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2022-05-05 14:42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闭幕式开幕式冬奥

北京2022冬奥会惊艳了世界。它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更真实、更立体、更生动的中国,让全世界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文化魅力,极大地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冬奥会开幕式,展现“中国式浪漫”

2022年2月4日晚8点,第24届冬奥会开幕式在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奥林匹克的火种再度点亮千年古都北京。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开场!从“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满目绿色涌动滋长,充满令人激动神往的生命力。这惊艳的一幕在网上霸屏,被称为“中国式浪漫”。

这场视觉盛宴,美轮美奂,“中国式浪漫”实际是中国文化魅力的折射。除了二十四节气,还有不少中国文化元素,诸如引导牌采用发光的雪花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中国结”图案;引导员头上戴的虎头帽,来自河北民间的传统虎头图案;透过用冰雪雕刻出的门窗,看到的是中国四季的大好河山;空中上演“迎客松”,欢迎全世界宾客的到来;舞蹈表演《构建一朵雪花》,演绎了李白的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一滴墨从空中滴落,化成“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

素材解读

北京2022冬奥会开幕式将文化元素与体育赛事完美结合,尽情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导演张艺谋说,相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次不再局限于“好看”,而是思考什么最能打动人,最能反映中国人的情怀。设计者独具匠心,整场开幕式既有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科技感,让人耳目一新。

适用话题

文化自信 勇于创新 审美情趣 文化魅力

冬奥会闭幕式,“折柳寄情,惊艳海外”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2022年2月20日晚,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伴随着《送别》悠扬的旋律,80名舞者款款上台,用曼妙的舞姿走出一幅“垂柳图”,365名参与者手捧柳枝从四周向场地中央汇聚……这一幕“惜别怀远”“折柳寄情”的场景,再次惊艳了海外。

“柳枝代表着依依惜别。”闭幕式结束后,美国全美广播公司(NBC)立刻发布文章,详细解析柳枝在中国文化中的寓意。

“柳”谐音“留”。在中国古代,送行者会折一条柳枝送给远行的人。冬奥会上,各国运动员们相聚在一起,有成功也有失意,更多是流传历史的回忆。“天下宴席终有散,如今便是分离的时刻,”NBC解释道。

在短视频平台TikTok(抖音短视频国际版)上,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也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全世界的聚会”“无与伦比”“大师之作”……大家将所能想到的赞美全给了冬奥会闭幕式。

冰雪奥运会已落下帷幕,各国运动员纵然不舍,也纷纷踏上了归程。折柳寄情、别情依依,东道主的热情好客,闭幕式上展现出的大国自信、浪漫情怀,都将被人们永远铭记。

素材解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折柳送别是我国一种传统习俗,在冬奥会闭幕式上,设计者妙用柳枝寄真情,这种充满诗意的表达,温暖了各国运动员,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愿望,传递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友人的真挚情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运动员相聚于中国,在中国度过了一段美好的、难忘的时光。今朝惜别,相约明天,愿和平的曙光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愿奥运健儿友谊地久天长!

适用话题

文化自信 风俗习惯 珍视友谊 呼唤和平 天下一家

“中国风”,被点燃的文化自信

赛场上,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展现文化魅力,成为冬奥舞台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比赛当中,花样滑冰选手彭程、金杨在《夜宴》悠扬的配乐中完成首秀,中国电影与体育比赛实现梦幻联动;置身现场,当冬奥会与传统佳节“撞个满怀”,“冰立方”等场馆在互动环节,结合民俗现场玩起游戏,观众欢笑不断,洋溢喜庆氛围;颁奖时刻,穿戴“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唐花飞雪”服饰的礼仪人员托起宛如同心圆玉璧的冬奥奖牌,古老文明与奥林匹克于方寸间交相辉映。

从服饰到配乐,从竞技到颁奖,文化之美与运动之美在冬奥赛场竞相绽放。全世界观众在观看冰雪赛事的同时,共同欣赏着中华文化的灵动与厚重。

赛场下,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齐聚冬奥村,近距离感受着中华文化的风采。

春节期间,走进北京冬奥村,“福”字当头、灯笼高挂,“中国红”与“冰雪白”交织,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运动员们入乡随俗,纷纷贴春联、贴福字,而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更令其赞不绝口。“冬奥会以来,我已吃了200个饺子。”此前接受采访时,特莎·莫德的队友、美国女选手茱莉亚·马里诺成功被饺子“圈粉”。马耳他运动员珍妮丝·斯皮泰里三餐必有豆包,甚至在比赛完等待分数的间隙,也没忘吃上一口。

素材解读

北京冬奥会收获了来自世界的掌声,赛场内外中国元素引人注目,“中国风”深入人心。通过北京冬奥会这一平台,我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折射出更加坚实的文化自信,让中华传统文化绽放光芒,让世界看到了大美中国风采。

适用话题

文化自信 文化底蕴 文化传承 心怀信仰 奥运精神

中国奥运健儿服饰吸尽眼球

备受瞩目的谷爱凌在首次亮相时的“金龙战袍”吸尽眼球。她在赛后采访中透露,比赛服与雪板都是由她自己设计的,衣服后面有金色的中国龙,雪板上也是一条中国龙,反面是英文的“人中之龙”,其目的是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

冬奥会女子冰球比赛,连扑对手五次点球的中国守门员周嘉鹰被誉为“女门神”,而她佩戴的龙纹头盔和双龙服装也大受好评。周嘉鹰在采访中也解释了头盔的创意:这是一条龙,龙在中国文化里代表了好运和力量。

中国国家队队服一经亮相就引起了轰动。其整体元素取自中国传统山水画《千里江山图》与冬奥核心图形中的“赛区山形”,围绕“山河映朝霞”和“河山初春霁”为理念展开诗意设计,古典与现代交融,青花山水跃然衣间,收到了古朴典雅、清新流畅的视觉效果。

一袭青绿、一身水蓝,翩翩起舞宛如徜徉山水之间。花样滑冰比赛中,冰舞选手王诗玥、柳鑫宇的服饰充满意境之美。比赛服设计灵感源自山水画,男伴是“山”、女伴是“水”,利用国画色彩,绘上古典纹样,取青山绿水之义。

中国短道速滑队在冬奥会上充满中国风的头盔同样引人注目,武大靖所佩戴的头盔名叫“华夏战神孙大圣”,红色底色上印有金色齐天大圣孙悟空图案,取三星堆和华夏文化的设计风格。任子威佩戴的头盔名为“一骑绝尘——绝影”。头盔正面有“绝影”两个字。绝影马是中国古代所传名驹之一,为曹操的坐骑,奔跑起来如影子般一掠而过,代表着运动员在中长距离比赛中一骑绝尘的速度。

素材解读

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奥运健儿的服饰格外引人注目,吸尽了眼球,赢得了世界的喝彩。服饰设计匠心独运,融入中华文化元素,蕴含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文化情怀。用传统文化的“核”加上现代科技的“殼”,合成丰富、动人的信息,传递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神韵。

适用话题

文化自信 现代科技 礼仪之邦 文化情怀 时代风尚

猜你喜欢
闭幕式开幕式冬奥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冬残奥落幕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二方案
小康微博互动
那些年,我们参加的运动会开幕式
运动会开幕式
闭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