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数字信号测试完整性分析与研究

2022-04-25 11:47曹子剑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2年4期
关键词:回环误码率背板

王 莹,王 燕,曹子剑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南京 210039)

0 引言

现今雷达对庞大数据传输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速数字电路在雷达上的应用非常普遍,VPX总线引入高速串行总线替代了传统的低速并行总线,数据传输效率大大提高。常用的基于VPX总线的高速数字电路接口包括RapidIO、Serdes等,接口种类多,数量多,并设计后插板将高速信号引出。高速信号的测试与低速信号测试相比,信号自身的频率高,并且高速信号边沿的谐波信号相较于信号自身的频率更高,信号跳变处的快速变化容易发生信号失真的现象,包含了高速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会引发非预期的信号传输问题,因而在高速信号测试种需要针对信号完整性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在对被测信号进行测试时,信号完整性表征的是信号经由传输线传递后状态变化情况,信号完整性良好表示传输后保持原来的逻辑关系,并且,能够实现电路中预期的响应。常见的信号完整性异常情况包括欠冲、过冲、阻尼振荡等故障,输入的信号发生异常的跳变,引发畸形信号进一步传输和储存,从而导致对信号进行测试时可能在错误的信号跳变处对信号数据进行了采集,导致测试结果异常或者有效测试数据的丢失,最终导致测试系统性能下降,在信号恶化严重的情况下,将使得测试系统无法正常工作[1-5]。

对这些高速数字电路模块的测试既需要测试前板至VPX背板的信号,也需要测试从后插板引出的高速信号,所以测试板也配备相应的后插板[6]。若测试模块在同一个槽位既设计了测试被测模块背板上的信号也设计了将测试前板的信号引出到后插线板,就出现了测试模块背板上的高速数字信号同时接到两个终端:被测模块和测试模块后插板,当两个终端同时接入,必然引起高速信号传输过程中数据的不稳定和丢失;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两个终端不同时接入,即一个槽位多种用途的情况,此时另一个终端处于悬空的状态,分析高速信号传输的信号完整性。

1 系统结构及原理

本高速电路测试系统由12槽VPX插箱、待测试的高速数字电路模块、测试模块以及测试模块后插板、示波器、仿真器和控制计算机组成,主要功能是实现待测试模块的高速串行信号Serdes的测试,信号速率为1.25 Gbps。测试系统设计时为了提高VPX槽位的复用性,在一些槽位将信号链路设计成单输入多输出的模式,如图1所示,待测高速模块在VPX上有7路Serdes信号,测试模块在VPX总线上有8路Serdes信号,引到后插板的有3路Serdes信号。测试模块插在VPX插箱XS4槽时有7路Serdes信号连接到VPX插箱另一槽位XS5,其中,引到后插板的信号与连接到另一个槽位的信号中有两路是重叠的。当测试模块插在XS12槽位时,与其它任意槽位没有互连,XS12是全独立槽位,仅实现给测试模块和其后板供电以及将前板的3路Serdes高速信号连接到后插板的功能。本文通过测试模块和其后板分别插在XS4槽位和XS12槽位出现的不同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图1 系统结构框图

2 高速信号测试完整性分析

高速信号测试需要针对被测板从前面板以及连接器上输出或者输入的高速信号测试需求进行分析,明确被测通道数量以及速率,设计匹配的 VPX 背板。高速 VPX 背板不同于普通电路板,具有高密度、高速率、负载重、连接器密集、信号拓扑结构复杂的特点[7-12]。被测板卡与测试模块利用高速 VPX 背板实现信号互连和通信,会引入一定的互连延迟,延迟会导致高速信号测试时出现时序问题、信号发生损耗、传输线效应以及串扰、噪声等信号完整性问题。

在1.25 Gbps高速信号测试系统中,其 VPX 背板涉及1.25 Gbps高速数字信号以及它们的各次谐波信号,对信号完整性要求高,设计好的 VPX 背板的关键是解决上述信号完整性问题,这也是保证高速信号测试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对于高速信号测试(1.25 Gbps或更高)的背板设计,宜采用串行点对点的 LVDS (低电压差分信号对)技术。与单端数据传输方案相比, LVDS 提供的差分数据传输方案相比单端数据传输具有抑制共模噪声、低功耗的特征,并且能够传输更高的比特速率。 LVDS 采用电流模式驱动器(CML )来发送数据,一般采用微带线和带状线的传输线型式。两种传输方式各有优缺点,微带线传输更加适合于低速高密度的传输应用,在高速信号测试中如果要使用微带线传输,就需要尽可能地缩短距离,并且加宽微带线,从而减小损耗,増大噪声容限,这种传输方式的优点是,微带线不需要额外过孔,有利于放置终端匹配电阻,在信号测量时也较为方便;带状线传输信号时,高频电流的电磁场均匀的分布在导带的上下两侧,损耗小,相比于微带线传输屏蔽效果更好,受到的干扰小,但在放置终端匹配电阻和信号测量时需要借助于过孔[13-16]。

在高速信号测试中,相同传输速率、不同长度的背板,短背板相较于长背板,性能要更好一些;相同长度的背板、相同传输速率,带状线和微带线的性能相比较,带状线性能稍好一些;相同长度的背板、不同传输速率,信号传输速率越低,传输的性能越好。由此可知,针对固定速率的高速信号测试时,测试模块与被测模块尽可能是相邻槽位的互连关系,或者前后插互连的关系,从而能够保证在 VPX 背板上传输的距离最短,测试性能最好。

另外,在高速信号测试中,阻抗匹配是非常重要的。 LVDS 如果缺少较好的终端阻抗匹配,那么高速信号将从差分信号线的传输终端反射回来,产生共模噪声,形成了高速信号的传输线上的电磁干扰辐射,对后继传输的信号产生一定的干扰,影响最终测试效果。

为了防止这种阻抗不匹配导致的反射的发生, LVDS 在设计中增加一个跨接在差分信号线上的100 Ω±20 Ω终端电阻,用来匹配实际传输线的差分阻抗,减小差分对之间的线间距可以抑制接收端的共模噪声[17-22]。差分线最佳的设计方案是固定差分线之间的线距,并且将线距设为最小值,然后通过调整线宽,从而来控制差分阻抗。以下分别针对单一输出端阻抗失配和多个输出端阻抗失配两种情况展开信号完整性分析。

2.1 单一输出端阻抗失配的完整性分析

当信号沿传输线传播时,其路径上的每一步都有相应的瞬态阻抗。对高速信号进行测试时,被测模块产生高速信号,信号经由传输线传输,如图2所示,当路径中出现阻抗不连续的情况时,就会发生输入的一部分信号的能量从阻抗不连续的端点沿原传输线路传递回去的情况,产生信号反射的现象,发射能量的大小与阻抗失配的程度有关,阻抗失配程度小,反射程度就小;反之,阻抗失配程度越大,反射程度就越大。反射的结果对数字信号表现为过冲和下冲现象[23]。

图2 单一输出端的阻抗失配导致反射

高速信号传输距离过长,阻抗失配过大,信号过冲就会越大。从理论上分析,传输线是由无数个电感和电容组成,其中,它的固定的阻抗值即为特征阻抗。假设,图中左侧区域(信号经过的第一个区域)的瞬态特征阻抗是Z1,右侧区域(信号经过的第二个区域)的瞬态特征阻抗是Z2,那么,反射系数可以表示为反射信号与入射信号幅值的比值:

(1)

当Z2=Z1时,反射系统ρ=0,负载完全吸收到达的能量,没有任何信号返回到源端,这是临界阻尼的情况。

当Z2>Z1时,反射系统ρ>0,负载端多余的能量将会反射回源端,负载端没有吸收全部能量,这是欠阻尼的情况,进入第二段传输线上信号的幅度会增加,会导致过冲。

当Z2

2.2 多个输出端阻抗失配的完整性分析

电路设计时常会出现分支使得信号到达多个输出端,如图3所示,两个输出端若都存在阻抗不匹配的现象,那么此时有两个反射信号,若两个输出端的阻抗不匹配均比较严重,就会导致入射端的信号彻底失真。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就需要实现多个输出端的阻抗匹配[24-25]。

图3 多个输出端阻抗失配反射

(2)

入射波与反射波传播方向相反,因此电流回路方向也相反,则分界面两侧电流相等的条件是:

I入射-I反射1-I反射2=I传输1+I传输2

(3)

由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总的反射系数为:

(4)

要使得反射系数等于0,需要Z2+Z3=Z1,而一般情况下很难满足这一点,那么多个输出端的反射系数与单一输出端的反射系数差值为:

(5)

相较于单一输出端的反射情况,反射系数增大,导致信号失真严重。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误码率测试

对测试板到后插板的三路Serdes信号分别进行loopback自回环模式误码率测试、非独立槽位外部回环模式误码率测试和独立槽位外部回环模式误码率测试。Loopback 示意图如图4所示,内部自回环测试时,修改 loopback 控制逻辑,实现系统 loopback 寄存器的配置,数据利用内部 LPBK 链路,完成从设备自身发射端 Tx 端口自回环 loopback 到设备自身的接收端 Rx 端口。外部回环测试时,数据通过 Tx 端经过外部链路发送到 Rx 端。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图4 Loopback示意图

表1 误码率测试结果

三路高速信号通信的速率是1.25 Gbps,自回环通信数据量达到1.4e11,误码率测试结果说明这3个高速接口的内部回环数据收发稳定可靠。在非独立槽位外回环测试时,Serdes1和Serdes2两路信号不仅与后出线板连接,还与相邻槽位有连接,虽然此时被测模块没有插入这个槽位,可以通过结果发现这两路高速信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误码率高达2.5e-1(在收发数据量为1.7e11时),而另一路高速信号Serdes3由于没有与其它槽位互连,信号质量不受影响。将测试模块和测试模块后出线板前后对插入VPX独立槽位中,即此时该槽位与其它槽位没有互连信号,将测试板后出线板的光网口1、光网口2、光网口3的收发端互联,实现测试板后出的三路Serdes信号的外部回环,收发数据量达到1.4e11时误码率均满足信号传输质量要求。

经过误码率测试发现,自回环测试和独立槽位外回环测试分别证明了高速接口自身设计和测试模块前后板高速接口链路设计的信号质量良好,符合Serdes数据通信要求,然而,在非独立槽位外部回环模式下,Serdes1和Serdes2由于同时与两个终端互连,尽管其中一个终端未接入模块,即该终端处于悬空的模式,信号质量也受到了影响,误码率大大地提高了,不符合Serdes数据通信的要求。

3.2 眼图测试

测试模块后出的三路Serdes高速信号可以通过光电转换探头接到高速示波器上,基于IBERT Console的分析结果,在非独立槽位上,后出的三路Serdes高速信号中,Serdes3信号除了从前板引出到后板外,没有与其它槽位互连,信号质量相较于Serdes1、Serdes2的高速信号质量要好很多,通过高速示波器可以观察到Serdes3的信号波形如图5(a)所示,眼图如图5(b)所示。

图5 Serdes3(未与其它槽位互连)信号波形和眼图

由于高速信号从前板到后板再到示波器,传输距离过长,存在信号过冲(过冲就是第一次出现的峰值谷值要超出已经设定的电压)的现象。眼高EyeHeight为8.9 μW,眼宽EyeWidth为730 ps,除了因为存在过冲导致眼图出现部分失真外,眼高和眼宽较大,信号质量较好。

Serdes1的信号波形如图6(a)所示,眼图如图6(b)所示。从图中可以发现信号存在明显的失真,此时眼图已经看不到“眼睛”的图案了,眼宽这个参数值示波器已然得不到,这个接口的Serdes高速信号的信号质量很差。

图6 Serdes1(与其它槽位有互连)信号波形和眼图

4 结束语

在高速信号测试时,首先利用 LVDS 提供的差分数据传输方案设计测试背板,保证高速信号测试的低损耗,有效抑制共模噪声。并且,测试模块与被测模块尽可能是相邻槽位的互连关系,或者前后插互连的关系,从而能够保证在 VPX 背板上高速信号传输的距离最短,测试性能最好。 LVDS 在设计中增加一个跨接在差分信号线上的100 Ω±20 Ω终端电阻,用来匹配实际传输线的差分阻抗,减小差分对之间的线间距可以抑制接收端的共模噪声。差分线最佳的设计方案是固定差分线之间的线距,并且将线距设为最小值,然后通过调整线宽,从而来控制差分阻抗。

另外,信号反射是最常见的信号完整性问题,往往对系统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只是将VPX前板的信号引出到后插线板就已经会导致高速信号产生一定的过冲,对信号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除非做好阻抗匹配的工作,削弱高速信号的反射现象,才会使得信号质量得到改善;如果此时再将该信号连接到别的VPX槽位将会使得信号产生严重的失真,这是测试时不能被接受的。因此,在测试时,不能将高速信号从前板引出到后板的同时连接到旁边VPX槽位,同理,不能将测试模块到被测模块的已连接的VPX走线高速信号引出到后插线板,这样会加重信号反射的危害,导致高速信号测试失败。

猜你喜欢
回环误码率背板
嘟嘟闯关记
免喷涂复合板在液晶电视中的应用研究
一种可调入射角度的光学教学装置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之新诗教学多样性探索
失效网络中节点可通信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D—BLAST基带系统的FPGA实现研究
线性调频扩频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非线性效应对OOFDM系统的影响研究
全面防止板卡变形带背板的剑齿虎Z170 Mark 1主板
大自然的音籁 灵魂的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