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CT三维定位贴在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研究*

2022-05-06 02:18徐伟光钟德泉赵展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徒手血肿脑出血

徐伟光,钟德泉,赵展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0080)

脑出血是高血压病的常见并发症,病情凶险,致残致死率高,对有外科手术指征的患者行手术干预,能有效降低致死致残率,促进患者恢复[1]。根据患者的出血量、部位及全身情况,可选择的手术方式有多种。目前,微创手术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脑出血的治疗中。通常采用较小的切口,较小的骨孔或骨窗,引流血肿或直接清除血肿。本科近年来使用脑CT 三维定位贴(专利号:ZL201921 076009.6)定位,采用小骨窗开颅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5 例,按定位方法分为徒手定位组(n=24)和定位贴组(n=21)。其中,男26 例,女19例,年龄37~81岁。CT提示:血肿位于基底节区30 例,额颞交界区7 例,枕叶5 例,顶叶3 例。从发病到进行手术,间隔时间6~12 h 40 例,12~24 h 4 例,大于24 h 1 例。两组患者年龄、发病到手术时间、术前血肿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发病后48 h 内入住本科;②经CT 证实脑出血量在30~60 mL 的首发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排除标准:①存在凝血障碍;②出血破入脑室,形成铸型与梗阻性脑积水;③其他脏器存在严重疾病者;④有脑疝发生者。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2 脑CT三维定位贴设计方法

在带有标尺线的有孔3M 贴膜上,应用不透X 光的材料形成二纵二横的标记带。见图1。

图1 脑CT三维定位贴Fig.1 Three-dimensional localization patch of brain CT

1.3 手术方法

1.3.1 定位贴组术前剃光头发,标记中线,根据血肿的大致位置,将定位贴贴于血肿侧头皮上,标记带垂直于地面,大致使血肿位于定位贴范围内(图2)。经CT 扫描后,根据CT 三维图像血肿边界与标记带的距离(图3),标记出血肿在头皮的立体投影范围,以手术操作距离最短,同时避开功能区为原则,设计手术切口线,在定位贴上描记,撕去定位贴,在头皮上留下一条手术切口虚线,用画线笔描为较为明显的实线。消毒,铺单,按照术前设计的切口,切开头皮全层,暴露颅骨,用磨钻及铣刀做直径2.0~2.5 cm的圆形骨瓣,电灼硬脑膜后十字切开,在无血管处用穿刺针穿刺血肿,穿刺成功后,缓慢抽吸液态血肿,待血肿不能抽出后,拔除穿刺针,沿穿刺点置入套筒,在STORZ 神经内镜辅助下清除血肿,血肿与脑组织粘连时,不必强行剥离,以免引起新的出血。血肿基本清除后,在血肿腔内置入引流管,原位回纳骨瓣并固定。术后复查头颅CT,了解血肿清除情况,血肿残留较多的术后注入尿激酶引流血肿。头颅CT显示血肿清除在90%以上者,拔除引流管。

图2 定位贴使用方法Fig.2 Application method of localization patch

图3 定位贴在CT扫描后的成像情况Fig.3 Imaging of the localization patch after CT scan

1.3.2 徒手定位组根据CT 影像,在头皮上估算血肿位置,选择手术切口和入路,术中根据术者经验,在神经内镜下寻找血肿并清除,血肿腔留置引流管。术后复查头颅CT 了解血肿清除情况,必要时在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引流残留血肿。头颅CT 显示血肿清除在90%以上者,拔除引流管。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血肿清除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 个月神经功能改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定位贴组手术时间短于徒手定位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徒手定位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徒手定位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s)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s)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组别定位贴组(n=21)手术时间/h 1.7±0.5血肿清除率/%95.1±5.8术中出血量/mL 66.3±6.8徒手定位组(n=24)t值P值2.5±0.6 4.82 0.001 75.2±6.5 5.27 0.001 83.1±8.4 7.30 0.001

2.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NIHSS评分均较术前好转,定位贴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较徒手定位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分,±s)Table 3 Comparison of NIH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s,±s)

表3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分,±s)Table 3 Comparison of NIH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s,±s)

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定位贴组(n=21)术前34.5±4.1术后1个月14.1±3.8†徒手定位组(n=24)t值P值17.2±4.5†2.48 0.017 35.7±3.6 1.05 0.289

2.3 典型病例

患者男,54 岁,因突发右侧肢无力伴言语含糊半天入院,术前使用定位贴定位血肿,小骨窗神经内镜下清除血肿。术前术后对比见图4。

图4 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前后对比Fig.4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neuroendoscopic surgery fo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3 讨论

脑出血发生后,血液迅速聚集在脑实质内,形成血肿,出血量大者易使颅内压升高,诱发脑疝,危及生命。血凝块溶解后,释放的炎性因子和血红蛋白降解产物会引起继发性脑损害。因此,早期清除血肿,解除脑内占位效应,以及避免血肿引起的继发性脑损害,是治疗脑出血的关键。清除血肿的手术方式,需要结合各个单位实际情况来决定,包括:硬件设备、手术医师经验以及其所掌握的手术技能等。

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是早期脑出血手术常用的方法,优点是:可在直视下进行,清除血肿彻底,减压充分,再加上显微镜的应用,使止血更加彻底,适用于大量脑出血的患者[2];缺点是:手术耗时长,出血多,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微创钻孔血肿引流省时,操作简单,对脑组织损伤小,已成为不少神经外科医生的选择,是高龄和器官功能障碍等不能耐受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优先选择[3-4]。但术中不能止血,是该方法最大的隐患。另外,该方法术中血肿清除率低,术后用尿激酶溶解血肿可能导致再出血。近年来,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发展较快,其具有良好的照明功能,可弥补显微镜的观察死角,较显微镜更有优势[5],但因操作通道限制,位置改变有限,易误判病灶或误操作,对医生的操作技术及设备要求较高[6]。本研究选择的是血肿量在30~60 mL,没有发生脑疝的病例,因出血量相对较大,采用小骨窗开颅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不但手术创伤小,还继承了传统开颅手术血肿清除彻底的优点[7]。

术前对血肿进行精准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常用的定位方法有:①根据CT 结果徒手定位(依据术者经验,定位不精确);②体表金属标记法:需多次CT 扫描才能定位准确;③立体定向技术:需要安装头部框架,操作繁琐,术前准备时间长;④方体定位法:需使用专用的直角尺;⑤体表定位贴法:扫描平面必须严格平行于OM线,常因扫描平面不准确产生误差;⑥其他:术中超声、神经导航以及3D 打印导航技术等[8-10],均可应用在脑出血手术的治疗中,但导航设备价格昂贵,目前难以在临床推广应用。近年来,本科使用的脑三维CT 定位贴定位法,对CT扫描无严格要求,血肿所在的每个三维CT 层面上都显示有标记点,能准确标定血肿位置及其体表投影,具有如下优点:①定位精确:可三维立体定位,为术中穿刺血肿提供方向;②定位方法简单,对CT扫描头位要求不高;③成本低廉,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综上所述,采用脑三维CT 定位贴来进行术前血肿定位,无需采用立体定向设备与导航系统,是一种简单易学、精准可靠的定位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小骨窗开颅神经内镜手术,可快速地清除脑内血肿并彻底止血,具有快速高效和微创的特点。使用脑三维CT 定位贴,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治疗费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猜你喜欢
徒手血肿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公安民警徒手抓捕技能浅论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徒手攀岩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徒手“撕开”原子弹
徒手深蹲,练练你的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