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清microRNA-130a、microRNA-210表达水平及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2022-04-28 01:26李光波王新港张旭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脑室血肿入院

李光波,王新港,张旭伟

(连云港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江苏连云港 221000)

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cerebral hemorrhage,ICH)为非外伤情况下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大、小动脉,以及静脉、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导致的脑内出血,是脑卒中的一种亚型,占脑卒中总数的15%左右,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1-2]。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是ICH早期常见并发症,提示ICH 患者预后不良[3],寻找特异性高的END 预测因子,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MicroRNA(miRNA)由21~25 个核苷酸组成,参与细胞增殖、分化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多数miRNA表达水平与血氧含量密切相关,还可逆向反映血氧供应状况。有研究表明,血清microRNA-130a(miR-130a)、microRNA-210(miR-210)表达水平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但两者与ICH 患者发生END 的关系尚不明确[4-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21年6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ICH 患者82 例作为ICH 组,另取同期本院6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No:2020-伦理审查(KY)-29],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ICH 组患者符合ICH 诊断标准[6],并经头颅CT 确诊;②发病至入院时间<12 h;③年龄≥18 岁。

1.2.2 排除标准①继发于创伤的ICH;②48 h转科、转院或出院者;③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或衰竭者;④颅内肿瘤或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⑤脑血管异常者;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或凝血功能异常者;⑦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换者。

1.3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miR-130a、miR-210

入院当天(对照组于体检当天)用抗凝采血管(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2k)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5 mL,3 500 r/min 离心5 min,取血清-20℃保存待测。采用miRNA 提取试剂盒(杭州诺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取血浆miRNA,并检测miRNA 的质量和浓度,将miRNAs 逆转录为cDNA。总反应体系:2×SYBR Mix 10 μL,10×cDNA 模板1 μL,正反向引物各1 μL,H20 8 μL。反应条件:95℃预变性3 min,95℃变性10 s、60℃退火32 s,75℃延伸2 min,共36 个循环,72℃继续延伸8 min。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仪(型号:ABI7500,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上进行反应,以U6 作为内参,采用2-ΔΔCt法计算基因相对定量。

表1 RT-PCR引物序列

1.4 END判定及分组

END 判定标准[7]:ICH 患者入院1 h 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Score, NIHSS)评分对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患者入院3 d 内进行多次NIHSS复评(均由同一位神经内科专家完成),若24 h 内NIHSS 总分增加≥2 分或运动功能评分增加≥1 分则判定为END,并依据ICH 患者是否发生END 分为END 组和非END 组。

1.5 资料收集

收集影响ICH 患者END 发生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吸烟史、饮酒史、入院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入院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脑卒中史、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8]、入院NIHSS 评分[9]、是否为脑萎缩、血肿体积、血肿是否破入脑室、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血清miR-130a、miR-210。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影响因素的分析用一般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CH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

ICH 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BM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miR-130a、miR-21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H 组血清miR-130a、miR-210 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ICH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END组与非END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本研究中ICH患者END发生率为20.73%(17/82)。两组患者入院SBP、入院GCS 评分、入院NIHSS评分、血肿体积、血肿破入脑室占比、miR-130a、miR-21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D 组入院SBP、入院NIHSS评分、血肿破入脑室占比、miR-130a、miR-210 高于非END 组,入院血肿体积大于入院非END 组,GCS评分低于非END 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吸烟史、饮酒史、入院DBP、脑卒中史、是否脑萎缩、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END组与非END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3 影响ICH患者发生END的多因素分析

以入院SBP、入院GCS 评分、入院NIHSS 评分、血肿体积、miR-130a、miR-210(均为连续变量)、血肿破入脑室(否=0,是=1)为自变量,ICH 患者是否发生END 为因变量(发生=1,未发生=0),进行一般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肿体积[=2.846(95%CI:1.253,6.784)]、血肿破入脑室[=2.787(95%CI:1.877,5.862)]、miR-130a [=3.347(95% CI:2.475,8.275)]及miR-210[=3.086(95%CI:2.051,7.436)]为ICH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4。

表4 ICH患者发生END的一般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参数

2.4 血清miR-130a、miR-210 对ICH 患者发生END的预测效能

ROC 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iR-130a、miR-210 预测ICH 患者发生END 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65、1.57,敏感性分别为82.35%(95% CI:0.768,0.894)、76.47%(95%CI:0.702,0.815);特异性分别为80.00%(95% CI:0.753,0.836)、86.15%(95% CI:0.808,0.925),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0.824(95% CI:0.724,0.899)、0.868(95% CI:0.776,0.933)。见表5和图1。

图1 血清miR-130a、miR-210预测ICH患者发生END的ROC曲线

表5 血清miR-130a、miR-210预测ICH患者发生END的相关参数

3 讨论

ICH 是由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脑实质内出血,发病突然,进展迅速[10]。有研究表明,部分ICH 患者即使积极治疗,但神经功能仍持续恶化,最终导致END 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1]。相关研究报道,血清miR-130a、miR-210 表达与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关系密切[12-13]。

miRNA 为单链、内源性、非编码RNA,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等病理过程,既往对miRNA 的研究多集中在肿瘤学领域。近年来,有研究发现miRNA与神经系统发育及功能密切相关,多种miRNA 参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及进展[14-16]。董雨等[17]研究报道,miR-340-5p 能够通过抑制水通道蛋白的表达,扩大局部脑水肿体积,其表达水平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有关。

本研究结果提示,与健康者比较,ICH 患者血清miR-130a、miR-210 高表达。有研究报道,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miR-130a 高表达,且与血肿周边水肿体积呈正相关,并指出miR-130a 可通过小凹蛋白-1/基质金属蛋白-2 通路影响血脑屏障的通透性[18]。miR-210 为缺氧特异性miRNA,被认为是缺氧相关性miRNA 的重要因子之一。WANG 等[19]研究表明,在体外缺氧环境下,miR-210 可通过抑制靶基因EphrinA3,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形成血管。本研究中ICH 患者END 发生率为20.73%,稍高于既往孙婷婷等[20]报道的15.45%,可能与研究对象的年龄、合并基础疾病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关。本研究中,END 组入院SBP、入院NIHSS 评分、血肿破入脑室占比、miR-130a、miR-210 高于非END 组,入院血肿体积大于入院非END 组,入院GCS 评分低于非END 组;一般多因素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血肿体积、血肿破入脑室、miR-130a 及miR-210 是ICH 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临床上需逐一控制以上因素对ICH 患者的影响,以降低END 的发生率。血肿体积较大可能会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促使ICH 患者发生END[21]。血肿破入脑室可能会加重颅内压力,此外血流刺激脑室系统上皮细胞产生的炎症反应,以及对下丘脑的冲击均可导致意识状况变差,从而增加END 的发生风险[22]。miR-130a 可能参与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病情变化,通过抑制其表达可有效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脑组织水肿程度,改善预后[23]。miR-210 被证实在体外缺氧环境下,其表达稳定上调,可促进血管生成,并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24]。胡兆婷等[25]研究表明,血清miR-210 表达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相关,其表达水平越高,越不利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ROC 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iR-130a、miR-210 预测ICH 患者发生END 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65、1.57,敏感性分别为82.35%、76.47%;特异性分别为80.00%、86.15%,AUC 分别为0.824、0.868,提示血清miR-130a、miR-210 对ICH 患者发生END 的预测效能较高,可作为评估ICH 患者发生END 的重要参考指标。

综上所述,血清miR-130a、miR-210 在ICH 患者中高表达,可影响END 的发生,可作为评估ICH 患者发生END 的重要参考指标。建议入院时检测ICH患者血清miR-130a、miR-210,若表达水平异常偏高,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以降低END 的发生率。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为单中心小样本研究,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此外,血清miR-130a、miR-210 参与END 发生的具体生物学机制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脑室血肿入院
成人幕上脑胶质瘤切除术中进入脑室相关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硬膜外血肿“T”管引流效果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