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2022-04-22 08:02杨春梅
云南教育·视界 2022年2期
关键词:昆明市劳动课程

杨春梅

在社会发展的各阶段中,我国对劳动教育都较为重视,近期发布的各项政策文件也对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做出了明确要求。为进一步推动昆明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昆明市1 506名中小学生目前劳动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访谈法与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了交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获取了真实资料,并通过运用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揭示了昆明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对目前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分析,同时,结合国家最新相关政策,提出了加强昆明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的地位和劳动的作用做了重要论述。2019年 9月,教育部审议通过《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文件核心内容提道: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开展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保证要求。这些重要讲话和政策文件的要求充分表明了中小学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阵地。昆明市要在“五育”并举教育方针指引下,有序推进劳动教育规范化、体系化和科学化实施,必须要全面、准确把握当前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才能找准切入点,提出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为了全面、准确了解昆明市中小学校学生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本研究结合国家、省、市的相关文件要求和昆明市中小学校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编制了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的测查对象为昆明市的中小学生,问卷共有25个条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维度的调查:个人基本情况、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内容、劳动时间、家庭和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等内容。针对学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访谈提纲主要包括教材使用、课程开设、课程类型、课时安排、课程内容以及师资与教学方式等。

本次调查抽取了昆明市五华区、盘龙区、经开区、石林县、富民县和禄劝县的5所小学、8所中学和2所中等职业高级中学的1 50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法集中学生使用计算机作答,问卷抽测以班级整体抽样为主,利用班会课时间发放纸质问卷,作答结束后当场回收。此次问卷调查小学学段抽取了四、五年级的学生,初学学段抽取了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抽取了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发放问卷1 520份,回收有效问卷1 506份,有效问卷占比为99.08%。

本次调研于2020年7月到昆明市五华区、盘龙区、石林县、富民县和禄劝县的13所中小学校与学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并到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进行了实地走访,与在进行劳动实践的学生进行了交流。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劳动技能掌握情况分析

从表1显示的调查结果来看,昆明市中小学生劳动技能掌握的情况较好,基本具备日常生活自理技能。98.34%的中小学生能够整理自己的房间和物品,95.29%的中小学生会洗衣服,91%的中小学生会煮饭和做1道及以上的菜品。昆明市中小学生有五项劳动技能掌握的比例在80%以上,其中仅有55.38%的中小学生掌握了修理技能,如换灯泡、修自行车、换水龙头,从学校类型来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对此项技能的掌握好于其他类型学校的学生;71.45%的中小学生会做农活,如喂鸡猪牛羊、种地、种菜等,但是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学校的学生,这项技能的掌握与地域环境有较大关系。

(二)学生劳动时间状况分析

图1是对昆明市中小学生每周平均劳动时间的情况进行分析,65.41%的中小学生每周的平均劳动时间在1小时以上,33.4%的中小学生每周的平均劳动时间在2小时以上,但是仍有5.18%的中小学生基本不劳动,这部分学生大多数来自小学的四、五年级。这些数据也反映出昆明市中小学生每周劳动的情况参差不齐。

(三)学生劳动意识状况分析

根据表2反映的昆明市中小学生劳动意识情况,约30%的中小学生认为劳动会占用他们的时间,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有学生反映参与劳动会减少他们学习、游戏的时间;约70%的中小学生认为劳动的时候虽然很辛苦,但能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这也反映出学生对劳动体验有积极评价;超过80%的中小学生认为学校很有必要开展劳动教育,但也有20%的中小学生对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持否定态度。

(四)家长支持状况分析

图2是关于“我的父母认为学习更重要,因此不要求我做家务劳动。”这一观点的情况分析。从数据的结果来看,34%的家长认为学习更重要,孩子可以不做家务,这与在学校进行访谈的结果是一致的,访谈中有部分班主任提及勞动教育开展过程中学生父母的不支持是推动此项工作的一个较大阻力,部分家长认为劳动会压缩孩子学习的时间,影响学习成绩。

(五)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状况分析

在关于学生的问卷调查中,近90%的学生表示学校开设了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但是也有30%的学生反映学校开设的劳动教育课常被其他课占用。

在学校的访谈和劳动教育基地的实地走访中发现,昆明市中小学校劳动教育也有一些较为明显的特点:一是部分学校劳动教育意识强,对课程的设置有系统考虑。走访的13所中小学校都有劳动教育意识,并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了与劳动相关的项目式学习内容。其中,有8所学校的学生开辟了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有5所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合在学校课程之中,特别是石林县板桥中学结合学校的地理优势,开辟出了100多亩林地作为教育实践基地,并承接了石林县其他学校和昆明市主城区部分学校到其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石林县鹿阜小学将劳动教育贯穿于班级建设和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之中。二是部分学校将校园劳作、家务劳动、社区服务三个内容进行构建,通过家校合作,社区协作提高中小学生的劳动技能。还有部分学校根据学生年龄、年段等不同情况,在不同年段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探索系统课程的构建。三是有些学校劳动教育流于形式,落实不到位,虽然劳动教育课已排进每周的课表中,但是常出现被其他学科挤占的情况,还有部分学校将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考核以完成书面家庭作业的方式进行,违背了相关政策的精神。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部分家长和老师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不够

从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学校访谈所获取的资料都能看出,部分学校将劳动简单理解为体力劳动,没有真正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一方面是家长和老师疏于学习,没有认真学习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加强劳动教育的相关政策文件,由于对劳动教育认识的不清晰,导致对学生创造性劳动思维的培养不够;另一方面是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家长和老师还停留于“唯分数”的守旧意识,没有树立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想,所以在家庭和学校中孩子很少有机会进行基础性劳动,进而导致孩子劳动能力较弱。

(二)劳动教育课程落实不到位

虽然昆明市一直在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的落实,但是由于劳动教育课程的相关政策文件都是指导性的纲要,缺乏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顶层设计,没有科学课程体系,中小学校在落实的过程中更多的学校是将劳动教育单列为一个项目式的学习,大部分学校由于受场地限制,难以按文件要求开展劳动实践课程,尤其是昆明市主城区的学校只能保障教室和功能室的配备,所以还有很大一部分学校至今未将“劳动实践”纳入学校常规工作予以统筹安排。目前,昆明市开展的劳动教育课程没有教材和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也缺乏明确的评价体系,劳动评价和反馈没有记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这也是造成学校对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统筹力度不够、家长不重视、学生参与劳动不积极的主要原因。

(三)劳动教育课程的师资薄弱

目前,昆明市大部分中小学校普遍存在劳动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大部分任课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教师缺少劳动教育专题设计与教学的能力、学校缺少常态化的教研制度,缺乏与校外技术专家、劳动模范和能工巧匠的合作教学机制,导致劳动教育课程只能在室内学习,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省、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缺乏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的意识,开展的相关主题的教学展示与研讨较少,学校劳动教育教师缺乏专业化发展的平台和机会。

(四)学校与家庭、社会协同不足

劳动教育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家校社合作推进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昆明市缺乏学校、家庭和社区协调教育的机制,难以形成合力。部分家长过分宠溺孩子,使孩子养成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很多家长还囿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教育理念,重知识教育、轻劳动教育,重智能教育、轻体力教育。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只有极少的街道和社区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比例的岗位参与劳动实践。相比较于农村学校来说,城市中的学生家长所能够提供给孩子的劳动实践机会非常有限,所以对城市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亟须街道、社区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根据上述对现状的讨论分析,昆明市要加强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要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确定课时和内容,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统一筹划、统一安排、统一实施,通过丰富内容、创新形式等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二是要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进行培训,厘清劳动教育的内涵,促进教师充分挖掘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学校要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教师校本教研制度和培训方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三是要加强对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施的过程性评价和督导,评价体系应以发展性评价为指导,以评价促进学生劳动意识、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的發展,保障劳动教育的课时、内容落地以及目标和效果的达成。四是学校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文化积淀等,统筹开展校内外劳动实践,建设劳动教育试验区,通过多部门协调、多种渠道积极争取家长与社会的支持,联合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合力,共同推进劳动教育实施。

猜你喜欢
昆明市劳动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童眼看兵器
作品鉴赏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