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法华慈悲思想

2022-04-25 00:48张毓霞
西部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仁爱

张毓霞

摘要:法华之慈悲以缘起论、无常无我论为思想基础,是以诸法实相为内在依据的。智顗以诸法实相为对象,提出“圆融三谛”的思想。从爱的角度看,法华慈悲与儒家仁爱有着共同的目标,但提出“爱”的动因并不相同。法华慈悲强调克制“三毒”、行菩萨戒等实践。其现实意义在于对解决人类的心理、环境问题等方面有参考价值,在维持社会安宁和造福社会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法华慈悲;缘起性空;诸法实相;仁爱

中图分类号:B9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1-0138-03

与其他哲学流派不同,佛教的慈悲观是以“无常无我论”和“缘起论”为基础的。慈悲是佛教重要的伦理思想,同时也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等实践方式,表现出了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现实宗旨。隋唐时期,中国已经具备了独立发展佛学思想的能力,法华圆融思想是在当时的综合创新。本文从诸法实相角度出发,探讨法华圆融表达的全体相即的慈悲哲学思想。

一、慈悲的思想基础

慈悲于佛教来讲是一种无浅深差别,慈爱一切众生,怜悯一切众生,以众生苦为己苦的同体大悲。佛教中的慈悲也可以分开来讲,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是给予安乐的愿望,悲是去除苦的欲望。最早提出慈与悲的《阿含经》,在四无量心的分类中也是分開相论,并强调了慈的重要性,指出“慈能治嗔”。相对于大乘佛教般若圆融、无我利他的慈悲思想,早期佛教的慈主要是对治嗔恚的方法。

缘起论是佛教的慈悲思想的哲学基础,《中阿含经》记载:“若有此则有彼,若无此则无彼。若生此则有彼,若灭此则灭彼。”[1]宇宙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虽然世间万物表现为独立的个体,但彼此相互关联、互相制约。佛教的因缘理论是缘起观的表现形式,因缘自身变化无常,没有一种东西可以作为事物的根本因。故世间万物刹那无常,作为万物之一的人生也是迁流不住,拔除苦给予乐就成为人的现实需求,这也是慈悲的人生观。

由缘起论而形成的慈悲也是以无我论为基础的观点。佛教认为,没有唯一实在的存在,一切法皆由因缘生,互相依存。世间万物息息相关,互为条件与因果,不仅在人生现象中不存在这样的主体,乃至世间一切事物及现象都不存在这样的主体。这种无主体、无我的理论,突出了众生之间的绝对平等。既然宇宙中没有决定一切的实体,怎么又会存在一个一直高于众生的事物和现象?又据缘起性空理论,知万法皆无自性,又体现出众生的法性平等[2]。佛教平等观的慈悲精神强调,在人与人之间、人与有情众生之间乃至山河大地之间都应怀有不偏执的平衡内心,以平等之心、克己之行来显现自利利他的慈悲心怀。

二、法华慈悲思想

《法华经》是一部主要宣说“开权显实”与“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思想的重要佛教经典,其指归是“实相”。“诸法实相”说最初是从《法华经·方便品》中提出:“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3]天台宗以《法华经》为创宗的思想基础,其具体的思想概念皆体现出诸法实相的妙理,不但显示了诸法实相的真实本性,而且重于实践探求契入实相的方法。智顗把诸法实相表述为最高的真理:“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名了义经,能得大道。若无实印,是魔所说。”[4]法华的慈悲思想是以诸法实相为内在依据的,是天台宗理论与实践的依据。法华慈悲思想显现了天台宗学者理解的诸法实相慈悲境界,以超越般若智慧为基础,与中观派缘起性空的认识不相离,主要体现在知见上的缘起性空之般若智与实践上的悲智双运。智顗说:“如鸟飞空,终不住空;虽不住空,迹不可寻;虽空而度,虽度而空,是故名誓与虚空共门。”[5]56虽空而度与虽度而空,即是在理解了缘起性空的基础上表达的实相慈悲之般若智。由慈悲生智慧,因智慧故成佛,因而慈悲和智慧之间双运而生。所以智顗说:“如此慈悲誓愿与不可思议境智,非前非后、同时俱起。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无缘无念、普覆一切,任运拔苦、自然与乐。不同毒害、不同但空、不同爱见,是名真正发心菩提义。”[5]56起大悲心与慈悲实践皆是由性空般若智而起,故知慈悲和智慧相即不二、悲智双运。诸菩萨只有起大誓愿,发大慈悲,供养十方诸佛,心怀大利智舍弃妄见之诸观,达到言语道断以及心行处灭,才能达到诸法实相、成就佛道。

法华慈悲思想上承于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大智度论》卷四十将慈悲心分为生缘、法缘和无缘。诸佛因善修行毕竟空故,故称为无缘慈悲。智顗认为,众生皆有大慈大悲的心,换句话说众生的心性即为无缘大慈大悲。众生本具的慈悲心如何开显?智顗把《中论》“三偈”理解为“因缘所生法,即中即假即空”,在因缘所生的法(假法)中证悟诸法实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中道之理的诸法实相慈悲观来开显众生本具的慈悲之心。智顗认为:“今欲破无明障,显佛慈石,任运吸取无量佛法、无量众生。欲修此慈,非中道观,谁能开辟?”[5]81以中道观破除有、破除空、破除非有非空,继而破除无明之心,最终开显出众生本具的慈悲之心。

智顗以诸法实相为对象,将“一心三观”发展成“一心三智”最终形成“圆融三谛”[6]。法华实相论认为,“圆融三谛”既是真理论,也是本体论,两者统一即是“一佛乘”的境界。《大般涅槃经》提出:

大慈大悲名为佛性。何以故?大慈大悲常随菩萨,如影随形,一切众生必定当得大慈大悲,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慈大悲者名为佛性,佛性者名为如来[7]。

这段经文阐述了大乘佛教慈悲即佛性的思想观点。佛性在《法华经》中被称之为诸法实相。“十如是”是对诸法实相的阐释,从智顗对“十如是”的解释中可以看出佛性被称为诸法实相。《方便品》中讲:“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只有诸佛才能穷究尽底诸法实相,因此佛性就是实相。“十如是”把实相概念具体化,从诸法即实相的角度,肯定了事物现象的意义,使得众生可以透过事物现象进而探求诸法实相之道理[8]。开启自利利他的慈悲之路,实现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目标。众生本具佛性而不自知,故佛陀发慈悲心开示三乘方便之门。“法华七喻”形象直观的说明了“三乘归一”的要旨。同时“三乘法”虽然是权法,但其性相同,突出表达了众生皆有佛性,三乘皆成佛道的平等慈悲观。

三、法华慈悲与儒家仁爱的异同

从“爱”的角度讲,儒家的“仁爱”与法华之“慈悲”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以“仁”作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在伦理道德建设中与佛教之“慈悲”有着共同的目标。儒家以“人人皆可为尧舜”的思想基础表达出人本善的观点,此理论与“人人皆有佛性,佛性即慈悲”的思想是一致的。虽然有着最高道德的共同目标,但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孔子的“仁爱”重在修养自身的自觉性,只针对于人的爱,主要是指世俗的人的道德。佛教则不仅重在以慈悲为怀,自度度人、解脱轮回以致涅槃,也重在对有情众生的关怀,强调有情众生的平等佛性。

孔子与释加牟尼最初提出“爱”的动因也不相同。孔子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教,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中庸·哀公问政》)可知孔子的“仁爱”是分等级的。孔子提出“仁爱”最直接的目的是通过对尊卑之间人际关系的调节,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秩序进行挽救,进而维护君臣与父子之间的等级差别。儒家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突出“仁爱”等级差别的思想[9]。释加牟尼提出慈悲观是以四性种族平等为根本理论,以反对婆罗门教永恒至高无上的地位,目的是打破种性等级观念,实现人人平等。即佛教的慈悲观是以“无常无我论”与“缘起论”为基础,经过发展成为以“缘起性空”为内在的慈悲观。智顗以“缘起性空”理论为基础,建构了“一念心”呈现的“三千世界”宇宙论。在这个境界中描绘了一念心互具十界众生、全体相即的法华实相论,由此形成无缘大慈、一念三千的同体大悲。

四、法华慈悲的实践

慈悲不仅是佛教基本的观念,更是重要的伦理思想,不仅重在理论,更重在实践,实践是理论的升华,只有落实于实践才能表明理论的真理性。对于慈悲思想的实践方面,本文从自利利人的修行角度进行分析。从总体上来说,小乘佛教重视所谓的“自利”,求取个人的解脱,而大乘佛教则以“利人”作为最高的目标。所谓自利,即是自身对贪、嗔、痴“三毒”的克制。《阿含经》提出“慈能治嗔”,其具体的方法论及较多的是戒、定、慧“三学”。所谓“利他”,即是以修行布施、持戒、忍、精进、定、智慧“六度”为主要内容的菩萨戒。两者都包含了许多慈悲思想的具体实践方法,其中尤以“不杀生”为首要的道德戒律。《大智度论》:“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故佛教修行者应发慈悲心,不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等,不仅以戒为师,更要布施众生。布施是善行中最大的功德,应当做到净心布施、无相布施,“清净心生,无诸结使,不求今世后世报,恭敬怜悯故,是为净施。”[10]

菩提达摩认为悟入佛道有“理入”和“行入”两种方式,即定慧并重。慧思提出“法华三昧”,特别重视定慧双修。智顗认为无论是成佛之理还是具体的行法,都在禅里面。据智顗早期作品《次第禅门》的讲解,他根据般若中观的“四句”逻辑,把众生修行中的境界分成四类“禅波罗蜜法”,而“无缘大慈大悲”属于第四类非有漏非无漏法。虽然智顗在后期的思想中认为由浅入深的修行次第只是权宜之计,但是在初期作品的《次第禅门》中所讲述的主要是“次第意”[11]。在证得佛果的修行次第分类中,足以体现出无缘大慈大悲的重要性。

《法华经》中所描绘的一切应化佛与菩萨皆有“不度尽众生,誓不证菩提”的共同大悲愿,故而成为佛教慈悲精神的体现者。应化佛与菩萨获大智慧,以慈悲心而教化众生,以文殊师利、观世音、地藏王以及普贤等菩萨广为世人流传。观世音菩萨由于现种种方便、救度现世苦难,最为人们熟知。作为“法华四要品”之一的《普门品》,主要讲述了观世音菩萨以种种方便济世救人的慈悲修行。“普门”意为普及一切之门,即通达一切,是究竟诸法实相的寓意。《法华经文句记笺难》说:“慈悲观者,以无缘慈观察众生;菩萨妙智观,故成三谛境,双遮空有即妙音,双照空有即世音,此二字中智境也。”[12]这说明观世音的大慈大悲是具足空、假、中三谛智慧的慈悲,是悲智双运、悲智一体的具体体现。

五、法华慈悲的现实意义

慈悲的目的在于引导众生究竟实相、同证佛智,由凡转圣的修行过程中必须心怀慈悲、践行慈悲。大乘佛教认为,虽然涅槃是佛教的最高理想,但是解脱境界并不是脫离了世间而去追求的另外一种境界,“解脱境界”和“世间”是没有分别的,《中论》明确讲“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13]。所以佛并不是于“世间”之外存在,而是存在于“世间”之中,故真正成佛的基本要求就是救度众生。慈悲之所以是大乘佛教伦理思想的基本观念,是因为其重在“利他”的观念。“利他”的观念是以慈悲入世的精神追求解脱,对人类的现实生活有切实的影响或作用,不仅可以抑制社会中的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在维持社会安宁和造福社会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

智顗的三谛圆融实相论,是以龙树中观学的“缘起性空”为内在基础的哲学思想,其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观念,表达了慈悲是断舍贪爱、放弃执着的清净爱,是宽容平等的菩提心。智顗把诸法实相表述为最高的真理,对“诸法实相”的具体阐释保留了现实的基础,把世界观问题放在了中国佛教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上,重新思考关注社会的现实生活,思考人生和宇宙的根本问题。这对于解决当前社会人们普遍面临的自身心理问题以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中阿含经:卷21[M]//大正藏:第1册.瞿昙僧伽提婆,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562.

[2]姚卫群.佛教的“缘起”思想与“有无”观念[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5).

[3]智顗.妙法莲华经:卷1[M]//大正藏:第9册.鸠摩罗什,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5.

[4]智顗.法华玄义:卷8[M]//大正藏:第3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779.

[5]智顗说,灌顶记.摩诃止观:卷5[M]//大正藏:第46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6]方立天.天台宗的现象即本质说——“诸法即实相”论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1998(6).

[7]大般涅槃经:卷32[M]//大正藏:第12册.昙无谶,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556.

[8]杨野.《法华经》慈悲思想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9]NGUYEN THI MINH PHAT(阮氏明发).佛教慈悲思想与儒家仁爱思想对比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10]大智度论:卷11[M]//大正藏:第25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11]李四龙.天台智者研究:兼论宗派佛教的兴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2]有严笺.法华经文句记笺难:卷4[M]//卍续藏经:第29册.河北:河北省佛教协会,2006.

[13]中论:卷4[M]//大正藏:第3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猜你喜欢
仁爱
儒家仁爱思想与中华民族之抟成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森工健维仁爱天下 花旗松素情满人间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仁爱济百世 武汉协和初心不改
弘扬国医 仁爱大众
仁爱 诚信 谦和 敬业
——邯郸市中医院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