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建 “红二代”的草原情

2022-04-26 01:37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22年4期
关键词:牧区伯父牧民

耿国彪

北京人民大会堂对于全国政协委员周秉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每年参加全国两会,周秉建都会来到台湾厅前静静地站一会儿,然后拍张照片。她知道,周恩来总理曾经最挂念的事就是台湾回归,而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也是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下建设的。周秉建委员正是周恩来总理的侄女。

谈起伯父周恩来,周秉建显得非常激动,她动容地说,联想到伯父曾经担任新中国政府总理26年,一直在为他青少年时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而作为晚辈,她在全国两会上参政议政、关注民生、建言献策。这也是对伯父最好的纪念。

不能搞特殊的“红二代”

出生于1952年的周秉建,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在她的记忆中,从小家人就不允许她对外说出与伯父周恩来的关系,更不允许打着伯父的牌子搞特殊,半点都不行。这是她上小学时,就一再被叮嘱的家规。

周秉建是1968年奔赴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当时她只是一名初中毕业生,在大草原上劳动生活两年的她,学会了蒙语、骑马、放牧等劳动技能。1970年底,周秉建和其他几名知青应征入伍。

周秉建说,入伍不久,在元旦那天来到中南海探望伯父伯母。伯父周恩来一见到她,就拉着她的手,和蔼地问道:“你能不能脱下军装回到内蒙古去?”见她一脸茫然,伯父耐心地开导她:“你参军虽然合乎手续,但是在内蒙古这么多知青里挑上你,还不是看在我们的面子上?我们不能搞这个特殊,一点儿也不能搞。”

按伯父所说,周秉建主动向部队递交了申请,提出要重返草原。就这样,三个月后,周秉建重新回到草原,又住进了牧民老乡的蒙古包里。但是她记住了伯父说的这句话:“你回去后,不能搞特殊化,就住蒙古包,和牧民一起劳动。”

不搞特殊化,是周秉建从伯父伯母身边学到的可贵品质。也因此她在内蒙古草原上一干就是27年,真正成为了草原的儿女。

与草原深深的情感

谈起在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那段知青,周秉建清晰的记得,她插队时住的那户牧民家里,兄弟姐妹们对她非常热情。有一次她和几名女知青在草原上迷了路。看着天色暗淡下去,夜幕降临,她们为找不到回家的路而着急。彼时,牧民得知后,都纷纷骑着马来寻找她们,最终在夜半时分将她们带回蒙古包。

“這时,老阿妈早已给我们煮好了一锅热奶茶,还备好了奶食手把肉,让我们暖暖身子。其他的牧民给我们用雪擦拭被冻伤的脸庞和双手。蒙古包里的炉火生的旺旺的,整个屋子暖烘烘的,此情此景,我的心里也热乎乎的,非常感动。”周秉建回忆道。

她还告诉记者,那时女知青主要的牧活是放羊,每个羊群有1400只羊,她们会把羊群带到水草丰美的地方,还要经常给羊群饮水、药浴、剪羊毛。秋天来了,要给羊“抓秋膘”,即给羊群预留出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场,把羊群赶到这里去,让它们吃得饱好长膘。

“抓秋膘”一去就是一个月,赶着带棚子的简易牛车来到秋营盘,晚上就和衣而眠。每年春节过后,就到了“接羔”季节,严寒的冬天,生下来的小羊要马上抱到蒙古包里,否则就会被冻死。若是有临产的羊,隔几分钟就要出去看一次,有时整晚不能合眼。遇到不要羊羔的母羊,还要唱劝奶歌,直至母羊认下小羊。看似琐碎的活儿,周秉建干得不亦乐乎。

她有时会将这些生产生活趣事写信告诉家里,还将自己在草原上的照片寄到北京。伯父看了照片后很高兴地说:“我们的秉建像个蒙古族姑娘了。”并鼓励她坚持在基层,向牧民学习。

就这样,从1968年到1994年,周秉建在内蒙古生活工作了27个年头。她与蒙古族同胞互敬互爱,成了一名真正的草原女儿,用行动兑现了对伯父的 承诺。

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后,周秉建更是将自己的这份草原情结发挥的淋漓尽致。几乎每年,她都要提一个有关内蒙古的提案,从关注拆除草原网围栏恢复传统游牧文化,到保护草原生态和发展牧区经济,再到有关推动建立草原生态横向保护机制的作用,她一直奔走在为草原牧民鼓与呼的路上。

“能有这么一个渠道为老百姓呼吁呼吁,给基层做一点事情,我感到非常高兴。无论做得多与少,我都会尽心竭力去做,履行好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应尽职责。”周秉建的质朴与平实一如既往。

一心为了草原鼓与呼

草原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约占国土面积的41%,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之一,也是新时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实施了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草地治理、退耕还草、已垦草原治理等一批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成效显著,草原植被和生产力逐步恢复,全国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周秉建对记者说,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六大牧区之一,拥有天然草原11.82亿亩,其中可利用面积10.42亿亩。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加强草原的保护建设,对草原地区加快发展,巩固边疆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国家应切实把草原地区的发展纳入农业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制定和完善惠及农区和牧区的大农业政策,像重视农区一样重视草原牧区,像支持种粮一样支持草原的保护建设。

为了写好提案,找准牧区发展的切实问题,周秉建多次到草原调研并回到自己生活的牧区,了解草原保护建设和畜牧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困难。

在呼和浩特,周秉建见到了当年一起插队、如今在自治区负责农牧业工作的老同学。同学相见分外亲切,但话题很快就转到了牧区的发展上。

“畜牧业方面,大畜这块如养猪、养奶牛,相关的政策已经有了,但对小畜的扶持尚显不足;草原生态方面,恶化的趋势总体上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保护和建设草原的形势不容乐观。你在地方了解情况,你看还存在些什么问题,哪些情况我可以帮助咱们反映反映?”周秉建把自己的感觉连同问题,一股脑儿地倒给同学。两位老同学的谈话便循着这样一个主题越来越深入……

带着牧民的期待也带着她对牧区的感情,周秉建往来于北京和牧区,一个个提案也随之产生。从关注拆除草原网围栏恢复传统游牧文化,到保护草原生态和发展牧区经济,再到推动建立草原生态横向保护机制等,她不断呼吁,加大牧区基础建设投入,扩大国家畜种良种补贴范围,加大对草原优良遗传畜种的保护,实施生产优良畜种“以奖代投”奖励政策,将牧区柴油等生产资料纳入农业综合性补贴范围等。

去年两会期间,周秉建向大会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再次修订草原法,以促进草原休养,提升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她认为《草原法》2013年6月29日发布实施以来,发挥了重要的法律支撑作用,但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相关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管理需要,应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进行必要的修订。

在法律规范层面,周秉建认为,国家和地方层面出台的一些相关政策与草原法衔接不够紧密,甚至存在一些相互矛盾的地方,導致实践层面的诸多问题。

“草原退化,除超载过牧之外,根本原因在于草原承包主体责任不明确,缺乏可量化的草原生态健康评估制度;法规制度刚性不足,执法不严,管控不力;生态补偿制度需要完善,现行草原补奖政策需要稳定、延续,更需要长期化、制度化;草原网围栏建设亟待优化。”周秉建说,“草原多年的大规模网围栏已导致草原大面积的沙化与碎片化,草原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

为此,她在提案中建议,要建立草原保护权责一体和对草原资源不敢破坏、破坏不起的新机制,通过训诫、封禁、收储、处罚、追刑等法律约束形成威慑,严格落实草原保护责任制。

“建立完善草原保护修复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将草原保护修复相关约束性指标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对不作为、乱作为造成草原严重破坏的领导干部,实行终身追究制。”与此同时,对于违法破坏草原的单位和个人,周秉建建议,既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还要追究其赔偿责任,大幅提高违法成本。

此外,周秉建还建议,创新完善草原合理利用制度,着力解决草原过度开发问题,切实提升草原科学利用水平;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创新监管手段,加大监管力度,下大气力解决草原超载过牧问题;建立完善草原资源产权制度,着力解决草原资源底数不清和产权主体不明晰、权益不落实等问题;严格落实草原资源保护制度,依法解决非法开垦、非法占用等擅自改变草原用途的问题;完善落实草原生态修复制度,加大治理退化草原,提升草原生态功能。

猜你喜欢
牧区伯父牧民
一幅油画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对牧民的影响探析
新巴尔虎左旗
商人买马
伯父的黄昏恋
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瘟热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关于加快建设农村牧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问题的思考
永远的愧疚
借给伯父一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