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评价

2022-05-08 01:38袁小平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引流术血肿定向

袁小平

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把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此项研究,总计病例68例。按照信封法分组,常规组34例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34例接受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记录两组血肿减少量和再出血情况,对比临床有效性。结果:研究组血肿减少量(37.45±8.58)ml优,且治疗总有效率(5.60±2.34)ml、97.06%(33/34)高,较常规组76.47%(26/34)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8.82%(3/34)和研究组再出血发生率5.88%(2/34)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前常规组(34.58±2.21)分和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34.60±2.19)分比較,差异并不明显(P>0.05),经相应治疗,两组数据都发生改善,但研究组(19.77±2.81)分明显低于常规组(22.47±2.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非常显著,应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减少量;再出血

临床急性脑血管疾病收治患者中,最多见的便是高血压脑出血,这类疾病患者病情严重,不仅起病相对急促,而且病情凶险,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临床常规保守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近些年,我国医学技术不断进步,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术式越发成熟,可以有效消除患者颅内血肿,促使患者病情尽早好转。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势必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此时临床选择微创手术治疗,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脑组织损伤程度,尽量清楚机体血肿,减少出血量和出血时间。然而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过程中,会不可逆的损伤机体脑部周围神经组织,部分患者局部压力升高,引起水肿,从而增加神经毒性风险,导致患者二次伤害。鉴于此,临床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术式至关重要。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有助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快速恢复,减少手术损伤,避免引起诸多并发症,在当前临床中应用越发广泛。为了进一步探讨该项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本项研究将把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本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进行研究,基于信封法分组原则,对68例患者进行分组,每组34例。常规组患者中,有18例男性和16例女性,年龄上下限为41~70岁,年龄平均值(60.32±4.58)岁。研究组患者中,有20例男性和14例女性,年龄上下限为40~68岁,年龄平均值(60.29±4.5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处理,提示差异并不明显(P>0.05),可以进行对照研究。

入选标准:(1)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2)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3)患者知晓并积极配合研究;(4)家属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2)近期抗凝治疗患者;(3)认知障碍患者;(4)精神异常或障碍患者。

1.2治疗方案

对常规组患者给予开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通过颅脑CT确定血肿范围、层面和位置,切口定位,垂直血肿最大层面开颅处理,对脑腔进行彻底冲洗,并逐层关闭颅腔,脑穿刺针进行穿刺治疗。

对研究组患者给予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同样颅脑CT确定患者血肿范围、最大层面和位置,测量血肿中心至穿刺深度、方向和体表距离,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切开头皮并用颅骨钻钻孔,借助扩张器进行手术通道的扩张操作,脑膜穿刺针对脑膜加以穿刺,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多次抽吸患者血肿,每次抽吸量控制在10%~70%。术后对患者血肿腔注入2万单位尿激酶,每天1~2次开放引流,连续治疗3~7d。

1.3观察指标

应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状态,总分42分,分数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重。

从治愈、显效、好转和无效四个维度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有效性,具体标准如下:(1)治愈:经手术治疗,患者基本症状消失不见,NIHSS评分降低超过90%。(2)显效:经手术治疗,患者基本症状基本消失,NIHSS评分降低范围46%~90%。(3)好转:经手术治疗,患者基本症状明显好转,NIHSS评分降低18%~45%,但仍无法进行体力劳动。(4)无效:经手术治疗,患者基本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加重,NIHSS评分降低不足18%。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记录两组患者血肿减少量,统计再出血发生例数,并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各项数据,[n,(x±s)]表述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t检验;[n,(%)]表述计数资料,卡方检验;α=0.05作为该项研究检验标准,P<0.05则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常规组、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性对比分析    相较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常规组、研究组血肿减少量和再出血情况对比分析    研究组患者血肿减少量高,较常规组明显(P<0.05),而两组患者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常规组、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对比分析    尚未治疗前,常规组和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差异并不明显(P>0.05),而在治疗后,两组数据都发生改善,相比之下,研究组NIHSS评分较常规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且在近几年患病人数越来越多,一旦颅内出血量过多,很容易造成患者死亡,基于此,临床采用合理的方法消除患者颅内血管,降低颅内压水平是避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的关键。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是传统临床治疗的常用术式,但是操作具有较大的创伤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为患者脑部周围组织带来二次损伤,加上该种术式手术用时较长,难免引起脑组织水肿现象,所以临床亟需寻求一种新型治疗术式。

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不会对患者产生较大创伤性,加上手术操作简单,经济花费低,手术用时短,在现阶段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本项研究中,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研究组患者血肿减少量高,治疗后NIHSS评分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较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方面,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说明: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价值较高,优势较多,如良好减少颅内血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升临床效果,不增加再出血机率。分析原因: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良好减轻乃至消除组织的压迫程度,恢复缺血状态的脑组织血流供应,尽可能的维护机体脑神经功能。另外,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不会导致患者再出血机率上升,理想性更好,能够良好改善患者预后状态。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手术开展中会应用尿激酶注入治疗,能够加快血肿的清除速度,减轻血肿压迫性,与此同时,还有助于及时分解患者血肿内的纤维蛋白骨痂,加快血肿液化分解速度。除此之外,尿激酶的作用力仅发生在局部区域,并不会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凝血系统产生影响性。

综上所述,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效果非常显著,一方面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增加血肿减少量,另一方面不会增加患者再出血风险,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杨光辉,王志凯,石敦成,等. 利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微创治疗自发性丘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21,30(5):290-293.

[2] 梁韡斌,曾敬,郭建辉,等. 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糖氧代谢指标的影响[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18(4):120-123.

[3] 李宗锴,刘四新,孙宝山,等. 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71):206-207.

[4] 张灿裕,凌晓东,王一波,等. 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 浙江创伤外科,2021,26(6):1094-1095.

[5] 张磊,张丛. 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价值[J]. 智慧健康,2018,4(24):115-116.

[6] 傅强,张一帆,连建中. 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外科大骨瓣开颅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分析[J]. 贵州医药,2021,45(10):1542-1543.

[7] 刘长省. 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9):3501-3502.

[8] 姜海. 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 中外醫学研究,2019,17(32):158-160.

猜你喜欢
引流术血肿定向
定向运动的迁移价值研究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