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皮素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点预测与验证

2022-04-23 00:35贺肖梦郑燕徐煜彬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细胞系槲皮素细胞周期

贺肖梦 郑燕 徐煜彬

槲皮素是一种各类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天然黄酮类有机化合物,化学结构如图1。槲皮素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抗炎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学活性,在触发与化学预防有关的多种细胞内途径(如凋亡、细胞周期、解毒、抗氧化复制、细胞侵袭、血管生成)中发挥多效作用[1-2]。研究显示,槲皮素可以抑制NSCLC 肿瘤细胞株的增殖[3],而槲皮素的抗NSCLC具体靶点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采用系统的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联用多个数据库分析并验证槲皮素抗NSCLC 的潜在靶点,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图1 槲皮素的分子结构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网络数据库及工具 槲皮素sdf 文件(PubChem CID:52803430);TCMSP 数据库(http://ibts.hkbu.edu.hk/LSP/tcmsp.php);Comparative Toxi -cogenomics Database(https://ctdbase.org/);Swiss TargetPrediction(http://www.swisstargetprediction.ch/);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http://bidd.nus.edu.sg/group/cjttd/);分子对接服务器(https://www.dockingserver.com/web/docking/449200/?)。

1.1.2 细胞、实验药物与试剂

NSCLC 细胞系A549、H1975 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细胞资源中心,RPMI1640 培养基(22400089)购自Gibco 公司,胎牛血清(GNM12250)购自浙江吉诺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槲皮素(69022033)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CDK1抗体(ab201008)购自Abcam 公司,BCA 蛋白定量试剂盒(WLA004a)、β-actin 抗体(WL01372)、ECL 显影试剂盒(WLA003a)等均购于沈阳万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CK8 试剂盒(C0038)购自碧云天生物。

1.2 方法

1.2.1 关键药理学和分子特性参数 TCMSP 数据库提供槲皮素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ADME)和分子特性数据,有助于评价药物成药性。

1.2.2 药物和疾病靶点预测 应用CTD 对槲皮素进行化学-蛋白/基因相互作用分析,Swiss Target Prediction 则基于药物2D/3D 结构,各自筛选数据库中可能的药物作用靶点。应用TTD 预测NSCLC 疾病中的关键基因。

1.2.3 分子对接筛选靶点 在分子对接服务器上输入候选靶点蛋白PDB ID,上传槲皮素sdf 文件,模拟分子对接筛选作用靶点。

1.2.4 细胞培养 A549、H1975 细胞以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 培养基(1%双抗),培养于37℃,5%CO2的恒温细胞培养箱。相关实验均选用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

1.2.5 Western blot 实验验证槲皮素对NSCLC 细胞CDK1 表达的影响 NSCLC 细胞系A549、H1975 以1×106个/孔接种于6 孔板,37℃,5%CO2条件下,培养24h。观察细胞已贴壁且呈正常生长形态,即可进行梯度浓度给药,分别以槲皮素0、15、30μM 作用48h。提取细胞总蛋白,BCA 法定量。以30μg/孔上样量进行电泳分离,分离后蛋白转至PVDF 膜,含5%脱脂奶粉的TBST 室温封闭2h,TBST 清洗10min,重复3次。CDK1 的抗体液(1∶800)和β-actin 的抗体液(1∶1000)4℃摇床孵育过夜。TBST 洗膜,二抗(浓度分别为1∶1600 和1∶2000)室温摇床孵育2h,TBST 洗膜,ECL 发光显影,凝胶成像仪记录。

1.2.6 CCK8 实验验证槲皮素对NSCLC 细胞增殖的影响 NSCLC 细胞系A549、H1975 以8×103个/孔接种于96 孔板,37℃,5%CO2条件下,培养24h。观察细胞已贴壁且呈正常生长形态,即可进行梯度浓度给药。槲皮素浓度分别为0、15、30μM,另设空白对照,每组3 个复孔,控制培养基体积200μL,继续培养48h。每孔加入CCK8 试剂20μL,细胞培养箱继续孵育2h 后,酶标仪测定各孔OD450 值。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Graphpad Prism 5 软件处理分析数据并作图,组间差异分析采用t-test,双侧检验,95%置信区间。

2 结果

2.1 槲皮素ADME 和分子特性参数 利用TCMSP数据库获得槲皮素体内过程的ADME 和分子特性参数,见表1。

表1 槲皮素药理参数

槲皮素符合TCMSP 平台建议的药物筛选标准(OB≥30%,DL≥0.18),且其口服生物利用率高(OB=46.43%,RBN<10),HL≥8h 则表明其属于慢速消除组,半衰期较长。Lipinski 5 原则是根据口服药物总结出的经验型规律,是筛选类药分子的基本法则[4]。槲皮素的MW<500Da,LogP<5,Hdon=5,Hacc 和RBN 均小于10,表明槲皮素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以上数据提示槲皮素成药性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2.2 槲皮素抗NSCLC 候选靶点 正确筛选靶向蛋白是药物研发中的关键步骤。本研究利用CTD 数据库发现槲皮素潜在靶点共778 个;从Swiss Target-Prediction 筛选出前100 个潜在药物靶点,两个数据库交集靶点共46 个。TTD 直接检索NSCLC 疾病靶点基因共82 个。综合考虑药物和疾病靶点,共发现潜在目标靶点9 个,见表2。

表2 槲皮素抗NSCLC 候选靶点

2.3 候选靶点分子对接筛选 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与CDK1、CDK2 和CDK6 的结合能均较低,其中与CDK1 达到-7.85kcal/mol,表明两者对接结果较稳定(见图2)。槲皮素与CDK1 可能通过疏水残基LEU135、ILE10、VAL18 和PHE80 等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发挥药理学效应。

图2 槲皮素与CDK1 分子对接示意图

2.4 槲皮素对NSCLC 细胞CDK1 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

在A549 细胞中,15μM 和30μM 槲皮素均能减少CDK1 的表达,而在H1975 中仅30μM 槲皮素能有效降低CDK1 水平(见图3)。双细胞系实验结果证实,体外实验中30μM 槲皮素能有效减少NSCLC 细胞中CDK1 的表达,可能进一步影响肿瘤细胞周期,阻滞细胞恶性增殖。

图3 槲皮素降低NSCLC 细胞CDK1 表达水平

进一步实验结果显示,30μM 浓度的槲皮素对两个NSCLC 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图4)。其中A549 细胞系更为敏感,两个药物浓度均能有效降低细胞增殖速率(P<0.01)。槲皮素的细胞增殖实验结果与其对CDK1 表达水平改变相一致,提示槲皮素可能通过降低细胞CDK1 表达水平发挥抗NSCLC 作用。

图4 槲皮素抑制NSCLC 细胞增殖

3 讨论

NSCLC 占临床肺癌的近85%,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6]。NSCLC 起病多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疾病常在中晚期才被确诊,使手术切除等早期治疗手段无法及时实施,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7]。此外,肺癌靶点治疗药物耐药现象频发,限制了肺癌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8]。寻找新型靶点治疗药物已成为当前肺癌治疗药物的研究重点。有研究指出,槲皮素对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均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9],其抗肿瘤作用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CDK1 是细胞周期调控中的关键性激酶,主要与细胞周期蛋白B(cyclinB)相互作用来驱动G2-M 转换,也可与其他间期细胞周期蛋白结合(cyclin D1、E、A)调节G1 进展和G1-S 转换[10]。疾病进展中,CDK1 的高表达诱导NSCLC 的细胞周期加速,抑制细胞凋亡,同时影响患者对顺铂的耐药性[11]。研究表明,通过下调CDK1 表达能有效抑制NSCLC 细胞增殖和迁移,同时通过使细胞周期停滞在放射敏感的G2/M 期,有助增强放射治疗疗效[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一定浓度槲皮素有效降低NSCLC 细胞CDK1 表达的同时能抑制细胞增殖,且两者变化相一致。后续将构建shRNA 进一步研究槲皮素通过调节CDK1水平对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的下游通路,同时探讨其对药物耐药和放射敏感性的有益作用。

猜你喜欢
细胞系槲皮素细胞周期
槲皮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方面的应用
苦荞中芦丁和槲皮素对淀粉消化酶的抑制能力
二氢槲皮素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最新研究进展
槲皮素-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NASH肝纤维化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研究现状与思考
去泛素化酶OTUD3调控胆固醇酯化酶SOAT1蛋白稳定性的机制
植物细胞周期如何“刹车”?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单一类型感染和多重感染对宫颈癌中细胞周期蛋白、抗凋亡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细胞增殖(第二课时)”说课稿
RNA干扰HDACl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