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座背景下大学生后排就坐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2022-04-29 22:16孙佳怡张歆怡戴越张智茹
国际商业技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因素对策

孙佳怡 张歆怡 戴越 张智茹

摘要:随着大学课堂自主选座现象普遍化,多数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选择不同的座位。经实证研究发现,多数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后排就座,而这一选择或多或少会对学生自身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研究和分析这一现状,剖析大学生产生该行为倾向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与统计分析法,最终分析出自主选座背景下影响大学生课堂“后排就坐”行为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矫正对策。

关键词:后排就坐现象;因素;对策

所谓大学生“后排就坐”现象,就是大学生在课堂上选择坐教室后排相对“边缘化”的位置,而课堂前排座位只有少量学生坐的现象。该现象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拉远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严重影响课堂教学实效。为了进一步认识与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通过深入部分高校发放问卷、访谈交流与深入课堂观察,获得了大学生“坐后排”现象的第一手资料。以期从课程主体视角探求矫正“后排就坐”现象的有效对策。

一、大学生后排就坐现状

在当今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课堂场域中,座位因其与学生参与教学、生理健康、学习效率、课堂纪律等诸多方面有密切关系而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据以往调查研究发现,在一定阶段中,前排就坐对学生的知识吸收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成绩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偏向于选择后排就坐,即出现了大学生后排就坐的现象。

本研究预调查采用了访谈法,访谈时间为2021年9月5日至2021年9月28日。共深度访谈采访10名来自不同大学的学生。据访谈结果发现5%的大学生会选择前排就坐,37.5%的大学生会选择后排就坐,50%大学生会选择坐中间。在对一些大学生课堂的实地考察中,也可以很容易的发现,课堂第一二排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人,而后排的座位往往被坐满了。

在正式调查时,本研究选择了问卷法。问卷调查时间为2022年1月18日至2022年2月10日,要求被访者以无记名方式随机填写,共发放问卷105份,回收105份,有效率为100%。问卷中本研究主要采取likert5级评分量表,将学生后排就坐意愿进行定量分析。将1-10划分为5个区间,其中区间1-2表示“非常不符合”;区间3-4表示“不符合”;区间5-6表示“一般”;区间7-8表示“符合”;区间9-10表示“非常符合”。从问卷的调查情况来看,在问题“你会在难度不大的课程上选择坐后排,在一些很难的课程中选择坐前排”中,被访者意愿被划分为五个区间。区间1-2表示“非常不符合”,数量为15;区间3-4表示“不符合”,数量为26;区间5-6表示“一般”,数量为24;区间7-8表示“符合”,数量为30;区间9-10表示“非常符合”,数量为10。该问题的平均值为6.65。可见,在一些难度不是很大的课程中,大学生选择后排的概率更大。

由此可见,大学生选择后排就坐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因其具有一定的弊端,这应该引起学生、教师、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并对该现象进行研究,以改善该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课程,让学生提高对课程的兴趣度与知识吸收度,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二、大学生后排就坐影响因素

1.大学生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目标缺乏认识。大部分学生不清楚自己通过课程所想获得的东西,从而导致大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选择后排就坐。在“你会因为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而选择坐后排”问题中,将被访者的意愿用likert5级评分量表进行量化,区间1-2表示“非常不符合”,数量为15;区间3-4表示“不符合”,数量为26;区间5-6表示“一般”,数量为24;区间7-8表示“符合”,数量为30;区间9-10表示“非常符合”,数量为10。其平均值为5.46,该数据显示出大学生缺乏学习目标,对大学生后排就坐行为存在一定的影响作用。

大学生缺乏学习目标。因为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生涯中过于注重学习,且大多人是在家长与教师双重压力下进行学习,而到了大学,由于与家长有了较大的物理上的距离,大学生到了离家较远的地方进行上大学,家长的管控力度会大幅度减小。而且大学老师对学生的教学中需要学生自己有较强的自控能力。从高中的高强度学习到大学自主学习落差较大,使很多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目标,而产生自由放纵心理,在课堂上缺乏学习自主性。

2.大学生安全感需求

安全感属于个人内在的一种精神需求,是对可能出现事件的应对有无把握的一种反应。调查发现大学生选择后排而非前排的原因与安全感缺失有关。

(1)前排就坐导致行为受限。首先,坐前排就意味着需要经常与授课老师有眼神、语言上的互动,且坐前排的学生比坐后排的学生更能得到老师的注意。同时这也意味着一些小动作,例如坐姿随意、走神发呆、看手机“摸鱼”等行为更能被老师注意到,因此选择前排就坐的学生需要在大多数时刻保证注意力高度集中,这导致学生心理压力较大。而坐靠后座位的学生除了可以听到老师讲的课以外,还可以有更多自主性的行为,从心理上来看,后排就坐会使学生更有安全感。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在“你会感觉上课坐前排时与老师的距离太近了而有压迫感,缺乏安全感”这一问题中,区间1-2表示“非常不符合”,数量为12;区间3-4表示“不符合”,数量为29;区间5-6表示“一般”,数量为17;区间7-8表示“符合”,数量为30;区间9-10表示“非常符合”,数量为17。其平均值为5.66。这就说明行为受限这一因素是导致一部分人选择后排就坐的原因之一。且就本研究對课堂的实地观察来看,后排的自由度相对前排来说更高,也是为什么更多人愿意选择后排的原因。

(2)前排就坐与老师的物理距离过小。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课堂的讲台对第一第二排来说,距离较近,约1米左右。心理学上,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为1.2米。且选择坐在第一排的同学常常需要面临授课老师就站在自己桌前讲课的情况。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这样的距离往往会带来一定的压迫感的。这样的压迫感会给学生带来一个心理上的负担,容易让人产生不适的感觉,尤其是对情绪波动幅度较大、较为敏感的大学生来说。因此,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即便是愿意与老师多沟通的同学在选择座位时也会避开一二排,选择一个不会给自己带来压迫感的位置。

(3)大学的学生团体性带来的从众心理。从本研究的实地考察来看,前排就坐的人往往数量较少,从一个教室整体来看,前排就坐显得有些脱离群体,较为突出。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因为朋友都选择坐后排,从而自己也选择后排的同学达到了61.3%,同时也有人反應,因为前排人太少,自己不愿意做突出的那一个,显得格格不入,而选择和后排“大部队”一起。这一点符合人对于群居概念的想法,也是从众心理的体现:没有必要为了一点点可能没有效果的益处,去面对大概率带来的脱离群体这样一个结果。

3.课程挑战度与吸引力

一门课程的挑战程度和吸引力往往会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感兴趣程度,从而影响大学生对座位的选择。

(1)课程的挑战度。在社会学视野下的课堂座位分析中,课程本身的挑战度对大学生后排就坐的影响占一部分比例。在普遍认知中,在挑战难度大的课程中,学生一般都会选择坐在前排,以更好的汲取知识;在挑战难度小的课程中,学生一般会选择坐在后排。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60%左右的人选择在面对难度大的课程的时候,选择坐前排,面对难度小的课程的时候,选择坐后排。40%左右的人则表示自己坐前排或者后排不会受课程本身挑战难度的影响。在这40%左右的人中,有15%左右的学生表示,自己基本都是坐在前排,因为坐在前排方便记笔记和听老师讲课,同时也可以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从而更容易理解课程知识;25%左右的学生表示,自己大部分时候都会选择坐在后排,不太习惯坐在前排与老师进行互动,再加上如果课程本身挑战难度小的话,学生就会对这门课不那么重视,不会听上课所讲的内容。这种现象往往也会损害老师对这门课教学的积极性,以此恶性循环,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

(2)课程的吸引力。大学课堂中,所学知识较为枯燥难懂,且没有高中时老师高频率的催促学习,部分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懈怠心理。因此,所学课程的吸引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对座位的选择。当课程有趣,上课氛围轻松时,学生比较容易被课程吸引,从而选择坐在前排;但是当课程无聊枯燥时,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不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就会选择坐在后排。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70%左右的人表示,有趣的课程本身会吸引自己去学习、了解这门课程,再加上授课老师对知识点的幽默讲解,会让自己更加喜欢这门课程,更愿意去听讲、学习、理解这门课程的知识点。20%左右的学生表示自己通常会因为课程本身比较具有吸引力而选择坐在前排,但是真正了解这门课之后,就会觉得知识点很枯燥,不易理解,从而又选择坐在了后排。这就需要授课老师用通俗有趣的语言去解释、传授那些生硬的知识。还有10%左右的人表示,自己一开始对这门课程并不感兴趣,选择坐在了后排,但是授课老师用一种有趣的授课方式,将课堂氛围变得很轻松,让自己更容易理解那些枯燥生硬难懂的知识点,更愿意去聆听、去学习这门课,后来又选择坐在了前排。这种现象表明,老师上课的授课方式会影响课程本身的吸引力,从而影响学生对座位的选择,同时,若课程本身很吸引人,但是授课方式很无趣的话,也会让本来具有吸引力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

4.考研与课外科研的压力

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促使学生在各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1)大学生考研知识与课程相冲突。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但本科毕业与考研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这两者产生了冲突。例如考研数学与英语占了很大比例,但是在学校本身安排的课程中,数学与英语可能集中于学生大一、大二学习的过程中,这可能不符合考研学生学习的内容;此外,有的学生会选择跨专业考研,在这种情况下,所要学习的内容与学校安排的课程会产生更大的不同。而这些不同将会导致学生利用一些学校课程的时间来学习考研内容。根据问卷调查统计,有59.9%的学生选择坐在后排来进行一些与本节课内容不同的学习。

(2)大学生有参加科研、竞赛的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参加一些竞赛项目以及科研项目,而这方面的内容通常不包括在学校安排的课程中,也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利用额外的时间来进行相关的准备与学习。例如很多大学生会自主学习一些对科研与竞赛有帮助的课程。例如PPT的制作、python等等。所以有不少大学生会选择利用一些课程的上课时间坐在教室后排座位进行相关的学习。

三、大学生后排就坐现象的矫正对策

由上述对大学生后排就坐现象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大学生后排就坐现象是由多方面因素影响而造成的,这些因素与教师和学生这两大主体息息相关。为有效化解大学生后排就坐现象带来的弊端,对策如下:

1.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第一,教师需要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培养,拉近师生距离。每个人对不亲近的人都会预设一个安全距离,一般人际交往安全距离为1.2米,在这个范围外的谈话与交流会令交流者较为舒服。如果侵犯了这个距离,个体安全感就会降低,并且感受到巨大压力。而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一些教室前排座位与讲台距离较近。在“你会感觉上课坐前排时与老师的距离太近了而有压迫感,缺乏安全感”这一问题中,区间1-2表示“非常不符合”,数量为12;区间3-4表示“不符合”,数量为29;区间5-6表示“一般”,数量为17;区间7-8表示“符合”,数量为30;区间9-10表示“非常符合”,数量为17。其平均值为5.66。其表明教室与前排距离较近,从而使学生更愿意选择后排就坐。而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从而可以让学生即使坐前排也会感受到安全感,减少大学生后排就坐现象。

第二,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应不局限于传统的板书和PPT的教学方式。在当下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教师可以将“面对面”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手机APP、微博、微信平台、云班课、MOOC等形式相结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根据调查表明,在“你会因为网上有优质的网课资源,认为不用认真听线下老师讲课,而选择坐后排”一问中,其平均值是5.46,即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接受网上的一些优质教学资源的。所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的方法也是完全可行的。

第三,教师应创新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应将教学内容紧贴社会发展,增加课程实用性。由问卷调查可知,59.9%的人会因为考公、考研、考证等的现实压力而选择坐后排,从而可以进行与课堂无关,但较为重要的学习。所以如果教师将课程内容与考研、考证等相结合,增加课程实用性。将课程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课程内容紧贴时代脉搏,与时俱进。这样会有效避免大学生后排就坐的弊端,减少教学分离的现象。大学生也会更加重视课程的学习,积极与教师互动交流,提升大学生在课堂的专注度,减少大学生开小差频率。其次,教学内容应设置一定的难度性,在调查中显示,问题“你会在难度不大的课程上选择坐后排,在一些很难的课程中选择坐前排”中,区间1-2表示“非常不符合”,数量为8;区间3-4表示“不符合”,数量为17;区间5-6表示“一般”,数量为15;区间7-8表示“符合”,数量为41;区间9-10表示“非常符合”,数量为24。其平均值为6.65,学生普遍会在有难度的课程中坐前排,所以增加课程难度对减少大学生后排就坐现象有较大作用。

2.学生积极发挥学习主体作用

第一,学生在大学阶段应要树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己通过大学课程所需要获得的知识与专业技能,从而能为自己添加一个学习动力。在问题“你会因为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而选择坐后排”中,区间1-2表示“非常不符合”,数量为15;区间3-4表示“不符合”,数量为26;区间5-6表示“一般”,数量为24;區间7-8表示“符合”,数量为30;区间9-10表示“非常符合”,数量为10。其平均值为5.46,即大部分学生确实缺少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且认为缺少学习目标与学习动力与后排就坐存在着关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对推动人的行为、活动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外在动机只有在不损害内在动机的条件下才是积极的。所以大学生拥有内在的自我学习目标与学习动力尤为重要,当大学生能有一个明确清晰的学习目标与强大的学习动力时,就能相应的减少后排就坐现象。

第二,大学生应增强自己的自控能力。懒惰是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的,所以大学生们都需要拥有一定的自控力才能克服。学生应该在课堂上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较高程度的专注度,努力突破自己,走出舒适圈。李大钊先生曾言“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主动选择前排座位,努力汲取知识,为今后投身于祖国的建设而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宋立华.社会学视野下的课堂座位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3(08):58-61.

[2]李群培. 空间社会学视角下的后排学生的座位体验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9.

作者简介:

孙佳怡(2002-),女,汉族,江苏大学本科在读,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基金项目:

江苏大学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2110299477X)。

猜你喜欢
因素对策
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影响因素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