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育秧及栽插方式对水稻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2022-04-23 06:58郜微微吴和生杨玉萍薛根祥王国平蒋维银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钵苗秧龄叶龄

郜微微 吴和生 花 劲 杨玉萍 薛根祥 王国平 蒋维银

(1东台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东台 224200;2东台市五烈现代农业示范园,江苏东台 224200)

钵苗育秧摆栽作为水稻机械化种植的新模式,相较于毯苗育秧机插具有秧龄期延长、秧苗健壮、可以带蘖栽插而且栽插植伤小、大田缓苗期缩短、分蘖发生早、同一水稻品种的增产效果明显等优势[1-4]。东台市五烈现代农业示范园从2018年开始引进配套育秧流水线及秧田摆栽机小面积试验,到2020年逐步扩大到100 hm2。为了明确钵苗育秧摆栽和毯苗育秧机插对水稻生长性状及最终产量的影响,笔者于2020年在东台市五烈现代农业示范园开展了不同育秧及栽插方式对水稻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东台市五烈现代农业示范园,试验田稻麦轮作,前茬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潴育型稻田土,土壤肥力均匀中等偏上(前茬作物小麦产量为 7 320 kg/hm2),0~20 cm 土层有机质 27.4 g/kg,全氮1.64 g/kg,有效磷44.7 mg/kg,速效钾137 mg/kg,pH值7.7。

1.2 供试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2个迟熟中粳水稻品种,分别是武香粳113和金香玉1号。钵苗摆栽播种机为常州亚美柯机械装备公司生产的2BD-600(LSPE-60AM)型播种流水线,插秧机为2ZGB-62ZB-6AK(RXA-60TK)型乘坐式水稻钵苗摆栽机。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即2个参试品种分别采用钵苗育秧摆栽(钵苗摆栽)和毯苗育秧机插(毯苗机插)2种不同育秧栽插方式,不设重复,按不同育秧方式所需秧龄分期播种,同期栽插。

1.4 试验实施

钵苗育秧5月13日播种,秧龄27 d;毯苗育秧5月20日播种,秧龄20 d。6月9日栽插,分别采用钵苗摆栽机摆栽和毯苗插秧机机插,钵苗摆栽按宽窄行栽插,宽行距33 cm,窄行距23 cm,穴距12.4 cm,栽插密度为28.8万穴/hm2;毯苗栽插行株距为25 cm×14 cm,栽插密度为28.5万穴/hm2。

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措施4个处理都相同。肥料运筹:基肥施45%复合肥375 kg/hm2+尿素150 kg/hm2;7月 1日追施分蘖肥尿素 150 kg/hm2;7月25日施促花肥尿素187.5 kg/hm2,8月12日施保花肥尿素112.5 kg/hm2。水浆管理:实行薄水栽插,寸水活棵,活棵后浅水勤灌,7月10日开始排水,采用轻搁、多次软搁方法搁田;7月20日复水,在抽穗扬花结束前一直保持浅水层,进入灌浆结实期后,实行间歇灌溉,在收获前7 d断水。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水稻移栽活棵后定点调查,观察记录叶龄进程和分蘖发生数,计算群体茎蘖动态变化。

成熟期收取定点10穴稻穗作样本,考察穗粒结构,计算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测定千粒重,计算理论产量。

采用大区机收,各处理随机选取相连的1 m2人工收割,脱粒称重,测定籽粒水分含量后按14.5%标准含水量计算实际产量[5-6]。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终叶龄进程

武香粳113钵苗育秧秧龄27d、叶龄4.5叶,毯苗育秧秧龄20 d、叶龄2.8叶,栽插时叶龄相差1.7叶;金香玉1号钵苗育秧秧龄27 d、叶龄4.3叶,毯苗育秧秧龄20 d、叶龄3.2叶,栽插时叶龄相差1.1叶;2个水稻品种钵苗育秧较毯苗育秧秧龄长7 d,叶龄增加1叶以上,钵苗育秧秧苗更易形成壮秧且栽插时均带蘖栽插。武香粳113钵苗摆栽最终叶龄15.4叶,毯苗机插叶龄14.6叶,叶龄相差0.8叶。由于育秧方式不同,秧苗期时间长短有差异,为了确保栽插时间一致,要求播种期有先后,同一品种不同播种期,武香粳113叶龄有差异,即同期栽插的秧苗毯苗机插较钵苗摆栽少0.8叶,表明武香粳113有一定的感光性。金香玉1号钵苗摆栽叶龄14.4叶,毯苗机插叶龄14.3叶,最终叶龄只相差0.1叶(表1),同一品种不同播种期同期栽插,金香玉1号叶龄没有显著差异,表明金香玉1号的感光性不强,弱于武香粳113。金香玉1号这一生育特性可在生产上加以应用,以提高迟播水稻产量。

表1 不同水稻品种不同栽插方式叶龄进程

2.2 群体茎蘖动态变化

水稻栽插7 d后(6月16日)首次定点苗情考察,武香粳113毯苗机插总茎蘖数115.20万个/hm2,较栽插当日(6月9日)的115.05万个/hm2基本无变化;金香玉1号毯苗机插总茎蘖数116.85万个/hm2,与栽插当日的116.75万个/hm2相差不大,2个不同水稻品种毯苗机插基本都没有新分蘖产生。钵苗摆栽2个不同水稻品种均可见明显新分蘖发生,武香粳113总茎蘖数增加15.3万个/hm2,金香玉1号总茎蘖数增加16.2万个/hm2。武香粳113够穗苗期毯苗机插出现在7月20日左右,钵苗摆栽出现在7月10日左右;金香玉1号够穗苗期毯苗机插和钵苗摆栽均出现在7月10日左右。高峰苗武香粳113出现在7月底,而金香玉1号出现在7月20日前后。武香粳113钵苗摆栽成穗率为61.53%,毯苗机插为60.56%,钵苗摆栽成穗率较毯苗机插高0.97个百分点;金香玉1号钵苗摆栽成穗率为62.74%,毯苗机插为61.24%,钵苗摆栽成穗率较毯苗机插高1.50个百分点(表2)。虽然遭遇超长梅雨期,水稻生长的光温条件不足,各处理够穗苗期普遍推迟,但是2个水稻品种钵苗摆栽相较于毯苗机插分蘖均发生早,成穗率高,更有利于搭建丰产架子。

表2 不同水稻品种不同栽插方式苗情动态变化

2.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从表3可以看出,钵苗摆栽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均高于毯苗机插,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均高出8%以上,产量差异明显。武香粳113钵苗摆栽理论产量为10 916.65 kg/hm2,较毯苗机插增产 865.51 kg/hm2,增幅为8.61%;金香玉1号品种钵苗摆栽理论产量为11 156.69 kg/hm2,较毯苗机插增产 939.31 kg/hm2,增幅为9.19%;武香粳113品种钵苗摆栽实收产量为10 551.45 kg/hm2,较毯苗机插增产 848.40 kg/hm2,增幅为8.74%;金香玉1号品种钵苗摆栽实收产量为10 662.45 kg/hm2,较毯苗机插增产 832.65 kg/hm2,增幅8.47%。从产量结构上来看,2个品种每穗粒数、结实率钵苗摆栽均高于毯苗机插,武香粳113钵苗摆栽每穗粒数(138.31粒)较毯苗机插高2.65粒,金香玉1号钵苗摆栽每穗粒数(129.61粒)较毯苗机插高2.64粒;武香粳113钵苗摆栽结实率较毯苗机插高2.01个百分点,金香玉1号钵苗摆栽结实率较毯苗机插高5.28个百分点;千粒重与品种有关,金香玉1号整体高于武香粳113,但同一品种仍然表现为钵苗摆栽高于毯苗机插,武香粳113钵苗摆栽千粒重较毯苗机插高0.42 g,金香玉1号钵苗摆栽千粒重较毯苗机插高0.32 g。

表3 不同水稻品种不同栽插方式产量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武香粳113感光性强于金香玉1号,表现在不同播种期的叶龄差距上。武香粳113毯苗育秧较钵苗育秧迟7 d播种,叶龄相差0.8叶;金香玉1号与武香粳113同期播种,而迟播的机插秧叶片数并没有减少,说明其对光周期敏感性相对较小。金香玉1号对光周期反映不敏感的这一特性,可用于迟播水稻生产。通过提高迟播水稻的生物学产量,提高迟播水稻单产。

钵苗育秧摆栽较毯苗育秧机插分蘖发生早,成穗率高,更有利于搭建丰产架子。在栽插后7 d左右钵苗育秧摆栽就开始产生分蘖,而毯苗育秧机插没有明显分蘖发生。最终武香粳113和金香玉1号2个水稻品种成穗率钵苗育秧摆栽较毯苗育秧机插分别高0.97个百分点和1.50个百分点。

水稻钵苗育秧摆栽是一项不增加水稻种植面积而增产十分显著的措施。无论是理论测产还是实收产量,钵苗育秧摆栽都较毯苗育秧机插增产8%以上。但是,水稻钵苗育秧摆栽配套育秧流水线和摆栽机价格高,钵苗育秧摆栽装载秧苗慢、耗时多,机械利用率不及毯苗育秧机插,这些都是钵苗育秧摆栽进一步大面积推广的制约因素[7]。只有提高钵苗育秧摆栽速度,适当降低机械价格,才能大面积推广钵苗育秧摆栽这一栽培方式,进一步增加水稻生产效益。

猜你喜欢
钵苗秧龄叶龄
塔河地区钻天柳营养钵苗生长情况分析
“四特”晚籼稻系列组合适宜移栽秧龄和播种期探讨
播种移栽期对钵苗机插杂交晚稻甬优1540产量的影响
稀落谷长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叶龄移栽对四倍体水稻T569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水稻气力有序抛栽钵苗运动过程研究
秧龄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钵苗机插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蔬菜钵苗移栽机创新设计
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论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