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的情感劳动:内容和策略

2022-04-28 21:44陈庆娟黄文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内容策略

陈庆娟 黄文

[摘 要]大学英语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育人需要教师的情感劳动,情感劳动是教师的职业内在属性。大学英语教师的情感劳动包涵情感型教学、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以及情感型的师生关系。探索这三方面大学英语教师情感劳动的具体内容和优化策略,将极大提升教师情感劳动的质量、有效性,促进教师的情感素养发展和职业幸福感提升,也促进学生的情感积极健康发展,落实立德树人,实现全人教育。

[关键词]情感劳动;大学英语教师;内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4-0046-03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开展更是强调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大学英语被定位为核心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大学英语教学通识教育的定位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师的育人角色。大学英语教师育人,不仅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也要竭力促进学生情感、品格的发展,即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全面发展。着力建设发展大学英语的人文性,提倡价值理性的教育,摒弃工具理性教育,是新文科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必然路径。情感劳动是教师育人的内在属性。立德树人核心教育纲领下,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凸显教师的情感劳动,需要教师的全心付出,追求教育的本真,实现全人教育。以情立教,以情促学,以情树人是大学英语教师立德树人的途径。

二、情感劳动是教师育人的内在属性

(一)情感劳动的概念内涵

通过文献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情感劳动的相关定义有:Hardt提出:“情感劳动是非物质的,即使它是有形的、情感的,但它的产品是无形的:是一种轻松、友好、满意、激情的感觉,甚至是一种联系感和归属感。”[2]刘芳儒指出:“情感劳动不是一种‘刺激—反应’的单向度功能,并不是传统批判理论所强调的‘非自愿的、强制性的劳动’,而是劳动者在情感劳动的实践中不断地肯定自己,发挥自己的才智,以喜爱和激情作为驱动力,构建社群网络,获得极度自洽的认同感。在此过程中,劳动实践是一种主体性生产,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地获得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确证。”[3]林磊等认为:“情感劳动(Affective labor)指向了人的本质力量(身体感性)的流变生成和拓展,是身体对于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生命状态的本能追求,而其所带来的是劳动者自身生命状态的愉悦,恰恰是具有创造性、自主性的。”[4]这些情感劳动的相关定义说明了情感劳动的几点特征:情感性、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情感劳动彰显了情感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或感性生命特质在劳动过程中的自我表达,丰富了人社会生命的互动性和创造性。

(二)教师情感劳动的概念界定

关于教师情感劳动的概念,赵鑫等指出:“教育是教师需要在情感上付出努力的事业,为完成学校交给的教育任务,教师对自身情感进行必要的管理,以表达出适合教育情境和教育目标所要求的情感的过程就是教师的情感劳动。”[5]李红菊通过质性分析归纳出中学教师情感劳动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表层伪装、深层伪装、自动调节和蓄意不同步调节4个维度。[6]高晓文等从教育规定、教育规范和文化—认知三个层面界定了教师专业实践中的情感劳动:教育规定层面的情感劳动“对情感是什么、怎样表达、谁要表达、在什么环境中表达等情感规则做了明确规定”;而教育规范层面的情感劳动“把情感价值观(情感观念、情感道德和法律规范、情感表达的语言)内化到人格系统,使教师的情感需求符合职业伦理或专业规范的期待”;文化—认知层面的情感劳动,把“爱、关怀、奉献被看作教师的专业领地,教师之所以以例行方式从事情感劳动,是因为这些观念和做法被看作自然、正确且符合常识”。[7]

综上,教师情感劳动内含于教师的整个职业过程如教育教学过程和师生交往等,具有比较强的教育意蕴,它受到教育宏观各个因素的制约,因此研究教师情感劳动对于提高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师情感劳动是教师育人的内在属性

“教育具有丰富的情感性,情感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8]雅思贝尔斯的教育定义是:“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长,并启迪其天性。”[9]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育的本质也是一种情感交往,其目的在于人精神世界的充盈和富足。学生情感发展和其认知发展密不可分,情感发展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基础,情感教育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全人教育的基石。教育的情感维度决定了教师的情感劳动是教师育人职责的重要构成。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的当下国内教育,教师注重学生的认知發展,轻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情感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大学英语教师也是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却忽视学生的情感发展;大学英语教师与学生的交往除了课堂的教学,基本上并无交集;师生关系仅仅限于教学上的职业关系,师生互动也仅限于教学知识的传递上,教师和学生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没有直接的情感交往,可以说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上缺失了情感维度。而没有情感交流的教育是没有温度的、冷冰冰的工具理性教育,只能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教师和学生仅仅都是教育的工具,教育的“以人为本”的本质被异化和扭曲,教育不再是教育,教育变成了培训,学校变成了培训基地。

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它自身,就是育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看不见人的教育都是伪教育和虚假教育。康德指出道德的绝对律令即是“把人当成目的而不是手段”。教育具有道德性,教育就是育人,人是教育的目的,人不应该是教育的工具和对象,而应是教育的主体,主体性的教育才是教育的内核。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教师育人和人的发展只能从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和互动中产生,而不是产生于客观知识和书本上。《学记》讲“亲其师,而信其道”,教育如果没有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为基础,教育便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三、大学英语教师的情感劳动内容和策略

大学英语教师的情感劳动包含情感型教学、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以及情感型的师生关系,下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详细论述大学英语教师情感劳动的具体内容和策略。

(一)情感型教学

情感型教学又可称为情感教育、情景化教学等。朱小蔓先生作为中国情感教育的奠基者和实践者,她理解情感教育的价值,注重情感本体性研究,牢筑情感教育的根基,提出“教育爱”,关注完整的人的完整教育。她的情感教育思想从情感切入,又指向情感素质,呼吁培养人的情感品质,旨在培养学生形成健康人性、过道德社会生活的基础能力。[11]她提倡的“情感—交往”型课堂是“融合情感教育、课程育人、情感德育为一体的,关心有生命质量的课堂教学,注重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等个体间情感关系的顺畅、生命联系的牢固以及整个课堂教学环境的积极健康,最终指向包括个体情感在内的整体人格的健全发展”。[12]情感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决定了它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之一。

要构建大学英语情感型教学,教师的情感劳动策略为:

1.大学英语老师要从情感教育入手,关注学生的情感品质、情感能力和情感行为。实施情感型教学,需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创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中心。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课堂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构建情感型教学课堂,需要教师倾其所能鼓励学生努力,师生共同面对和解决学习中的挑战。在这其中,“教师表现出尊重、关怀、耐心(伦理上追求完善)、宽容、欣赏、惬意(美感上追求完善)等情绪情感体验和状态;学生体验安全、兴趣、热爱、信任、胜任、成就、自在等情感状态”。[13]在融洽的师生氛围中才能诞生有效的优质教育。

2.挖掘教材的情感内容,开展移情式阅读教学,采用情感教育的故事叙事。大学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容,结合学生的情感实际状态,采用圆圈式活动可以开展移情式阅读教学。学生在文本倾听、故事讲述和理解讨论中不仅是理解某种情感概念,形成某种情感判断,而且能够通过感受内化某种情感,形成自身的共情能力。给予学生表达自己情感和情感故事的机会,开展情感教育的故事叙事,也就是朱小蔓先生尤为重视的生命叙事的情感教育方法,鼓励教师和学生述说和撰写自己的生活经历,从自身和他人的故事讲述讨论中理解自己的情感和感同身受地理解别人的情感,养成自己的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

(二)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

教育必然包含教师情感投入,师生之间的良好情感互动是优质教育的基石。任何教育活动都涉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没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真正的教育就不会发生。怀特海指出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教育学原理,学生的情感融入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他评论道:“我始终信奉这样一条教育原理:在教学中,一旦你忘记了你的学生是有血有肉的心,那么你就会遭遇悲惨的失败。”[14]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既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上的围绕教学内容而产生的情感互动,也是指教师与学生日常交往中的情感互动,后者有利于前者的产生。教师与学生日常交往中的良好情感互动,是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互动使得学生与教师的情感相通,达到互相理解、欣赏,此时教师作为灵魂导师的作用才能发挥,教师作为模范的作用才能发挥。

为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有效互动,大学英语教师的情感劳动策略为:

1. 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其生活中的关键事件。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是替代性父母,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还要关心学生的情感。通过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其生活中的关键事件,教师与学生能够增加互动机会,当学生面临生活中的关键事件,如参加学业比赛、专业重要考试、考研选择等,教师如果能够在学生遭遇挫折的时候予以安慰,做考研选择的时候予以中肯的建议等等,适当的交流能增加彼此的亲近感和信任感,克服师生之间的情感鸿沟。

2. 与学生定期談话,通过平台(微信群、QQ群等)或者面对面进行交流。适时交流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生活上、学业上的问题和困难,以及思想情感上的纠结和包袱,教师通过有效的情感疏导,使学生敞开心扉,摆脱不自信、自我怀疑、不敢冒险、害怕失败挫折等负面情感,建立自信乐观、勇敢坚强、自律果敢、坚毅不服输的积极人格,取得成功。通过周期性的交流,教师了解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个性化学习,实现个性化的成长。

(三)情感型的师生关系

情感型的师生关系是相对于教师与学生的知识传授职业关系而言的。情感型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建立平等、关爱、信任的积极师生关系,是以关怀型伦理为基础的。内尔·诺丁斯认为:“只有重视个体性、具体性和学生真实感受的关怀性教育才是道德的教育……才能成为有责任感、有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的关怀者,才能使其获得人生的幸福。”[15]建立关怀型、情感型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本真追求。

要建立情感型的师生关系,大学英语教师的情感劳动策略为:

1.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建立精神和情感的契合。王磊、张景斌研究了特级教师的交往特征,总结道:“特级教师的交往特征为:开心见诚、情理共契、和而不同。”[16]这些特级教师秉持和学生零距离真诚地交往,践行教育的本质追求——精神与精神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触碰。[17]对待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感受到温暖的教育,温暖地成长。在交往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公平对待。要建立情感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切忌道德说教和好为人师。教师以长者或者权威的形象面对学生,学生自然退避三舍,没有人喜欢自以为是、永远正确的“万事通”先生。教师如能真诚地展示自我,学生的心灵则更容易打开。

2.建立积极的教师话语。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中,教师话语也要充满情感性、正面性和鼓励性。在中国教育文化传统中,我们的教师善用批评而非正面鼓励来激励学生。英语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语言反馈和肯定性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努力而非天分的肯定,能促进学生努力解决困难;相反地,教师对学生的消极否定评价,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其自信心,从而放弃努力。同时,教师用积极言语所传达出的对学生的关心和期待,会让学生从内心产生仰慕,有利于师生间建立起平等、和谐、信任的关系,教师只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另外,即使学生答错了问题,也不要直接否定,而使用温和型的鼓励性语言激励其从别的角度思考问题。

总之,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将大学英语定性为核心通识课程,其学科育人的教育功能更应彰显,其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情感劳动是教师育人的内在属性。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教师的情感劳动,回归价值理性教育,追求教育的本真,落实立德树人。如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师的情感劳动涵盖情感型教学、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以及关怀型的师生关系。掌握这三方面具体内容和优化策略,将极大提升教师情感劳动的质量和有效性,提高教师育人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没有情感投入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也不会培育出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教师的情感劳动填补了教育的情感缺失,健全的教育才能培养健全的人,这是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15.

[2]Michael Hardt.1999.‘Affective Labor’. Boundary 2, 26(2),89-100.

[3]刘芳儒.情感劳动(Affective labor)的理论来源及国外研究进展[J].新闻界,2019(12):72-84.

[4]林磊.从感性直观到情动感性:“情感劳动”的哲学谱系研究[J].现代传播,2020(10):71-75.

[5]赵鑫,熊川武.“教师情感劳动的教育意蕴和优化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5):17-21.

[6]李红菊.情绪劳动研究——以中学教师为例[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97.

[7]高晓文,于伟.教师情感劳动初探[J].教育研究,2018(3):94-102.

[8]Hargreaves, A.1998. The Emotional Practice of Teaching[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4(8):26-40.

[9][17]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11]劉慧,刘次林,等.指向生命完整发展的情感教育研究(笔谈)[J].教育研究,2020(5):1-10.

[12][13]朱小蔓,王平.情感教育视阈下的“情感-交往”型课堂:一种着眼于全局的新人文主义探索:一种着眼于全局的新人文主义探索[J].全球教育展望, 2017,46(1):58-66.

[14]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注.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67.

[15]侯晶晶,朱小曼.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3):36-43.

[16]王磊,张景斌.特级教师的交往特征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20(3):23-28.

(责任编辑: 杜家和)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专项课题:“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指向学生积极情感发展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21SWC-21);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改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综合英语金课建设”(2020JG12013)。

   作者简介:陈庆娟(198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教师教育;黄文(1969—),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师内容策略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中医药院校公外教师向ESP教师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主要内容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