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除内心怀揣的“鬼魅”

2022-04-27 21:52赵目珍
文学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哲理抒情事物

十四行诗在西方甫一诞生的时候,是为抒情而出现的。当时,它与歌谣、抒情短歌同为意大利抒情诗中流行的体裁。后来,这一体式的表现范围逐渐扩大,由抒情逐渐扩及至政治、叙事、讽刺、教化等领域。虽然抒情才是其表现方式的“本色”与“当行”所在,但其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十四行诗的三次创作高潮在表现领域中仍各有侧重。早期的“新月派”更多地还是在抒情的领域内舒卷,因为当时十四行诗刚刚引入中国。而中国的“现代派”诗人多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故而他们对西方十四行诗的借鉴,从一般的抒情一变而为理性的思考与判断,他们习惯于从日常片段或场景中提炼哲理,并且注重余味和内涵。到了冯至和“九叶派”,他们接受西方“诗歌是经验的传达而非单纯的热情的宣泄”的观点,在诗歌中开始注重内在纯粹的生命体验,倾向于“诗”与“思”的合一。

从表现形式与内容上看,马莉的十四行诗与“九叶派”最为接近,但又同中有异。相同的是,他们都注重内在纯粹的生命体验,或者做理性的认知与判断、提炼哲理。不同的是,“九叶派”的诗人比较注重在审美体验上的间接效果,他们不像“现代派”的诗人那样常常从生活的琐事或对外在事物的感受上来提炼哲理,而习惯于从物与象之间拉开的距离上获得诗的灵感与心灵救赎,像郑敏的《雷诺阿的<少女画像>》、唐湜的《墙上的小渔人》《琵琶》和唐祈的《游牧人》皆是如此。马莉的十四行诗,也有这样的结构方式,如其《鸟翅与肋骨》《我的情书》《冥想者》《一直长大的老虎》等皆是如此;不过,马莉在具体地营造诗意的时候,更多地将生命体验内倾,虽然有时她也从外在的事物触发内心,但更注重抒发内心连绵不断的“体验流”,一串接着一串,此起彼伏。这其实体现了十四行诗写作中生命体验形式的一种转向。从作品上看,郑敏、唐湜、唐祈等“九叶派”诗人对情事、物理的体验其实还都是源于一个实实在在的事物,而马莉的体验则超越了一般存在的“实物”层面,直面内心。她的很多诗篇,并不是因特定事物引起情思,而是因物理或事理的浑融而触发生命感喟。或者说,其触发体验的“物”之本身,并非一个“物”,而是一个对“物”的抽象体验,像“许多事物正在休眠”“观望时辰”“以小而又小的方式”,这本身就是对体验的一个“再体验”。也就是说,马莉在十四行诗中所写出的体验乃是以另外一个“体验”为触发点的。在她那里,一点幻想、一点意念(初体验)都可能导致她情绪的连绵爆发。因此,在表现的领域,马莉的十四行诗不仅体现为她将生命体验转向了内在,而且还因为转向较深使其诗歌具有了一定的“神秘性”,这给阅读她的诗歌增加了一些难度。

由于生命体验的内在转向,马莉的十四行诗在结构、语言、节奏(音组)和韵律上也必然发生相应的转变。在结构上,西方的十四行诗往往在前八行(或前十二行)叙述或者提出一个问题,后六行(或后两行)一般用一些抽象的言论(或警句)点名题意、评论前文,或者解答问题,意大利十四行属于前者,英国十四行属于后者。从马莉的十四行看来,她的诗歌绝少这样的结构方式。为了内在情感体验连绵流动的需要,她的诗歌往往要体现为一个完整的整体。马莉是一个自由诗的创造者,“自由性”是其十四行诗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语言上,因为并非要直接宣泄情感,或从日常物理上提炼认知、升华哲理,所以其语言很少表现为戏剧式的表演性言说,而多是散文化抒情,或内心独语,并且常常一贯到底,将整首诗连成一体。十四行诗本来就适宜于表达现代人丰富、细腻的情感,马莉进一步将其深化了。

十四行诗本来是很严谨、制约性很大的诗体,引入中国以后,为了多方面的需要,中国的诗人们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造。从十四行诗在中国的发展史看,马莉的十四行诗在表现领域进一步转向,除了行数的形式之外,它与自由诗走得已经很近了。艾略特说得好,在一首既非说教,亦非叙述,而且也不由任何社会目的激活的詩中,诗人唯一关注的也许只是用诗来表达这一模糊的冲动,他一心只想找到最恰当的字眼,祛除掉内心怀揣的“鬼魅”(《诗的三种声音》)。对于马莉而言,或许正是如此。在她那里,形式是次要的。她最终要面对的,只是内心的“鬼魅”,那些情感上莫可名状的冲动,或者体验里连绵起伏的涌动。

赵目珍,青年诗人,批评家。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

猜你喜欢
哲理抒情事物
会抒情的灰绿
单独中的洞见
约会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