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家审计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2022-04-28 09:54刘韵喆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2年2期
关键词:发文聚类国家

刘韵喆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 南京 211815)

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为了满足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国家治理层面的需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与保障[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审计制度,明确了国家审计的重要地位[2]。在此背景下,众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对国家审计进行研究,目前相关文献已非常丰富,但缺乏对研究深度与研究广度比较系统的整理。本文将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国家审计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对国家审计的研究全貌进行直观呈现,以期为国家审计的后续研究提供科学的借鉴与参考。

1 数据来源与数据统计

1.1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国内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在期刊条目下选择北大核心期刊、CSSCI期刊、CSCD期刊作为来源类别,以国家审计作为主题和题名,以2001—2020年作为时间跨度进行检索,共检索到2 528条结果,检索时间为2022年3月5日。对所得文献逐篇筛查,最终筛选确定样本量为2 506篇。

1.2 数据统计

年发文数量能够反映不同时期国家审计领域的基本研究情况、发展程度和学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度变化。国家审计领域年发文数量统计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2001—2020年国家审计领域的年发文数量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大致分为3个阶段。

图1 2001—2020年国家审计研究发表论文数量年度分布

1)2001—2007年为增长期,年发文数量较少,基本稳定在100篇以下,2003年出现小高峰(147篇)。

2)2008—2010年为高速增长期,2008年开始国家审计领域相关文献爆发性增长,年发文数量稳定在160篇以上,并在2010年达到峰值(179篇)。

3)2011—2020年为稳定期,年发文数量基本稳定在110~145篇。该阶段国内关于国家审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 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2.1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体现了研究论文的论述重点和主要研究内容。在CiteSpace软件中,中心性可以度量网络节点在整体网络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中心性越高说明节点所代表的关键词在网络中越重要。因此,本文选取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并以频次为标准对其进行降序排列,选出前20个作为代表性关键词,见第29页表1。通过关键词共现中心性和频次排序可以发现,国内关于国家审计的研究主要围绕政府审计、国家治理、审计机关、绩效审计以及审计人员等展开。

表1 2001—2020年国家审计研究高频关键词

2.2 关键词聚类分析

对2001—2020年国家审计研究关键词进行聚类,按照规模大小排序,共得到13个聚类,从#0到#12,聚类规模依次递减,见第29页表2。

表2 国家审计研究关键词聚类情况

模块值(Q值)通常用以衡量聚类网络的稳定度,平均轮廓值(S值)用以衡量聚类内部节点的相似程度。图2为国家审计研究关键词共现聚类知识图谱,在图2中,Q=0.521 7(当Q>0.3,认为划分的网络结构是显著的),S=0.827 6(当S>0.5,认为聚类是合理的),因此,聚类结果可信度较高。

图2 国家审计研究关键词共现聚类知识图谱

综合聚类结果及梳理相关文献可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5类:一是对不同审计主体的研究,包括聚类#2审计单位、#6国家审计机关;二是对不同审计客体的研究,包括聚类#4国有企业;三是对审计分类的研究,包括聚类#5经济责任审计、#7内部审计工作、#11跟踪审计;四是对不同审计功能的研究,包括聚类#3免疫系统、#9政府治理、#12国家审计监督;五是对审计要求的研究,包括聚类#8审计模式、#10审计质量。

2.3 关键词突现分析

2001—2020年国家审计研究突现词情况见表3。

表3 2001—2020年国家审计研究突现词

关键词突现可以反映出该研究领域阶段性研究主题热点的变化。本文在筛选掉重复关键词后选取了8个关键词突现词。通过对2001—2020年国家审计研究的关键词突现进行年份排序后可以发现,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机关以及免疫系统上,近年来学者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以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国家治理的突现强度高达46.38,并且突现年份从2012年持续至2020年。2016年审计署将审计全覆盖列入年度重点科研课题,主要研究如何进行审计资源整合,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改进审计方式方法和提高审计效率,以实现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全覆盖等。

2.4 关键词时区分析

关键词时区图的主要作用是梳理整个研究随着年份的演化情况,并将每个时间段中心度不同的关键词以不同字体大小进行区分。第30页图3为国家审计研究关键词时区分布图。

如图3所示,将时间切片设为4年。2001—2020年,国内关于国家审计的研究从2001年的绩效审计、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开始,在后续的发展中逐步深入。2004—2008年出现了审计结果公告这一重要概念,并对环境审计更加重视。2008—2012年国家审计中国家治理的研究激增,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项“免疫系统”,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现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3]。2012—2016年公共受托经济责任路径成为重点,经济责任审计理论来源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但是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国家审计理论[4]。国家审计功能的拓展建立在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拓展的基础上,是不断演变的过程,因此,对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进行深度挖掘即是为国家审计的有效性和新职能提供可能性。2016—2020年大数据审计的出现使得跟踪审计以及审计全覆盖成为可能,也使得腐败治理变得更加容易。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大数据的普及,审计工作的信息化进一步发展,近几年的审计功能、审计范围、审计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图3 国家审计研究关键词时区分布图

3 研究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关于国家审计的核心期刊中的2 506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20年我国在国家审计领域的研究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2001—2007年为缓慢增长期,年发文数量较少;2008—2010年为高速增长期;2011—2020年为稳定期,年发文数量大致稳定在110~145篇,该阶段国内关于国家审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发现2001年以来我国的国家审计研究主要关注4类问题: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国家审计业务类型以及组织方式,主要包括审计业务类型的研究、审计全覆盖研究。

3.2 展望

通过对当前国家审计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建议未来国家审计研究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国家审计从整体上已经构成了鲜明的行业特征、职业特征和专业特征,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以及内部审计各有侧重。建议进一步探究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不同,区别三者之间的职能定位,挖掘三者的各自优势以及局限,探讨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以及内部审计形成合力的可能性。

2)进一步思考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审计的优化路径。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入,国家审计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挑战。未来研究应当针对现实的国家审计需求和存在的困境来完善国家审计体系,提高国家审计效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3)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审计成为热点,新时代大数据如何与审计信息化建设融合,审计机关如何才能充分挖掘大数据的价值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将大数据思维与审计观念相融合,建立数据接口的国家审计标准的实施路径是未来学者们亟待研究的问题。

4 结束语

在2001—2020年关于国家审计的研究中,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国家审计制度与职能上。面对国家审计理论的不断完善、信息化与审计的融合,未来国家审计的研究重点将有很大的改变,学者应顺应潮流进行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发文聚类国家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模糊聚类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