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实践

2022-04-19 21:14李洁刘渌璐陈全荣
高教学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李洁 刘渌璐 陈全荣

摘  要:以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相统一为目标,积极探索思政教育在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中的结合点。课程结合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融入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杰出工匠匠心和著名的蕴含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建筑案例等课程德育元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从而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9-0167-04

Abstract: Aiming at the natural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knowledge" and "guiding values" in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eaching, the course spreads ideology and political idea of  ancient Chinese values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with nature, distinguished craftsmanship and famous modern architecture cases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 when the achievements and historical context of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was explained. By this way, the course promotes students'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realizes the combination of "dominant education" and "recessive education".

Keywords: Chinese Architecture History;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又称“新时代高教40条”),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目前高等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创新型复合型建筑学本科课程体系是新时期重要的改革目标。

中华民族的建筑成就在世界文明史上熠熠生辉,影响深远。由于建筑学专业课程包含着大量爱国情怀、审美意识、工匠精神和环保理念等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可以自然融合传统文化传承、艺术价值评判和创新思维构建等隐性思政教育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加以引导,便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家国情怀,行业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从而引导学生将传承中华文脉、爱岗敬业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本文以建筑学专业的主干理论课中国建筑史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

一、中国建筑史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理论课,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主要是使学生了解中国建筑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史实,掌握不同类型、不同时期、地域建筑的风格特征,理解社会、技术、文化、经济、自然诸因素对建筑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而进一步培养未来建筑师的专业素养。

从本质来说,建筑是一门融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具有相当广泛的交叉特性。一方面它由功能、构造、材料、施工及空间组织构成纯技术的一面,另一方面又以特定的形象来反映时代特征、地域风格以及民族审美情趣等人文与社会学方面的内容。因此,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思政教育内涵就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教育内容融入到中國古代建筑专业知识的讲授中,实现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因此,遵循课程专业教育要求,融合课程德育元素,中国建筑史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定位为:以传授中国建筑发展历程的专业知识为载体,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经济、技术发展历史和成就,体会传统建筑、园林、绘画、雕塑艺术与民族风情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加国家认同感,认识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兴趣,推动科研育人;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二、思政教育在中国建筑史教学中融入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能否与专业核心课程密切相融,关键在于课程教师能否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中国建筑史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找到两者的结合点。

1. 通过同时期中西方建筑成就的对比展示中国古代社会在技术、文化、经济上达到的历史高度,使学生认识中国建筑的全球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情感。

西汉时期,都城长安城的面积比将近400年后的公元4世纪罗马城大了2.5倍;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唐朝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其面积是同时期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7倍,而且作为文化输出的案例,它不仅影响了渤海国东京城,还影响了日本的平城京和后来的平安京。

明朝的北京城从永乐四年开始营建宫殿,到十八年基本竣工,其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的。这个后来可以容纳百万人口的都城,只花了十五年左右时间建设,而且它强大的城市排水系统,在上世纪50年代时,仍然得到协助北京城建,亲自钻到明代留下来的地下暗沟里考察的苏联学者的高度称赞。这些15世纪时留下来的排水沟渠,性能依然完好,完全可以承担20世纪中叶的城市排水任务。明朝北京城的快速营建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施工组织能力以及规划的先见性,同时期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无可比拟。

长城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持续修建2000多年,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安济桥,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高达67.3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但它还不是历史上记载的最高木塔——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其建于公元516年,距今1500多年,根据史料和考古印证,研究者们认可的高度是塔身合今136.71米左右,加上塔刹通高约为147米。这个高度,放诸中国古代的木构建筑史,甚至世界古代建筑史中,也是一个难以超越的存在。它们体现了中国古人高深的机械、测绘、测量、估算能力和精确的加工技术。

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讲授这些世界之最的古代建筑、城市案例,引导学生总结中国古代社会、技术、文化、经济成就,思考取得这么伟大成就的原因,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坚定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2. 提炼中国古代建筑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生态等方面的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根本大计。现如今,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也越发突出,作为高消耗与高污染的建筑行业,应该首先施行绿色建筑、生态环保的发展模式,从规划设计到建筑材料、施工组织、运营管理的建筑“全生命周期”中,都要坚持生态理念,科学地融入生态策略。建筑学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建筑师,因此要帮助学生树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因此,在中国建筑史的教学中,可以讲解传统聚落、传统民居的选址和布局如何适应自然环境,以及古代中国人在认识自然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同时,又如何调整与改造自然,使之符合理想中“天人合一”的景观模式;可以通过对比中国与欧洲园林,让学生体会到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营造活动,中国古人“物我一体”的人文追求和人文精神。

中国古建筑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物我一体”自然观的形成来源于中国独特的地理和历史文化背景下——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必须关注和研究与收获相关的节气,以及与节气相关的天象,因为它们与农耕社会中人的生存息息相关。中国古人在面对天地、气候、自然环境时保持一种谦卑的态度刻入了传统文化的基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形态影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规划与设计过程。这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是对这一宝贵财富的继承和发展,通过课程教学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让这一理念深入学生内心,成为其专业基本素养之一,也成为今后他们执业的重要理念。

3. 突出古代工匠的匠心,培養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工匠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以典型人物故事为融入点,将课程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培养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在讲授中国古代建筑史过程中,穿插介绍“样式雷”家族。“样式雷”是一个清代宫廷建筑匠师家族,从清康熙皇帝开始直至清末两百年间,雷氏共八代人一直连续担任着清朝内务府和工部共管的专门负责皇家建筑设计和监督施工的“样式房”的掌案(相当于今天的总设计师),因而人们称这个家族为“样式雷”。这个家族的建筑作品有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及清东陵和西陵等。在我国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中,“样式雷”世家的作品就占五分之一,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样式雷”家族是我国古代建筑设计史、科技史上成就卓著的杰出代表和传奇。首先“样式雷”的家族传承就是一部励志史。样式房掌案的职位是有竞争的,优胜劣汰是竞争的法则。雷氏家族自雷金玉至雷献彩七代共有十余人担任过样式房掌案职位,证明雷氏家族在建筑规划、设计等方面技艺高超,少有旁人可比,故而能屡任掌案之职,这离不开他们对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的追求。其次,他们留下的稀缺图档和“烫样”凸显中国古代建筑创意设计。雷氏家族的每个建筑设计方案,都按1/100或1/200比例先制作模型小样进呈内廷,以供审定。模型用草纸板热压制成,故名“烫样”。其台基、瓦顶、柱枋、门窗以及床榻桌椅、屏风纱窗等均按比例制成,并使某些部件能够拆卸,便于观看内部结构,以反映复杂关系、协调空间布局,估工估料。“样式雷”的作品非常讲究选址,并在建筑设计上保证房屋冬暖夏凉,很多建筑工艺就算放到今天都很先进。样式雷图档的存世证明了中国古代建筑绝不完全是靠工匠的经验修建而成的,它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

通过讲授“样式雷”家族的故事和成就,一方面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工匠精神”,以此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能秉承“工匠精神”,建立爱岗敬业的价值观,为人民提供更加经济、安全、舒适、美观的生活环境,为祖国奉献更多的时代精品。

4. 结合当代经典建筑案例,解读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兴趣。

在现当代有很多建筑师借鉴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建筑创作,在教学中可以分析此类案例是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髓和现代设计原则结合,让学生体会现代建筑设计是如何借鉴、移植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如文学、艺术、哲学和美学等领域的相关成果,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兴趣。

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探索了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思想在现代审美中的新方向,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苏州博物馆作为一个现代建筑,却具有比一般现代建筑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它的庭院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了苏州的人文内涵,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但它的传统文化符号又做了恰当的提炼和改变,既有古韵,又有今味,体现在它对片石假山、叠落山墙的造型布局,粉墙黛瓦、灰色线条的色彩形式以及诸多虚实结合、隐喻内敛的设计细节中。此外,还有何镜堂设计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王澍规划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等体现传统与现代的对比和对话的经典建筑,可以通过集中讲授或者学生完成相关作业、教师点评辅助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精神的人格之美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魂的魅力,让学生无论是从储备专业知识、拓展建筑设计思维还是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目的出发,都能进一步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从而达到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三、实施和体会

中国建筑史授课对象为大二学生,经过三轮的实施后,根据教学反馈,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优秀的“师德”表率是首要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接触较为密切,身正为范,教师本身是学生接触社会的窗口,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否追求才学积累,是否敬业有责任感,是否发自内心地对传统文化感到自豪,是否爱护尊重学生等都将决定是否能吸引学生对教师产生真诚的信赖感。获得学生尊重的教师,其传递的价值观才易被学生接受。因此,授课老师需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行和高度的敬业精神、知行合一。

(二)合适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是基础

为了同时实现课程的专业教学目标和思政教育目标,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对教学组织方式进行创新,寻找合适的课堂教学切入点,最大限度地探索中国古代建筑成就中的隐性思政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要加入社会、结构、经济、美学和哲学等学科知识,积极挖掘00 后学生眼中的思政元素,从学生的角度发现蕴含在本课程中的思政点,用适合他们的语言、方式和手段进行交流,例如利用深受00后欢迎的bilibili网站的国风资源,制作精良的热播古代电视剧,引发学生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建筑成就的讨论。教学组织方式上强化学生的参与实践,积极运用线上线下翻转课堂,将社会热点与思政教育结合,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与教师一起成为课程的参与者,考核方法实施学习过程的考核等教学组织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中国建筑史课程探索思政教育改革,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给课堂增加了新的内涵和价值导向,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传授建筑学人应具有的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观念。课程思政是个新事物,教學也只探索了一年,作为主讲教师要在实践中边探索、边推进、边总结、边改进,不断取得新经验,逐步深化中国建筑史课程思政建设,为立德树人的最终实现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贾尚宏.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J].合肥学院学报,2005(2):78-80.

[3]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第三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06.

[4]徐耀强.论“工匠精神”[J].红旗文稿,2017(10):25-27.

[5]百度百科.样式雷(建筑设计世家)[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0%B7%E5%BC%8F%E9%9B%B7/685775.

[6]王璇.基于设计素养培育与转化的中国建筑史课程体系建构[J].湖南包装,2019,34(1):146-148.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