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坚强班子 创一流产业

2022-04-19 05:15庄河市光明山镇党委
共产党员(辽宁) 2022年6期

文/庄河市光明山镇党委

庄河市光明山镇地域面积为238.9 平方公里,人口有5.16 万人。近年来,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产业驱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优势,不断壮大草莓产业集群,全力抢占乡村振兴制高点,走出一条凝心聚力抓产业、产业发展促振兴的良性发展之路。全镇建棚1.3 万余栋,占地3.8 万亩,年产草莓超4 万吨,被誉为“中国草莓第一镇”,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2021 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10 亿元镇”。

抓班子增活力发动乡村振兴引擎

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产业,关键靠镇村班子。一是统一思想凝聚班子。前些年,光明山镇草莓种植多为散户经营,没有规模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自然禀赋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全镇13 个村中有5 个是低收入村,年人均收入不足万元,整体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镇党委一方面组织村干部到北京、山东和辽宁丹东等地考察“取经”,拓宽思路和视野;另一方面,镇村班子成员带头走进棚房苗室、田间地头,搞调研、听意见、找出路,鼓励党员献计献策、带头试种新品种。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和实践,全镇上下确定了把草莓作为主导产业,利用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打造新品牌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做优做大做强草莓产业的发展共识。二是专业主导搭好班子。在上级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历届镇“一把手”都有多年抓草莓产业的工作经历,80%的镇党政班子成员熟悉草莓产业。注重从讲政治、年纪轻、学历高、能致富的党员群众中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全镇68名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2.6岁,大专以上学历占63%;有39名村干部有产业项目,其中经营草莓产业的有21 人,都是草莓种植领域的行家里手。三是多措并举激活班子。坚持年拉练、季调度、月例会,研究出台壮大草莓产业相关政策办法11 个,累计争取扶持资金1504 万元。坚持镇干部包村、镇村党组织年度述职评议,每年对产业发展好、帮扶效果好的集体和个人给予专门奖励、补助和表彰,全镇发展50 个大棚以上的大区已有35 个。坚持产业反哺,全镇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平均33 万元,村党组织书记平均领取报酬5.5 万元。

光明山镇冯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隋国洪(右)查看种植户草莓生长情况

抓组织增实力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发展产业,需要广大基层党组织来组织领导,需要党员当先锋、打头阵。一是组织体系向产业延伸。在完善组织体系、优化组织设置中,光明山镇针对产业发展情况,以金线沟村、小营村、冯屯村3 个专业村为样板,在全镇各村设立13 个种植业党支部、13 个新型经济党支部、2 个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把从事育苗、种植、销售、运输的286 名党员集中起来,全产业链强化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二是党建载体为产业赋能。近年来,光明山镇持续开展“党建+电商·引领+服务”“乡村红色驿站”“党群恳谈制”等活动,动员党员群众聚焦产业发展集智献策、推动发展。以驻村第一书记为骨干,组建市场调研组、品牌攻坚队,与新浪网等合作推广“金线沟”“小营子”等特色品牌,使之成为北京冬奥会果蔬类指定食材,还作为北京新发地草莓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全国各大城市及俄罗斯。三是党员作用向产业发力。坚持党员设岗定责,开展“学雷锋助产销”等活动,动员300 名党员引领服务农户3200 余户。老党员张晟探索“暗渠排水法”“疏背式床浅沟栽植”等技术,创造了亩产超4吨的纪录,无偿培训8000 多人次,被评为“中国好人”。冯屯村党小组长孔宪国带头为村民提供产销一条龙服务,全村大棚从2栋发展到700 余栋,年收益4000多万元。

光明山镇组织“田秀才”“土专家”“棚大户”交流种植“金点子”

抓人才加动力汇聚乡村振兴能量

乡村振兴靠产业牵动,产业振兴靠人才支撑。一是让脑袋先“富”起来。多年来,光明山镇把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作为一贯思路,利用“社区教育学院”、乡村读书室、文化广场,开展“红色有约”观影、光明山农业科技大讲堂、草莓科普大集等活动;依托草莓基地、棚头房等,常态化组织“田秀才”“土专家”“棚大户”交流种植“金点子”;利用村屯大喇叭、移动小广播等,坚持做好早播报、晚资讯,将农业致富新闻、农民致富经验送进千家万户,让家家懂种植、屯屯有能手、村村有大户。二是让土专家“香”起来。镇党委建立产业人才库并动态管理,每年组织以草莓产业为主的人才评选,并给予一定奖励或荣誉。每年组织60 余名土专家、300 多名经纪人对农户培训超万人次。邀请其列席乡镇、村“两委”有关会议,参与工作研究与决策,让尊重技术、尊重人才在全镇蔚然成风。三是把先进技术引进来。先后与省农业科学院和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合作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3 个。邀请专家手把手传授栽培技术,培育冷藏专业户58 家,提供种苗670 万株,引进冷藏苗促早栽培技术,使冬季草莓提早60 天上市,销售价格最高达100 元/斤,全镇增收近2000万元。依托团队建设草莓市场16个,解除了草莓销售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