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教育中强化德育与核心素养

2022-04-20 14:55步萍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3期
关键词:强化措施劳动教育德育

步萍

摘要:在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劳动教育为他们德育形成与核心素养提升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教育契机,对此,教师要加强重视。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劳动教育的优势,指出这是促进学生综合实力得以有效提升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劳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自主发展的生活态度、通过劳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习惯和养成积极劳动的意识三条有效策略,希望能给中小学实践教师一些思考,将其应用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个人授课质量的明显提升,为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提供良好助力[1]。

关键词:劳动教育;德育;核心素养;强化措施

引言: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劳动教育是形成德育的基础,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对于课本上所宣扬的良好品德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这会促使他们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而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劳动教育对于提升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学生通过劳动将会逐渐获得探索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最终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为日后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奠定牢固的基础。作为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的地方,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要意识肩上的重任,在开展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德育与核心素养内容的融入。

一、通过劳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自主发展的生活态度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以面点为例,学生在实践学校里只需按照教师所指导的那样进行操作,基本上都能做到相似。正因如此,劳动课程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易于被他们接受。而劳动场地本身就是塑造良好品格的基地,学生经过劳动就会真正明白“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就会知道挫折是自己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事情,所以面对它无需愤慨,而是应该保持坚韧的意志,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就会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知易行难”,这些感悟、这些体会对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创新能力等是非常有帮助的[2]。

以面点为例。最初教师可以教学生一些简单的面点制作,让学生对面点课程保持高度的关注。等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再开始教学生制作相对较难的作品。期间,学生势必会遇到困难,比如不知道怎么制作出自己想要的作品等,对此教师要提供及时科学的帮助;比如在兴趣消失以后,而对面点课程产生厌恶的心理,对此,教师要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并引导他们用相对较短的时间重新以相对较好的态度面对劳动课程。

每次课程学完以后,教师都要组织学生做出总结,可以是他们参加面点课程的感受,可以是他们新学会了什么技能等等。中小学生通过交流,既能看到自身的不足,又能体会到劳动的进行,这对他们日后养成热爱劳动等品格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通过劳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习惯

当前多数中小学生都没有“勤俭节约”的意识。比如有些中小学生,铅笔还没用完、本子还没写完、文具盒还是新的就要求立刻换新的。他们过于追求物质生活的方式影响了其德育水平与核心素养的提升,是不利于他们成长的。而想要改变这种现象,则需要依赖于劳动教育。学生在不断劳动的过程中将会体会到所有物品来之不易,从而渐渐改掉浪费的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作为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教师,需要在组织学生进行劳动中融入勤俭节约的内容,以便能给予学生更为丰富的刺激。

比如在劳动课程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捡来的或者是别人丢弃的贝壳做成精致的贝雕作品。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作品的优美性,又要注意使用贝壳的合理性,这会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从而在收获精美作品的同时还能收获劳动的成就感。又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家里的废旧布料或者是旧衣服制作成毽子、布艺作品等等。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布料长短不合适而进行科学的裁剪等,也可能会因为太多材料不合适而产生沮丧心情,此时则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开导,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期间,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劳动教育,还将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这对于他们形成发散思维,养成坚毅品格是非常有帮助的。此外,对废物利用的行为,还有助于学生养成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勤俭节约观念的认识。这会促使他们爱上学习,并将这种正确的态度迁移到文化课程中,最终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为日后成为品德高尚、学业优异的栋梁之材奠定基础[3]。

三、养成积极劳动的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劳动的意识。

1.为班级服务,增强集体意识

开展“与班级共成长”主题活动,教师有意识地加强班级常规建设,注重值日生工作的落实与监督,争创“流动红旗”活动,对于值日工作认真负责的给予一定的肯定与表扬。

2.变废为宝,用双手改变生活

美好的生活需要双手来创造,爱劳动是一项美德,更是学生爱动脑动手的外部表现。低碳生活是一項以降低生活为能源的生活方式,积极响应“低碳生活”活动号召,孩子们纷纷动手动脑,变废为宝,用双手改变生活,用双手创造财富。

3.勤俭节约,从自我做起

丰富的物质生活让一些孩子变得铺张浪费,不懂节约。教师要针对此情况,开展讨论“粮食从哪儿来”“为什么要节约用水”“我们为什么要勤俭节约”等,让学生自己查资料,找答案,让其认识到勤俭节约的好处,从而端正生活态度,增强责任意识。

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特定的劳动活动和实践,获得个人的亲身经历,发展自信心,进行情绪管理,提高自立能力、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适当的劳动教育能增加中小学生之间的沟通,缩短他们彼此之间的距离,便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品格,逐渐获得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高。为此,教师要注重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并根据劳动课程的不同,融入不同的德育和核心素养的内容,以便劳动课程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成为推动学生健康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季. 浅谈劳动教育中的德育[J]. 中学课程资源,2021,17(10):69-70.

[2] 吴小菊. 架劳动桥梁育大德之人——浅谈劳动教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1(6):12-13.

[3] 张童明,丁玲. 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小学劳动教育再思考[J]. 中小学德育,2018(7):14-17.

猜你喜欢
强化措施劳动教育德育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措施探讨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关于强化企业会计监督的思考
对强化油田会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时期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