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解析

2022-04-22 16:37陈芸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古诗词教学策略

陈芸

摘要:古诗词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讲解古诗词,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感知美、发现美的能力。语文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带领学生感知美,发现美,不断通过古诗词的学习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提升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策略;有效课堂

在我国的语文教育过程中,古诗词一直都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教材中的古诗词是被众多学者、教授、专家以及教育界的官方所认可,并被选取到教材中的。学习古诗词,可以增进学生对我国古诗词以及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且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功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教学中,学生可能觉得古诗词,距离我们较为遥远,其中还有一些文字较为生僻,学生感到晦涩难懂。课堂上会呈现出教师陶醉于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而学生则表现出枯燥乏味的情绪。因此,教师在讲解小学语文古诗词的过程中要开动脑筋,不断探索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以此提升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

一、披文入情,在意境中感知创作心境

“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古诗的语言蕴含着特殊的魅力,一些语言的应用能产生“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特殊艺术效果。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对古诗的语言魅力进行挖掘,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感知古诗的精神内涵。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从披文入情入手,对古诗所营造的美丽意境进行分析,让学生在特殊的意境中感知古诗的情感基调,审视诗人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从多角度对古诗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解读诗人的创作心境,从而提升古诗教学的综合效果。例如在苏轼《题西林壁》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诗中所营造的意境进行分析,感知苏轼在创作中心境的变化,从而提升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抓住字眼对古诗内容进行解读,挖掘古诗所表现的情感,如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入手,组织学生对古诗所营造的意境进行解读,结合诗句所描绘的“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景色感知作者在创作中受到环境影响并表达对庐山景色流连忘返的情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具体的情境创设入手对情感进行挖掘,披文入情,促進特殊意境的营造,从而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创作心境,提高学习质量,以保障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诗词鉴赏能力得到合理化的培养。

二、反复吟咏,在韵律中品味创作风格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古诗的魅力就在于以“丽绝韵绝”为师生呈现出瑰丽的自然色彩。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想与学生共同领会这种特殊的语言魅力,就要借助反复吟咏感知古诗情感,品读古诗语言风格,只有对古诗内容进行反复吟咏,学生才能找到诗人创作的主要方向,从而在古诗韵律中对古诗的创作风格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教师借此培养学生文学语言积累能力和鉴赏能力,促使学生在语文诗词学习中发现语言美、韵律美,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暮江吟》是白居易的代表诗词之一,被评价为“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入画”,教师在讲解《暮江吟》内容的过程中,就可让学生结合朗朗上口的诗句进行反复吟咏,品味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语言特点,使学生对诗词中的特色语言美产生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对《暮江吟》的朗读节奏进行分析,按照“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节奏组织学生反复吟咏,然后让学生在反复吟咏中以小组的方式来解读诗词的语言风格,了解“露似/真珠/月/似/弓”中用新颖的比喻手法对秋天月夜美丽的景色进行了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而在“半江/瑟瑟/半江红”一句中,诗人沉醉在美丽的景色中,将自己的喜悦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使景物成为诗人特定境遇下表现自身审美感受的艺术载体,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创作思想等。此外在“可怜/九月/初三夜”一句中,“可怜”一词能让学生在鉴赏中对诗人的语言风格形成更加精准的定位,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由此能看出,反复吟咏能让学生在古诗知识内容的学习中获得沉浸式的体验,并且学生对诗词韵律的理解和诗人创作风格的感知也会明显加深,这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赏析古诗词内容,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学艺术思想,从而提升教育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促使学生古诗学习能力和文学审美鉴赏能力得到高效化的培养,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古诗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多元探索,在传情中升华精神思想

“情景交融、形神兼备”是诗歌创作的核心思想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古诗情感思想形成深刻的认识,就要在情景交融中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让学生从多角度感知古诗的魅力,促进学生对古诗内容进行多元化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效果,夯实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按照古诗教学改革的实践要求,教师可多方面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引入横纵对比类型的古诗教学模式,在传递思想情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拓展探索,从而实现对思想情感的有效传达,切实促进教学组织活动多元创新,形成良好的教学组织体系,为学生做出积极的思想引领。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对王昌龄《从军行》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对古诗内容进行分析,结合诗中所描绘的意象以及“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行解读,对诗词的核心思想做出初步的判断,让学生能在“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中感受诗中蕴含的英雄气概,也能对古诗“起句壮逸,断处伤气,气象温厚”的风格特色产生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为了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知古诗内容,对古诗知识进行系统的探究,教师还可以从徜徉诗海的角度,拓宽教学范围,以爱国主义诗为主题,引入丰富的爱国主义古诗内容,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随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选取本小组感兴趣的点,结合古诗内容表达自己对爱国主义情感的认识和理解。如此就能发挥古诗教学拓展探究的作用,在诗海中传达情感,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的逐步升华,使学生能对爱国主义思想形成共识,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结束语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也是我国的艺术瑰宝。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的相关风俗习惯,人文地理,历史更迭所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了解历史文化。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能够陶冶其情操,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思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鼓励学生学好古诗词,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古诗词,不断发现古诗词学习中的乐趣,进一步弘扬和发展我国的传统古诗词。

参考文献:

[1]黄雅楠.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南北桥,2017(9):59.

[2]李丙哲.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下,2017:93.C403D9D1-67BC-4F41-B331-570E18E3DC79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古诗词教学策略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我爱古诗词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