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对儿童的“新身体”塑造

2022-04-27 00:45马英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4期
关键词:民国

马英

内容摘要:在民国语文教科书中,“身体”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这个曾经深受缠足之害、鸦片之害、疫病之害、不洁之害的孱弱身体已经超越了其自然属性本身,而富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教材从清洁内外,关注身体之“净”;科学饮食,调养身体之“道”;习劳勤动,重塑身体之“力”等方面完成了对儿童“新身体”的塑造。在编排上也是独具匠心,具有主题明确、图文互释,选文多样、情境丰富,反复提示、循序渐进的特点。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对当下的语文教材依旧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民国 语文教科书 身体塑造

在清末民初的中国,“身体”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关键词被不断强调,已经超越了其自然属性本身,而富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从国家层面来看,1912年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教育。”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第一条:“小学校教育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i1915年《颁定教育要旨》:“国何以强,强于民;民何以强,强于民之身;民之身何以强,强于尚武。尚武之道分之为二,曰卫身,曰卫国;合之为一,卫身即卫国,卫国即卫身也。”ii“身体”在国家层面被反复突出,自上而下所要强调的一个基本理念是:身体是强国保种的基础,民强则国强。这个理念自清末至民国一以贯之,从小学语文教科书便可见一斑。

学校是改造国民性的重要空间,而教科书是重要的话语力量,是思想启蒙的利器,是规范和重塑学生身体想像的重要来源。翻开民国语文教科书,有关“身体”的书写几乎是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频率呈现。通过改造个人身体来改造国家从而改变国家命运的期许渗透在字里行间,因之,这个“身体”承载着中华儿女对“东亚病夫”这一蔑称的沉痛反思,蕴含着他们渴望迅速改变中国现状的焦虑以及从未放弃过的对美好未来的热望。

一.危机四伏的身体

百年前的孩童翻开语文教科书,呈现在他们眼前的“身体”是脆弱的,需小心呵护。191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吕思勉和范源濂编写的《新式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中有《卫生》一篇:“世间害身之物,触处皆是,不知自卫者,往往受其害而不自知。”概述了身体护卫的艰巨性。而1917年初版的《商务国语教科书》则有多篇课文通过具体场景展示了身体“易受其害”。如《食瓜》一课:“杨儿放学回,天热,行甚急,汗流口渴。见案上有西瓜,剖食过半。有顷,腹胀而痛。母曰:‘尔食瓜过多,所以病也,后当慎之。’”通过杨儿的故事,告诫孩童食瓜不宜过多;《归家遇雨》一课中教育孩童“湿衣在身,将生疾病”,若淋雨便要赶紧换衣服,以防感冒。教科书从饮食、天气、日常生活等各方面叙述了身体容易遭受的困厄,让孩童明确身体容易被各种疾病攻击,它如此脆弱,要精心呵护。

除了这种普通疾病,身体还可能会遭受传染病的困扰。据史料记载,民国时期春季易流行的传染病有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斑疹伤寒、猩红热、麻疹、百日咳、天花等;秋季易流行的传染病有伤寒、赤痢、霍乱、疟疾、猩红热、流行性感冒、真性肺炎等iii。而清末庚戌鼠疫对北中国的蹂躏以及民众在瘟疫中死难的惨状让人们心有余悸,传染病这个重要主题在教材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初版于1912年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的《微生物》《微生物预防法》《传染病》《鼠疫》《鼠疫预防法》等选文都是有关传染病的选文。如《传染病》一文,先解释了什么叫传染病,然后指出传染病中最厉害的是瘟疫:“瘟疫之属,或谓之温,如春温、秋温、冬温是。或为痧,如白喉痧、瘪螺痧是。或为痢,为霍乱,为鼠疫。凡此诸症,始起于一二人,不久蔓延各地,死人无算。”此外,还介绍了传染的原因:“病疫之人,体中必有微生物。生殖繁而速。恒由唾、洟、便、溺发散于外,故能传染。”其他相关选文也先后列举了痢、痘、癬、疥、伤寒、肺痨等当时比较常见的各种传染病。此外,《新式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兄与弟论传染病说》《弟复兄论传病书》内容也直指传染病。《蚊子复苍蝇的信》(《世界书局国语读本》)是选文中比较独特的一篇,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为孩子们普及了蚊子可以广泛传播疟疾这一基本常识。此外,多种教科书选了《种痘》一课,如初版于1932年的《开明国语课本》(上)等教科书都涉及到天花这一传染病,并介绍了种痘对遏制某些传染病的重要作用。

中华儿女的身体还一度遭受鸦片的毒害,这类选文在清末教科书中比较常见,如商务印书馆的《最新国文》中就有不少关于鸦片之害的选文。相较而言,民国语文教材直接叙写鸦片之害的选文减少了,大多是阐释烟草之害的选文,如《烟》《商务国语教科书》(上)、《戒吸烟》(《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等。而《缠足之害》(《女子国文》)对女性身体的束缚,在女子教材中被突出,这是被把玩被约束而亟待解放的女性身体。

以上选文表明,“身体”在教科书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内忧外患中成长起来的民国知识分子不仅普遍感受到了中国国民身体弱化的危机和这种危机与民族存亡间的关系,而且意识到通过教科书进行普及的重要性并将其付诸实施。这个曾经深受鸦片之害、缠足之害、疫病之害、不洁之害的孱弱身体如何托举出一个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未来?这个病体如何从老旧中国脱身而出焕然一新从而走向现代文明?

二.打造卫生新身体

清末至民国,经历一次次失败的国人已经意识到国民身体的状况已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要弃绝东亚病夫的蔑称,要救亡图存,就必须打造强健的国民身体。学校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重要阵地之一,教材便是最好的凭借,在此背景下,民国语文教科书编者勇敢地承担起引导儿童打造新身体的重任。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新身体,那便是:卫生。《新式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中有《卫生》一篇:“中国之民多而弱,其故非一端,而卫生之不讲,其大者也……然则强民之道,安得不以卫生为急务哉!”《女子国文》中的《爱身》对卫生作了一个解释:“人未有不爱其身者,爱身故乐生,古言养生,今言卫生,皆自此起。”选文又提到“治内当用养”,除了不要多食过饮外,还要戒愤怒、少思虑;“治外当用卫”,要谨起居、习劳动、求清洁。《商务国语教科书》第35课《卫生》:“兄弟二人,勤习体操,身体日强。”第57课《卫生》:“室中宜常洒扫,以去尘垢,窗户宜常开,以通空气,以透日光。饭后即用心力,则胃中食物不易消化,故必游散片时。”由此可见,民国时期语文教科书中的“卫生”比当下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卫生”一词内涵更为丰富,它包括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食卫生、防护卫生、营养卫生、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它既治身,也治心,内蕴丰富。

(一)清洁内外:关注身之“净”

首先,“卫生”包括个人清洁等方面,选文内容比较丰富。不仅有《洁净》(《商务国语教科书》)这类借孩童(汪生)之口讲述了一番为何要洁净的道理的选文,还有很多个人清洁具体做法的选文,比如《商务国语教科书》中的《衣服》《洗衣》《整洁》《指甲》《剪发》等,《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的《指甲》《沐浴》《剪发》《苍蝇》《洁净》等,《世界书局国文课本》中的《谁最苦》等课文。

其次,环境卫生方面的选文占了极大篇幅,这些选文大多致力于宣传改善公共环境从而加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能力的公共卫生观念。如《居处之卫生》(《女子国文》)讲了一个小故事:妹妹去探望生病的姐姐,发现门外池塘逼近、户牖无多、地气卑湿是导致姐姐寒疾、姐夫风湿、小儿多病的原因,姐姐搬家后全家人都变健康了,从而强调了居处环境的重要性。《造屋》(《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指出如何科学造屋:“屋基宜高”“沟道宜广”“窗户宜多”“厨房厕所宜隔远”,否则容易患病。此外,还有诸多强调居处清洁的选文,如《商务国语教科书》中的《卫生》一文中的朱生由于居室不洁导致身体染疾;《不洁之害》中的吕生蓬首垢面,衣服污秽,室中唾沫满地,尘埃堆积,只求读书,不讲卫生,遭老师训诫:“卫生之道,清洁为主,若以读书而伤身,非所宜也”。此外,还有部分选文谈到了清新空气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如《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的《空气》一文指出:“善养生者,其居室必多辟窗牖。朝夕游散,常往空旷之地,则所吸空气,自无秽浊之患”。

由此可见,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公共卫生的选文相对较多,究其原因,一是民国时期在西方国家很多传染病已经有效遏制,但是在中国由于环境不洁、卫生习惯不良而导致的疾病如天花、麻风病等依然大肆流行,公共卫生治理迫在眉睫。二是在民国语境中,公共卫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环境卫生问题,它与救国救民的宏大主题密切相关:“今之救国须救贫,救贫须救弱,救弱赖防病,防病赖卫生。未有民生不卫而国能救者。”iv公共卫生治理是题中应有之义。

(二)科学饮食:调养身之“道”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国力薄弱,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是相当低下的。以民国时期四川农民为例,消费结构以植物性消费为主,动物性食品明显不足,受抗战影响,消费总量明显减少,食物结构更为失衡,民国时期大部分四川农民表现出一定的营养不良。v在此背景下,普通民众可能更坚信饱食有益于身体健康。为了改变这种广泛存在于民间的饮食认知误区,诸多语文教科书几乎都突出“多食之害”,以期传递出科学饮食的理念。如《食戒》(《女子国文》)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少食对健康有利。《多吃和少吃》(开明国语课本(上))认为“多吃少滋味,少吃多滋味”,倡导少吃;《多食之害》(《商务国语教科书》)中的母亲告诉廖儿:“若恣口腹之欲,饮啖无节,则胃中多积滞,非养生之道也。”《衣食》(《女子国文》)衣食不足,则有冻馁之虞;衣过暖,食过饱,皆足致病。《世界书局国语课本》中的《狐狸肚子痛》《饼儿糕儿莫吃饱》《哥哥扮做医生》均表达了类似的主题。

教科书还选录了一些关于科学进食的选文,如《口的罢工与复工》(《世界书局国语读本》)以拟人化的方式告诫孩童吃饭要细嚼慢咽,不可囫囵吞枣,不然就会如课文中的口一样,由于咀嚼不充分伤害了胃,胃由于消化不充分而伤害了肠。《口的不平》(《世界书局国语读本》)、《食物》(《女子国文》)、《全体之话》(《新式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均涉及科学进食的重要性。

另外,还有部分选文也涉及到饮食的卫生习惯,如《苍蝇给蚊子的信》(《世界书局国语读本》)蒼蝇叮了厨房里的糕点,小朋友吃了会拉肚子,从而突出个人及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水》(《商务国语教科书》)中则提到烹茶煮饭宜用清水,这样才有益于身体健康。《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运动》一课中钟儿吃完饭就运动结果导致腹痛,父亲教育他“运动失宜,有碍卫生,饱饭之后,当缓步院中,使所食之物,易于消化。”

(三)习劳勤动:重塑身之“力”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脑力劳动而轻视体力劳动的传统,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但五四运动前后,尊劳主义思想让体力劳动得到了极大的重视。《新式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农业》一文指出:“故农者,业之最可贵者也,人岂可鄙视之哉?”民国时期的语文教科书便有许多倡导劳动的选文,让孩童明确通过劳动可以让身体更为健壮。如《习劳》(《女子国文》)指出:“天生百体各有所用,愈练习,愈发达,否则萎靡不振,久之丧失其能力。”《马铃薯医病》(《世界书局国语读本》)通过一个小故事——锡敏通过种植马铃薯,天天在田间劳作身体变得强壮,说明“适当的工作是强身的补药”。《我能劳动》(《开明国语课本》)通过父亲和儿女的对话让孩子们明白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开明国语课本》中收录了多篇有关劳动的选文,如《种树》《你也锄我也锄》《帮助农人捉虫》《早放羊》《赛猪会》《懒惰的人》《修理农具》《插秧》《戽水》《大扫除》等。

通过劳动健体之外,教材还强调运动在强健身体方面的重要作用。如《女子国文》中《运动》“运动为卫生之要道”,简明阐释了运动的重要性及“善卫生者随时随地皆可运动”。《运动与休息》(《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人之身体,以运动而日健。肠胃之消化,血液之流行,脑筋之功用,皆有资于运动。然运动过剧,亦有劳乏之弊。故运动之后,不可不休息。”阐释了运动和休息的辩证关系。《新式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中《运动》分两段,第一段讲运动的必要性:“殊不知人不运动,则血液循环,不免迟滞,饮食虽美,不能消化,筋肉不能强韧,精神不能活泼,身体将日就衰弱,安能得康健之益呼?”《心力并用》强调休息与服劳并重。《两张药方》(《世界书局国语读本》)中,健康身体的一张药方是少吃,一张药方是多运动。另外,教科书还展示了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如《商务国语教科书》中有《击球》《竞渡》《运动》《跳绳》等;《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有《击球》《兵队之戏》《运动》《习体操》《夺旗竞走》《笼球》《跳绳》《体操》《掷环》等;《开明国语课本》中有《来拍球》《我拍白球》《踢毽子》《三脚赛跑》《轮流赛跑》等;《世界书局国语读本》有《运动会》等。

正如《体操歌》中所言:“好男儿,志气高,哥哥弟弟手相招,同学来体操。小兵负短枪,大将握长刀,红旗向日飘,铜鼓咚咚敲。”尚武练兵、健康有力的身体才是中华好男儿的身体,强国保种的身体改造工程直接与国家利益、民族未来密切相连。

三.匠心编排塑身体

一般而言,重塑身体的选文在教材前几册数量要多一些,比如《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关于运动的课文主要集中在1-5册,有《击球》《兵队之戏》《运动》《习体操》《夺旗竞走》《笼球》《跳绳》《体操》《掷环》等篇目,6-10册只有一篇《运动与休息》。《开明国语课本》关于劳动的选文数量要比运动的更多一些,上册有《种树》《你也锄我也锄》《帮助农人捉虫》《田里的麦熟了》《早放羊》《赛猪会》《我能劳动》《修理农具》等,下册有《大家动手》《插秧》《戽水》《大扫除》等。这种编排方式与低年级更重感性认识,高年级稍重理性思维训练有关。总体来看,有关“身体”的选文还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主题明确,图文互释

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教科书注重生动性,每课均有明确的主题,如果主题稍显笼统,教科书会用图画进行更为形象生动的阐释。如《商务国语教科书》第8课《清洁》仅有题目“清洁”二字,“清洁”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抽象的,但是课文配图进行了具体化,分为三个场景:整理书桌、扫地、大扫除将“清洁”的内容具体化;第22课《整理》與《洁净》一课相似,也是由图画对主题进行了具体化,本课由两幅图组成,第一幅图展示的是全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整理书包,第二幅图呈现的是全班同学整理课桌,通过绘画让“整理”的内容更为具体,而且贴近孩童生活,便于进行生活迁移。

除了这类通过具体的画面将抽象的主题具体化的例子,还有许多课文配图是对课文内容的情景再现。《商务国语教科书》第57课《卫生》:室中宜常洒扫,以去尘垢,窗户宜常开,以通空气,以透日光。饭后即用心力,则胃中食物不易消化,故必游散片时。相较而言,内容还比较具体,教科书用两个场景进行进一步阐释,一幅是小朋友们开窗、扫地的情景,一幅是小朋友们在校园内散步、聊天的情景,图文互释,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二)选文多样,情境丰富

教科书中既有专门阐释道理、说教意味稍浓的选文,也有较多运用描写、叙述的表达方式而更富有生活气息的选文。教科书还有意识地将身体置于各种情景,通过情景切换,让学生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入。如同是《卫生》,《商务国语教科书》第57课《卫生》:室中宜常洒扫,以去尘垢,窗户宜常开,以通空气,以透日光。饭后即用心力,则胃中食物不易消化,故必游散片时主要运用的是学校场景,而下册第37课《卫生》:“朱生有疾,张生视之。至卧室,甫掀帘,秽气触鼻。张生曰:居室不洁,非所以卫生也。每晨,扫庭户,以去尘垢,开窗户,以通空气,则疾病自少。朱生从之,疾渐愈。”则设置为家庭生活场景,同题不同文不同图,丰富了学生的认识。

既有大场景,也有小细节。《商务国语教科书》第8课《清洁》、第22课《整理》关注的是相对大的场景,而第56课《整洁》则关注小细节,比如具体到如何洗脸:屠羲时曰,凡盥面,必以巾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沾湿,栉发必使光整,勿令散乱。第76课《洒扫》相较于前面的《卫生》一课而言,具体到如何洒扫的时间和方法:“故每日早起,必用帚扫地。扫时先以水洒之,则灰尘不扬。”虽然表达的是同一个主题,但是篇目之间又有细微的差别,指向不同的教学目标,教材正是用这些错落有致的选文,深化了儿童的认知。

(三)反复提示,循序渐进

对于比较重要的主题,教材采用反复提示、循序渐进的方式,这和当下强调语文目标的达成需要“螺旋式上升”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有关清洁主题,《商务国语教科书》第8课《清洁》提纲挈领,初步让孩童认识到个人清洁的重要性;第36课《清洁》则出现了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好清洁,头常沐,身常浴,衣服常洗”的“王儿”,具有一定的榜样的作用。第56课《整洁》则落实到“怎么做”——如何才能把脸洗干净。第134课《洁净》:汪生好洁,发常梳,身常浴,衣服常浣,室中亦甚洁净。其友蔡生则否。汪生告之曰:“污秽不去,则易生病,不可不戒也。”与前面的第8课《清洁》遥相呼应,由之前的一个人物变成两个人物,并在文末由汪儿讲述洁净之因。选文配有两幅图分别画的是清洁工具,如木梳、脸盆、拖把等。下册第80课《不洁之害》则从反面阐释了不讲卫生的弊端,并用三幅图分别画出了详细的清洁工具。就公共卫生而言,《商务国语教科书》上册第57课《卫生》到第76课《洒扫》、第77课《苍蝇》再到下册第37课《卫生》,编辑理念与此相似,从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逐层深入,多次点染,从而让学生牢固树立环境清洁观念。

综上,在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身体”在教材中占据中重要的位置。“教养”身体与国民素养密切相关,身体的文明与国家的文明须臾不离。改造个人身体是与强国保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里面既包含着自下而上试图通过改造个人身体来拯救民族国家的努力,也包括自上而下依靠学校教育对这种思想进行制度化普及化的思想。《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大国民》宣告:“卫生得其道,运动得其宜,体力既强,自少疾病、夭折之患。一旦有事,内之可以保国家之权利,外之可以持列邦之和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教科书,回望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其编写对当下的语文教材依旧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注释

i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7):187.

ii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7):236.

iii张晓风.民国时期的传染病防治[J],中国档案,2003(9).

iv俞凤宾.论公众卫生之必要及其范围[J].东方杂志,1915,12(3):11-14.

v姚顺东.肖小勇.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民国时期四川农民生活水平的量化分析[J],古今农业,2019(3).

[本文系2021年湖北省教育规划课题“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师范生教育实践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2021GB062)阶段性成果,湖北省高校重点人文基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方言文化研究中心项目“百年中小学语文教材与灾害书写”(项目编号2018FYY003)成果。]

(作者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民国
清末至民国戏曲唱片发展述略
爱国
母鸡
镜花缘(10)
19世纪20年代不同阶层的民国女子影像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