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环境下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策略与实践

2022-04-20 12:02
教育传播与技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鲁滨孙名著智慧

周 莉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领域也开始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名著导读”是一个不可绕开的板块。若能将信息化教学与名著阅读教学结合在一起,对于语文教学无疑意义重大。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大量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获得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完成语感积累,提高语文素养,以期培养学生成为一名真正的阅读者。

一、 研究背景

在我们传统的名著导读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是要求学生阅读整本书并做摘抄,然后按照章节进行阅读指导,包括对每一章节的内容理解、句子分析、情感把握等,要求学生完成后再进行集中讲评。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确保学生细读每一章节,至少在集中讲评时,学生能够记录每一章节中的内容。然而,弊端也在过程中逐渐显现:阅读以教师的导向为主,有些学生为了完成学习单而进行阅读,思考过于局限。此外,最大的问题就是课时。讲解一个章节的学习单,有时需要花上2个课时,因而在整本书阅读完成后,并没有时间进行更多的交流。

我校自2019年9月开始尝试在六年级使用智慧课堂。在两年来的名著导读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日常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如何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名著的内容。

二、 智慧课堂环境概述

智慧课堂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有效促进智慧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

信息化教学是教学设计发展到信息时代产生的一个新名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 并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国也开展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研究。例如,何克抗教授于1997年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 提出了“学教并重”教学模式和“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 促进了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2002年, 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 谢幼如教授和李克东教授在全国率先开发了第一个“网络教学设计”专题学习网站, 为精品课程“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提供了良好的支持。2003 年起,谢幼如教授还先后承担了多项重点研究课题,如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中央电教馆“十五”重点研究专题“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教学研究项目(简称“教育技术‘151工程’”)等。这些研究推动了教学设计的发展, 使得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不断走向成熟。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论文多来源于高等院校,中小学教师对此的研究尚显得薄弱。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的应用研究, 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广泛参与, 才能使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可以满足学生对专题知识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需要,能给学生的设计实践提供大量的典型案例和有关的设计工具, 以便让学生通过浏览这些案例, 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 从而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能够利用网络资源为学习者的学习创设一种情境, 设置相关问题, 让学习者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探究式发现学习。另外,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还能让师生形成共建共享机制, 促进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我校智慧课堂使用的教学平台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客户端,实施全时段、全方位的智能化互动。我校智慧课堂覆盖了课前预习、课中授课、课后作业、阶段检测等环节,具有作业发布、作业批改、课件使用、课堂展示、课堂抢答、发布微课等功能,通过课前预习发布学案,课后发布个性化作业来延展课堂的时空,通过课堂抢答和课堂视听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课堂上即时答案的比较和即时答案的批改把握课堂教学知识落实的精准度,通过数据分析来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通过微课发布和微视频制作弥补课堂教学的缺失,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在名著导读的教学中,我们的智慧课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智慧课堂名著导读的具体功能

三、 智慧课堂环境下初中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

(一) 使用智慧课堂营造名著导读的环境

在进行名著导读的课堂学习之前,我们会利用假期在平台上组织学生做好学习准备。通过资料推送、任务导学、视听欣赏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就以《鲁滨孙漂流记》的名著导读课为例进行具体的说明。

我们利用假期布置学生先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再完成“名著导航图”。在收集学生作品的时候,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关注到了鲁滨孙的第四次航海,但忽略了书中前几个章节的内容。于是,为了保证阅读的完整性,我们借助平台发布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完成《鲁滨孙漂流记》的导学任务——梳理鲁滨孙四次航海的相关信息,完成表格(表1)。通过这个课前任务的布置,我们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在课前帮助学生梳理了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保证了阅读的完整性。

表1 使用平台课前预习功能发布的名著导学任务

在这个导学任务之后,我们附加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说说自己阅读时最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学生的反馈,我们发现学生对于鲁滨孙如何解决实际困难最感兴趣。为了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解决学生的这个疑问,我们使用平台课前预习功能发布了第二个任务,请同学们思考:在荒岛求生过程中,鲁滨孙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使用智慧课堂的课前预习功能发布的这两个任务,旨在让学生读完整本书,并提取关键信息。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形成学生初读情况汇总并反馈给学生,配以导学微课,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阅读初体验,为后续阅读打下基础。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平台交流、线上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在阅读指导过程中进行调整(图2)。

图2 教师通过平台指导阅读

再以七年级第一学期名著导读必读书目《朝花夕拾》《西游记》为例,这两本名著的整本书阅读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利用假期推送一些相关资料,如书中出现的鲁迅故居的图片、鲁迅的大事年表、关于鲁迅的趣闻轶事等,旨在让学生结合已学的鲁迅文章,对他的作品有一个初步印象,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再作阅读。此外,我们还推送了《西游记》中的一些经典片段给学生,降低他们阅读整本原著的难度,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

利用智慧课堂的平台,我们的课堂活动就能不局限在教室内,也能有效地延展到课前的预热,通过视听欣赏、视听材料与文本的比较阅读、补充资料的阅读、绘制思维导图等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起点,为后续的学习营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通过平台发布的部分内容如图3、图4所示。

图3 通过平台发布的作业

图4 通过平台发布的导学微课和课件

(二) 利用智慧课堂创设名著导读的导学互动

名著导读重在一个“导”字。如何真正做好“导”,是值得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所谓“导”,就是引导的意思。我们作为教师,不应以我们的讲解代替学生阅读、限制学生思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专题学习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和交流,从而使学生提高阅读量,培养阅读能力,学会自主阅读。因此,我们鼓励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在课堂上开展比较阅读、抢答互动、生生评价、小组讨论等形式的活动,使得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在过程中不断积累自己的学习资料,记录自己的阅读进步,加强思维训练。以下仍以《鲁滨孙漂流记》的课堂交流展示为例,对我们的具体做法加以说明。

根据平台对学生初读情况的记录,我们合理地划分小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些阅读起点较高、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引导其他学生共读。名著导读以核心问题的设计为导向,即提出作者为什么要创作鲁滨孙这一人物形象的问题,鼓励学生在原有的阅读基础上作深入阅读。为了解决阅读这本书时始终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小组成员多次在课后开展线上交流。他们从“荒岛求生之衣食住行”“从‘荒岛’到‘我的岛’这一称呼变化分析鲁滨孙的性格特点”“我眼中的‘星期五’”等问题入手,利用微信多人聊天等形式,展开线上的讨论,并把讨论后整理出的初步思路发布在平台上,供教师评阅。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课后分工查找资料,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师生在线上的互动使得小组交流更畅通(图5)。

图5 师生线上讨论

在课堂上,学生提前把发言内容的课件和相应的资料上传到平台,便于同学熟悉彼此的专题。在课堂上,发言的学生通过设置小问题、插入小短片、要求其他同学现场绘制图文并拍照上传互动等形式,带着听讲的同学一起思考专题。不少学生在平板上为其点赞,也让发言的学生实时感受到分享的乐趣。也有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用文字形式及时反馈了一些疑惑和思考,使发言的学生对自己问题的认识更深刻。有些问题学生在准备发言时可能没有考虑到,在发言并与同学交流之后还可以再作补充,将补充的内容制作成微视频分享给同学。而这过程中的所有资料,全班学生都可以下载保存,形成属于自己的《鲁滨孙漂流记》阅读“小书包”,让阅读更充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带着任务去读名著,丰富了阅读体验和经验,也有了更强烈的问题意识。当组员间因交流过程中的认识差异而发生了冲突,为了说服对方,学生就会主动搜集资料,以期达成共识,完成小组专题报告。而课堂上的生生互动也使得学生能够时刻保持专注,关注课堂上同学交流的内容。

比起传统课堂上学生自行阅读,教师则告知学生一些知识性的内容,比如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这本书的中心思想等,智慧课堂帮助我们开启了另一种可能——教师设计活动任务,真正地引导学生去独自思考、阅读;把课堂讨论延展到课前课后,让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检索需要的资料,补充完善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学生对名著的理解也更进了一步,最终形成专题报告,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

(三) 善用智慧课堂挖掘名著导读的潜力

通过智慧课堂的平台,我们挖掘出学生更大的潜力。例如,在假期里,七年级开展《朝花夕拾》的阅读,学生对此有些茫然。不少学生都提到这本书中有些文字比较难懂,对书中某些人物的做法也很不理解,比如:书中的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背完书才可以去看戏?范爱农究竟是怎么死的?对于学生在线上提出的共同的困惑,我们备课组先对问题进行了汇总分类,发现学生的问题虽然很杂,但大多是源自于对书中人物的行为产生了好奇。于是,我们备课组决定以《朝花夕拾》中的“人”为切入口,录制对“如何理解《朝花夕拾》中‘我’的父亲”“长妈妈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等专题进行解读的微课,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理解人物行为的角度入手,带动对整本书的理解。学生选择的部分专题如图6所示。

图6 《朝花夕拾》部分专题

学生循着这些线索,自觉地去阅读文本,发现了书中更有意思的一些专题,如“鲁迅眼中的猫指的是谁”“鲁迅儿时的兴趣爱好与他成长的关系”等。在课堂的交流展示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被灌输知识的学生,而是有思考、有生命意识的阅读者。他们带着自己的思考和同伴交流互动,他们主动地记录同学交流中的精彩发言。有些学生觉得在课堂交流中发言还不够尽兴,甚至在课后录制微视频,上传平台,与同学共享。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信息化时代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学生更自觉主动地去探求学习的本源,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

(四) 活用智慧课堂创造名著导读的丰收

通过在智慧课堂环境下名著阅读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践,学生阅读课外名著的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智慧课堂的平台使得我们的课堂延展到了教室之外,学生在平台上阅读资料、交流互通,进行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积累资料,平台持续记录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轨迹,见证学生阅读的成长,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口头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四、 总结与反思

基于智慧课堂环境下的名著阅读教学探索拓宽了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让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与时俱进,突破时空局限。信息技术与名著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设计,有效突出教学重点,高效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名著阅读走向深入。此外,教师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对于预习任务和作业及时反馈,调整教学的策略。智慧课堂的多项现场评测功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调动了学生发言和思考的积极性,既让学生享受了自由阅读的快乐,又有效地使其提升了阅读的品质,培养了审美的情趣。

当然,在我们的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值得我们反思。第一,如何使教学设计和信息化技术有一个更深度的融合,而不是只停留在使用平台的基本功能,如发布作业、微课等。第二,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技术,使得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更有效;留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记录,形成他们个性化的学习小档案,同样也是我们下一步要继续探索的内容。第三,我们尤其希望信息化课堂的教学不是止步于名著导读,而是让信息化课堂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积极的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二者相得益彰、融为一体,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让“互联网+”时代的母语教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鲁滨孙名著智慧
拯救火星“鲁滨孙”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成功在于什么?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