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校企合作路径探析

2022-04-22 08:07张巧丽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办学模式制约因素校企合作

关键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制约因素

“模式”具有可操作性、结构性、稳定性、一般性特征,既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范式,又是主体行为的一般方式。中职学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探索畜牧兽医专业的校企合作路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效提升校、企、生三方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人才培养与畜牧养殖行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平衡。下面,本文针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意义及其不尽人意之处提出几条校企合作路径。

一、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一)丰富教学方法创新路径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为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师生了解畜牧养殖行业发展情况,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提供了便利。中职学校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对教学资源与场域进行有效扩充,又可以与企业协商促成进一步合作,吸引企业直接对院校投资,为实验室、图书室现代化建设提供资金、设备、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实习基地、实验室以及图书室的建设,直接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必要的设施基础与教学素材。

(二)促进实践教学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较强,但是教学课程所占比例普遍偏低,究其原因在于实践教学场域的缺乏,对教学实施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形成了一定限制。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通过拓宽校企合作路径,促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将职业教育与畜牧业发展联系到一起,为提升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实现应用型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首先,拓宽校企合作路径,可为专业教师了解行業人才的能力结构变化提供便利,对教师把握应用型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求,并针对性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一定帮助。其次,企业可以为畜牧兽医专业校内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案例,从而促进教学内容与形式的丰富。最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可扩大中职生实践场域,教师可引导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收集行业发展信息、探索专业技能,帮助他们在深入理解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的同时,督促他们尽早完成职业规划,清晰未来发展与能力培养目标。

二、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

(一)实训基地的建设存在问题

首先,实训教学软件落后,难以模拟真实、复杂的相关工作环境。其次,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案例与当下相关养殖岗位工作内容存在显著差距,中职生难以借助实训课程学习获得与市场需求相一致的能力提升。再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进度缓慢,不能为中职生提供连续性的实践机会,各个实训阶段难以实现良好衔接,影响了实训作用的发挥,不利于相关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缺乏合作共赢机制

近年来,中职畜牧兽医专业逐渐扩大了与养殖基地的合作,为该专业中职生创造了更多实践机会。但是,企业参与热情并不高,因为企业很多时候会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考量而减少实习生接收数量。校企合作中需要进一步寻求共赢途径,以减少中职生岗位适应能力差、实训不稳定给企业造成的负担和损失,保证合作主体的广泛利益。

(三)教学方法单一

在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师责任感的共同影响下,“满堂灌”仍然存在于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中。大量的课堂教学内容,导致课堂互动时间被挤压,中职生处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状态,并未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下,中职生体会不到实践的乐趣与探究畜牧兽医专业实际应用的成就感,因而难免缺乏学习动力。各个中职学校努力加强新媒体课程建设,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所能使用的工具逐渐丰富,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经验的积累、新教学模式的开发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教师”“教法”都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改革。

(四)实践教学比重较低

畜牧兽医专业岗位对毕业生实践能力要求高,中职教育也普遍对实践教学有所侧重,但是仍然未能实现在校教育与畜牧行业发展的无缝对接,其原因主要在于,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较低,课时比例、实践内容丰富性都难以达到相应要求。很多时候,课时限制教师发挥,使他们不得不将实践内容局限于教材案例,知识与技能拓展环节的缺失,导致中职生所掌握畜牧兽医专业知识与技能缺乏实践过程的升华,难以形成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思维能力,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停留于纸上谈兵。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校企合作路径

(一)政府主导,实现以“证”促“愿”

此处所讨论的“证”即从业资格证,“愿”即是校企合作办学各方主体的“合作意愿”。在发展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可发挥主导、宏观调控作用,引领合作共赢模式的构建。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可针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之间的现实关系,将“三明治”模式、“双元制”引入中职教育,通过对从业资格的要求,促成中职生、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畜牧兽医行业的基本从业资格,可由政府组织行业协会制定,从业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可加入“参与一定程度的校企合作办学”。与此同时,要严格落实从业资格证书准入制度,保证毕业生培养质量。通过以上措施,就借助“证”将中职生、学校、企业等三个合作办学的参与主体结合起来,并有效强化了其“合作意愿”。

(二)找准利益的结合点,强化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应找准利益的结合点,使校企合作转化为参与主体的自觉行为,从而通过企业的教育资源强化中职畜牧兽医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中职院校来说,深化校企合作有助于解决畜牧兽医专业发展中的师资队伍建设、办学场所设施缺乏、资金投入不足、人才培养手段与模式落后、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对于企业而言,深化校企合作则可以借助学校的技术与智力支持,为职工搭建培训与继续教育平台,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结构的调整与整体实力的提升。同时,校企合作本身有利于企业提升信誉度、知名度,在社会和教育领域树立良好形象,可作为一种重要的广告宣传方式、企业形象策略使用。充分考虑双方利益,找准参与主体的利益结合点,提升各方的合作思想,使他们实现共同发展、互惠互利,主动实现从“自为”行为向“自觉”行为的转换,可促使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将更多的企业教育资源转化为实训基地的建设素材与材料。

(三)建立健全合作管理机制,促进教学模式创新

1.构建校企合作的制度保证,为产教融合模式的构建与丰富打好基础。除了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之外,校企双发还应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各项奖励制度的建立健全,以稳固双发合作,持续为教师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提供必要支持。比如,奖励制度可与畜牧兽医专业教师职称评聘挂钩、与岗位评聘、与企业经济利益挂钩,通过多种奖励方式的组合,激励教师参与畜牧兽医专业领域科研、教研活动,积极在企业问题解决中发挥聪明才智。

2.建立校企合作的组织保证,构建稳定合作关系与实践教学场域,推动产教融合模式创新。首先,建立由政府、学校、企业等人员组成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委员会,负责小到中职生实习,中到课程、专业建设,大到学校与专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并督促实施。其次,结合企业现实生产问题、学校教学问题,组建畜牧兽医领域科技研发、教学研究小组,并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参加,为师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研攻关能力提升提供必要的场域,保证产教融合模式的“鲜活性”“先进性”。

(四)豐富案例中的工作场景,助力实践教学

随着教学模式与需求的变化,畜牧兽医专业课程建设对线上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中职教师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将丰富的工作场景融入案例,为中职生构建高质量的案例情境与学习场域,使其以解决实际畜牧兽医专业问题为导向开展探究性学习,一定程度上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方式。有了线上教学资源课的辅助,教师借助不同的教学平台,消除信息孤岛,促使vr虚拟实现教学、慕课教学、微课教学、直播教学等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组合到一起,为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真实生产场景对接服务。基于产教融合创新知识呈现方式,通过校企合作促进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有效降低了中职生畜牧兽医专业技能的学习难度,有助于他们将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就业优势。为了保证“工作场景”资源的有效利用,教师要对各类线上教学资源进行归纳整理,梳理好登录权限,并对学生开放观看、下载、部分上传权限。此外,教师还要在案例教学中,为中职生设计好技能训练任务和目标,引导他们借助自主调用线上教学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培养他们掌握与企业岗位要求相匹配的实践、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产教融合视域下的校企合作,在我国当下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职学校要重视校企合作,并通过合作路径的扩展,解决一些教育问题,调节专业性畜牧兽医人才培养现状与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平衡,打造畜牧兽医专业教育品牌。

参考文献:

[1]杨加琼.基于工学交替的“五双四段”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以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猪业科学,2021,38(12):60-63.

[2]向晓寒,王晓平,王霞,鲁玲华.基于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21,19(13):112-115.

[3]宋金秋,李晖.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中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路径的研究——以湘西职院畜牧兽医专业为例[J].畜禽业,2021,32(01):57-59+61.

作者简介:张巧丽(1985-),广西柳城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教学等工作,广西农牧工程学校-畜牧兽医品牌建设项目。

猜你喜欢
办学模式制约因素校企合作
坚持市场化办学 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虚拟工读学校:新常态下探索工读教育办学的新模式
论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变革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基于“中德深度校企合作”高职办学模式的探索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