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探究

2022-04-25 00:46王健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史料实证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王健

摘要:高中历史课程是结合人文性和学科性的一门综合学科课程。教师需要根据高中历史教材的事实客观性和历史解释主观性,进一步创新历史教学方法,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其培养史料实证素养和良好的历史探究精神,提升历史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史料实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引领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入的逻辑思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实证;教学策略

引言:史料是历史课程的灵魂,离开了史料,历史也将无从谈起。随着历史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教学的结构也趋于多样化,而在课堂上植入史料的教学形式,不但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来源,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真实的感知,提高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和历史证据意识。因此,历史教师应重视史料植入的教学形式,让历史课堂在融入史料中走向优质。

一、史料教学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的要求

史料教学与传统的历史教学有很大不同,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会积极使用形式多样的史料。借助史料能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快速融入教学活动中。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在高中的全面推行,目前教材内容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教材编写过程中也非常注意融入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因此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对教材中历史事实和教材内容的记忆,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希望借史料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能使学生全方位认识历史事件,并在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史料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能满足当前最新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创造有利条件。

(二)有助于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新课程改革对教材和教学内容都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式,高中阶段历史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探究式教学活动开展的策略。探究式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需学生结合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从多个不同角度展开对问题的探索,而开展探究式活动需借助丰富的史料,因此史料教学能更好地促进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史料实证的引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史料实证的引入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言,都有较好的提升作用。学生需要在史料实证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从案例和历史事实出发,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在组织个人回答和知识内部框架的时候做到有理有据。历史本身是一门学术性和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问题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学生在作答时需要做到有理有据,由史料出发进行论证,培养更加严谨的思维能力。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要真正理解教材的话离不开史料实证的辅助这一细节。如果学生得不到客观、正确的历史资料理解,那就无法深入理解教材内容,个人历史知识的储备量得不到提升,也无法发展其历史探究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关注学生最后能否记住相关历史结论,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历史概念的深层分析、领会,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公正、合理的引导,长此以往,学生也容易形成只关注自己的学习结果,忽略了如何才能提高个人历史探究能力,在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下,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将受到一定阻碍。除此之外,教师没有应用艺术性的史料实证方法,导致学生在教师较为枯燥机械的讲解中,排斥教师的教学内容,认识不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无法改进学习方法,摒弃不良的学习观念,导致历史分析能力不能进一步持续发展。因此,教师要建立遵循公正客观的教学原则,优化史料选择,引导学生借助历史重构历史情境,在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深入剖析历史的本质,以便学生能够根据史料实证的分析及时调整个人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方法,形成一定高效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还需要和学生一起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体会史料实证分析的有趣性和实用性,并能够在教师所营造的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史料实证的引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一)借助史料导入,提高兴趣

课堂导入环节是教师为学生呈现新课的第一环节,导入的方式也会让学生加深对新课的第一印象,影响学生探究新课的情绪。当教师直接为学生讲解历史知识时,会让课堂呈现严谨的状态,使整节课在刚开始就丧失趣味性,以至于学生很难与历史知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为了点燃学生对新课内容的探究热情,教师就可借助史料进行导入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基于导入主动走进历史课堂。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关史料,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本节课的内容。首先,教师为学生展示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虎门销烟事件的浮雕,并提出“你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浮雕上的事件吗?”“这一浮雕画面中的主人公是谁?”等问题,让学生基于对浮雕内容的分析,回答出“虎门销烟”“林则徐”等答案。然后,教师为学生展示“林则徐”的画像,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最后,教师为学生展示《澳门新闻报》《四洲志》等文字史料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林则徐在翻译报纸期刊中发挥的作用,使学生对林则徐这样一个英雄人物产生好奇心,从而基于这一好奇心,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积极探索。案例中,教师利用史料设计导入环节,能够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开始就营造出浓浓的历史氛围,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生成对历史史实的探究欲望和动力,能更主动地进行历史学科中新课知识的探究。

(二)筛选史料实证的内容,培养学生辩证分析能力

教师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课堂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史料实证的深度与广度,还需要关注史料实证内容的筛选。部分教师在史料实证的引入过程中,习惯性地堆砌史料,忽略了史料实证的典型性和真实性,极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的形成,其极容易形成个人的主观偏见。因此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可信的历史史料进行整理与辨析,帮助学生“去伪存真”。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学生学习的史料内容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在选择史料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凭借个人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极强的历史修养筛选适宜学生、选择与学生现阶段学习和教材内容高度契合的史料内容进行证实。随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辩证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正向思考和逆向思考。

结论:学习历史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史料教学的应用,要认真反思当前史料教学存在的不足,不断开展对教材的研究,认真做好史料的筛选,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对史料内容进行对比和分析,从多个不同角度认识事件,从而能以客观理性的态度重新认识重大历史事件,在分析和探索中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适应高中历史学习。

参考文献:

[1]丁輝.基于史料教学的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探究[J].高考,2020(28).

[2]马渭夏.史料实证素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落实研究[J].考试周刊,2021(19).

猜你喜欢
史料实证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