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歌教学中的技术与艺术
——以华锐藏族民歌《要看人品好不好》的发声教学为例

2022-04-28 15:14张达睿杨琼华张立泽王玉花
戏剧之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华锐藏族民歌

张达睿,杨琼华,张立泽,王玉花

(1.西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天祝藏族自治县新华中学 甘肃 武威 733299;3.天祝藏族自治县城关第二小学 甘肃 武威市 733299;4.天祝藏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甘肃 武威 733299)

华锐藏族民歌是一种广泛流传在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中心的华锐藏区的民间歌曲,歌曲旋律抑扬顿挫、富于歌唱性,歌词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及艺术性,在华锐藏区的各种生产生活场景中,都有用演唱华锐藏族民歌的方式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民俗。2008 年,华锐藏族民歌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这就要求在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都要突出音乐的审美功能。但在常规的教学中,尤其在中小学的音乐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往往有两个较为普遍的极端现象。一种情况就是在音乐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老师们往往抛弃了审美教育,而只注重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灌输,进而使得音乐课变成了说教课或训练课,最终导致学生们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另一种情况就是音乐课变成了气氛非常活跃的活动课,学生们按照老师预设的各种所谓的审美活动一项接一项地去参与表现,而缺少了音乐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削弱了对音乐本身的学习,正如杜亚雄教授于2020 年10 月31 日在河南大学音乐学院的讲座中所说的:“我们的学生,审了十几年的美,但到高中阶段后,连最起码的音乐读写能力都没有建立起来。”

以上两种情况较为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真实教学环境中,如何在音乐双基教学中既能发展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增长学生们的音乐基本知识,又能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们得到审美体验,是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深思的一个教学课题。笔者根据自己十多年的从教经验及对相关文献的学习,借助华锐藏族民歌《要看人品好不好》的发声教学,设计了兼技术训练和审美体验于一体的教学活动,与大家交流探讨。

《要看人品好不好》是广泛流传在华锐藏区的一首藏族民歌。歌词以比兴的手法,先唱衡量一匹骏马的好坏不能只看它的大小,而是要看它走路的姿势是否好看,然后又唱到衡量一头犏牛的好坏也不能只看它的大小,而是要看它的牛角是否漂亮,最后唱到歌曲主题,看一个姑娘的好坏不能仅仅看她长得漂亮与否,而是要看她的人品如何。骏马、犏牛都是华锐藏族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的牲畜,歌曲以如何衡量骏马和犏牛的好坏,引出了如何判断一个女子的好坏,以通俗易懂的道理告知人们不要被事物的外表所迷惑这一人生哲理。

《要看人品好不好》的旋律热情奔放、情绪洒脱、曲调流畅,属于三段回环对应体曲式,三个乐段句数相等,段与段之间在意思、用词、节奏停顿等方面均有内在的对应与呼应关系。歌曲的旋律表现出中间紧、两头松的特点,长音出现在乐曲的句首和句尾,细碎紧密的节奏出现在乐曲的中间。乐曲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6 小节。这是一首转调的歌曲,使用了G徵调式到G 商调式的同主音调式转换手法,体现出了藏族民歌显著的一个特点:常使用调式和调性的转换。第一乐句旋律结束在sol 音上,属于G 徵调式。第二乐句在音乐材料和歌曲结构上与第一乐句相呼应,但是没有出现mi 却出现了fa,乐曲转到了G 商调式。

谱例1 华锐藏族民歌《要看人品好不好》

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又要时刻注意体现审美因素,充分发挥孩子们好动的特点,让学生们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到这首华锐藏族民歌给他们带来的美好体验。

《乐府杂录》中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这句话是说,善于唱歌的人首先要调节自己的气息,气息要从肚脐处发出,气息到咽喉时要有意识地唱出歌词,就能唱出高低不同的曲调。如果掌握了这种歌唱的方法,就可以唱出遏云响谷的美妙歌声。可见,古人当时已经意识到了歌唱的呼吸和发声方法的重要性。《儿童歌唱发声——怎样训练美好的童声》中也说:“歌唱的动力在于呼吸。若不能正确掌握呼吸,想要成功地进行歌唱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在民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呼吸及发声习惯。如何将审美体验加入到学生的呼吸和发声方法训练中呢?

一、在聆听中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一个简单的做法就是跟着音乐的旋律让学生来做呼吸练习,这样可以避免只让学生单纯地练习歌唱的呼吸,而使得音乐的审美感受荡然无存的情况发生。在练习时,老师伴随着美妙的歌曲,不断提醒孩子们用正确的方法来呼吸,比如“不要耸肩”“身体放松”“深深地吸气”“均匀地呼气”“注意气息的保持”等。首先让孩子们双脚分开站立,两手掌心向下用虎口护住肋骨下端(腰带上方),使两手的中指刚能碰触到一起;然后均匀地吸气,不要耸肩,继而腹部扩张,两手的中指逐渐分离;接着停止吸气,开始呼气,但两手的中指保持分开的状态,也就是在继续保持腹部扩张的这种感觉的同时去呼气,这一点非常重要,通常有一部分老师认为呼气的时候应该收缩腹部,这样就没有了气息的支持;最后在两手中指马上接触到一起的时候瞬间收缩两侧肋骨,两中指碰触到一起,呼吸状态恢复到之前的那种放松状态,完成了一次呼吸的练习。

歌曲旋律可以由老师在乐器上弹奏出来,声乐基本功好的老师也可直接清唱出旋律的唱名或者歌词,如果老师既不能很好地弹奏又不能很好地演唱,那就直接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示范音乐,让学生们随着音乐的进行做练习。这个练习应在每节课课前去做,时间以两分钟左右为宜,有助于平稳学生的情绪、集中儿童的注意力,练习时间决不能过长,否则就容易使学习枯燥乏味。在做呼吸练习时应该打开教室窗户,注意保持教室内空气的流通。即便学生已经掌握了这种呼吸方法,还是要花费少许的时间每节课重复这样的练习,最终使学生形成这种下意识的动作。这个练习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聆听熟悉歌曲旋律的同时,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

二、启发学生用头声歌唱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班级的孩子们在唱歌时用胸声发声的方法比较严重,在音乐课堂中出现孩子们使劲用真声、“胸声”喊唱的现象,有的孩子在唱到音域稍高一些的乐句时,面部表情、身体状态看起来很紧张,不能很好地表达歌曲的思想,学生无法投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去,久而久之学生们也就失去了学习歌唱的信心与兴趣。这种现象尤其在农村学校、城郊结合部学校和缺乏受过专业声乐训练的音乐老师的学校中大量存在,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必须将追求声音的音质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孩子们只有掌握了发出美好声音的方法,才能用这种方法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才会对歌唱,乃至对音乐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起到陶冶情操的美育作用。好的童声是从口腔的前部发出带有共鸣的声音,这种声音听起来清澈干净、丰满优美,演唱时既能根据歌曲感情的需要唱出必要的力度,又能在同一音高上用极弱的声音演唱。这种声音还不容易使学生的发声器官疲劳,也容易唱出和谐的多声部声音。

品川三郎在他的著作《儿童歌唱发声——怎样训练美好的童声》中提出了训练美好童声的三个原则:儿童歌唱发声需使用头声、需将追求音质的美放在第一位、采用小组二度d开始的下行音阶。在华锐藏族民歌《要看人品好不好》的教学中,笔者尝试结合品川三郎的以上三点教学原则,以期让孩子们的声音听起来更美,更好地激发起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达到审美体验和技能训练的双重作用。

(一)结合练声曲,改变胸声发声习惯

很多学校缺乏接受过声乐训练的专业音乐老师,音乐课往往由其他科的老师兼任,兼职老师由于对声乐教学的方法认识不足,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兼职音乐老师很少有时间与精力潜心研究童声的发声方法。这样导致很多班级学生在唱歌时习惯于用胸声发声方法,以致于张口就用很大的音量喊唱,在唱到旋律的高音处时,就用低八度的胸声发声来唱。对这样的班级,尝试用如下练声曲来进行练习(见谱例2):

这个练声曲的优点在于音域较窄,只有小三度的音域。在唱起音a时一定要用极轻(pp)的声音唱,让唱出来的声音听起来轻柔细弱,防止用胸法的发声方法来唱,练习时按照A、B、B、C、D、D 的各调顺序半音依次向上移动。在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练习后,就可以从整体上改变整个班级的歌唱状态。

(二)发展学生头声歌唱的能力

谱例2 用于引导胸声发声方法比较严重班级的练声曲

在童声歌唱教学中,可以用头声发声方法来演唱歌曲的所有旋律,这样听起来音色会更统一。但不能用演唱低声区的胸声发声方法来演唱f以上的音,因为除了极个别嗓音条件特别好的学生外,其余学生无法用胸声发声方法来唱出f以上的音。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头声发声的方法,在教学中要注意不要让学生用胸声发声,也不要给孩子们听赏用胸声发声方法演唱的示范音乐。

(三)用弱唱的方法启发学生掌握头声发声方法

孩子们在一个人独自玩耍或处在忘我的状态中哼唱歌曲时,他的歌唱状态一定是非常轻松的,也是用很弱的声音哼唱的,在这种状况下,孩子们不可能大声地喊唱或用胸声发声方法演唱。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用弱唱的方法更容易找到头声发声的感觉。在诸多华锐藏族民歌的演唱中,大多数歌手都是用真声和胸声大声演唱。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保护孩子们幼小的发声器官,也为了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要启发孩子们用极弱的声音通过学唱华锐藏族民歌掌握头声发声方法。《要看人品好不好》旋律中的最低音为d,在唱这个音时要像唱d一样找到头声发声的感觉,这样全曲的发声状态就会统一到头声发声,同学们集体唱出来的音色更统一,也更和谐。

华锐藏族民歌《要看人品好不好》的教学案例既开拓了孩子们的音乐学习视野,激发了孩子们的音乐学习兴趣,又保护和传承了当地的特色音乐文化,是地方音乐课程资源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一次有益尝试。在教学中兼顾了音乐教学中的审美与基本技能训练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改变了音乐教学中的两个极端,让音乐课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学生的技能与知识得到了提高。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课堂乐器或歌唱并配合体态律动的表演等形式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一节成功的音乐课,也是孩子们所向往的音乐课。

猜你喜欢
华锐藏族民歌
The Light Inside
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演变》《藏族少女》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穿花衣 唱民歌
华锐风电 两海战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