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求暂时下线“拍照搜题”类App

2022-05-01 02:07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搜题独立思考备案

2021年12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加强教育App管理,推动其与“双减”政策衔接提出明确要求:对于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 App,暂时下线;暂停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App的备案工作,已备案的相关教育App暂时从平台下线;不再受理学前线上培训App备案申请,已备案的相关App予以撤销。

根据通知,“拍照搜题”类App需整改到位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方可恢复备案,未通过审核的,撤销备案;下线的相关教育App提供者获得中小學线上学科类培训许可后,在平台补充许可信息,提交恢复备案申请,经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恢复上线,未获得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许可的,撤销备案。

多维解读

“拍照搜题”类App,“求知”与“求懒”并存

使用“拍照搜题”类App,学生可能是为了“求知”,也可能是为了“求懒”。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这意味着,只要有网络、有设备,偏远山区的孩子也可以接触到大城市的教育资源,这对“求知”的学生而言是件好事。对他们来说,“拍照搜题”类App就好比老师或一个成绩优秀的同学在身边,可以随时请教,获得解题思路。但也有很多学生下载这类App,只是为了快速完成作业、抄袭答案。因为使用“拍照搜题”类App便可以轻松获取原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的答案,他们逐渐对其形成依赖,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以至于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老师讲解。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条格言道出了学习的真谛。就学习的科学逻辑而言,破解题目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的“实弹演练”,其结果可用于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个过程一定是不轻松的,但却无比重要。因为通过“问”与“答”,学生的知识储备完成了从“入眼”到“入脑”的过程。“题目一拍就能出答案”,学生不用思考便可轻松完成作业,并不利于其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更何况据媒体报道,这类App的平均准确率不足60%,即便仅作为参考,也应对其价值存疑。“求知”与“求懒”并存,这是“拍照搜题”类App毁誉参半的原因,也是教育部决定暂时下线它们的考量。“拍照搜题”类App需要进行怎样的整改,如何才能恢复备案?这些问题仍需进一步观察。

下线“拍照搜题”类App,让教育回归正途

教育部出手,对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App暂时下线,是一种果断的干预和制止、一次有力且及时的纠偏。或许有人会说:“搜题软件本无问题,问题出在不自律的学生身上。”诚然,凡事都需要辩证看待。对于处于成长可塑期和心智发育渐进期的中小学生来说,一边是费力费劲地独立思考解题,一边是搜题软件轻而易举的“拍照即来”,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很难不把这些软件当成解题“神器”、作业“救星”,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开始在各类考试中利用其来作弊。这样的结果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而言,其负面影响和成长隐患可想而知。

但不应忽视的是,“拍照搜题”类App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与部分教师布置过多、过难的作业,且将批改作业的任务压在了家长的身上,而很多家长无力辅导、批改作业,只能靠“拍照搜题”类App寻求答案有关。此前,教育部已经多次发文,明确禁止让家长批改作业,“双减”政策亦再次对此予以强调。由此可见,“拍照搜题”类App暂时下线既是对教育App的强化管理,也符合“双减”政策的规定。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从不会做到会做,从会做到会思考,这应该是一个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真正学到的东西。暂时下线“拍照搜题”类App,不是全盘否定此类App的作用,而是为了让教育回归正途。只有正本清源,让教育回归正途,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优秀学生。

猜你喜欢
搜题独立思考备案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警惕搜题App禁锢学生思维活力
关于备案建材事中事后监管的实践与思考
我省高校新增备案和审批本科专业名单
搜题软件暴露出了教育的哪些问题?
谈独立思考
解读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双轨制”
谈独立思考
保健食品或可探索“审批+备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