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中职教育发展的普遍问题分析

2022-04-21 12:52邹弘曹晓飞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职教育发展现状

邹弘 曹晓飞

摘要:本文针对近年来国内中职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文献调研统计了近年河南信阳市中职教育结构规模变化情况,通过走访调查分析了市内中职教育在招生质量和数量、师资力量、专业设置、校企合作以及学生实习实践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由之引发的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的系列问题。

关键词:中职教育;发展现状;经济社会适应性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除了解决好“三农”问题,还包含合理利用资源及环境保护,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劳动者的合理劳动来实现,劳动者通过学习新理念,掌握新技术,进入生产领域后能更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新技术、新理念的掌握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养成需要通过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来实现。近年来国内各省市普遍实施职教攻坚工程,通过“撤、并、兼、转、划、建”方式,把一批小弱的中职学校进行整合,旨在完善中职学校办学布局,实现中职办学资源的优化集聚。以中部典型的河南信阳市为例,通过优化整合,学校数逐年减少,但中职招生数和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招生数和在校生的比重均稳步上升(见表1)。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对信阳市中职学校的走访调查,发现现阶段中职教育发展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招生数量和质量不高

由于我国普通高校持续扩招,考大学压力越来越小,很多家长更倾于向让子女上普通高中以便考入大学,而不愿让子女就读中职学校。另外信阳市普通高中数量的增多和扩容工程的实施,普通高中招生数也在稳步增加,导致信阳市中职学校招生存在压力,目前信阳市普通高中招生数比中职学校招生数的两倍还要多。而且因为部分中职学校招生压力大,为了吸纳更多生源,对学生入学成绩并没有较高要求,所以信阳市中职学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大部分学生是中招考试成绩未达普通高中录取线不得已进入中职学校,还有部分学生是家长怕在社会上误入歧途而送到中职学校混日子。初中教育阶段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各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习惯问题,例如基础知识薄弱、缺少学习动力、学习习惯不好、自我控制能力差、素质素养不高等。这些不良习惯由来已久且不易纠正,也给中职学校教师带来极大困扰和挑战,增大了教育难度,直接影响到和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竞争。

(2)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信阳市大部分中职学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尤其是具有理论和相关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更是匮乏,很多教师缺少相关实践经验。尽管近年各层面从政策上都对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数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实际上信阳市各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数量都难以达标。此外,部分中职学校很多教师年龄偏大,在继续教育等培训中力不从心,难以做到知识和技术的与时俱进,不利于中职学校现代化教育模式,因此,信阳市中职教育应完善提升教师团队水平,使教学得到质量上的保证。

(3)专业设置不合理

目前,信阳市多数中职学校所设专业大都随大流设置,没能充分发挥当地特色考虑适合当地发展需求的特色专业。而且多所中职学校均开设相同专业,必然引发招生竞争,这样不仅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特点,创建特色教育,而且造成因生源不足引起的资源浪费。另外,有的专业设置脱离实践,内涵不明确,到企业实习时,需要经过长期培训才能实践,这浪费了学校的资源和学生的时间,导致中职毕业生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综合素质不高,专业技术实践能力不足,因此教学效果不佳,成为中职教育提质的制约因素。另外,从目前信阳市中职学校课程内容来看,基本是以职业技术知识教授为主,关于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教学极少涉及,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汲取专业知识的主要环节,如何在工作中做到高效可持续,应该贯穿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始终,使学生节能环保意识和能力都得到切实提升,才能将这些知识融入以后的工作中。

(4)校企合作不深入

信阳市已申报了河南省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人才试点,商城县职业高级中学、罗山县中等专业学校等已获得河南省公布的现代校企合作学徒制试点。另外,各中职学校有效结合自身实际,分专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订单班”“冠名班”等订单培养模式应运而生。但校企合作依旧存在诸多问题:第一,信阳市校企合作存在“校热企冷”问题,产教融合不深入,培养人才的主体是学校,在课程内容、师资力量和学生管理等方面,企业并未积极参与,仅是提供实习场地或实习环境,并未深入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第二,信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专业局限性较大,参与合作的企业较少,能参与校企共同培养的学生名额十分有限。几乎所有学校的校企合作项目都只涉及到少数专业的部分学生,并未给大多数学生提供实训平台,校企合作存在专业局限性,企业参与度低。

(5)顶岗实习不规范

一般情况下,信阳市中职学校会根据学生情况,在学生毕业前后一个学年,集体安排到企业实习基地实习。但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往往因为实习学生无工作经验将其安排到工作内容单一,技术含量小的岗位,以防给企业造成损失。这些岗位工作技術含量不高,学生能学到的实践技能不多。另外,中职学校就业流于形式,仅追求表面就业率,忽视优就业、长期稳定就业以及对口就业等问题。信阳市直接就业的中职毕业生比例一直不高,对口就业率较低,且就业的中职毕业生中,由于基本都是第一次就业,存在急于就业而忽略就业质量的情况,在所在岗位工作不到一年就会辞职另找工作。因此,信阳市中职教育的优就业、长期稳定就业以及对口就业存在很大问题。

二、信阳市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分析

信阳市“十三五”规划中指出,本市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机械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产占比高而贡献率低等问题。要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调整三大产业结构,提升二三产业占比和贡献率,实现经济综合实力新跨越的目标,就需要大量既懂理论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推进区域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依托,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中职教育作为县域内职业教育的主力军,承担着培养大批适合本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初、中级技术人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但信阳市中职教育近年来发展状况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许多不适应的现象,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欠佳。

走访调查后,分析得知,每年在当地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不足总数的两成,大部分选择到临近省会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打工。例如每年加工制造类专业的合格毕业生大多输出诸如富士康等外地大型企业,而当地一些中小企业同样也需要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但极少有毕业生愿意选择当地中小企业就业,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可以看出,信阳市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数量与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存在严重不足,加之大量人才流向外地,使信阳市中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数量小于本地经济发展需求,与本地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中职教育是为当地培养以上各类人才的有效途径,促进本地劳动力文化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更高层次就业。但信阳市中职教育与当前产业结构及人才结构调整发展存在明显不匹配现象,中职教育并没有成为培养适应本市新农村建设综合人才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张永波:《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N],《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2]胡淑岚:《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及在校生数减少的归因分析》[J],《林区教学》2019年第1期.

[3]焦长亭:《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模式的新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第3期.

[4]贺先臻:《对深化技上学校教育改革的思考》[J],《现代技能开发》2001年第11期.

[5]王启龙、徐涵:《中等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师资困境与对策》[J],《中国职业教育》2010年第30期.

[6]陶红灯:《试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N],《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猜你喜欢
中职教育发展现状
新课堂、新模式、新活力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