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论初中细节化作文教学的“具体”与“有意义”

2022-04-23 12:44虞瑶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虞瑶

【摘要】细节作为记叙性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细节的作文教学也极具研究意义与价值。教师通过明确“具体”与“有意义”两个细节描写的准则,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晰细节描写的写作要求和写作内容,从而更好地完成记叙文的学习与写作训练。

【关键词】初中语文;具体;有意义;外貌描写;细节化作文教学

“细节”在《辞海》的释义为:“文艺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场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细节描写即能够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事物,加以生动细致地再现。细节描写渗透在人物、环境、景物之中。小威廉·斯特倫克在《文体的要素》中写道:“最伟大的作家的写作……之所以有效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善用细节,很好地处理了那些重要的细节。”想要写出一篇优秀的记叙性作文,细节的作用不容小觑。

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写作方面要做到以下五点,分别是:一、写出多角度;二、写出丰富性;三、抓住事物特征;四、写出自己的感受认识;五、写出新意。而课本也紧扣课标提出的学习要求,安排了与之相对应的单元写作任务。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任务“写人要抓住特点”,就落实了“写作要抓住事物特征”这一要求。该单元强调学生要学会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写出独特之处。外貌描写一直是学生学习细节描写的关键与难点,学生常常将外貌描写流于程式化,无法写出特点与区别。因此,笔者以外貌描写为例,结合教案设计与教学实录,从“具体”与“有意义”两个角度分析外貌描写如何抓住特点,写出特征,写出价值。

一、写出特点:外貌描写的“具体”

外貌描写即借助作者的眼睛帮助读者获得感知信息,唤醒读者感官的一种描写方法,包括了人物的容貌、身材、衣服、装饰、表情和仪态等。《小说写作:叙事技巧指南》指出,成功的外貌描写应该是“具体”的,即通过阅读能够充分调动读者的感官,让读者看到、听到、闻到,直至感觉到。就如叶圣陶与夏丏尊将描写文章比作自在画一样,通过外貌描写,不仅可以知道事物的轮廓和解剖,还能见到事物的意趣与神采,引起对事物的实感。这种实感便是“具体”。

目前,初中生在进行写作时普遍具有外貌描写的意识,但却存在两个通病,难以达到“具体”的要求。

一是刻画往往局限在容貌部分,追求面面俱到。例如,写《我的同桌》,很多学生都会写成:我的同桌长得真好看,一双灵巧的耳朵,两弯细细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红红的樱桃小嘴。这样的外貌描写虽然做到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无一遗漏,却始终缺乏一个有记忆性的外貌特点。整句话看似什么都说到了、写到了,却什么都没让读者记住,只是无效的描写。

二是外貌描写的类型化,难以调动读者感官。例如,在描写抗击疫情的医护工作者时,大部分学生都会写:一位位抗疫战士拖着疲惫的步伐穿梭于病房大楼之中。他们身穿一层又一层厚重的防护服,他们的脸庞早已被口罩勒出了一道道深深的疤痕,他们全身上下显露出来可以看到的,只有他们那充满了自信与坚定的眼睛。这样模式化的外貌描写读来平淡乏味,无法让读者真正感同身受。千篇一律的“厚重防护服”“疤痕”无法调动读者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去想象抗疫工作者疲惫憔悴的面容和奔波忙碌的姿态。停留在浅层的外貌描写更无法传达出一张张倦容背后,抗疫战士们不服输的坚持与必胜的决心。

此种写作现象与教师的教学模式息息相关。在课时有限的束缚下,部分教师只能“碎片式”“刻板化”地向学生灌输写作理论与技巧。在枯燥的讲解结束后,教师向学生展示全篇范文,让他们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学写作文。此种教法不仅忽视了认知规律,而且只知范例,脱离实际生活的作文教学也让学生在考场上习惯性地套用范文例句,使外貌描写呈现同质化。这种统一的写法难以凸显自己笔下的“这一个”,无法让阅卷教师眼前一亮。

要解决当前初中生在外貌描写上“千人一面”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引导学生区别外貌与容貌,启迪学生在读写活动中进一步关注人物的衣着、姿态和体型。例如,下面的教案设计(选自华中师范大学云上中文网站):

师:我们再来看看爱因斯坦穿的衣服,请问衣服又肥又长,还穿家用拖鞋出门的人,你们如果碰到他,会想得到这是一位科学家吗?

生:不会。

师:但他确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想必他对科研是非常严谨的。大家刚刚说到了,他热爱科研,甚至走路都在思考。但他出门却穿得并不合身,甚至有些邋遢,大家看,爱因斯坦讲究穿搭吗?

生:不讲究。

师:那他对穿衣打扮持什么态度?

生:不在意。

师:他并不在意这些外在的物质,而是潜心科学,追求一生所爱。如此伟大的一位科学家,走在大街上,却如此普通,如此平凡。回顾我们刚刚分析的过程,这段文字不仅写了头发、眼窝这些我们经常关注的容貌部分,还写了衣着及走路的姿态,如果把写衣着和姿态的部分去掉,表达效果会产生什么变化?

生:感受没有之前那么深刻了

师:这些细节就像证据一样,证据越多,事件越真实可信;细节越多,爱因斯坦的形象越深入人心。

在教案设计中,教师通过层层设问,带领学生思考爱因斯坦衣服的肥大、邋遢和走路都在思考的姿态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爱因斯坦不合时宜的古怪穿搭和心不在焉的走路姿态与他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身份看似背离,但实则高度契合。正是因为专心科研,才无心顾及其它杂事。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外貌描写不仅局限在脸部,衣着、体型和姿态同样可以成为外貌描写的侧重点。如此便能改变学生将外貌与容貌划等号的错误认知,打破外貌等于脸部的书写局限,重新认识外貌描写。

二是外貌描写可以由静至动,在动态的变化中塑造立体可感的人物。人物的身体动作并不等同于人物的行为,行为是文章的情节设计,而动作则是外貌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作者能够逼真地再现人物的身体动作时,便能够带动读者不自觉地跟随作者的笔触进行联想,在脑海中勾勒一个“会动”的人。例如,季雪娟教师的教学设计,便为学生精选了动态的外貌描写:

在父亲生病头痛的那天,我原以为不练了,却又听到了父亲虚弱但却兴致勃勃的声音:“开站喽——”接着他便率先紧紧贴墙站住了,我也赶紧过去在对面站好,当他提醒我“肩膀还要紧贴墙”时,我可以清楚地听出那虚弱的声音中一贯的严厉,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他额角豆大的汗珠和那紧蹙的眉头。

作者写了父亲“率先紧紧贴墙站住”“额角豆大的汗珠”“紧蹙的眉头”这些动态的外貌细节,而这些细节正是凸显父亲严厉认真的形象特质的关键之笔。正是因为有外貌的变化,读者才更能感受到父亲在病中,即便身体虚弱也仍然坚持陪“我”练习站立的深沉爱意。配合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加以模仿运用。

三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感官进行创作。视觉所帶来的感官印象并不是人物的唯一,一次亲昵的触碰、一次有力的握手、一个温柔的招呼、一个别扭的拥抱;洗衣粉留下的淡淡清香、廉价香水的熏人味道、从后厨带出的油烟味或是菜市场特有的腥臭气;呢喃软语、声如洪钟、悦耳清脆的孩童之音、字正腔圆的播音腔调……这些来自触觉、嗅觉、听觉的感官印象同样能够塑造出独一无二的人,甚至比眼睛看到的更具体可感。因此,外貌描写要抓住自己笔下“这一个”的特点,全方位地进行刻画。

通过上述三种方式,能够启发学生由静至动,由视觉至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角度描写人物,让作品中的人物从扁平走向具体。

二、写出价值:外貌描写的“有意义”

在描写人物的外貌时,除了要充分调动读者的感官印象外,我们所描写的内容也应该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唯有经过挑选,人物的外貌描写才能对形象塑造、情节发展和主题升华起到推动作用,才能“有意义”。正如《七十二堂写作课》所说的:“我们在写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的时候,对于这许多项目决不能漫无选择,把所有见到的都写了进去。我们总得拣印象最深的来写。”“拣”的原则便是——能够借助描绘的外在形象向读者传达人物至关重要的性格特质,展示人物的思想,表达作者的爱憎,对后文的内容“有意义”。

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不会联系上下文向学生讲解外貌描写的意义。学生缺乏思考,只能如流水线作业一般完成外貌描写的任务,而不清楚“为何写”。这样的写作方式导致描写的内容无法与作文主旨呼应,致使前后文内容脱节。

面对此种现象,可以尝试“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明确“一课一得”的原则。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一味地往有限的课堂里加塞无限的内容,只会揠苗助长、事倍功半。“一课一得”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收获对一个知识点的深刻认识,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第二步,以读促写。这个“读”既包含了作文课上的范例阅读,也包括日常教学的课文细读。杨竞红教师的教案就对作文课的范例阅读做出了良好示范。

师:别忙。先听老师读两小段大作家的作品。注意里面有没有肖像描写,描写了什么,通过这样的描写你能想像出作家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听明白要求了吗?

“在大旗前边,立着一匹特别高大的、剪短了鬃毛和尾巴的骏马,浑身深灰,带着白色花斑,毛多卷曲,很像龙鳞,所以名叫乌龙驹……如今骑在它身上的是一位32岁的战士,高个儿,宽肩膀,颧骨隆起,天庭饱满,高鼻梁,深眼窝,浓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正在向前边凝视和深思的大眼睛。”

谁回答?好,你们先互相说说吧。(随后叫起一人)

生:这段话里有肖像描写,描写了人物的容貌,还有神情。我想——这是一个,一个很威武的战士。

师:有补充吗?

生:他不但威武,而且沉着、坚毅,还……胸怀大志。

师:怎么还能想像出他“胸怀大志”?

生: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还“正在向前边凝视和深思”。

师:很好。刚才我读的是著名作家姚雪垠写的长篇小说《李自成》中的一段话,他说的这个骑在马上的战士就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闯王。

杨竞红教师精选了描写李闯王外貌的片段,带领学生读文字析人物,挖掘人物内在的性格特质。高大挺拔的姿态和一双炯炯有神的、正在向前边凝视和深思的大眼睛,这些都是典型的、经过挑选的外貌描写,是为了展现人物的坚毅性格和思想深度。借助名家的写作范例,学生能够领会外貌描写的意义,即为人物、为情节、为主旨和为情感服务。在明确了外貌描写的意义之后,学生再进行写作就有了标准,有了参照。

日常教学的课文细读同样重要。叶圣陶指出:“不要把指导阅读和指导作文看成是两回事,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把课文讲好,使学生理解每篇文章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语言是怎样运用的,这就是很好的作文指导。”在写作课上讲解写作知识,就如黄厚江教师所比喻的让学生喝营养液和吃补药,虽然一时能起到效果,但终究无法养出好身体。这就需要教师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教学的渗透,把写作知识糅合到阅读教学中去。例如,在《植树的牧羊人》一课,教师就可以抓住:“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这一句讲解。作者描写牧羊人身上的衣物,是为了表现他认真负责的人生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性格特质。这与他精心挑选橡子种橡树,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种树的举动是相照应的。

第三步,有针对性的作文训练。作文教学效果的评判标准的缺乏,容易造成教学的随意性,致使教师在布置写作任务时无法与教学内容相对接,充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布置精准、指向明确的写作任务。例如,在完成外貌描写的教学内容后,就可以布置学生当堂完成100字左右的外貌描写片段,并要求学生在写作时充分调动感官印象,力求写出人物特点,传达人物的性格特质。在学生完成后可以直接在课堂展示,师生一起打分评优劣,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可视化、可量化。

综上所述,细节虽小、讲究却大。在初中阶段的细节化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情出发,引领学生探索细节描写的意义与关键。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更要知道“为何写”与“如何写”,通过“一课一得”实现“举一反三”,让学生真正领略细节描写之妙。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2]叶圣陶.叶圣陶文集(第13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教育部.语文(七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5]珍妮特·伯罗薇,伊丽莎白·斯塔基·弗伦奇,内德·斯塔基·弗伦奇.小说写作:叙事技巧指南(第九版)[M].赵俊海,李成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6]夏丏尊,叶圣陶.七十二堂作文课[M].中国友谊出版社,2019.

[7]杨竞红.学用肖像描写表现人物——作文教学课堂实录[J].中学语文教学,2000(7):44-45.

[8]季雪娟.巧用人物描写  再现感人场景——《留点感激在心中》作文讲评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08(6):22-24.

[9]黄厚江.坚持自由写作和指令性写作的结合与互补——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J].中学语文教学,2014(8):33-36.

责任编辑  陈  洋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运用生活元素调动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的策略
加强教学资源开发,活跃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
论初中语文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