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附止泻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临床观察

2022-04-28 07:09史振滏刘国莉范娴娴赵洪波王宏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脓血溃疡性结肠炎

史振滏 杨 云* 刘国莉 范娴娴 赵洪波 王宏伟

1.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2.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的炎性反应状态,病变呈连续性,可累及直肠、结肠的不同部位,临床以发作、缓解和复发交替为特点,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疑难病[1]。中医治疗UC有辨证论治、专方治疗、辨证与专方相结合、针灸等治疗,疗效佳、副作用小。本研究采用姜附止泻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院肛肠科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0.36±3.78)岁;病程2.2~10年,平均病程(5.09±0.58)年。治疗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1.23±3.94)岁;病程2.5~11年,平均病程(5.14±0.65)年。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程多在4-6周以上。可有皮肤、黏膜、关节、眼、肝胆等肠外表现[1]。②中医诊断标准:主症:久泻不止,大便稀薄;夹有白冻,或伴有完谷不化,滑脱不禁;腹痛喜温喜按。次症:形寒肢冷,腹胀,腰酸膝软,食少纳差;舌脉: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2]。

1.3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诊断及中医诊断;患者无其他重大疾病史及精神病,并且年龄处于18~70岁之间;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者;年龄小于18岁,大于70岁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依存性差,不配合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国药准字H20143164)由上海爱的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药品规格0.5 g,每日3次,每次0.5 g,治疗4周。治疗组:给予口服姜附止泻丸(干姜10 g,附子6 g,炒白术15 g,炙黄芪20 g,党参30 g太子参30 g,盐补骨脂10 g,肉豆蔻10 g,醋五味子6 g,防风10 g,炒白芍12 g,陈皮10 g,黄连5 g,赤石脂12 g,炒山楂15 g,醋北柴胡10 g,炙甘草10 g),由银川市中医院制备中心制备;每盒10袋,每日3次,每次1袋,治疗4周。两组用药期间停用其它药物。停药后观察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疗效。

1.6 观察指标 ①中医症状积分:对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主症按照无、轻、中、重分为4级,分别计:0、2、4、6分[3]。②对患者治疗前后形寒肢冷、腰酸膝软,食少纳差3项次要症状采用自定义评分法进行,按无症状计0分,有症状计1分。③临床疗效。参照有关文献[3]拟定。治愈:治疗后所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结肠镜结果显示正常;显效:治疗后所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部分症状消失,结肠镜结果显示肠道粘膜病变明显减轻;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减轻,结肠镜结果显示肠道粘膜病变有所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肠道粘膜病编情况无明显变化甚至加剧。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后均有效,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相比较P>0.05,但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腹泻缓解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腹泻缓解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腹泻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腹泻缓解情况比较 (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脓血便缓解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脓血便缓解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脓血便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脓血便缓解情况比较 (分,

2.4 两组治疗前后腹痛缓解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腹痛缓解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腹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腹痛缓解情况比较 (分,

2.5 两组治疗前后次要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次要症状积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次要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次要症状积分比较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泄泻”“休息痢”“脏毒”“肠癖”“肠风”等范畴。中医治疗UC有独特之处,中医根据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予以口服中药及中药灌肠等治疗,具有针对性强、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临床上常见炎症性肠病,其病情易反复,对患者身体及心理都存在很大的危害。

杨云主任医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病情反复,以脾肾阳虚型多见,是由先天之本不足和后天之本缺乏导致,故治疗应注重健脾温肾。杨云主任医师根据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根据附子理中丸和四神丸加减总结出姜附止泻丸,本方具有健脾行气化湿、温肾止泻的作用。方中补骨脂、附子、炒白术为君药,据现代药理研究[4],附子具有抗炎、镇痛、提高免疫、强心的作用;白术具有抗炎、抗抑郁、胃肠调节功能,白术内酷I具有治疗胃肠粘膜损伤相关疾病的潜力[5]。补骨脂具有抗菌,抗肿瘤活性,抗抑郁,增强免疫功能等多重功效[6];三药合用以健脾益肾,温阳止泻。干姜、炒山楂、肉豆蔻、炙黄芪、五味子共为臣药,助君药之功,以加强健脾化湿、温肾止泻的作用;实验药理研究[7-9]证实,肉豆蔻具有止泻、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炎镇痛、抗菌、保肝、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药理作用。补骨脂与肉豆蔻相辅相成,实验证明补骨脂、肉豆蔻对“脾肾阳虚泄泻”小鼠可明显延长番泻叶所致急性腹泻小鼠的首次泄泻时间,降低稀便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10]。党参、太子参、防风、炒白芍、陈皮、黄连、赤石脂、柴胡为佐药,以加强君臣药的疗效;炙甘草为使药,具有调和诸药之效。由此可见,姜附止泻丸既具有健脾行气化湿、温肾止泻的作用,又具有抗炎、抗菌、镇痛、提高免疫的作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是5-氨基水杨酸制剂,对肠壁的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美沙拉嗪可以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和炎性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对肠粘膜的炎症起显著抑制作用[11]。对有炎症的肠壁的结缔组织效果更佳。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直肠炎和克隆氏病。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前后相比均有效,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P>0.05),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和姜附止泻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均有效,但姜附止泻丸的总有效率要高于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在中医证候方面比较,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和姜附止泻丸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比治疗前降低,但姜附止泻丸治疗后的积分降低的更明显,尤其在改善形寒肢冷、腰酸膝软及食少纳差方面,姜附止泻丸要明显好于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因此,姜附止泻丸的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形寒肢冷、腰酸膝软及食少纳差等证候积分明显低于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说明姜附止泻丸在改善症状方面明显优于美沙拉嗪缓释颗粒 (P<0.05)。由此可见,姜附止泻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脓血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脓毒症的效果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影响
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尿脓血症早期干预4例
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改善重症脓血症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效果观察
空腹生吃鱼腥草治结肠炎
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6例临床观察
肠疡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5例结肠镜象观察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