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炒股出不了股神

2022-04-25 21:32梁捷
环球人物 2022年8期
关键词:被试者人会收益

梁捷

生活中总是存在大量风险。比如,你要不要选择移民?移民有很大风险,你并不一定真正适应海外生活,而且也不一定能发展得很顺利,甚至你都不一定能在海外找到对口的理想工作。现实中,移民后觉得后悔的人比比皆是。或者,你要不要为孩子投资购买学区房?是否担心政策变化让学区房的计划落空?甚至,你的好友向你推荐一种据说保证赚钱的基金,你买不买?

如果这些都是假设性问题,你可以轻松回答。比如你并没有移民的计划,也没有快要上学的孩子。那么,你可以无所顾忌地分析和设想。但如果你真有个孩子,而且他的学习成绩不怎么样,此时你的想法会很不一样。

网上有个段子“真的有一头牛”。有记者问农民:“如果你有100亩地,你可以捐出吗?”农民回答:“可以!”记者又问:“如果你有100万,你愿意捐出吗?”农民回答:“我愿意。”记者第三次发问:“如果你有一头牛,你愿意捐出吗?”农民回答:“我不愿意。”记者很疑惑:“你愿意捐100亩土地,也愿意捐100万,为什么就不愿意捐一头牛呢?”农民说:“因为我真的有一头牛。”这个段子说明了真实问题和假设性问题的根本差异。

现在,大学里经常会搞一些“模拟”项目,比如“模拟股市大赛”,吸引缺乏投资经验的大学生报名参加。组织者假装给每个人开户,假装给每个人发放10万元初始资金,然后假装让大家每天按照真实的股票代码和股票价格进行交易,一个月以后看大家的操作结果,增值最多的同學获胜。

我向来不太赞同这类活动,因为个人在模拟股市与真实股市中的心态完全不同,模拟股市的结果完全没有借鉴意义。很多同学在模拟股市里赚得像股神,真进股市就亏得慌神。所以我一直劝那些有志于此的大学生不要玩假的,要玩真的,可以问父母借一点钱,不要太多,投入真实的股市去试一试,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我的老师曾跟我说,经济活动是不能做实验的,因为实验失败的代价太大,社会难以接受。但最近20年,实验经济学异军突起,抢尽风头。一批实验经济学家告诉我们,经济学完全可以做实验,而且应该多做实验,在可控范围内多次进行小型实验,验证政策的有效性之后才加以推广,这样才能避免重大损失。

找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假设你在找第一份工作时,同时收到两份工作邀约,但两份工作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前一个offer是极为稳定的工作,比如公务员,工作内容稳定,时间稳定,收入也很稳定,但是不会很高,比如年薪10万。后一个offer是很不稳定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收入完全取决于未来的市场情况。如果市场运行状况良好,那么收益可以达到年入20万;而如果市场不好,那么收益就会是零。

根据经济学家的预测,未来市场好与不好的概率是一样的,都是50%。按照这种概率计算,无论你选择哪一份工作邀约,预期收益应该都是一样的,都是年入10万。只不过在前面一种情况里,你的收入不会有任何意外,当然也不会有惊喜。而在后一种情况里,惊喜与危机并存,让你真切地感受到工作的挑战。

大多数人恐怕会选择前者,目前不断高涨的考公人数也是一种佐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有很多人都表示更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挑战让自己感受到工作的意义。

有人专门访问过一些身家数亿的企业家的日常生活。结果发现,虽然这些企业家早就财富自由,完全不必工作了,可是他们还是像过去一样去公司上班,工作时间比普通员工还要来得长。对他们而言,充满挑战的工作就是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比起安稳的生活,他们更愿意去过一种富有而又具有不确定性的工作。

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所以绝大多数人在这一辈子里,都要换几次工作。越是年轻的一代,平均换工作的次数也越多。其中既有辞去稳定工作,毅然投身高风险高收益的竞争性行业的人。也有在企业里打拼多年,身心俱疲,还是决定回归传统稳定工作的人。每个人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选择,逐渐了解自己真实的风险偏好,而这些都不是在学校里所能清晰设想的。

从经典的经济学理论来看,如果你认为选择前者或选择后者,既然预期收益都是年入10万,对于你的状况一样好,那就没有任何区别,怎么都行。这种偏好就称为风险中性。也就意味着你既不规避风险,也不偏好风险。

如果你更倾向于稳定的工作,保持未来的收入不变,这叫做风险规避,即风险本身会给你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反过来,如果你更愿意投入有风险的工作,这就叫做风险偏好,风险让你更快乐。

风险中性是符合数学原理的,但是并不符合人性。在现实中,绝大多数人都是风险规避的,只有少数人是风险偏好的,这才符合长时期的生物演化原则。

经济学家很早就知道大多数人会进行风险规避,但这还远远不够。虽然大多数人会进行风险规避,但有些人是略微不喜欢风险,另一些人则是极端厌恶风险,这两者可能差异巨大。

如果我们在实验室里进行这样的实验,大家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自己参与实验,又会作出怎样的选择。每个被试者独立地进入实验室,桌上有一个信封,里面装着100元钱。被试者获知,你有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直接拿起这个信封走人;第二种选择,被试者将参与一次掷硬币游戏,内容是掷硬币,很简单。正面朝上,你可以获得200元钱;而如果反面朝上,你就什么都得不到。在这种实验环境下,大多数被试者都会选择直接拿钱走人,而不会参与到掷硬币游戏之中。

实验经济学家已经把这个实验重复过无数遍。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人种,针对不同的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的人群重复这个实验,结果都是如此,证明大多数人都是风险规避的。

经济学家很早就知道大多数人会进行风险规避,但这还远远不够。虽然大多数人会进行风险规避,但有些人是略微不喜欢风险,另一些人则是极端厌恶风险,这两者可能差异巨大。

2002年,两位实验经济学家设计了一组测量风险的实验,被试者需要回答10道问题。每一题有A、B两种选项,两者都包含不确定性,A总是一个低风险、低收益的、非常稳健的投资组合,不管市场怎么变化,最终收益都不会有太大的起落;B总是一个比较冒险的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组合,大起大落;实验者会在每一题结束后,根据被试者的选项以及实际市场上的风险,给被试者发钱。

在第一题里,由于A的预期收益明显要高于B的预期收益,绝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A。到了第二题,A基本还是那样,B的风险略微降低,预期收益有所升高,两者之间的差距开始缩小。当然A的预期收益仍然要高于B,绝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A。越往后,A和B的差距越小。到了第五题,B的预期收益已经开始超过A了。当然A的优势就是没有什么风险,而B始终存在风险。

如果是一个风险中性的被试者,那么一开始选A,应该从第五题开始就转向选项B,一直到第十题都是选B。但是在现实中,不同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风险规避的人可能在第五、第六题仍然选A,他们愿意为了避免风险而略微降低自己的實际收益。而到了第九,第十题,B选择虽然仍有风险,但是收益已经变得非常大了,很多即使是风险规避的人,也会在这种利益诱惑下决定放手试一试。另一方面,那些风险偏好的人看到B选项,可能早就跃跃欲试了。在第三、第四题的时候,虽然选项B的预期收益不如选项A,但是相信自己运气好的人,仍有可能觉得自己可以从选项B中获利,因此,他们很可能早早地就选项了选项B。

这样一来,最终我们观察被试者从哪一道题开始转向选项B,就能判断出他的风险偏好。他转向越晚,说明他越是风险规避,转向越早,就越是风险偏好。这套测试,可以作为我们衡量每个人风险偏好程度的一个基本框架。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他们从实验研究中获得的发现。首先,收入越高的人越不会害怕风险。高收入的人往往是风险中性甚至风险偏好,极端厌恶风险的人,往往自身收入比较低;第二,女性相比于男性,较为厌恶风险,但这只在面临较小金额的时候才会明显。当我们把金额放大10倍、20倍、50倍的时候,性别差异就变得不显著了。这也能很好地解释,在面临一些包含风险的重大决策的时候,女性并不比男性更惧怕风险;第三,中年人比较风险中立,不太害怕风险。当然了,中年人的收入往往也比较高;最后,受教育水平高的人,相对风险中立,不太害怕风险。这些实验结果,后来也在证券投资等诸多领域中得到了验证。

猜你喜欢
被试者人会收益
为什么人会抽筋?
为什么人会打哈欠
为什么人会掉头发?
德西效应
为什么有的人会说梦话
儿童花生过敏治疗取得突破
勵駿首季收3.5億跌3.7%
为什么我们会忍不住发朋友圈
为什么我们会忍不住发朋友圈?
建设银行利增6.1% 日赚6.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