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江都公安的“织网工程”

2022-04-20 18:50黄志国
派出所工作 2022年3期
关键词:江都公安分局织网

黄志国

2021年11月中旬以来,江苏省扬州市公安局江都分局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明显提升,截至今年1月初,江都全区通信网络诈骗发案数、道路交通亡人事故数同比分别下降26.3%和57.7%。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他们探索推行的“织网工程”。该工程以群众工作为抓手、以政务版微信为基石,织起了一张覆盖全区、贯通各业、随时在线的警务信息工作网络,全力实现社区民警知晓率、群众安全感、社会治安满意度显著提升和通信网络诈骗发案数、道路交通亡人事故数明显下降的“三升两降”目标。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及管控能力,一直是基层公安机关面临的一大课题。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利用科学技术优势,打造智能化治理新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和便民服务的智能化,让群众在‘织网工程’的改革与探索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群众满意率保持在全市前列。” 扬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江都区副区长、江都公安分局局长胡付祥介绍道。

“新科技”结合“铁脚板”,着眼实战需求织成“覆盖网”

“这是我们江都公安的‘织网工程’,以后你有什么急事难事,手指点一点,就能随时联系我的警务微信号,我将在线与您互动!”现如今,江都公安分局社区民警走访群众时,都会微笑着向居民出示一张二维码。

“警务微信平台是新科技,社区民警扎实的‘铁脚板’是老传统,我们将两者结合起来,打造江都特色警务新模式,织出一张覆盖全区的‘平安之网’。”江都公安分局副局长汤立宏介绍。2021年11月中下旬,经充分学习走访、调查研究,江都分局决定使用带有江都公安标识的警务微信开展“织网工程”。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对接软件公司,不断完善软件基础建设、选材内容以及相关前端应用设计,强势推进“织网工程”稳步起航。以二维码门牌生态应用为契机,社区民警的“铁脚板”为助力,通过上门走访获取个性化、精准化数据,对全区群众进行建档分类。截至目前,江都已有36万名群众微信里多了一个“警察朋友”,“织网工程”初具雏形。

“以往民警的普通工作微信群最多容纳500名好友,而警务微信可以添加2万名好友,且其一对一、点对点的聊天模式既免去民警维护群秩序的麻烦,又确保了私聊内容的保密性,让群众更加愿意与民警对话沟通,形成党政领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格局。”汤立宏介绍。通过“织网工程”警务微信,民警还可以一键群发警务公告,按照二维码门牌号逐户进行“网络走访”,向群众及时了解最新治安动态,随时接受线索举报,让广大群众深度参与“织网”,共同为社会和谐治安环境献力献策。

群众添加警务微信后,既可直接向民警咨询警务服务,也可自行进入警务微信的介绍页面,使用信息查询、预约办证、一键求助等内嵌拓展服务功能,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在手机端自助办理交管、户政、治安、出入境等各项业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江都分局共收到群众关于机动车炸街举报及治安矛盾纠纷、交通安全隐患等方面的线索、建议80余条。

“大数据”助力“精准化”,锚定民警职责织成“管控网”

“金钱和感情的‘屠宰场’,有一种骗局叫‘杀猪盘’!”近日,江都区大桥镇的大龄单身女青年王女士收到了这样一条反诈宣传。与此同时,家住江都小纪的六旬老汉刘大爷,收到的却是一条截然不同的交通安全提醒:“戴头盔、守规矩、保安全,电动车安全出行牢记这几点。”

“杀猪盘的受害者大多为女性,中老年人是电动车人亡事故的主要人群,大数据+建档分类管理的模式,让我们可以一键向不同的人群发送适合他们的宣传知识,群众更加喜闻乐见,宣传效果也有了显著提升。”社区民警周翔生介绍。防诈宣传、交通安全宣传是社区民警的重点工作之一。以往的宣传模式工作量大、步骤烦琐,宣传效果还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如今,社区民警采取点对点模式,发送个性化定制的宣传产品。在开展反诈宣传时,向青少年推送网游类防诈宣传,向家庭主妇推送刷单类防诈宣传,向企业财会人员推送冒充领导诈骗类案件提醒;在开展交通安全“减量控大”宣传时,可针对出租车司机、三轮车夫、“两客一危”营运人员等类别进行专门宣传,有效避免了过多打扰,群众接受度更高。此外,警务微信平台还可以发布朋友圈,使公安宣传从“被动”转为“主动”,群众利用碎片时间,便能潜移默化地了解到适合自己的安全知识。

精准化宣传的背后,是江都公安分局及所属派出所夯实治安基础、合力“织网”的努力成果。汤立宏介绍,“织网工程”开展以来,江都公安分局以基础管控中心为牵引,紧密联系群众、采集数据信息、健全服务职能,建立各警种部门、派出所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明确全局159名社区民警和相关警种部门具体负责人为官方认证管理人员,并各自添加辖区居民和监管行业从业群众,在警民之间搭建起“中心—枝干—末梢”的多级星型网络。在开展“织网工程”过程中,要求民警在添加群众微信后,要根据标准化采集流程,及时完善群众的二维码门牌住址、电话号码等信息,同时根据群众的职业、年龄等因素为其添加人员属性、治安管理、反诈、交通等特定“名片”,便于在开展治安防范、疫情防控、交安宣传等工作时,确保辖区居民或行业从业人员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该局网络终端已汇总手机号码、住址信息28万余条,且仍在持续更新中。

“动态化”协同“在线办”,面向民生需求织成“服务网”

“织网工程”的数据化管理+动态化更新的模式,让江都全区治安状况通过可视化的数据来体现、分析,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据了解,目前江都公安分局制作了12部防范电诈、交通安全题材方面的短视频,通过警务微信群發和朋友圈转发功能面向全区群众开展宣传,受众达200万余人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千警进网格、家园当卫士”行动,充分依托服务窗口、社区警务室、治安卡口等派发宣传卡牌及宣传单,广泛吸引群众主动入网参治,持续更新、修正采集数据,确保全区数据始终保持动态更新,随时为一线实战服务。

“河上有人在电捕鱼!”2021年12月7日,江都群众向丁沟派出所社区民警万伟的警务微信举报。发送信息不到一分钟,民警便给出了回复:“我们将立即赶到现场查看!”

20分钟后,群众的举报有了反馈:“经核实,该渔民在非禁渔区域张网捕鱼,我们上船核查,并未发现电鱼工具。”民警在线“接警”、及时反馈的高效率,让举报群众连连赞叹。

“织网工程”在线型处警+菜单型办事模式,让为民服务更精细。据介绍,民警通过警务微信可以直接处理群众的咨询、报警、举报等,实现“在线接处警”,无形分流了部分警情,减轻了110接警台的压力。同时,群众与民警点对点的沟通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更加有利于解决问题和提升群众的满意度。遇有群众咨询公安业务办理问题时,民警可以直接推送菜单式的线上办理接口。此外,江都公安分局还对后台警务服务信息进行了升级换代,将以往艰涩难懂的法律条文改编为群众能读懂的“白话解读”,真正将为民服务落到实处、细处、深处。

目前,江都公安分局已通过警务微信在线解答各类公安业务咨询2000余起,成功防范电信诈骗110余起,避免经济损失近百万元,帮助居民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和求助警情140余件,建设成效初显。

猜你喜欢
江都公安分局织网
所有的蜘蛛都织网吗
技艺历史究竟该如何追溯?
扬州江都:大爱跋山涉水,42所“好人书屋”落户11个省份
我是不是逃犯?
摄影
盆景艺术的命名方式和方法研究
变式教学初探
蜘蛛网
我是蜘蛛我会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