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何以成为一名创意写作教师

2022-04-23 22:30雷勇
美文 2022年8期
关键词:上海大学学科老师

雷勇

2009年,复旦大学和上海大学分别设立创意写作专业和创意写作中心,掀起了中文教育改革的序幕。如今,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知名院校纷纷设立了创意写作学科,这一学科对青年学生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创意写作专业某种程度上保护了他们的创作梦。成为一名创意写作教师,我还挺自豪的。创意写作这个专业对我而言,既是一项工作,也是我的热情所在。

我对于文字的兴趣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萌芽。

中学有一位叫王满红的语文老师,他有一节课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在某次讲起语法时,王老师提问:“这个语法成分是什么?”其他同学都回答不出来,我举手回答说:“表语。”王老师听到回答,立时就懵了,问道:“哪来的表语?”笑话闹得简直不是一星半点,中文的语法怎么可能有英文专属的表语,分明就是我把两个语法搞混了,当时真是闹了大笑话。

中学时候,我性格相比于别的孩子有些腼腆,但是王老师就告诉我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流眼泪,一定要硬气!”老师虽然有点轻微驼背,但是性格却很刚硬。就在王老师的影响之下,渐渐地,文科反而渐渐成为我的优势。语文越发的好了起来。

后来上了高中后,我不喜欢按高考作文的模板那样去写。那时候写作文是随性在写,就类似于现在的小说。当然,如果放在高考作文中,必定是无法拿到高分的。不过当时有位语文老师却很认可,认为我的文笔很不错。

在得到认可后,我对语文课也倾注了更大的热情和动力,能够在课堂上回答出一些别人无法回答出的问题而更受老师青睐,这得益于我很早养成的阅读习惯。

在如今的应试教育背景下,课本变成了学生们的主要阅读物,我那时会偷偷看很多课外读物。我家住在一个名叫张桥的小火车站旁,坐上火车半小时就可以去阎良,那边市场有一些卖书的地摊,卖的多是盗版书,一本两三块,很便宜,我也买得起,这些书摊成了我假期经常光顾的地方。虽然盗版书错别字很多,刊印也不是很完整,不过大体的故事还是能够看明白的。我记得是燕山出版社的那套世界名著,也就在那个时候,《双城记》《红与黑》《海底两万里》《基督山伯爵》等外国名著纷纷走入我的世界。

当时也很喜欢古文。在背诵《离骚》的时候,我突发奇想,想在高考语文中写一篇离骚体作为最后的作文上交。老师苦口婆心劝我放弃了这个想法,不敢冒这个险。

高考结束后,就该是填报志愿选择未来的时候了。我当时一心想要出省读书,由于家里人也没有什么意见,我自己也一知半解,就选择了云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这个专业是我自己选的,纯粹是因为兴趣。上了大学后,当时的中文专业更加强调文学史等课程,我对文学史兴趣一般。不过有一门课程深刻影响了我深造时的专业选择,是一门叫《文学创作》的课,这门课的老师叫魏云。

当时那门课没有任何章法,魏老师也不研究写作思维,也没有系统地训练写作的方法。他只是让我们每节课上交一篇作品,文体没有限制,散文、小说都可以。而在下一节课上,魏老师都会对我们上节课的作品进行点评。就是这样一门在现在看来毫无章法的课,成了我每周最期待的课程。期待听到魏老师对于自己作品的反馈,无论好与不好的评价,都希望听到。每周需要上交一篇两三千字的作品,当时觉得其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由于兴趣使然,每周都能完成这项任务。现在想想,魏老师每周要看的作品量也是够大的,不得不对老师心怀感恩。

其实按照现在的课程评价体系来看的话,他的那门课真的特别的不规范,没有任何所谓的知识体系。但是魏老师很认真负责,每周都会给予学生们反馈,带给了我继续创作的信心和热情。

曾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名为《我还得一直找下去》的文章,模仿了小说家卡夫卡的荒诞小说。大致内容是,主人公“我”接到了一封信让去寻找什么东西,但是根本找不到。魏老师对这篇作品的评价很高。十八周的时间,十五六篇的文章积累,是我第一次系统尝试创作,已经是一笔不小的经验和财富了。我考研面试的时候,就带了自己的作品集。

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另一位老师是李道和老师,每隔两三周就会单独叫我过去询问最近的读书情况和心得。同时李老师也会讲自己对于一些书的内容的看法。李老师要我做一份关于《四库全书》中《李白全集提要》的注解。最后我做出了十几页内容的注解,老师也给了很高的评价。

在深造选择专业研究方向时,我也曾犹豫过自己究竟该选择什么方向。或许是觉得自己缺乏钻研文献的耐心,我最后还是没有选择自己本科阶段受到老师青睐的古典文学、语言学、文献学等作为自己深造的专业。

我对于自己喜欢的课程,会特别认真地学习。而对于自己不是很喜欢的课程,只要考试通过就好。相比于文学史,我更加青睐文学理论研究。尤其是在看完南帆的文学理论,加上班主任付立峰老师文学概论课程的影响。在进行了系统学习后,对于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认识有了更大的长进。在选择深造时,出于对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双重热爱,我偶然发现上海大学在文艺学专业下设置了创作方向。在考试时,一门课为文艺理论,而另一门课就是纯粹的文学创作。我顿时觉得自己发现了宝藏,对于懒得背文学史的自己最合适不过。

在考研成功上岸上海大學后,我认识了我的导师,中国创意写作学科领头人,葛红兵教授。

当时是2010年,葛红兵老师正好在建立创意写作专业。2009年建了创意写作中心,我是第二年去的,正好赶上一个拓荒期。在学科建立伊始,作为第一批研究生,我偶尔会参与学科建设的一些事务。虽然参与得不深,但仅仅是边缘化的探索已经让我受益匪浅。葛红兵老师那时就经常对我们说:“我们要把这个学科,逐渐从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和文学鉴赏推动到文学创作。”

葛老师曾在英国做交流,他看到英国将创意写作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流传着“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的说法。但实际上,作家并不是不能培养的。葛老师在回国后,就开始对这一点进行实践。

建立学科需要申请学科点,并不容易。由于在学科体系内难以找到立足点,无法在文学院建立。当时只能与电影学院合作创立“电影创意写作”专硕,我当时全程参与了论证会,是会议的记录员。2012年,上海大学成立了创意写作学术硕士和学术博士点。我当时主要参与了上海市教委重点改革的一个项目“改革中文教育教学制度,建构创意写作学科体系”。通过上海市教委改革项目,葛老师产出了一系列关于创意写作学科建设的成果,包括创意写作论纲、创意写作学科定位等。

在我准备攻读博士时,上海大学的博士点已经获批建立。我也继续选择了上海大学作为自己继续深造的学校,放弃了当初想要去北京的计划,并在三年后成为中国第一批拿到创意写作博士学位的研究者。

跟着葛老师真的学了特别多东西,总的来说他是个实践派。与很多大学教授不同,葛老师拥有另一重作家身份,相比其他研究理论的教授,他更加注重学科实践。葛老师在我读研时,七年时间一直保持着频繁的互动,他很乐意为自己的学生们提供实践机会,会带着学生们做各种项目,或是写作,或是文创,或是策划。而我当时也参与了许多项目,得到了不少锻炼,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去和上海一河之隔的启东市进行文化调研。

在我读硕士期间,导师组里的任丽青老师与文汇出版社有一个合作项目。需要出版一套名为“海洋人物传记”的丛书。任丽青老师将这个策划任务交给了我。由于中国古代能够与海洋相联系的人物非常少,能叫得上名字的几乎没有几位。最后我们决定在文化、经济、政治、军事、探险各领域分别找一位。我负责撰写的人物是鉴真和尚(跨海传法),另外还有沈万三(经济贸易)、胡宗宪(抵御倭寇)、汪大渊(海洋旅行)等与海洋联系较为密切的人物。

在真正写作的时候,困难也随之而来。某些历史人物的典籍并不完全完整,大多数人物的经历并没有史籍进行详细记载。在找不到充分史料的前提下,就需要通过想象来补全空白。最终完成一套丛书并不容易,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小组的成员许多都是我的师弟师妹,在他们写的不太恰当的地方,就需要我去帮忙修正。虽然困难重重,最终我还是坚持完成了这个项目。

在写自己负责那本关于鉴真的书时,我正好硕士毕业。为了完成书稿,我整个暑假期间在校外租了一套房子,自己一个人在出租屋内完成书稿。我给自己规定,每天写五千字。由于出租屋的旁边有一片工地正在施工,环境很嘈杂。没有办法,我只好每天早上起床后坐地铁到学校图书馆去写。在连续写了二十多天后,获得了十三万字的成稿。

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写过。就是在那个时候知道,其实只要你一直坚持写,最后写完是很有成就感的。那大概是我第一次完成工作量如此庞大的创作,此时我也对将文章最终做成书进行出版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套丛书在我读博士的第一年出版了,我创作的那本叫《鉴真东渡传法》,当捧起自己的第一本著作时,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另一项目是我的导师葛红兵领衔的,名叫“大宋江山”。这个项目来源于一位对宋朝文化情有独钟的老先生。由于在开封做过一段时间的市长,对宋朝文化有着特别的热爱。这位先生找到了我们来合作,想要策划筹备一个关于宋朝历史文化的项目。在经过调研后发现,市面上并没有一套关于宋朝历史的完整小说。

这个项目便被葛老师敲定下来。在分配任务时,葛红兵教授让我来完成太宗赵光义的部分,最终成书名为《大宋江山·幽云长歌》。这是一个集体项目,连同葛老师在内的十个人,每人分别完成一卷。最终写成了十卷本的《大宋江山》。原来集体也能够完成如此庞大的写作项目。

《大宋江山》在我将近博士毕业时才出版,对我而言,这是我的第一本历史小说,对我而言意义十分重大。在完成《大宋江山·幽云长歌》的同时,我还需要完成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一边要继续写作,一边又要继续自己的博士研究。三年时间几乎不够用。现在想起那本书,其实项目后期,还是有点太赶工了。我觉得后半部分应该再继续修正一些会更好。由于完成毕业论文耗费了大量时间,最后的成稿,是我在国外研学期间被葛红兵教授一再催促完成的。原本十章的设定也在最后不得已地仓促结尾下变成了八章。刚开笔的时候还是花费了大量心思,我对自己写的前几章还是很满意的。一本好的小说要写出来,没有个两三年时间真是不行。

博士毕业论文的难度相比于硕士都要更加高出一个层次。我是在上海大学读完硕士直接读了博士,在读硕士伊始,葛红兵教授就给我提出了一个“潜能激发”研究课题。

此前并没有接触过类似的知识,在葛老师提出题目的时候懵懵懂懂地就接受了这个课题。为了完成博士论文,在研究阶段,我像盲人摸象一样,看了许多“杂七杂八”的书。

“潜能”一词,最初来源于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包括人的潜能与价值、动机与人格等一系列知识。但在研究中,我发现,“潜能”这个词根本不好理解也不好研究。无奈之下只能转换思路,转而研究“创造力”。即如何在写作中激发创造力,进行创造力的实现。在它背后有怎样的方法和规律。将读硕士时的思路调整后,就变得更为清楚了。

我考博士还挺容易的,因为硕博是同一个老师。但是因为一个小插曲,差点就没上成博士。

原来博士初试后,很短时间内就要进行復试。但我却理解为,要等到初试成绩公布后才发布复试通知。那几天内几乎就没有复习什么。初试后的第二天我正在图书馆看书时忽然收到了葛老师的短信,问我为什么不来面试。

当时一看短信登时吓出了一身冷汗,着急忙慌地出了图书馆就往面试的地方跑。什么都没有准备就要进行博士的面试。我到会场时,已经有两位同学面试完毕了。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场。当时是要进行双语面试的。而第一位面试老师劈头盖脸就问了我一句英语,让我介绍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

没有任何准备,又加上我当时很久没有说过英语,几乎是磕磕绊绊地答完了面试老师的问题。不过专业课还比较熟悉的,所以后面的中文面试还是比较顺利的。

写博士论文的时候,最后真的是脱了层皮。那个时候,每天要完成三四千字。就在某天早上,原本好好地坐在图书馆里,起来时忽然发现自己无法站起身了。由于每天高强度地写论文,几乎一直都坐着很少活动。我的坐骨神经在那段时间里似乎出了些问题。这种紧急的突发情况完全没有遇到过,一下就慌了神,还以为自己残废了。无法坐起身,就只能趴在图书馆的沙发上缓冲。最后给同学打电话,请他们送我到医院拍了片子,对出问题的神经处做了固定又开了药。在宿舍趴了七八天后,才终于能站起身活动了。

就在我被送往医院时,同校的学妹看见,还拍了张照片发了微博。说:“学校的学长为了写毕业论文要瘫痪了,被抬走了。”现在觉得当时的经历有些惨,还很好笑。

写博士论文阶段,不仅是毕业论文本身压力大,而且在临近毕业时,许多其他方面的压力也纷至沓来。其中之一就是要选择什么工作,要去什么城市。其二也关于感情着落,未来的婚姻家庭等问题。因自己本身就是陕西人,毕业后究竟是回到陕西照顾家人还是考虑去其他城市发展,心里都沒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无数压力最后都叠加到毕业论文上面。所以问题不仅来自学术,更来自于逃不开的人生难题。很多人不理解都读到博士阶段了,怎么有那么多博士会选择轻生,我能理解他们所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其实当时也有机会去广州,也很舍不得上海,在《探索与争鸣》杂志主持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还流下了泪。但西安离家近,最终选择了来到西北大学。西大还是挺好的,能让我很快地安顿下来。再加上因为我家也在这边,离西安并不远,也能够照顾到家里,所以最后还是选择留下来。

2017年,我在西安定居下来并进入了西北大学继续学术研究。2018年,西北大学恢复了专业硕士点。2019年,又成功申请到了汉语言文学(创意写作)学术硕士点。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大学无偿将培养方案和论证方案给我们参考,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现在的西大创写平台越发的完善起来。

作为一名老师,必然是以成就自己的学生为最大的荣耀。做好老师的本分也就是在成就学生。在我的教学中,我对自己有个要求,一定要认真阅读学生的作品并进行反馈。因为学生,你给他只言片语的指点,可能他就会有质的飞跃。

作为一个好的老师,自己的水平还是需要提升一些。但由于学校的评价体系,多数认可的都是论文成果,而不是作品成果。而作为大学老师,也存在职称评价的压力。我总觉得自己要是再不创作的话,创作能力可能就没了。

我有时甚至想过,索性就不评职称了,好好写几部作品出来。但由于体系并不允许,也只能继续搁置写作计划。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决定的选择。即便自己很想创作,也不能忽视评职称的压力。

西大还是很好的,我们有自己的本科方向,也有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招生人数也在涨,社会影响力也慢慢变大了。学生经过几年酝酿,也会成为作家和行业翘楚。所以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也会越来越有成就感。

创意写作专业从引入中国到在高校中建立,并不是一个很容易的过程。走上这条路,虽然会有身体上的疲惫,但还真的没有特别后悔的事情。

我觉得,人这一辈子至少要学会感恩父母和老师。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老师给了我们生活的本领。

求学过程中,对我影响最深的还是葛红兵老师吧!葛老师对我而言,不仅是学业上的导师,更是人生路上的导师。

回头想来,其实我的导师是一个特别会带学生的一个老师。对每个学生就是骨子里面的好,操的心非常大。我刚入学时第一次和老师聚会的时候,老师就说师生缘是很珍贵的。临毕业时,老师也推荐了好几个学校。我们师门,在上海大学的就业平台上相对而言是比较好的,同门很多都进入知名高校、报刊、出版社工作。葛老师虽然在专业上很严厉,但是生活上很和蔼。

毕业后分隔两地,经常见不到老师。偶尔去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见他一面,就会发现他的思想又不一样了,看问题又深了一些。他把创意写作当成一项事业,而且乐意推广自己的理念。

在我读书期间,黑龙江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嘉兴学院等都前往上海大学学习创意写作学科的经验。葛老师每次都会热情接待他们并推广上海大学的经验。如今存在创意写作学科的院校,有许多都是以上海大学的学科体系为蓝本而建立的。

现在还是十分怀念上大读书时候的点点滴滴,怀念泮池边的春夏秋冬。

猜你喜欢
上海大学学科老师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谢文利作品
“超学科”来啦
韦萍作品
老师,节日快乐!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出版 聚焦老上大的红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