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学的改革路径研究

2022-05-09 00:43张扬
学周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高职护理基础护理学教学路径

张扬

摘 要:随着我国在教育事业上的改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侧重于培养实用型的技术性人才。对于高职院校护理及助产专业的学生来说,基础护理学这门课程是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其给后续进入护士这个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对于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各个高职院校应该将基础护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明确,设立合理的教学体系,改善教学方法,以此来促进基础护理学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高职护理;基础护理学;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3-000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3.001

在高职院校传统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重视学生基础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工作态度、护患沟通等的教学,因此,各大高职院校应该对现阶段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帮助我国的医疗行业和健康行业培养出更多的优质护理人才。

一、基础护理学基层教学组织及专业建设

(一)教学组织

基础护理学的基层教学组织也就是高职院校中的护理学基础,以二级学院—专业—教研室作为整个专业的教学框架,通过课程来进行命名,主要是负责护理以及助产专业的基础护理学必修课程教学及科研工作,强化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教学管理,精准落实教学任务的执行,并对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档案资料进行有效管理。

(二)专业建设

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制订的专业建设计划,并对制订出来的建设计划进行精准落实,和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及护理专业等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到专业的论证过程中,做好高职院校三年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以及修改,参与各个地方省级立项建设的护理和助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并参加高职院校每几年的专业评估工作,查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基础护理学专业的改革方向。

(三)课程与教材建设

基础护理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是基于基础护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规划以及课程教学标准。在教学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融入当前学科的产业发展,展开校级基础护理学精品开放课程的建立,通过网络学习通平台进行专业资源库的建设,进一步强化对各种信息技术以及教育事业改革所发布的最新教学理念的深度融合。通过微信、QQ等相关平台对院校的学生进行答疑解惑、线上教学及试题库建设已经看见非常显著的效果。教材选择主要是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带教老师共同论证商讨以及本校专业带头人教师参编。

(四)实践教学护理

积极拓展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采用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实训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让学生编写实习日记,并定期召开学习主题会议。

(五)教学研究与改革

定期展开教研活动,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教师之间互相听取课堂教学,取长补短。高职院校的校领导以及专业主任、教研室主任也会定期参与到课堂听课中,采取三级听课制度,对高职院校的基础护理学教学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并定期展开教学观摩,举办与基础护理学相关的知识讲座。

(六)教师教学发展

教师要积极参与师德师风相关的座谈会,强化对教师梯队的建设水平,对新教师进行有效的岗前教育培训,并支持高职院校教师参与到国内外的各类学术会议中,以此来优化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二、基础护理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内容是决定是否能够培养出优质护理人才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很多基础护理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的教材相对来说较为陈旧,没有和现阶段社会对于护理专业人才需求相匹配,也没有将这些年高职院校的研究成果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无法让学生在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条件下,掌握最新的基础护理学理论知识。

(二)教学模式单一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基础护理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在课堂正式开始之前制作课件,在课堂上对课件内容进行讲解与理论传输,课堂结束之后针对课堂内容进行作业的布置,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也不够,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比较低。同时基础护理学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课堂上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无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导致整体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无法发挥出其真正的教学价值和教学作用。

(三)教学与临床脱节

我国的医疗行业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一些传统的护理实践操作相较于现阶段的护理需求已经呈现出较为滞后的特点,尤其是在基础护理学的实训教学过程中,还有个别教师仍在重复使用实训物品,和现阶段实际临床的一次性任务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整体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讲解,学生分组练习为主,教学设计没有和实际临床进行有机融合,在进行实训的过程中学生也只是机械地对实训课程进行重复练习。但是真正的护理临床过程中不仅需要护士具备良好的护理水平,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评判性思维水平。通过这种重复性的机械练习无法获得良好的实训教学成果,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也不能够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四)临床学习体验缺失

现阶段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着学生多、实习医院比较少的状况,因此无法满足理论知识学习和医院见习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導致学生仅能够学习到一些理论知识,却缺乏临床体验,等到真正走出校园进入到临床实习之后,常常会出现理论和实际状况脱离的现象,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实习质量。

(五)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基础护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训教学通常都会运用操作考核评分法,这样的评分模式不够灵活,常常会出现和临床工作脱节的现象,同时整个评价过程也过于强调操作程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却没有对护理专业学生以及助产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有效考核。

三、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学的改革路径

(一)制订好教学计划

教师应该结合国家卫生部下达的教学大纲基础需求,综合高职院校在护理教学上的特点来编制教学大纲,确保教学大纲的切实性以及可执行,进一步突出培养综合性技术型护理人才。

首先,需要确定培养的具体目标。这是实现我国高职院校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的基础条件。技术性较强的综合性护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护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较为强大的专业技能,同时也需要具备能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综合素养以及职业责任感,能够在各种医疗单位中从事一线的护理工作、保健工作以及康复工作。培养这样的综合性护理管理人才是高职院校基础护理学教学的教学目标。其次,对教学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理论课程是对实践课程展开更加深入详细的教学,通过介绍实践过程中的方式方法,确保整体教学的行动性以及计划性。因此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和实践课程进度保持一致,进一步展现出理论指导实践的特征,通过实践来证实理论,以此来加深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状况。最后,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比例。根据我国教育部门对于高职院校评估的具体需求,要求理论课时数与实训课时数比例为1:1,在课时较少同时任务比较繁重的情况下,应该科学合理地安排基础护理学专业的实践课,综合临床护理实际需求对实践课程进行分配,在合理范围内压缩理论课程,确保重点操作项目课时数能够保持充分,让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护理操作技能,使其能够在走出校园进入到岗位之后尽快适应各种临床实习工作。

(二)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实际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建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对高职学生展开教学。一是创设生活护理情境。在医院中很多重症患者以及刚刚做完手术的病人都会选择专业的护理人员来对患者进行照顾,这种护理常常被称之为生活护理。学生在学习基础护理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需要照顾患者的病情,掌握他们的生活习性,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每日都要给患者测量血压、脉搏和体温,以帮助他们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在实际的基础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寻找几个学生来模拟患者和护理人员,学生可以在模拟患者的过程中提出一些较为刁难性的要求,以此来观察护理人员的反应,观察护理人员在整个过程中的护理动作是否娴熟以及标准。

二是创建急诊护理情境。每日进入医院的急诊患者是非常多的,患者自身的病情也有轻有重,因此在医院的急诊部门展开护理工作时需要护理人员掌握更加全面以及综合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面临不同症状的患者做出正确的护理行为,对患者展开心电监护。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给高职学生,并将学生带领到实验室进行分组,一组进行患者的模拟,另外一组进行护理人员的模拟,让模拟患者的学生每个人代表一种病情,同时对应一个模拟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术前进行相应的预处理,教师需要对学生在模拟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客观的打分。最后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展开课堂提问,综合考虑所有可能会发生的状况,让学生对这类病情的护理工作掌握得更加透彻。

三是创设入院办理的护理情境。入院办理护理工作通常都是在患者进入到急诊手术之后来展开的,这部分的护理工作相较于其他护理工作来说,专业标准没有那么高,执行起来也较为简单,入院办理护理工作主要是对患者进行搬运,为其铺床和打扫卫生,并处理相应的医疗文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医疗器械,让学生能够在实验室中展开相应的练习。在进行搬运患者的情景模拟过程中,需要准备平车和轮椅,而铺床模拟需要准备备用床和手术床等,通过这种为学生创建情境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亲自进行护理练习,提升其动手实践能力。

四是创设出院办理的护理情境。出院办理护理工作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对于一些治疗效果较为良好的病人,其主要的护理工作就是需要对患者后续的休养进行叮嘱;对于一些治疗无效的病人,其主要的护理工作就是临终关怀,或展开相应的尸体处理,因此就需要护理人员自身具备较为强大的内心。在这项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到学校实验室的停尸房,创建这类学习情境,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护理工作的接受水平。

(三)尊重學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在对基础护理学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想要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就需要让学生了解到展开实训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定期展开思想教育培训,或是每周展开一次以实训为主题的班会,通过一些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来进一步优化高职学生对于实训课的认知。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教师应该综合我国卫生教育改革的具体标准和详细要求,进一步优化自身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做到与时俱进,给学生多列举一些近期发生的、具备代表性的临床护理案例,最后再展开相应的实训练习。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能单一地进行理论知识传递以及实训操作示范,要将课堂逐步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掌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学习基础护理学的乐趣和重要性,全面优化他们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基础护理学这门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操作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学生自身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展开实践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教师也需要对理论课程展开相应的教学改革,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将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全面优化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于提升他们对于基础护理学这门课的学习效率。

(四)运用多元化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为引导学生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学习,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按职业岗位标准改变过去单一理论考试的模式为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并重的考试模式,即结合实训报告书写、每次实训课的随机回示与考试、期末实训技能考试与理论考试成绩。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考核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形成较完善的护理学基础操作规程与评分标准体系。同时,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提高对病人的评估、与病人沟通、对病人关心和关注病人安全方面的分值,从技能知识、技能操作、态度、沟通等方面考核学生,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掌握良好的教学能力,改变教学理念,通过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创建沉浸式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实践考核评价等模式,全方位优化基础护理学教学,给护理专业和助产专业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给医疗行业的发展储备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殷培.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视界,2021(5).

[2] 高宁宁,王静娴.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的课程教学设计[J].山西青年,2016(19).

[3] 柳丰萍,邹叶青,王辉,等.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J].中华护理杂志,2012(1).

[4] 孙慧.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27).

猜你喜欢
高职护理基础护理学教学路径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应用Delphi法重构高职《基础护理学》教材的研究
基于职业导向性高职护理解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基础护理学》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分析
强化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
“课业”在高职护理专业新生认知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以问题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基础护理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