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新业态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2-05-01 14:04魏晓颖
旅游纵览 2022年3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智慧旅游高职院校

魏晓颖

摘 要:网络信息技术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智慧旅游新业态,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好地推动智慧旅游新业态发展,有必要给予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方案足够的重视,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大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力度,调整并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结构,以增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智慧旅游市场需求之间的契合度。

关键词:智慧旅游;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中图分类号:F590-4;G71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2021年度课题“智慧旅游新业态下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NJSY21535)。

智慧旅游通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对旅游活动、旅游资源、旅游者各方面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和利用,并结合旅游者的需求及时地推送各类旅游信息,帮助旅游者合理地安排旅游活动,将信息技术嵌入到旅游产业发展之中,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的智能化水平。当前国家对智慧旅游的发展较为关注,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智慧旅游以技术为支撑,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感知体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此,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方案也需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对智慧旅游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研究,了解当前智慧旅游对于旅游人才的具体要求,从而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式与方法进行调整,为智慧旅游产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1]。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依然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将智慧旅游和现代信息技术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和未来发展。智慧旅游新业态背景下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对人才培养方案目標的影响

智慧旅游背景下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信息技术、旅游地理、公共管理、环境管理等其他知识。从智慧旅游的发展态势来看,当前很多旅游景区都配备了先进的信息设备,多数景区都实现了自动导航、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演示、社交媒体宣传,等等。周围酒店也随着智慧旅游的开展实现了在线预订、在线互动等多种服务。正是在智慧旅游的推动之下,形成了智慧景区、智慧旅行社、智慧酒店、智慧停车服务,等等。相应的旅游人才在智慧旅游服务过程中也必须对智慧旅游新业态所需要的知识设备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在智慧旅游服务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契合智慧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智慧旅游实现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旅游的相互融合,旅游企业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搭建信息平台,能够为旅游者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推送各类有价值的旅游信息,使得旅游类专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更为紧密,相应地对人才培养方案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要学习传统的旅游知识课程以外,还需要加入现代信息技术。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多采取校企合作方式,所合作的企业多为景区、酒店和旅行社,在合作过程中企业能够对人才培养模式起到的主导作用十分有限,在合作深度和广度方面还存在较多制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现有的专业教师更偏向于对旅游管理理论的讲解,缺少其他学科知识传授和信息化实践锻炼,未能将旅游管理专业与信息技术和现代营销等学科进行有效结合。虽然在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也尝试探索智慧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但由于受到制度机制限制,智慧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培养出来的人才还难以满足智慧旅游的发展需求。

(三)对人才培养环境的影响

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当前,国家非常注重旅游产业发展,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区的资源禀赋,打造形式多样的旅游内容,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各地在推动智慧旅游过程中既注重信息技术的引用,也从本地资源禀赋角度出发,制定各项政策机制;既要求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也注重人才引进。这就对当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对整个市场环境和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和了解,认识到智慧旅游对人才培养环境产生的深刻影响,并以此对人才培养方案模式、培养内容、培养方法进行调整。加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在知识学习、社会实践过程中能够凭借的手段和方式也变得更为多元化,对于旅游产业的认知也更为全面。相应地,如果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坚持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势必会难以契合当前的实际需要。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应与时俱进,主动引进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优化人才培养外部环境,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个性化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智慧旅游新业态背景下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对接智慧旅游新业态对旅游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需求,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为智慧旅游新业态发展输送更多复合型人才,更好地适应当前智慧旅游新业态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传统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更加注重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但随着智慧旅游新业态的出现,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智慧旅游对信息技术运用的越来越广泛,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但部分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未对市场需求进行广泛调研,也未能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现有人才方案与旅游市场需求联系不紧密。因此必须转变传统人才培养理念,关注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并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沟通互动,了解当前智慧旅游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并以此为导向对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以信息化课程丰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智慧旅游背景下需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但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并没有将信息化课程纳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全面性。为此,有必要加大对信息化课程的重视程度,并将其作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重要模块,结合智慧旅游发展特点将酒店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化等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体系之中。同时还可以开设网页开发、信息管理、网页设计等辅修课程,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多元化选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念讲解,也要注重实践体验,要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进一步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2]。

(三)合理调整师资力量

智慧旅游新业态背景下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团队也提出了新要求。当前,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虽然具备了专业的旅游知识,但对大数据、云计算、网络信息技术了解得不多不全,对于当前智慧旅游最新动态和相关技术缺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为此,一方面,要加强院校之间的横向联动和合作,通过课程互通、教师联动等多种方式,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专业的信息化教师队伍,实现对师资力量的合理利用,提供更为系统的智能知识课程讲解。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培养,选派一批年轻有为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通过委培和合作培养的方式让其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授课质量。

(四)注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注重了理论知识的传导,而忽略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部分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未与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学生缺少实践岗位和实践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因此,应将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一方面,要加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实践基地建设,积极与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向上级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结合人才培养实际,在附近旅游景区打造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实践基地,并选派专业的带队教师带领学生到实践培训基地进行岗位实习和锻炼。另一方面,要注重与旅游企业合作,打造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合作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旅游企业在实践层面和旅游产业发展层面的优势,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最前沿的旅游知识和旅游动态,进一步丰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为学生顺利畢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智慧旅游新业态背景下,有必要从实践层面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的问题。

(一)将智慧旅游纳入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之中

智慧旅游新业态背景下要求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必要的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学会用微博、微信、论坛等媒体对旅游目的地进行营销和推广。基于此,有必要对原有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一方面,要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素养培养,结合当前旅游企业和景区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做好旅游类课程设计,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进而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加信息技术类课程比例,要将互联网旅游技术、大数据分析、管理信息系统、智慧酒店管理、新媒体应用技术等知识纳入课程体系之中,进一步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智慧旅游驾驭能力[3]。

(二)加强政、校、企合作

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要充分发挥引导和规范作用,为智慧旅游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对高职院校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有效解决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智慧旅游实习实训场地不足的问题,为其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资源。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校企合作。企业和高职院校要签订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协议,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并从智慧旅游需求角度出发为旅游产业和企业培养定向人才,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帮助毕业生明确未来就业方向和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就业率。

(三)构建更为多元化的实践载体

智慧旅游新业态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高职院校有必要结合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新情况和新变化,构建更为多元化的实践载体。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建立智慧旅游实训室,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提升实训室条件的真实性,能够让学生在智慧旅游实训室学习不同领域的信息知识以及与智慧旅游相关的智能操作系统,学生通过完成相应科目掌握必要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信息调研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到的信息知识与实践相融合。同时在点评和验收阶段,除了教师打分以外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指出对方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四)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为了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效果,就必须从外部环境入手,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应加强与政府教育部门、宣传部门的联系和互动,结合区域旅游发展,大力宣传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社会公众有更为全面的认知和了解,从而形成全社会支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应主动作为,给予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足够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并定期地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本地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发展问题,出台更为详细的规划和指导意见,推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良性发展[4-5]。

[1] 张季云,阚志霞.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方式的再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6):44-45.

[2] 王鸣柳.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建议[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15):145-146.

[3] 林东,严亦雄,李强,等.智慧文旅时代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4):106-110.

[4] 赵海荣,孙国荣.智慧旅游企业与高职院校精细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安徽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4):18-20.

[5] 李婷.智慧旅游背景下的高职旅游专业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19(23):144.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专业智慧旅游高职院校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有效教学的实践探讨
大数据时代黔东南州智慧旅游开发研究
京津冀休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一)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