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的可视化分析看国内科普出版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022-04-28 14:44许凯
传播与版权 2022年5期
关键词:出版物原创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普出版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满足公众提高科学素养的需求。面对时代变化、技术发展和媒介形式多样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科普出版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索与思考。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新中国成立至2021年底的科普出版中文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分析工具STAI 3.2和VOSviewer软件,分析了由456名作者发表在116种期刊上的429篇科普出版相关研究文献,并构建了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少儿科普一直是科普出版研究的热点,原创和数字出版是科普出版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科普出版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以期为快速了解科普出版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科普出版;文献计量学;原创;数字出版;关键词聚类网络

科普是一种受众广泛的社会教育活动,其不仅传递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而且以一种便于人们理解的方式进行传播,让科学知识能被受众广泛理解和接受。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以来,我国科普事业发展更为迅速[1]。随着科普理念、科普政策和社会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发展和变化,我国科普事业的科普方式和科普内容也一直在变化[2]。

在我国的科普事业中,科普出版是主要的科普方式之一。科普出版主要包括科普图书出版、科普期刊出版、科普音像出版等。2021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1)》显示,2020年我国共出版9853.6万册科普图书,出版发行258种科普期刊,创建若干科普网站、科普类微博和科普类微信公众号。

科普出版物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是承载科普知识内容的重要媒介。科普出版物的划分也极为细致,如仅经济类就包含文化经济、工业经济、贸易经济、企业经济、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市场研究与信息等众多出版物。另外,科普出版物在快速传播科学知识中也具有重要价值。例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广大人民群众需要及时了解卫生健康知识和疫情防控相关知识,而科普出版物正是广大人民群众接收科学信息的有效途径。出版单位通过科普出版物及时地传播新冠肺炎疫情的科学知识和防控知识,使我国的科学知识传播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也提高了科普出版物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此外,各类科普出版作品,包括传统的科普图书、科普期刊、科普音像和新技术支持下的新媒體等出版的科普作品,在此期间得到广泛传播。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读者对科普出版物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科普出版无论在实践方面,还是在理论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改善。正如《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1)》所指出的,当前科普出版存在诸多问题:科技类报纸发行锐减、版面压缩、周期延长和信息发布相对滞后;科普类图书选题单一、雷同,跟风、模仿现象严重;优秀原创作品少,引进图书居多;新类型科普期刊偏少,科学传播理论研究滞后等。众多科普出版人已经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并给出了一些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大量的科普出版相关研究文献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对这些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图谱构建,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和读者提供参考。

文献计量学是分析大量文献的一种便捷方法,其可以快速评估某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也可以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为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提供参考。由于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可视化分析可以提高某研究领域文献的时效性、可及性和共现性,因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科普出版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解读科普出版研究领域的整体研究概况,为我国科普出版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普出版不断发展。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新中国成立至2021年底的期刊类文献为数据来源,将与科普出版相关的关键词作为主题,共检索到429篇相关研究的期刊文献。本研究利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建立搜索指令、设定检索条件:主题为科普图书出版,即题目中含有科普图书出版或主题为科普图书出版;或科普期刊出版,即题目中含有科普期刊出版或主题为科普期刊出版;或科普音像出版,即题目中含有科普音像出版或主题为科普音像出版;或科普读物出版,即题目中含有科普读物出版或主题为科普读物出版,同时设定检索年限为1949年至2021年底,检索范围为中文期刊。

(二)研究方法

在获取数据后,本研究利用数据分析工具STAI 3.2和可视化软件VOSviewer(版本号为1.6.16)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发文量分析,文献来源分析,文献作者、作者所属机构和基金项目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利用图形化工具和知识图谱构建等方式,本研究阐述新中国成立至2021年底所发表的科普出版相关文献的总体状况、热点分析和发展趋势。

二、结果与分析

(一)发文量分析

根据1978年—2021年科普出版领域发表的期刊论文数,笔者可以将科普出版领域论文发表总体状况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第一阶段是1978年—1995年,为萌芽阶段,每年的发文量为0—3篇;第二阶段是1996年—2002年,为中间发展阶段,1996年的发文量为12篇,1997年和1998年的发文量减少,1999年—2002年的发文量都在10篇以上;第三阶段是2003年—2021年,为持续发展阶段,从2003年的4篇到2021年的28篇,其呈现波动式增长趋势。从以上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学界对科普出版的重视程度一直在增加。2020年是本次统计中的一个特殊年份,其发文量达到38篇,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凸显了卫生健康科普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因此,近年来学界对卫生健康科普出版的研究也迅速增加。从科普出版领域各年度的发文量可以看出,科普出版业将继续稳步发展,学界对科普出版的研究热度在持续升高。

(二)文献来源分析

本研究将429篇文献相关数据导入数据分析工具STAI 3.2内进行分析,这些文献来源于116种期刊,各期刊发文数占比如图2所示。其中,占比大于或等于2%的期刊有11种,依次为《科技与出版》(52篇)、《出版广角》(38篇)、《出版参考》(34篇)、《科技传播》(22篇)、《中国出版》(18篇)、《科普研究》(16篇)、《出版发行研究》(15篇)、《中国图书评论》(14篇)、《编辑之友》(12篇)、《传播与版权》(10篇)和《编辑学刊》(9篇)。这11种期刊的总发文数约占比56%,其他105种期刊的总发文数约占比44%。占比最高的期刊为《科技与出版》(占比12%),其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主办的月刊,为北大核心和CSSCI来源期刊。从文献的来源可以发现,刊载科普出版相关研究文献的期刊众多,但这些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发表在部分重点期刊上。

(三)文献作者、作者所属机构和基金项目分析

通过分析文献作者,笔者发现共456人参与发表,参与发表3篇及以上文献的作者有陈桃珍、郑霄阳、陈芳烈等9人。笔者分析作者所属机构发现,共有11家机构发表4篇及以上文章,依次为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9篇)、北京师范大学(7篇)、中国科普研究所(7篇)、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5篇)、北京大学(4篇)、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4篇)、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4篇)、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篇)、清华大学(4篇)、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4篇)和武汉大学(4篇)。这些研究文献分别得到了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和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基金和项目的资助。

(四)关键词聚类分析和知识图谱构建

通过VOSviewer软件,笔者对429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并构建知识图谱。这429篇文献中共有901个关键词被提及,其中频次在10次及以上的关键词共17个(表1)。根据关键词之间的连接度,笔者可以将这17个关键词分为4个模块(图3)。其中,第一模块的关键词最多,共有8个,分别为“出版”“原创”“图书出版”“少儿科普”“少儿科普图书”“少儿科普读物”“数字出版”和“科普期刊”;第二模块包括4个关键词,分别为“出版物”“科普出版”“科普图书”和“科普编辑”;第三模块包括3个关键词,分别为“出版社”“科普作品”和“编辑出版”;第四模块包括2个关键词,分别为“出版发行”和“科普读物”。根据关键词的平均出现时间,笔者构建了聚类图谱(图4),平均出现时间在2010年后的关键词有“原创”“数字出版”“出版”“少儿科普图书”“科普图书”“少儿科普”和“科普期刊”。

三、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和数据分析工具STAI 3.2及VOSviewer软件,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对新中国成立至2021年底的科普出版研究领域期刊文献的发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知识图谱构建。笔者通过对文献发表时间、文献作者、来源期刊、作者所属机构和基金项目的统计和分析发现,科普出版相关研究文献的发文量持续增长,研究热度不断增加。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科普出版工作的关注度逐渐增加。中国知网收录的第一篇科普出版研究文献的发表时间为1978年,到2021年底,其共收录科普出版相关学术期刊文章429篇。这429篇文章由456名作者撰写,发表在116种期刊上,得到了众多基金和项目的支持。随着科技的进步,学界对科普出版业的研究也一直在增加。

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和知识图谱的构建,分析科普出版相关研究文献分类知识图谱,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科普出版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并将科普出版相关研究文献分为4个模块,处于第一模块中的少儿科普是科普出版研究的热点。众所周知,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是提高我国全民科学素养的基础,因此学界对少儿科普类出版物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笔者分析有关少儿科普出版的文献发现,众多作者就如何做好少儿科普出版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如安守军认为,少儿科普图书是少儿的启蒙者,可以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少儿科普图书的质量。此外,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在我国少儿科普出版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创少儿科普图书要走不一样的道路,需要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3]。

笔者通过构建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发现,平均出现时间离现今最近的关键词为“原创”和“数字出版”。培养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而培养创新思维离不开原创科普图书的发展。原创科普图书的发展也离不开各级政府、人民群众和出版机构对原创作者和原创科普作品的支持。但目前,我国原创科普类出版物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原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和水平仍须进一步提高,出版机构对原创作品的投入和支持还有待加强等。科普出版研究者就如何做好原创科普图书给出了很多可行的建议,如胡洪涛在《原创科普图书出版的困境与出路分析》一文中提出,政府需要给予原创科普类出版物更多的扶持,建议将原创科普创作纳入科研成果评价体系[4]。同时,原创科普图书的发展需要各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对原创科普出版物的研究是为了让更多创作者创作更多更优秀的原创科普作品。

数字出版是科技发展的新产物,其通过应用新技术,把传统出版、网络传播和数字媒体相结合,利用主流网络媒体、数字报纸、手机移动视频媒体、电子杂志和移动网络平台等新媒体手段,为读者提供更多样和便捷的阅读方式。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是我国出版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其能够更快速有效地发挥出版物的价值,以更多样的形式满足新时代人们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数字出版也可以将高深复杂的知识平面化,以视频、图片、解说等多种方式,讓科学知识更加浅显易懂和具有趣味性。在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纸质出版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把内容转化为电子出版作品,能够提高科普出版物的质量和读者喜爱度[5],并生产更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新型科普出版作品。

总之,科普出版相关研究文献是作者对科普出版物的思考和探索,加强对科普出版的研究能够促使科普出版业更加健康发展,让更多更优质的科普作品发表出来。对科普出版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科普出版业的发展动态,为读者和研究人员掌握系统且全面的科普出版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6(10):25-34.

[2]任福君,翟杰全.我国科普的新发展和需要深化研究的重要课题[J].科普研究,2011(05):8-17.

[3]安守军.对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的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9(35):197.

[4]胡洪涛.原创科普图书出版的困境与出路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7(02):51-53.

[5]韦向克.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J].

出版广角,2017(11):36-38.

[作者简介]许凯(1983—),男,湖南益阳人,中国林业出版社编辑。

猜你喜欢
出版物原创期刊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2021年本刊原创题(一)
英语教育类数字出版物的策划研究
期刊审稿进度表
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
首届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公布
原创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