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一座特别而温馨的公园

2022-05-05 14:39冯彤羽
走向世界 2022年15期
关键词:红木童话世界仙子

冯彤羽

红木公园位于温哥华南素里,没有大门,也没有明显的标记,更谈不上收费了。公园有两处停车场,分别能停几十辆车,由此可见,平日里来这里的游客并不会太少。

虽说气温还比较低,但游客还是陆续走来。公园说是没门,但耸立的大树两旁能看出是人为修剪而开拓出的路,远看就像是一扇敞开的高门。

门两边尽收眼底的是一片高高而立的红杉树,用“参天”来形容并不为过。向里略走一会儿,是青青的草地,娇艳得让人难以置信。说起来也有趣,温哥华的夏天草地都是黄的,即便天旱,政府也不容许浇灌。而到了冬天,温哥华阴雨连绵,草地却焕发青春,格外养眼。

公园进门处有个儿童乐园,滑梯、跷跷板、攀绳和秋千之类的应有尽有。老远会听到孩子们的欢歌笑语,让这个世界凭空增添了不少热闹和朝气。几乎和我同时进入的是一位年轻的华人母亲,领着两个不大的男孩,进门后径直朝儿童乐园走去,看来是熟门熟路。长长的草坪处有凉棚,材质全是木料。加拿大不缺木材,从一个个凉棚用料上就可以看得出。棚顶有宽大的木板遮阳,此时落满了枯叶,远看令人遐思,甚是壮观。凉棚下是木制座椅,能同时坐十几个人。恰好看到一位女士领着孩子在那儿悠闲地吃着点心、喝着饮料,不难想象风和日丽时在此野餐该是何等的惬意,这样的凉棚至少有3处,再次佐证了公园游客平时一定不会少。

许多人都是结伴而来,母亲或父亲陪着孩子居多,年轻人成群结队,嬉笑打闹着跑来跑去,一看就是学生。也不知是放了学,还是下午没课,书包背在肩上,“疯劲”特盛,估计是课程压力不大。不少人牵着宠物,狗狗为多,各式各样。有体格壮硕的,也有小巧玲珑的。一对年轻夫妻用背包背着一只黄猫,见人便“喵喵”直叫,像是在打招呼。“独行客”大都戴着耳机闷头快走,很快消失在高耸的树林之中,那架势甭猜一定就是来“锻炼”的。后来发现,这个公园很适合健身。

红木公园有个奇怪的现象,没有路标。由于担心迷路,我一直追寻一些游客的行踪,不敢独自行动。其实后来才知道,公园里供行走的路一共有5公里多,而且是在城市里,肯定走不丢。不过如果一个人不熟悉环境,贸然走进来还真有些“迷糊”也有些担心。因为抬头低头都是五六十米高的“巨树”,地上还横七八竖地歪着躺着一些不知何原因倒地枯烂的树木,看上去有些“阴森”,还是心有余悸。当然这只是担心而已,据说此地治安一直很好,而那些在我看来有些“震撼”的树木,恰恰是当地人喜欢的。走在这样的树林里,不仅可以呼吸到天然新鲜的空气,还可以尽情领略大自然的风光,这在喧闹的城市里是很难享受到的。我想这很可能就是游客喜欢这里的重要原因,因为这座所谓的公园,除了树木草地,没有太多诱人的东西,但人们看重的恰恰是“原始”形态。

加拿大这样的公园不少,因为地大物博、植物茂盛,所以政府开辟了不少地方让人们有机会拥抱大自然。但红木公园还是有些特别,因为它曾隶属私人。

19世纪早期一位拓荒者取得这块约5.3公顷庄园的拥有权,他在此开荒种地,养育着全家。多年后,年事已高的他便将此地作为礼物一分为二送给了失聪的双胞胎儿子。两兄弟并没把土地分开,虽然听不到世间的声响,但挡不住兄弟俩对大自然的热爱,于是从1893年开始在以后几十年的生涯里,他们就专注干一件事:移植和栽种了大量来自欧洲、亚洲和北美的树木。他们广泛搜集来自俄国、意大利、日本、中国等世界各地的树种并有规划地栽种在庄园里,其中最早也最多的是来自美国加州的巨红杉,亦被称为“海岸红木”,后来红木公园因此得名。除了红杉,庄园里还有黑胡桃、欧洲白蜡、中国板栗和欧洲白桦等50多种落叶和针叶树,经过100多年的风吹雨淋、阳光普照,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自然乐园。

兄弟俩终身未娶,为了保护这片心爱的自然世界,他们在森林里建造了一间树屋,一直生活在庄园里与大自然为伴,精心呵护着那些他们喜爱的高大树木。进入20世纪,两兄弟决定把庄园捐赠给素里市政府。1959年这里变成了公众休闲之处,庄园改为公园。

当年两兄弟居住的树屋,因火灾早已化为灰烬,但人们为纪念俩兄弟就在原地复制了一间。所有来公园的人一定会先到树屋前看一看,然后再去公园其他地方。而对孩子们来说,最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是树屋后面的一片隐藏的树林,那里是孩子们无比向往的地方。

踏着满地的青草、绿苔,走过杂乱的树枝,透过树木会赫然发现,眼前是一片神奇的色彩斑斓的天地:数百个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小树屋”悬挂在树枝上、隐藏在遍地的树叶中、安卧在倒地的圆木上、围坐在粗壮的树底下,周围布满了苔藓和蕨类植物,地上横七八竖倒躺着有许多原木,而那些摆放不规则的“小树屋”,则像一个个小仙子、小幽灵随时映入人们的眼帘,这真是现实中的童话世界,让所有身临其境的人无不发出惊奇的感叹。

“小树屋”是用薄薄的木材做成的,大的像挂钟,小的像八音盒,还有的像小圆筒。大都是原始的底色,然后涂上各种颜色,有的在屋顶,有的在屋檐,还有的在屋面。

是谁创意并发起了这个童话世界?似乎没有权威确切的答案。人们只知道,公园中这处特殊神奇的地方,成了孩子们的好奇和向往之处。许多孩子在大人的带领下,拎着早已准备好的“小树屋”,激动而欢快地奔向树林深处,找一个好的位置、挑一处理想的地方,然后把自己亲手制作或者在商店购买的“小树屋”放置好,然后默默许愿,祈祷自己的期盼变为现实。

在这里,我看到了与我同时走进公园的那个华人母亲和她的两个孩子,其中稍大的孩子手里拎着一个崭新的“小树屋”。母子三人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指指点点,一看就是在寻找合适的地方,最后他们把“小树屋”摆进了一棵倒地的大樹的树洞里。临走时,孩子一再回头,仿佛放心不下。

孩子们都相信,“小树屋”里一定会住上可爱的小精灵和小仙子。虽然他们从未见到过,但依然觉得自己的梦想一定会成真,否则那成百上千的“小树屋”会从何而来?甚至就连陪伴而来的大人都相信,这些“小树屋”会给小精灵小仙子们带来快乐,因为孩子们的真诚和善良会感动每一个前来游览的人。其实,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儿时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大人讲述的童话故事。那些来自传说、出自作家笔下甚至是大人们即兴编造的神奇而美丽的画卷,像魔幻一样展现在眼前,让孩子们无比激动好奇,更会浮想联翩,以至于小小的脑海里充满了期盼和梦想。这些美好而奇特的梦境伴随着孩子们一直成长到“成熟”,直到有一天恍然大悟。童话世界是孩子们不可缺失的另一个大千世界,它彰显的不仅只是奇幻、童真,更多是的善良、正义和美好,所以许多人并不忍心将那些在幼小心灵里埋下的“奇妙”种子轻易拔掉,依旧藏在心底,陪伴终生。

站在那一排排一片片一堆堆的“小树屋”前,你会发现无论是悬挂的,还是放在地上的,没有一个被破坏,也没有人随意去挪动,人们像是对待自己心中的童年梦想一样,精心呵护和珍爱着。?

小仙子和小精灵都出自传说,小巧的身材、灵活的动作、美丽的身姿、高尚的品德、非凡的智慧、超自然的本领,让孩子们充满了敬佩、好奇和向往。小仙子小精灵居住在森林的最深处,这更增添了神秘感,孩子们不禁会问:平时谁跟小仙子小精灵们在一起?

人們自然想到了两兄弟,想到他们无偿把公园捐献给公众的慷慨,让人们在惬意中尽情与大自然拥抱,让生活增添了更多的情趣和美好。两兄弟的高尚情操和无私作为,不就是小仙子小精灵的化身吗?

童话世界是“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虽不复存在,但可以令人遐想、令人关联,从而更加激发和坚定人们热爱生活、创造幸福的决心和信心,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包括成年人在内的许多人对童话世界情有独钟的答案了。

在红木公园走了一圈,许多人记住了大树、草坪,特别是孩子们,一定对“小树屋”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当然许多人也记住了令人心旷神怡的新鲜空气,更记住了福及后人的双胞胎兄弟。离开时没觉得这是冬季,也没觉得多么寒冷,相反一股春意滋润全身。多么希望这样的“善举”、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感觉能多一些,因为不管生在何处何方,人们对生态的需求是相同的,对美好的向往是一致的。

The Redwood Park in Surrey, Vancouver has evergreen and towering tree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lmost every visitor is amazed to learn that the park is home to more than 50 different varieties of trees. It’s credited to the twin brothers David Brown and Peter Brown who are both tree lovers. The two planted tree seeds and seedlings collected from Russia, Italy, Japan, France and other countries.

Another fascinating thing about the Redwood Park is its "fairy kingdom". Many years ago, someone nailed small wooden doors in front of some roots and tree holes, and told the children that they were the only way for fairies to enter and leave the fairy kingdom. The place has become an attraction there ever since.

猜你喜欢
红木童话世界仙子
雨后
鲸吞
凭祥红木文博城
仙子花园
美!学校宛如童话世界
仙子的房间
投资
雨中仙子
隐藏的童话世界
童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