基础、构成差异化课堂的主要要素以及思考差异化教学的意义、教师和学校究竟应该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学;在实践层面,汤姆林森教授结合来自不同学科的差异化教学课堂案例,指出不同学科的教师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构建支持差异化教学的学习环境、学会分析学生的差异,并且利用这些差异在教学环节中创设多种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出多种教学策略从而构建差异化的课堂,包括如何进行同质和异质化分组,如何给学生恰当的反馈,如何给不同的学生设置问题和布置家庭作业等。

表2 差异化教学研究领域高被引文献信息

排在第二位的经典文献《小型学校的差异化教学》是一项关于农村学校改进的实证研究,由瑞士圣加仑师范教育大学(University of Тeacher Еducation St. Gallen)的学者斯密特(Robbert Smit)和汉博特(Winfried Нumpert)2011年发表于《教学和教师教育》。[4]他们对位于瑞士东北部偏远地区的中小学老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一方面了解当地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差异化教学的状况,分析学校环境、教师对差异化教学的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对差异化教学实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证实如果学校长期对教师进行与差异化教学能力相关的培训,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校的教学水平。第三篇文献是来自弗吉尼亚大学的汤姆林森教授和阿肯色大学(University of Аrkansas)的英博(Мarcia Imbeau)教授在2010 年出版的著作《差异化课堂的领导与管理》。她们认为,教师的课堂领导和管理能力是相互依赖的。论著前半部分重点介绍了教师如何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成为灵活把握差异化课堂的管理者,后半部分则重点介绍管理差异化课堂的机制;同时也提供了一份如何指导教师利用差异化教学的指南,包括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和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5]

其他共被引较高的文献有美国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Сonnecticut)以里斯(Sally Reis)为代表的5位教授在2011年共同发表的文章《差异化教学和强化教学法对五所小学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6]美国鲍尔州立大学(Вall State University)狄克逊(Felicia Dixon)教授和同事2014年发表的《差异化教学、教师职业发展和自我效能感》[7]一文以及布鲁塞尔自由大学(Free University of Вrussels)的库伯斯(Сatherine Сoubergs)博士和导师共同发表的《衡量教师对差异化教学的看法:DI-Quest模型》[8]等。

(二)差异化教学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通过绘制差异化教学领域内的高频关键词、关键词共现聚类和主题词突现的知识图谱,分析差异化教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及研究热点。

对差异化教学领域内的高频关键词进行汇总后发现,有关差异化教学的研究热点比较集中(见图1)。排在前十的关键词是教学、学生、差异化教学、教育、知识、儿童、成绩、教师、学校和课堂,体现了研究者对实施差异化教学的课堂、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充分关注。研究者认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承担着主要角色,因此对教师实施差异化教学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运用差异化教学、差异化教学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提升差异化教学的效果等。怀特本(John Whitburn)认为,灵活分组是教师在课堂上实现差异化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让充满差异的学生在异质或同质的小组中互相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9]该分组方法也在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印证,不同的分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10]过程性评价也被认为是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能让学生明白自己当下的水平以及需要继续学习他们尚未牢固掌握的相关知识;[11]教师自身的学历、教学经验、对实施差异化教学的态度、动力、认识和课前准备水平会影响他们实施差异化教学的效果[12][13][14],同时,班级人数、教师是否有时间准备和实施差异化教学、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学校领导是否支持实施差异化教学等外部因素也能影响教师的教学实践;[15][16]在如何提升差异化教学的效果方面,研究者建议从教师的职业培训入手,注重提升教师对差异化教学概念的理解和对差异化教学策略的运用能力,并鼓励教师彼此间及与专家之间的交流,及时纠正存在的先验错误。[17][18]

图1 差异化教学关键词图谱

在差异化教学研究关键词共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聚类分析,深化共现关系,СiteSpace依托关键词的相似度对1201 篇文献进行LLR 算法,从中提取结构化的集群,从而得到差异化教学领域内的9个聚类主题(图2),分别是文本特征、知识、差异化、残疾、学校、影响、痴呆、差异化教学和中风。综合这些聚类标签后再次对文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差异化教学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2 差异化教学关键词聚类图谱

第一,在多元文化中关注学生多样性的研究。西方许多国家是多种族融合的国家,学生之间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学生自身的智力、前知识水平、性格、学习习惯、态度、动力和兴趣等多个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文化背景方面。学生多样性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如何为同一班级里的所有学生提供在他们能力范围内最大化的学习机会,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这一目标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尽管差异化教学旨在解决学生的这些差异,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来准备教学。然而,很多教师并不能准确地判断学生存在的各种差异。为了应对这一难题,相关研究指出,有必要了解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差异的观念和态度;[19]在教师设计差异化教学的课程之前,他们应清楚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比如学习基础、兴趣、性格、家庭背景和学习风格等;了解自身在利用学生差异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比如教师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备课,或了解学生差异给课堂分组带来了哪些阻碍。[20]

第二,差异化教学如何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具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差异化教学的主要理论、框架和实施步骤最初是由汤姆林森教授为了满足天才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设计的。[21]但随着全纳教育在国际教育领域中的盛行,具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和普通学生一起在同一个班级中学习,差异化教学逐渐演变成一种为了满足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22]它的三个核心原则是:(1)学生准备程度(学习内容)的差异,集中表现在教师根据学生不同水平来设定相对应的学习目标,在特定的时间内要达到一个小目标,这代表一种对学习的准备状态;(2)学生兴趣(学习原因)的差异,表现在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动力选择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或布置作业等;(3)学习风格(学习喜好)的差异,表现在教师要以学生较为偏爱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如今,人们已普遍认可差异化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满足资优生、学困生或其他有特殊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23]

第三,教师对差异化教学的认识和运用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者通过实证类研究调查了解职前和在职教师对差异化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差异化教学的概念、构成要素、理论基础、实施差异化教学的步骤、差异化教学的行为、组织差异化课堂活动的方式以及在认识差异化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观念等;[24][25][26]教师在实施差异化教学中对差异化教学策略的认识,比如教师如何运用这些策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怎样去解决一些学生有特殊需求的问题和什么时候给予学生合适的反馈信息等;[27][28][29]教师差异化教学实践的影响因素:主观因素方面,教师自身因素会对其差异化教学行为产生影响,比如教师的背景信息、教师对差异化教学的理解、态度和教师自身差异化教学的水平较低等;客观因素方面,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时间实施差异化教学、相关的教具或教学资源设备不足、学校或家长并不支持差异化教学、班级人数过多以及学生差异性较大等方面的因素。[30][31][32]

第四,差异化教学对学生的影响研究。差异化教学之所以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是因为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差异化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像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数学成绩和二外学习成绩;[33][34][35]差异化教学也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像课堂活动的参与度、满意度和对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提升教师对课堂的信心、热情和动力;[36]还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持续性热情、效能感和自我认知。[37]

(三)差异化教学研究主题演进与研究趋势

对差异化教学领域内关键词的发展路径和关键词突现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该领域研究主题的演化过程和趋势。尽管有关差异化教学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在1962年,但在1962年到1991年之间只有8篇文章发表,且影响较小。因此,本研究将绘制该领域内研究热点的时区图(图3)和关键词突现分析的时间段选取为1992 年到2020 年,以此进一步了解差异化教学领域内研究主题的发展路径和研究趋势。

图3 差异化教学研究的时区图谱

从图3得知,1992年以后学界对差异化教学研究的关注度开始明显上升,研究主要聚焦在学业成绩、课堂组织策略、学前儿童、中小学和个体差异等热点。加莫兰(Аdam Gamoran)和同事发表了《对能力分组效果的组织分析》[38]一文,以来自高、中和低三个能力水平组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描述了不同群组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提供的教学质量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他们的研究还发现,高能力水平组的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讨论且从讨论中获益最多,这导致了班级成员之间的学习差距。汤姆林森教授在她的研究中探讨了一所中学实施差异化教学的经验,并介绍了阻碍和促进差异化课堂教学的因素。[39]从1997年到2011年,研究者关注了教育、心理学、科学、神经学、细胞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在这个阶段,差异化教学的研究开始关注特殊学生的教育需求、开发差异化教学的理论模型、提升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回应、增加学生学习动力、教师通过培训提升教学能力、课程和文本对差异化教学的限制以及加强对教师差异化教学的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在普通班级中进行差异化教学的原因》这在差异化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研究者自身在教育领域40 年来的经验阐述了一个原则和观点:在一个有效的民主环境中,异构课堂和差异化教学必须构成学生课堂体验的核心。[40]《科学教育和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一文也提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更多的支持,科学是课程的一部分,对学习障碍的学生来说尤其具有挑战性,因为它对认知表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该文进一步验证了差异化教学是一种已经被学习障碍者所验证的有效学习策略,而且教师的行为在科学教育中对这些学生的学生成绩有一定的影响。[41]从2012年至今,差异化教学也开始应用于数学学科的教学,相关研究更重视教师对差异化教学的理解以及在全纳教育中如何实施差异化教学、怎样更好地提升教师的差异化教学能力等。

1991 年到2020 年有关差异化教学研究领域的突现词一共24个。2000年前后突然出现的关键词是“任务”“诊断”“特殊教育”和“青少年”;2006年到2015年的十年间差异化教学研究开始关注“评估”“记忆”“准确度”“教师”“学习成绩”“技能”和“幼童”等热点;2016年到现在,“观念”“模型”“学生参与”“职业发展”和“充实”等关键词成为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学生成就”和“影响方面”则是研究者持续关注的重点,并且这些研究关键点在未来仍然会被持续关注。

四、总结讨论与展望

差异化教学的国际研究范式是基于证据的实证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丰富的成果。首先,差异化教学研究在不同时期内研究的焦点不同。从上文分析的研究趋势来看,差异化教学的相关研究从最初的诊断个体差异、特殊教育、差异化教学组织策略、学生成绩等问题到后来研究关注教师对差异化教学的理解、评估差异化教学的效果和充实教师提升差异化教学的职业培训,说明差异化教学方面的研究越来越趋向于从实际出发,一步一步地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且,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融合,把握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课堂活动,鼓励不同特点的学生参与,从而让每位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差异化教学的本质是追求个体与群体在班级环境中都能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对于个体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并承认个体差异,利用个体差异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建议,能让个体达到其知识、情感和行为的统一,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比如,学困生需要额外指导,性格内向的学生需要多多鼓励,智力有障碍的学生只需要完成背诵作业等。对于群体而言,教师在群体教学中关注个体与个体之间差异,尊重群体之间的多样性,利用群体和个体差异的矛盾和冲突创造同质和异质小组学习机会,可实现不同群体和个体的和谐发展。比如,将能力相似的学生分为一组、性格不同的学生分为一组,或者按照座位随机分组等。

再次,差异化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施差异化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和学习困难等;在差异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和内容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设计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及时回应学生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新的认知水平。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体现在教师在设计和实施差异化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需要考虑到如何把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需求放在首位,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准备下一次教学,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指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鼓励学生战胜学习困难。

但差异化教学的研究大多数是从教师和学校领导的角度出发去关注差异化教学,而从学生角度分析他们在课堂上对教师实施差异化教学感知程度方面的研究较少。关于差异化教育的未来研究,研究者应增加对从学生角度感知教师实施差异化教学的关注。有效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任何单一强调教师或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作用都无法构成优质的差异化教学。从现有文献数量来看,以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远远大于以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对教师的过多关注导致研究者忽视了学生角色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对教师差异化教学行为的认识、课堂活动参与度的兴趣、动力以及对教师教学内容的理解等因素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因此,对学生作为差异化教学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不仅能更好地帮助教师补充教学材料和调整教学方式,而且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

猜你喜欢
文献教学研究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2020 IT领域大事记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领域·对峙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2018年热门领域趋势展望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