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树下套种蒲公英种植模式初探

2022-04-30 21:55祝天天任建东王金山王乃夫
果农之友 2022年3期
关键词:林下经济蒲公英

祝天天 任建东 王金山 王乃夫

摘 要:蒲公英的药用、食用价值都很高,用途广泛,且其适应性很强,具有一定的耐阴性。在无花果树下套种蒲公英,可以增加种植收益,提高单位种植面积的效益。介绍了无花果树下套种多倍体蒲公英的种植模式,以供无花果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无花果;蒲公英;林下经济;果园套种模式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作为一种多年生药食同源的菊科蒲公英属草本植物[1],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极高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2]。近十来年,除了专家学者外,普通大众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蒲公英的食用价值,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到蒲公英是可以鲜食的,蒲公英的药用、食用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许多人在提到蒲公英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蒲公英毛茸茸的种子,一吹即飘散的场景。这也说明了蒲公英有一定观赏价值。因此,可以说蒲公英是一种“药食观”三用植物,可以把它应用在休闲采摘农业中。

同时,蒲公英生长适应性很强,且对光照要求较为宽泛,虽是喜光植物,但其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3]。因此,蒲公英具备在林下种植的基本条件。

1 研究背景

无花果(Ficus carica Linn.)是桑科无花果属的亚热带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也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药食兼用的美味水果[4],近年来其栽培种植发展较快[4]。不过,由于无花果属于呼吸跃变型水果,在树上达到可食成熟度后才能采摘,并且采摘后极易软化、腐烂,从而导致无花果不耐贮运,鲜果的货架期很短,因此无花果除大部分进行加工外,作为鲜果供应市场时,较为适合休闲采摘[5-7]。

合理利用无花果树下空间,套种同样适合休闲采摘的蒲公英,可以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利用率,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收益。而在非密植情况下,无花果树下空间充裕,散射光充足,适宜种植蒲公英(图1)。

2 试验区概况

2.1 环境条件

试验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距离漳河河道不足2千米,处于小淮山与矮山之间,试验地地形较为平坦,略有起伏。试验区全年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6 ℃;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间约2000小时;雨量适中,年平均降雨量约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无霜期219~240天。试验地因紧邻小淮山,土壤状况稍差,保水性差、易结块。

试验地距离响水涧景区仅8千米,且紧邻455省道,交通便利,适宜发展休闲采摘种植。

2.2 林地条件

无花果为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树干为圆形、广阔开张[8]。试验地种植品种为芭劳奈,树势中庸[9],在冷棚内种植,株距2米、行距2.5米,平均株高2.5米。种植蒲公英当年无花果树已达到盛产期。无花果树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为枝叶生长旺盛期,之后下部叶片开始脱落,树下光照度逐渐增强。

3 生长条件

3.1 温度要求

蒲公英的适应能力强,首先,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在各类土壤中都能生长;其次,蒲公英对温度的适应性也较强,既抗寒又耐热[10]。不过,蒲公英还是较为喜欢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比如在阴坡潮湿的环境条件下, 蒲公英的叶片舒展、肥大、呈深绿色;但是在阳光充足的干旱地方,蒲公英的叶片会出现皱缩现象[11]。据了解,蒲公英茎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2 ℃,温度较高时,会生长缓慢,易老化[11-12]。

在气温较高的7—9月份,无花果枝叶较为繁茂,可以为树下的蒲公英起到遮阴效果,提供较为阴凉的环境。因此,在无花果树下适宜套种蒲公英,可使蒲公英茎叶有效生长时间延长。

3.2 需光特性

蒲公英是一种喜光植物,其生长对光照有一定的要求,在其生长季节至少需要光照度在10 000勒克斯以上[13]。不过,蒲公英的光补偿点较低,较为耐阴,因此蒲公英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10]。

无花果在除去7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的枝叶繁茂期外的时间内,枝叶较为稀疏,树下散射光足够蒲公英生长使用。在无花果的枝叶繁茂期,无花果的生长势很强,形成树冠较早,但是其发枝力和萌芽力都较弱,因此无花果的树冠整体会比较稀疏[14]。洒落到树下的光照也可以满足蒲公英的生长需求。

4 品种选择

所选蒲公英品种为铭贤一号多倍体大叶蒲公英,植株大、长势强、产量高。叶片长度在30厘米以上,最长可达50厘米左右,呈簇状直立生长,不长主茎,叶基常显红紫色。可像韭菜一样收割,一年可收获4~5次。该品种适应能力强、抗病虫害能力强,可在全国各地种植[15-16]。

5 育 苗

由于本试验所选蒲公英品种种子量较少,为保证种子发芽率,故采用了育苗移栽的方式。利用128孔穴盘(上口径300毫米,底部160毫米,深度400毫米)和普通育苗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为主)进行育苗。把穴盘平铺并排摆好,先以“手捏成团、掉落摔碎”为标准,给基质加水拌湿,后装入平铺的穴盘内。再用3~5个空穴盘叠放在装有基质的穴盘上,用手适度压实,达到基质凹下去0.5~1厘米的效果即可。每穴播种3~5粒蒲公英种子,随后把基质倒在穴盘上,用抹子或其他工具抹平即可。

播种并覆基质后,用1000目或更细的喷头进行喷水,喷洒均匀。喷水时注意要不停晃动喷杆,避免集中喷向同一个位置,以防把蒲公英種子喷出来。尽管蒲公英种子在1~2 ℃时即可发芽[11],但是蒲公英种子在15 ℃条件下发芽速度会较快[17],因此在喷水后需根据实际情况搭小拱棚保温保湿,控制其温度不超过25 ℃。

6 整地移栽

结合整地每亩施用500千克腐熟羊粪,用旋耕机旋耕10~20厘米,使羊粪与土壤充分混合。在两侧无花果树下各做宽110厘米、高15厘米的垄,两垄中间留30厘米的沟,以备排水用。在垄上铺设宽120厘米的银黑双色地膜,黑色面朝下,银色面朝上,既保墒土壤,也可防止杂草滋生,同时还可为无花果、蒲公英叶片增加反射光。

当穴盘苗达到15厘米左右时即可移栽定植,定植前一天可先给穴盘苗喷一遍水,使基质湿润,便于第二天带基质移栽。试验中蒲公英定植的株行距为25厘米×25厘米,实际种植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株行距,比如株距可缩减为15~20厘米。定植后及时浇透水。本试验中利用直径5厘米的斜7孔微喷带进行喷灌,微喷带置于两垄中间的排水沟内,多余的水可沿排水沟排走。利用微喷带除可补水外,在炎热的夏季还可适当喷水降温。

7 田间管理

蒲公英的抗逆性很强,稍加管理就会生长良好[18],可根据无花果的生长需要追肥。但为了保证蒲公英正常生长所需的养分,可在每次收割后,伴随喷水施用复合肥。另外,在炎热的夏季,为使蒲公英叶片保持鲜嫩,可适当喷水,在补水的同时为周围环境进行降温。

8 病虫兔害防治

多倍体蒲公英的抗病性较强,病虫害的发生较少[10]。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日常中也需要多观察,发现病虫害等问题,及早解决。试验区所在地存在一些特殊情况:(1)试验区靠近小淮山,常有野兔出没。第一批次定植的蒲公英长起来后,就被野兔咬食了大半,是在贴地面处咬断叶柄,较为整齐,但每个叶柄的断面并没有像镰刀割过后的平面。同时,仔细观察银黑双色膜的表面,可以看到野兔的爪痕。(2)试验区所在地的土壤疑似周边山上石头风化飘落积累起来的,极易结小块,且极难震碎,易积聚有害微生物,导致蒲公英烂根。

针对上述兔害,可在田间野兔常出没路径上布置捕兽夹,但是要注意摆放位置,避免伤人,尤其是采摘无花果的游客,在不清楚情况的前提下,极易被伤。针对蒲公英烂根现象,可喷施枯草芽孢杆菌和氨基酸水溶肥,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同时,增强蒲公英的抵抗力。

9 采 收

无花果树下种植的蒲公英,可结合无花果采摘,考虑以菜用为主。待蒲公英株高达到20厘米时便可采收,一般在达到25厘米以上时再行采收。采收时贴地面割取地上的叶片,或者采摘外层大叶。采收后5天内禁止浇水,以防烂根。另外,蒲公英可以全株入药,作为蔬菜的销路出现问题时,可以作为药材销售。上部叶片仍可收割,收割后晾干;以根部做药材时,将肉质根挖出后摘除老叶,晒干后作药用。

按每穴定植2~3株蒲公英计,每茬可收获蒲公英鲜叶0.0325千克/穴,按照25厘米×25厘米的株行距,每排无花果树下种植4行蒲公英,除去靠近无花果根部位置的区域,每亩可定植2900穴。即每茬可收获蒲公英鲜叶94.25千克/亩。一年约可收获3~4茬蒲公英鲜叶,共可收获282.75~377千克/亩。

10 结 论

通过试验,无花果树下套种多倍体蒲公英,蒲公英鲜叶按照20元/千克的价格计算,每亩可增加5655~7540元的收益。不过,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播种,会在前期增加人工成本,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参照李淑春[19]或其他研究者的技术方法,采用条播的方式进行播种。综合来看,无花果树下套种多倍体蒲公英可以显著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并且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值。

参 考 文 献

[1]   蹇黎.蒲公英产业的态势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22):29.

[2]   康文锦,徐兴军.药食两用植物蒲公英的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J].西部皮革,2019,41(12):60-61.

[3]   许趁新,车寒梅,李如欣.冀南山区核桃林下套种蒲公英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0(2):76-77.

[4]   段志坤.无花果的生长特性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21(2):25-28.

[5]   马锞,马会勤.广东无花果栽培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热带农业,2019(1):16-18.

[6]   孙亚玲,岳林旭,刘少军,等.山东省无花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落叶果树,2019,51(6):28-30.

[7]   张丽思,张玉琼.观光采摘让无花果成村民“致富果”[J].农村新技术,2020(9):48.

[8]   李国强,郑小明,李朝华,等.无花果的生长习性及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4):83-84.

[9]   陈敬坤,张晋国,张承文,等.无花果新品种斯特拉和芭劳奈的引种表现和种植要点[J].农技服务,2016,33(8):35.

[10] 火振明,张力文,李俊年,等.金叶复叶槭幼龄林林下种植多倍体蒲公英栽培技术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0(7):107-108.

[11] 陈继忠,王成珍.蒲公英的特性及其栽培[J].现代园艺,2007(3):12+23.

[12] 王丽,王忠伟,张海燕.药食兼用型蒲公英高产栽培技术[J].蔬菜,2013,(9):44-46.

[13] 孙国光,倪竞德,朱瑞,等.杨树中幼龄林间种蒲公英栽培技术及效益初报[J].江苏林业科技,2012,39(6):39-40.

[14] 凌晓明,黄鹏.无花果的生长结果习性及栽培要点[J].山西果树,2005(4):17-19.

[15] 王新國.特大型多倍体蒲公英新品种“铭贤一号”简介[J].蔬菜,2001(3):15.

[16] 宋秀英,赵晓明.巨大型蒲公英新品种铭贤一号简介[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4(3):25.

[17] 张晓杰,尹春梅.蒲公英栽培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J].吉林农业,2018(17):79-80.

[18] 王玉娟.蒲公英的栽培与管理[J].新疆农业科技,2008(3):50.

[19] 李淑春.蒲公英大棚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9(15):73.

猜你喜欢
林下经济蒲公英
蒲公英
泸水县发展林下经济初探
邢台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吉林省林地清收背景下林下经济推广的研究
蒲公英
可以吃的蒲公英
行在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