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2022-04-27 14:17张祖玲
格言·校园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作文

张祖玲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对小学生的长远发展有奠定基础的效果。同时,作文的综合性、统整性对学生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还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语文素养的发展。而语文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形成的一种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理应通过作文教学促使该目标的落实。基于此,本文将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作文教学的价值,以及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探索,旨在让更多一线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有准确的认识,进而更加关注学生语文素养层面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作文在语文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教学目标也随着学年段的升高而逐步提高,不仅在横向上有所拓展,在纵向上难度也有所提升。学生除了要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文字,还要将自己的所感和所得融入其中。因此,作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挥出作文教学的作用,使学生得到语文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作文教学的价值分析

(一)对学生语言能力有促进价值

语言不仅是每个人类都必须要具备的一种交际工具,还是促进人思维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通过语文教育发展学生的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直接目的。而语文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作用教学与传统作文教学有所不同,更加注重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更重视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够在多种语言环境下,得到语言实践,收获和积累更多丰富的语言知识,并逐渐形成正确的语言,从而更出色地完成口头、书面语言作文任务。可见,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还能反向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体会到写作乐趣的同时,学会用真实情感阐述问题和观点,这对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价值的统一的体现有积极作用。

(二)对学生思维水平有提升价值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综合应用语文知识,灵活选择学习方法的引导者,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和主人。正是因为如此,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有效地参与,对写作主体和文章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有深度的理解,进而实现由思维向书面语言转化和落实。除此之外,由于作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多项语文学习活动的组合,学生不仅要习得写作方法,还要对已有的写作方法进行灵活的应用,所以对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训练作用。可见,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思考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三)对学生审美能力有提高价值

众所周知,审美能力相比观察能力是更高一层的素养能力,也是当代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核心素养能力。而中国语言文字有几千年的发展,无论是从符号上,还是其思想、文化、美感上,都具有一定的美感。所以核心素養视角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有一定的美育功能,对学生鉴赏语言文字和观察生活的能力有促进作用的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语言美感的理解和体会,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意识。总之,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有提升作用,具有超越作文教育本质功能的价值。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索

(一)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的语用价值

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工具,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因此,教师要认真解读语文教材,挖掘更多具有价值的作文教学内容,进而为学生创造更多练笔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多次实践过程中对作文真谛、写作技能有更加深入的把握。具体的操作方法有:

第一,抓住教材中的练笔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完成写作。例如,小学五年级上册《搭石》这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任务: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我也想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将其纳入作文教学之中,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人性美的理解和感悟,还能为后续的作文练习奠定基础。总之,看以不起眼的小练笔,却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对语言知识的应用和积累,能够促进其作文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第二,整合教材单元内容,实现迁移训练。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重新排版和编写,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每个单元的作文内容与单元内部的课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所以,在开展作文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单元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在日常课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整理和积累课文中所应用的表达方法和写作手法,并通过迁移训练策略,加深学生对该写作方法的理解,为其单元写作做铺垫。例如,在开展《这儿真美》作文教学时,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该单元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单元课文中作者描写景物时所应用到写作方法,并通过回忆具体的句子来分析表现特点和情感表达效果。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该写作手法进行仿写,从而教会学生迁移。这样的教学过程,既能够让学生主动地积累语用知识,还能实现单元内部的整合,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提升的同时,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目标。

(二)构建现实生活与教学之间的联结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本真的作文教学状态,应该是在真实或逼真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将自已的所观和所感表达出来。因此,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和捕捉生活中的趣事和现象,进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素养得到发展。具体的操作方法有:

第一,组织学生“写真”,也就是带领学生前往现实生活中,去观察该场景中所发生的一切事物,该方法既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还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品质。例如,“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作文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公园、游乐场,或者在校园中,让学生将自已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有逻辑性的观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如从远到近、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这样一来,学生的观察能力将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写作的文章才会言之有理、有序,进而达到写作水平的提升。

第二,创造逼真环境。通过相应的媒介,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呈现出来。这种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空间、时间限制,而无法身临其境,对现实生活场景进行观察和体验的问题。例如,“小小动物园”写作教学时,教师无法带每个学生前往动物园观察动物,但是想要让学生对动物的特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观察是最有效的途径。为此,教师就可以借用多媒体播放动物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去动物园的场景,或者让没有去过动物园的学生对不常见的动物有进一步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动物的特征的直观体会,使其能够写出更准确的作文内容,还能让作文教学变得更有趣,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提升有积极作用,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作文教学目标。

结束语

为了让学生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展其语言核心素养势在必得。而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点,对学生整体语文素养能力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价值,并能够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挥出作文教学的作用,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进而凸显出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作文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