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山地型寺庙园林空间智慧营建研究*
——以佳县香炉寺为例

2022-04-22 02: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徐梦楠吕雅婷张嘉豪杨雪
区域治理 2022年19期
关键词:佳县香炉寺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徐梦楠,吕雅婷,张嘉豪,杨雪

中国地景文化来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大地文明,是古人对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从观察认识、观念形成到思维表达的过程,是对城邑、宫殿、村庄等人工工程所在选址营造的空间语言表达,是对中国式景观营造的思考与智慧。

香炉寺处于陕北黄土高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独特的空间风貌。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吸收陕北地景文化特色,表现出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智慧营建思想和特色鲜明的乡土审美趣味。但目前有关香炉寺的研究较少。对寺庙地景文化的研究及佳县寺庙与山形地貌关系的阐释几乎为空白。因此本文将对佳县香炉寺空间营建智慧进行深入分析。

一、项目研究背景

(一)传统文化复兴的社会背景

中国园林艺术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更是其他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山地型寺庙是中国园林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和文件(表1)。

表1 关于传统文化复兴的相关政策

(二)寺庙园林空间是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的重要体现

寺庙园林空间营造的智慧渗透在园林景观的方方面面,能够体现特色地景文化。山地型寺院多隐于密林地区的幽深之处,三边群山环绕,每一面视野都敞开,具有浓厚的神秘气息,对其空间布局加以研究将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三)当前传统及新建寺庙园林空间营建存在的问题

当前传统寺庙及新建寺庙园林空间布局营建存在多种问题。首先,对寺庙园林布局特定地景文化内涵缺乏研究,导致空间布局形式与寺庙园林空间特性不符;对寺庙过度的开发利用;同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对原有园林景观大肆改动等问题。破坏了寺庙园林的历史延续性、寺庙的空间意境。

(四)香炉寺在陕北山地型寺庙园林中具有典型性

佳县香炉寺因山就势、因借自然的环境条件产生了大山大水的空间气魄,与江南地区的寺庙园林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空间意象。香炉寺与黄河之间产生了视觉及空间上的联系,反映出中国地景文化在香炉寺空间营建中的智慧运用。

二、陕北佳县香炉寺概况

香炉寺素有佳县八景之一“香炉晚照”的美称。地处佳县东二百米处的香炉寺峰顶,东临黄河,西为悬崖峭壁,三面绝空,仅有西北面一狭径与县古城大门相连。在寺庙的最东面有一块巨石如柱,立于与黄河之间,石顶狭隘,仅10平方米,却建造一座寺庙,其形如香炉般,顾被称为香炉寺。我国的山地型寺庙数量众多,但像香炉寺这样修建在凌绝空际、断桥惊险之地的,却无仅有。有学者描述其地势险峻,巨石腾空而起。置身香炉寺,犹如从天上往下看,低头俯瞰,你会看到黄河奔流而下,佳临黄河大桥横跨东西,好似一条卧龙住在山麓边。故香炉寺又有“黄河小蓬莱”之称,见图1-3。

图1 香炉寺(团队摄影)

图2 香炉寺地理环境(团队摄影)

图3 陕北空间文化(团队摄影)

(一)佳县香炉寺庙园林的发展历程

1.香炉寺历史沿革

香炉寺建于1583年。后经历四次增修。1966年香炉寺遭破坏,文物散失。1982年修葺,基本恢复原样。同年5月,公布为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进行整修。2003年,陕西省政府宣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佳县香炉寺与文化的融合

香炉寺是山地型寺庙。由于其是僧侣、道士修行之处,与平民百姓接触甚少,具有浓厚的神秘感。所以神话传说描述香炉寺不是人力所为,而是开天辟地时就形成了。

(二)佳县香炉寺智慧空间营建

1.陕北地区地理位置特征分析

平原型寺庙:选址一般在日照良好、植被茂盛、平台高且临水的地方,可满足生活需求的地方,为良好的平原型寺庙选址。

山地型寺庙:多数的山地型寺庙依山而建,常面向宽广的溪谷或河流,形成三面环山的地质环境,正面视野宽阔,全景尽收眼底,为风水学之宝地。

寺庙的选址定位主要是由这个地区的民族习性、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所决定的。陕北是自然区域概念和文化区域概念的总和,北陲广阔沙漠,南邻山峁沟壑。陕北地区具有沙漠气候特征,是中国黄土高原上地貌结构最为典型、地貌形状也最为复杂的地区。香炉寺利用葭芦山巅的沟壑纵横,形成了“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每当夕阳西下,便可看到远处丘陵连绵起伏,近处黄河波涛汹涌及窑洞山村的绝美风貌。所以世人称此处“可谓一夫当关,万夫难开之地”。

2.香炉寺空间布局

(1)前导空间

前导空间,是山地型寺庙的主要构成。通过景观组织和空间变换,引导人们由世俗到神圣的心理过度与情绪调适,从而更好地营造寺院内神秘、庄重、圣洁的意境。

在对前导空间的处理上,香炉寺并没有像传统园林般平铺直叙,而是找到了另一种方法。在有限的空间里,利用明暗的变化、空间的尺寸与收放,来营造意境。正如《桃花源记》所描写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由于陕北特殊地景文化,香炉寺的入口设计极为隐蔽,不同于平原型寺庙入口。其须穿过陕北传统窑洞民居房,沿着陡峭的地势顺坡而下,才可远观欣赏到香炉寺凌空黄河的绝美景象,从而激发人们进入寺庙一探究竟的欲望。香炉寺利用陕北特色建筑墙体夹道作为视线引导,作为渲染寺庙园林空间意境的前奏。

(2)变换空间达到序列高潮

普通的寺庙前导空间节奏往往是紧凑的,空间由小到大,视线变得逐渐开阔,失去了寺庙神秘的意境。而香炉寺在变换空间上别出心裁。香炉寺前导空间比较开阔,慢慢走到尽头是凌空于悬崖峭壁的核心庙宇——龙王庙。使人们的游览兴趣浓烈,对陕北地景文化的感受更加深刻,对香炉寺的意蕴更胜。

游者从视线被建筑物包裹到领略整个佳县风光。空间由大到小,人的视野却由小到大,人的心理也处于更加紧张和刺激的状态,空间变换从传统到达高潮。

3.布局特点

香炉寺空间营建注重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协调,求同存异,相互渗透,保持自然景观文脉,顺应自然,少施斧凿,保护它的自然潜力以获得它的自然。

因地制宜:自古以来“天下名山僧占多”。香炉寺借助山形气势,远离城市的喧嚣,寺庙空间营建利用地形,依山造势,避免了挖坑填地,丰富了寺庙的景观特色和建筑综合体的层次,还可以突出主体建筑,从而达到主次分明的效果。有机地结合了园林空间和地景文化。

(三)香炉寺景观构成要素及意境营造

1.香炉寺景观构成要素

(1)植物分析

“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产生静谧幽深的山地寺庙环境。香炉寺按照传统山地型寺庙园林意境要求,园林中的植被选择方法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等。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受,强化山地型寺庙深邃静谧的意境。寺院内的植物不仅考虑到生态效益还要考虑寺庙的历史与文化,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景观效果。

由于佳县寺庙地处陕北,因此在空间营建中种植常绿树种,主要以圆柏、油松为主,植物配置的整体效果相比之下比较单薄。

(2)建筑分析

传统文化建筑的类型有参禅的殿堂、僧侣日常生活用房、禅修教化用禅室等以及其他的附属建筑和平台,如钟楼、亭台等。而这些建筑在园林环境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的作为主轴线的建筑作为主景,有的作为偏殿减轻建筑的庄重感,为寺庙增添了丰富的空间层次。

香炉寺内建筑主要有碑亭、山门、关公殿、龙王庙、寄傲亭、土地庙、观音殿、娘娘庙、僧舍及各种配殿。

香炉寺建筑屋顶多为歇山屋顶,其次是硬山屋顶。寺庙窗户、壁画、柱子等均采用陕北地区特色建造方式,不仅延续了传统寺庙建造的形式,还体现了佳县独特的地域文化在寺庙空间营建上的相互融合。

(3)小品景观的意境营造

小品是山地型寺庙园林构景的基本要素之一,起着装饰空间的重要功能,它既见证着香炉寺庙发展的兴衰变迁,也承载着宝贵的历史人文价值与记忆。香炉寺中的特色小品分为香炉、碑碣等方面。香炉寺前耸立着碑碣,上面记录了香炉寺源远流长的历史人文,能够烘托寺庙浓郁的文化内涵,给人肃然起敬之感,让游人对香炉寺的敬意油然而生,而庭院中的香炉为游人提供虔心祈祷之处,让游人的心灵得以慰藉。

2.香炉寺空间意境营造

(1)打破轴线布局

在中国平原型寺庙中,轴线布局是一个传统而典型的园林空间构图手法。

但由于山地型寺庙依山而建,其寺庙的结构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来重新量身打造。这是对传统造园手法的创新智慧营建,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寺庙的固化理解与审美疲劳,形成了陕北独特的风格和类型。也是地景文化的重要表现。

(2)利用地形变化,烘托建筑形象

充分利用自然地貌,达到自然景观效应。巧妙运用地貌变化对建筑综合体与自然景观加以合理排列,营造错落有致的景观层次,从视觉艺术上体现陕北特有的风格魅力,呈现出极具地景文化与神韵的空间环境。

(3)结合自然环境,感受山水意境

在寺庙意境营造中,利用空间景观技术与地景文化艺术调动了人们对山水的感官感受,让人们真正体验到山水意境之美。利用中国传统园林的景物营造手段,如点景、借景、框景、构景等,组成了丰富的景观序列。真实的历史背景、壮阔的地景、神秘的传说等,使香炉庙地景环境愈加浓厚,文化氛围也更加浓郁。

三、小结

(1)陕北地区地貌对香炉寺的选址与发展有密切关联,香炉寺因其具有奇特的自然形胜,呈现”山-寺-城”的关中自然山水城市空间格局。

(2)香炉寺借助浑然天成的独立巨石,不仅展现了陕北地景的险峻,同时也烘托出香炉寺建筑的磅礴气势以及”黄河小蓬莱”的豪迈气魄。在众多地景要素中,山势地貌则为香炉寺的主要地景要素之一。

(3)如今,香炉寺已成为电影艺术作品、拍摄画作的重要创作地。

(4)香炉寺形成了黄河上独有的空间特点,也造就了佳县山城的形象大使,印出了黄土高原上最好的一张名片。

猜你喜欢
佳县香炉寺庙
佳县文化馆:非遗传递爱心 消费助力振兴
程家玉
不断重建的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快乐佳县人
勇闯通天塔第一层
佳县找回“佳米驴”
三个香炉
武侠小说中的寺庙场景分析
陕北佳县:中国有机红枣第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