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撑起绿色保护伞

2022-05-06 11:24
林业与生态 2022年3期
关键词:斑羚林业局野生动物

编者按

为配合今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关注旗舰物种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主题宣传,本期“生态保护”栏目推出本刊记者撰写的《高高撑起绿色保护伞 ——湖南强化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综述》,反映湖南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举措和显著成效,进而展现“一把由法律支撑、体系维护和全民营建的巨大的绿色保护伞,将举得更高更稳”的蓝图。

湖南是全世界同纬度地带最有价值的生态功能区之一、长江经济带不可替代的生态安全屏障,现有脊椎动物104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9种。湖南保护的华南虎、中华穿山甲、林麝、麋鹿、中华秋沙鸭、黄腹角雉、莽山烙铁头蛇等珍稀旗舰物种,都是全国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湖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着力森林、湿地、草地生态系统多样性建设,依托自然保护区、原生境保护小区、原种场等,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依据动物园、植物园、种养殖场等不断完善遗传资源保护体系,收集保存遗传资源。

2021年,全面推行林长制,湖南省林业局以强烈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首要目标,实施珍稀濒危物种拯救性保护及原生境保护修复,加强野生动物管护工作,开展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创建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为珍稀野生动物保护高高撑起绿色保护伞,取得了显著成效。

救助 蔚然成风的自觉

2月8号,在武冈市天子山脉的里仁大峡谷内,当地林业部门和乡镇工作人员一同将一条长75公分,重达3.5公斤的野生大鲵放归大自然。这条野生大鲵是1月31日里仁村19组村民陈学文、杨惠精的两个侄儿在里仁大峡谷游玩时无意中发现的,当时它正卡在峡谷小溪蓄水池的涵管内,身体受伤。因为水池较深,加上山间气温低,几个人耗费两个多小时才把大鲵解救上岸,带回家中疗养。

“我们抱回来的时候,放在袋子里面称,将近7斤。”杨惠精介绍道:“大年三十当天把它带了回来,我们换水就是一天换一次,别人来看的时候,我们是不准摸的。”

大鲵解救成功后,杨惠精一家马上报告了当地林业部门。技术人员根据大鲵的受伤情况,对伤口进行处理,经过8天精心照料,大鲵伤口已基本愈合,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在原发现地予以放生。

相隔几日,永州市冷水滩区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在高溪市镇放生了一只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领角鸮(俗称“猫头鹰”)。这只领角鸮由一名热心市民送至冷水滩区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经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工作人员仔细检查及精心喂养,在符合放生标准的情况下放生。

“我们采取各种形式深入街道、农贸市场、城市广场、校园等地宣传野生动物保护及爱鸟知识讲座,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野生动物保护并行动起来。一年来,我们共收到热心居民送交并救护的野生保护动物20余只。”冷水滩区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蒋小翔说。

在湖南各地,遇到受伤野生动物,自觉报告林业部门救助正蔚然成风,形成了全社会共抓野生动物保护的良好氛围。从救助放飞,到跟踪守护;从发起“跟着大雁去迁徙”行动,到发出“天鹅是最好的GDP”研讨,不只是一种行为的自觉,更是一种观念和境界的升华与提振。

转产 着眼国之大者

2020年2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把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提升到了新阶段,禁止非法交易野生動物上升到了国家法律层面。

“2021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着力加强野生动物管护,把禁止滥食野生动物后续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圆满完成了帮扶养殖户转产转型任务。”湖南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负责人介绍说,截至去年11月30日,全省3366个养殖户转产转型完成率100%。

为此,湖南省林业局着重施行了三大举措:

压实帮扶责任。定期调度各地退出野生动物养殖主体转产转型帮扶和奖励资金落实情况,将帮扶和落实奖励作为2021年平安建设和“湘林杯”考核指标,压实省直相关部门和市县政府责任。

落实帮扶政策。积极与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中医药研究院等单位探讨解决蛇类等野生动物资源非食用利用问题。多次与省财政厅商议解决奖励资金落实中遇到的困难。

加强政策宣讲。指导各地做好相关政策解读和法律法规宣传,积极争取公众理解支持,排除各类风险隐患。2021年,全省未发生退出养殖户规模集访、过激行为访等。

统筹“退养”和“转产”,湖南此举,赢得了野生动物繁育产业平稳转型的可观成效。

清风 将“黑手”绳之以法

鼬獾,一只“长得像猫,嘴巴又像老鼠”的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前不久在南岳区被捕兽夹夹住,所幸得到了衡阳市南岳区林业局的及时施救。

南岳区自然资源综合执法大队接群众举报称有人在大禾田水库边上放捕猎工具,立即派人连日蹲守。2月2日上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在大禾田水库旁的树林里见一只动物的一条腿被捕兽夹牢牢夹住。此时嫌疑人也在现场,工作人员成功抓获嫌疑人朱某,并移送南岳区森林公安分局。

此前,也有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在沅江市身陷囹圄。

沅江市公安局南大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南大膳镇永东村芦苇山里有人持枪打猎。接警后,该所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处置。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抓获3名驾车在芦苇丛里非法狩猎的男子,现场收缴小口径枪一支,猎获物苍鹭2只、大麻鳽1只。经益阳市林业局鉴定,猎获物均属国家“三有”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这3名男子因涉嫌非法狩猎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去年以来,湖南发挥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清风”“网剑”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野生动物交易行为,将那些仍在铤而走险的伸向野生动物的“黑手”绳之以法。

去年,全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共办理野生动物行政案件210起;收缴野生动物3487(只、头、尾、株)、野生动植物制品192件612.48千克、非法工具653件;没收违法所得27.63万元,并处罚款和罚金92.51万元,巩固了野生动物保护成果。

斑羚 “一不小心”的打卡者

一段時长10秒的视频里,一只中华斑羚出现了,身后还跟着一只小斑羚……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整理从野外取回的红外相机时,发现相机拍摄到一组清晰的斑羚照片和视频。

“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拍到中华斑羚,但是拍到这么清晰的、且是母子的画面,还是很有价值的。”壶瓶山保护区工作人员杨存存证实了视频的真实性。

“近些年拍摄到中华斑羚的次数明显增多,此次拍摄到的画面里面还有幼斑羚,代表着斑羚在繁殖,数量在变多,说明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在变好,越来越适合野生动物们的生存。”杨存存还介绍,2017年,壶瓶山保护区首次发现斑羚母子活动,此前保护区内还发现林麝、中华鬣羚、黑熊、红腹锦鸡、红腹角雉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去冬今春,湖南多地出现这样“一不小心”闯入红外摄像头的打卡者,有17只“歇脚”浏阳赤马湖的白额雁,有首次现身张家界八大公山的中华斑羚,有140余只来洞庭湖越冬的黑鹳,有成群结队在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山”的藏酋猴。

此外,陆续在衡阳、永州、常德等地发现野生中华穿山甲活体及其洞穴或痕迹;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肩雕现身岳阳;怀化、郴州呈现疑似大型兽类、犬类活动痕迹……

虎跃 白皮书来了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启动华南虎、云豹、中华穿山甲等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拯救工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达到85%,初步建成以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协同保护的新体系。”

《湖南生物多样性白皮书》布局绿色未来。这是去年9月,紧接云南在全国领先并赶在COP15大会昆明会议召开的前夕发布的省级生物多样性白皮书。

华南虎首当其冲,沐虎年春光,持续推进繁育、野化、种群重建和复壮,虎虎生威。

“我们当然不会止步于已有成效,必须正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对策,着眼长远。”湖南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困难和问题包括野生动植物法规政策体系还有待完善及保护体系仍较薄弱、总体能力较低等。

因此,《白皮书》在描绘湖南生物多样性保护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时强调:

——构建更加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出台《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湖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修订《湖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等。

——建立更加系统的就地迁地保护。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依托各类植物园、树木园、动物园、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构建完善的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网络;加快推进国家植物园、生态廊道建设、珍稀濒危物种和旗舰物种保护、华南虎野化放归等重点工程。

——提升更加适应的能力建设水平。推进以县域为单位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调查试点,建立全省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平台,加强生物多样性大数据集成分析、信息共享和综合应用。积极推进新技术、新方法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领域的应用。推进全省野生动物救护体系建设,提升全省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能力;健全全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维护生物安全。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道德经》所言,正是湖南强化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天理所在。一把由法律支撑、体系维护和全民营建的巨大的绿色保护伞,将举得更高更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日子将延续无限美好。白皮书来了,野生动物们有福了。

猜你喜欢
斑羚林业局野生动物
省林业局举行系列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例死亡野生斑羚的组织病理诊断分析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浅谈大杨树林业局森林防扑火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爱是永恒的主题——读《斑羚飞渡》有感
温室桃树周年管理历
黑枣树周年管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