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出去”背景下云冈文化对外传播的语言生态研究

2022-04-25 23:55韩霞
西部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术语

韩霞

摘要:云冈文化是东西文化、南北文化、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跨文化、跨地域以及跨学科的文化体系,蕴含着独特而又复杂的语言生态体系。云冈文化对外传播的语言生态环境存在:当代阐释中的语言表达问题;术语翻译问题。优化云冈文化对外传播语言生态环境的举措:(一)营造大众化的语言内在生态环境;(二)解决术语翻译问题,优化云冈跨文化传播中的语言生态:注重培养译者术语翻译能力;注重现代技术,助力云冈文化术语翻译;建立权威云冈文化术语翻译机构。

关键词:云冈文化;语言生态;术语

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2-0173-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富有魅力且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传播出去[1]。云冈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中西文化与多民族文化的彼此交融,在千百年的历史河流中吸收世界与中华文化的营养并最终形成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云冈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優秀的文化基因,其对外传播对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要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云冈文化,其良好的语言生态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语言是重要的载体,因此语言在其使用过程中的转化方式和语言意识以及语言所涉及的相关国家政策都属于语言生态研究的范畴。云冈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大体分为两大类:文字载体如云冈变文,非文字传播媒介与文字阐述相结合的载体,如云冈的壁画、雕塑结合解说词。因此,云冈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语言使用的精准度以及云冈文化术语翻译的规范性都是云冈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重视的方面[2]。

一、语言生态环境与文化传播的关系探究

(一)语言生态学的研究状况

语言生态学①的起源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最受关注的是豪根教授提出的语言生态学。豪根提出的语言生态学一说,如同把语言比作生物界的物种,语言的发展也要依存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各种语言在其所处的自然的、社会的环境中不断演变与发展。同时,语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做出优化[2]。从目前的研究来讲,语言生态学极其注重语言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以及优化后的语言对其所处外部环境产生的正面影响和积极意义。语言生态学研究在中国发展晚于西方,但是语言与其所处生态环境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已经受到愈来愈多中国学者们的重视[3]。

(二)语言生态环境与文化传播的深层关系

语言承载着文化,语言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语言生态学研究对文化传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文化传播视域下,语言生态的概念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语言本身,另一方面也包含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文化传播与语言生态环境相辅相成,语言生态环境的优劣是影响跨文化传播成功与否的重要参考因素。语言学者们极其重视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普遍达成的共识是:良好的语言生态系统有助于增强文化传播的功能,形成有效的传播途径并成为研究范式从而促进国家与地区间的跨文化交流。完善的语言生态体系使文化传播更具广泛性和可接受性[4]。

二、云冈文化对外传播的语言生态环境所存在的问题

(一)云冈文化当代阐释中的语言表达问题

在云冈文化对外传播的资料收集过程中,笔者就知网关于云冈文化的论文进行了数据统计。笔者输入“云冈文化”“云冈石窟”等关键词,截至2021年8月,上传到知网关于云冈主题的文章有1000余篇,其中大部分是关于云冈文化内涵的学术研究,还有一部分是关于石窟保护和石窟造像的文章。目前,关于云冈文化的研究更注重于学术性研究和遗产保护研究,对云冈文化当代阐释的大众化,亲民化方面研究较少,使普通大众亲近云冈文化的效果大打折扣。云冈文化的当代阐释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适合普通大众的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而太具学术性的语言不利于树立云冈文化的亲民形象,不利于中华文化的大众传播。想要创建云冈文化对外传播良好的语言生态体系,语言表达是关键所在。要做到力求在表达上使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使语言从学术化向大众化,世俗化以及亲民化转变,成为适合普通大众的语言,唯有如此才能使云冈文化融入普通人的生活,走进人们的心里[5]。

(二)云冈跨文化传播中的术语翻译问题

云冈跨文化传播是指云冈文化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信息交流传播活动。云冈文化既体现了我国多民族交融的特殊性,又佐证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世界性。因此,这就要求云冈文化在其跨文化以及跨地域的传播中重视其语言的生态环境。云冈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涉及云冈文化术语的正确阐释就显得尤其重要。云冈文化术语是云冈历史与文化精髓的沉淀,云冈文化历史跨千年,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其内容繁杂丰富,云冈文化的丰富内涵就决定了其术语的包罗万象涉及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6]。

术语与文化的关系如影随形,须臾不离。在对任何一种文化进行翻译时都需要重视术语的翻译。因此对于云冈文化的文本翻译来说,云冈文化术语的翻译是其中的重头工作。纵观中国文化翻译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最难的一点就是许多术语在其目标语中找不到自然对应物。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译者会采用直译或者音译的方法进行翻译。然而在很多情况中,这两种翻译方法对于云冈文化的文本翻译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云冈文化术语翻译的正确性和规范性不仅对云冈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建设云冈文化的相关学科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云冈术语双语构建②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云冈文化术语本身的多样性和庞杂性。与此同时,云冈文化术语双语对照书籍不足,云冈文献双语构建研究现状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和学科的需求,同时也缺乏云冈术语双语词典供译者们参考。综上现象,都表明一个核心的问题,即云冈文化术语双语构建亟须完善。

三、优化云冈文化对外传播的语言生态环境

(一)营造大众化的语言内在生态环境

要解决云冈文化的当代阐释问题,关键所在就是要使用适合大众的、朴实易懂的文字语言,用当代人可以看的懂、易接受的形式对云冈文化进行阐述,从而营造出适合大众的语言生态环境。云冈文化作为佛教文化的典型代表,博大精深,其传播方式也应当丰富多彩,尤其要迎合年轻人的口味,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做文化内涵的呈现更是事半功倍。随着大众对短视频的热情持续的高涨,用短视频的方式对云冈文化进行传播也是追随大众个性化的必然选择。网络短视频中对云冈文化的独特的表达,便是对语言生态系统优化的一种全新尝试。在这些另类的解读中,曾经只见于学术专著和佛经中的云冈文化变得简单有趣。一些令人望而生畏,晦涩难懂的知识,在新的语言生态环境下充满趣味性。

笔者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浏览了网络上点击率比较高的,关于云冈文化介绍的短视频。这些视频的传播者都是来自民间的普通人,在他们的视频中,标题新颖,内容有趣,语言亲民营造了一个全新的语言生态环境。比如,一位叫做“璐姐一米七”的短视频博主,制作了名为“塞上皇冠,巍巍云冈”的短视频。视频内容主要介绍云冈石窟中的昙曜五窟。视频一开始这位博主单刀直入地介绍到这是云冈石窟中名字最好听的石窟,博主还风趣地补充说“不接受反驳”,这样可爱而又有趣的语言吸引着读者饶有興趣地继续观看。在介绍昙曜五窟中的大佛时,不仅简单明了地介绍了大佛的高度和外貌特征,还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介绍了云冈石窟所体现的文化多元与融合。在视频的最后部分,“璐姐一米七”为观众们介绍了为什么石窟只开凿到一半的原因,是因为北魏王朝迁都洛阳。博主最后以一句“地上取石的槽痕依旧在,只是都城改”结尾,让观众们更是对昙曜五窟充满惋惜之情。在“璐姐一米七”的介绍下,昙曜五窟显得更加亲民化、大众化。同时视频传播者还加入了网络流行语“不接受反驳”,在这些充满亲和力的语言中,观众不仅读懂了石窟中的大佛,同时还了解了当时的文化历史和文化传统。

(二)解决术语翻译问题,优化云冈跨文化传播中的语言生态

1.注重培养译者术语翻译能力

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交融,中国的优秀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的认可。云冈文化想要实现“走出去”,就要解决好中文文本的翻译问题。只有准确而富有内涵的翻译,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读者。因此,云冈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语言文字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注重培养译者的翻译水平。

首先,作为译者要深入了解云冈文化的背景知识。充足的背景知识是进行各种翻译活动的前提,有助于译者更加深入地考证术语的确切含义和历史由来,从而对术语理解更加到位,翻译更加精确。如果译者或者外国学者对云冈文化了解得不深入,不透彻,在中外文本的转化过程中就会出现表达不到位甚至表达错误的情况。

其次,译者应及时地学习相关翻译规范。近年来,我国权威机构一直不定期地发布各类术语翻译规范以及准则。因此,及时学习相关翻译规范,能够使术语翻译逐渐与国际接轨,为云冈文化走向世界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在翻译术语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译者除了对术语的结构和内涵要有精确的把握,同时译者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灵活多变的翻译方法。姜秋霞在其发表的期刊论文《敦煌文化翻译:策略与方法》中总结了对术语翻译的翻译策略。她提到,文化术语翻译的难点就在于其术语本身概括性极强同时又兼具专业性。因此,在术语翻译时,异化翻译策略与归化翻译策略应相互辅助,相互兼顾[7]。在翻译方法的选择上也不能仅仅音译或者直译,要采取多种翻译方法交叉使用,根据实际的需要,找到最佳的翻译策略。

由于云冈文化的内涵丰富,其内容涉及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文学、宗教、服饰、医学、科技等各大专业领域。这就要求云冈文化的翻译工作人员要具备跨专业知识。同时,云冈文化的学科交叉属性又决定了翻译工作者们必须具备跨文化意识,并且具备跨部门和跨地域的工作能力。唯有这样,将来的某一天云冈文化才能真正成为一门世界性并且又适合普通大众的学科。

2.注重现代技术,助力云冈文化术语翻译

由于云冈文化术语种类繁多、构词复杂,在对其进行翻译时,译者的工作量较大,并且翻译难度也较高。如果译者仅采用传统的逐字逐句的翻译方法,翻译工作将举步维艰,困难重重。此时,如果能借助于CAT软件(一种充分利用计算机超强记忆能力、存储能力与人的应变能力相结合地人机互动辅助翻译软件),组织相关语言专家对云冈文化术语的译文进行详细的对比、整理与校对,译员们将会更加高效、优质地完成翻译工作。同时,翻译软件也有助于译者对术语进行整理与积累,这将有益于之后云冈文化材料的翻译工作[8]。

由于云冈文化术语的独特性与复杂性,云冈文化术语在翻译时会遇到诸多的困难。唯有积极地结合当代信息技术,才能将这项翻译工作,有效、有序地进行下去。为了满足国际化发展地需要,现在很多大中型企业都十分重视行业术语平台的建设,这也是云冈学术语翻译可以借鉴的发展方向。目前的网络术语平台技术发展已经相当完善,可以多人协同进行翻译工作,并由语言专家进行审核校对,再由平台对术语进行管理。这样的平台模式非常适合云冈文化术语发展的需求[9]。

3.建立权威云冈文化术语翻译机构

仅靠个人的满腔热血无法完成云冈文化术语的规范化翻译。云冈文化术语翻译想要实现其规范性和准确性,一种可实施的办法就是建立权威的机构。这样可以邀请文化专家和语言专家进行协同合作,对云冈文化的相关术语进行深层次探讨,从而制定出译本的翻译标准以及云冈术语双语词典供译者们参考。同时,专业的权威机构还可以分配出一部分的人力致力于及时地跟进云冈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术语,这些工作对云冈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结语

讲好云冈故事,弘扬云冈文化,让云冈文化走出去,就要发挥语言的优势。在云冈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中,要积极完善其语言生态环境,使云冈文化术语的翻译规范化,同时要注重培养翻译工作者跨文化、跨学科的意识。只有重视语言在文化传播中重要作用,才能使云冈文化真正地走向国际,走向大众,走进人们的心里。

注释:

①语言生态学:是在人种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这些领域中对语言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②双语构建:构建英语和汉语双语体系。

参考文献:

[1]肖怀德.传承弘扬敦煌文化的当代价值与路径探索[J].敦煌研究,2014(2).

[2]徐柯.从语言内在生态环境看敦煌文化的对外传播[J].甘肃高师学报,2020(25).

[3]李倩.中西方生态语言学历时发展及整合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

[4]孙江平.语言生态研究的意义、现状及方法[J].暨南学报,2016(6).

[5]姜秋霞.优化语言生态对外传播敦煌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8).

[6]柳菁.敦煌文化汉英术语库建设及术语管理研究[J].术语学研究,2019(2).

[7]姜秋霞.敦煌文化翻译:策略与方法[J].中国翻译,2018(4).

[8]柳菁.“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敦煌文化术语翻译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术语,2017(6).

[9]孟令霞.关于术语的系统性问题[J].国外理论动态,2010(10).

猜你喜欢
术语
疫情报道高频术语(十一)
《道藏》中的音乐表演术语考释
贸易术语修改适用问题探讨
“文字学”术语的早期使用
术语索引
科技术语中“副”字翻译补遗
翻译适应选择论下中医术语翻译探讨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
语言中术语的非术语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