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建设中劳动教育资源挖掘与应用

2022-05-04 22:02朱祖勇吴良才郑冰海
中学理科园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生态园挖掘劳动教育

朱祖勇 吴良才 郑冰海

摘   要:晋江市中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把生态园作为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把生态园的建设与劳动教育资源挖掘相结合,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与课程实施相结合。充分利用地方自然、人文资源,融合课程与文化特色,尊重学生身心规律,打造户外课堂,为学生参加劳动教育提供载体,帮助学生体验劳动过程,培养学生良好劳动品质,落实劳动教育课程价值。

关键词:生态园;建设;劳动教育;挖掘;实施

引言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落实《意见》精神,教育部组织研究制定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意见》指出要“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 1 ]。

晋江市中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是以劳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践基地,十几年来重视劳动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实施。近几年当地政府划拨约五十亩地用作基地建设,根据基地的发展定位拟建设成生态园,丰富劳动教育资源。经过几年的努力与积累,生态园已初步形成规模,教育效益凸显。本文对生态园建设如何与劳动教育资源挖掘、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相结合,落实《意见》《纲要》精神进行阐述。

1  建设与资源挖掘结合

《意见》指出要根据各地区和学校实际,结合当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条件,充分挖掘可以利用资源[ 1 ]。生态园规划、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充分挖掘、利用当地劳动教育资源,与基地校本课程体系相结合,进一步凸显劳动教育课程与文化特色。

1.1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融合已有课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间技艺,在强调文化自信,重视民族精神传承,在当前重视闽南文化、海丝文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一个热点。基地历来重视乡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并成为课程特色。在生态园规划建设过程中继续结合地方资源实际,做好传统文化与乡土资源挖掘,强化与已有课程体系、校园文化的融合,进一步凸显基地在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特色,强化劳动教育文化培育。

基地地处紫帽风景区,“百心”是标志性景点,把该景点融入生态园建设,在生态园中布置各种写法的心石刻,让学生解读不同的心,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摆正心态。根据基地劳动教育课程规划建设“百心”“百菜”(蔬菜栽培)“百花”(花卉栽培、盆景欣赏)“百草”(中草药种植)“百果”(果园管理)“百工”(传统技艺)等。

“碑拓”是基地以前开发的传统文化方面的实践项目,该项目需要用到石刻,原来没有固定的实践场所,需要临时搬动,不能很好地展示课程文化。在生态园建设“碑拓园”,作为该项目的户外实践场所,把学生实践的相关石刻融合在景观中,增加石头印章,姓氏衍派,文字发展,家风家训等相关的石刻,把闽南建筑构件、建筑技艺,生产生活器具等融入其中,不断丰富课程资源,提升课程文化内涵。

乡土文化资源来自学生生活的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发现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而与原有课程的融合可以进一步凸显基地劳动教育课程特色与文化特色,帮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了解泉州浓厚的乡土文化,激发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

1.2  挖掘生态自然资源,打造户外课堂

生态环保是教育的有机组成,规划建设过程中,要落实劳动教育要求,结合基地的办学理念,确定生态园功能。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既节约成本,又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环保,爱护环境,增强社会责任。

1.2.1  保持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因势利导进行规划建设

生态园处于山谷之间,山坡上原有龙眼、杨梅等各种果树,低洼处有一条水沟,由于排水不畅,形成沼泽地。规划时因势利导,保留原来的山坡果树并进行补植,丰富品种,形成果林区。充分利用天然水源这一优势,对水沟进行清淤整理,增挖池塘,并种植水生植物和養鱼。排水通畅后低洼处开发成蔬菜种植、水田劳作等区域。水池边、山坡上适当保留原生态,用作鸟类栖息区,丰富生物多样性。适量养殖蛋鸭、鹅、羊等动物既营造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农耕文化,又遵循生物相克的原理,起到减少福寿螺与蚊虫的滋生及驱蛇的作用。沿路、水沟及分区交界处搭配作物、储藏、爬藤架、农耕文化宣传栏等起到区域隔离与文化营造功能。利用山坡高差建设户外阶梯教室,适当位置点缀小广场、小景点,既可以形成高低错落的自然景观,又可以作为实践活动的教室。

1.2.2  活用各种建设元素,提升资源使用效果

保留原生树木,并适当搭配造景。减少钢筋混凝土的使用,用生态园原土作建设材料,减少硬化,保持土路,保留渗水功能,建设会呼吸的地面。充分利用开采石头留下的石块,大块有一定造型营造景观,较小的用作水池护坡,既自然又节约。收集旧轮胎做成护栏、篱笆、台阶、花池、景观。收集拆迁的旧建筑构建、古农具融入生态园建设中,或作为建设材料或独立摆设,既体现废物回收利用,又帮助学生了解学习闽南建筑风格。

自然资源的挖掘应用可以降低建设、管理维护成本,丰富劳动教育资源,凸显地方特色;可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营造和谐独特劳动教育文化,既起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打造户外课堂,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

2  建设与课程开发结合

《纲要》指出项目实践是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 2 ]。劳动教育强调实践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应把生态园打造成学生实践体验的场所,在文化景观营造的基础上把各种劳动教育资源开发生成为劳动教育课程,形成可供劳动体验的实践项目,使文化景观与课程开发有机融合。

比如建设校园微景观“水耘间”。项目靠近水塘,规划以水为主题的景观并开发系列实践体验项目。利用原来的大石头周边的落差建设叠水景观(水源用水管把上游的溪流引来),小水池开设捉泥鳅体验项目。大石头下面由于山上渗水,长期淤积,顺势整成两个水面场地,分别种植水生植物,和水田(进行插秧体验),水田上岸处用旧轮胎做成整排台阶方便学生上下,体现废物利用的理念,台阶上画小蝌蚪找妈妈画面营造农耕文化氛围,体现生态环保理念。水田和原来的池塘交界预留空地搭建棚架种植紫藤,地面用防腐木铺设,既可用于学生集合又可以开设模拟插秧等农运会项目。在水塘边设置水车、桔槔、辘轳水井等农具供学生实践操作。棚架与围墙边的高差用旧石板铺设台阶,在进行趣味农运会时作为学生就座的场所。围墙上布置农耕文化壁画,围墙下空地做成沙坑可以进行犁地、沙雕等实践项目,结合壁画、传统农具开设探究农耕文化、传统农具实践项目。围墙及石头周边点缀亭子,通过防腐木把亭子、大石头、水池进行有机衔接,做成亲水平台,用旧石板做桥面,保留原来的树木,点缀蜂箱与周边的果树、花卉形成和谐的生态环境。

实践场所的建设,实践项目的开设,为学生参加劳动教育提供载体,强化学生的劳动体验,促进生态园的建设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发挥劳动教育资源的作用。

3  建设与课程实施结合

把劳动实践与生态园建设相结合,把生态园建设转化为劳动教育任务,可以创造真实的劳动情景,既能让学生参与劳动体验,又能把学生的劳动成果保留下来。可以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造,提高成就感,培养劳动精神,增强教育实效。

例如基地开设《夯筑与土墼》实践项目。夯筑、土墼以泥土为主要建设材料,环保生态,是传统的建筑技艺。基地建设坚持环保理念,因此把该课程的实施融入到生态园建设中,把建设形象墙、田埂、展台、矮的挡土墙等作为劳动实践任务组织学生参与,把学生做的土墼留作建设材料。

由于模仿真实的劳动生产环境,需要使用锄头等工具及水泥等材料,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安全纪律教育,强化学生安全生产意识。引导学生分析如何提高质量,让学生在作品上留下记号增强学生质量意识、责任意识。组织学生劳动体验后进行反思交流,分析如何提高技术、改进工具,对劳动态度进行反思评价,从而深化学生体验,内化为优良品质[ 2 ]。

作为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基地布置了相关的传统农具,这些传统农具不仅是基地的文化景观建设,还可以转化为学生操作体验的实践项目。首先在收集布置农具时教师参与设计复原,并根据需要進行必要改造,让景观动起来。其次组织学生进行操作体验,探究劳动工具的原理,感受其发展与变迁,并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参与相关器具的改进设计,比如汲水工具、投石机等的设计与制作。

传统农具的实践体验可以让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伟大,感受劳动创造一切的含义。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创新创造,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不断创新,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4  结语

生态园是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建设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重视与资源挖掘、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相结合,将进一步形成基地办学特色,凸显劳动教育文化,发挥劳动教育课程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3):2-6.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Z2):2-11.

猜你喜欢
生态园挖掘劳动教育
创建人文生态园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林业生态园设计中如何融入地域性景观
玩水上步行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