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激活“一池春水”

2022-04-20 03:33谢云凤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2年4期
关键词:城乡江苏城镇化

谢云凤

春风又绿江南岸,最美人间四月天。

如今的乡村不仅拥有诗意静美的田园风光,而且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融合的新农村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城市与乡村是一个彼此依附的命运共同体,要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我国乡村未来发展擘画了宏伟、崭新的蓝图;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重点内容之一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向乡村覆盖,支持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农村改革试验区加快改革探索。

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是互促互进的,乡村振兴需要城乡资源、要素的流动互通,城乡融合发展亦需要乡村振兴的支持。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持续探索城乡融合新路径,开展多项全国首创实践。2017年6月, 江苏在全国首先提出建设特色田園乡村,推动乡村振兴,力促城乡融合和联结。

为了早日实现“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图景,引导“城尾乡头”的小城镇集聚、集约和多元化发展,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土地、资金等相关支持政策,建立了协调机制,强调省级技术支撑,通过一批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等领衔参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引导众多设计下乡。遵循城镇化规律,坚持走符合乡村实际的路子,努力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是江苏省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

在江苏推进城乡融合的过程中,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面貌焕然一新。在政策的指引和情怀的加持下,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扎根乡村,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乡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和旅游景点走入大众的视野,“农文旅”深度融合激活乡村振兴……现在的乡村和城市一样美丽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江苏盛夏彩虹旅游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西权被扬州宝应射阳湖镇的灵秀水土所吸引,与当地合作建设美丽乡村,承接了射阳湖镇荷园的设计建设以及当地农文旅和荷藕产业品牌打造推广的项目,还与荷仙集团共同开发荷藕产品,为当地设计规划荷藕加工的工业旅游;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的周文斌看中了乡村旅游的巨大发展空间,回乡投资创办了安云悦南山度假酒店,作为溧阳市南山竹海景区首个文艺范度假酒店,依托“溧阳1号公路”的交通优势,与各大乡村景点以及茶社连成一片,吸引了众多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入住,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地区以及景点的经济增长;盐阜名特优绿色(扶贫)产品南京推介中心位于南京市秦淮区苏商大厦南京润宁大酒店一楼,琳琅满目的盐阜农特产品被整齐地摆放在展示架上。作为对外推介盐阜农特产的重要窗口,它优先推荐扶贫农户的产品,助推乡村振兴深入发展。

融合见实效,乡村更美好。城乡融合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广大乡村焕发勃勃生机,此时的乡村与城市宛如一枝并蒂莲,花开正艳,各自芬芳。

2021年,《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江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75%以上。届时,城镇化空间格局将全面形成,现代化城市形态将初步显现,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将全面建立。

猜你喜欢
城乡江苏城镇化
江苏:让非遗在生活中绽放光彩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图说江苏制造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