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可开工”为项目提速

2022-05-09 02:37王晓丹
党员生活 2022年4期
关键词:施工图武汉市办理

王晓丹

“原来还可以实行告知承诺制,这下我们有信心开工了!”近日,面对上门服务的武汉市洪山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工改办)工作人员,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芯片研发基地建设指挥部常务指挥长黄进十分高兴。该项目是长江三峡数字芯片研发中心产业园项目的子项目之一,开工迫在眉睫,但因为施工图未完成,担心过不了图审,所以一直不敢开工。

洪山区工改办“智囊团”根据深入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分析该项目性质后,随即支招:建议公司按“承诺可开工”模式审批,可以实行基坑工程先行审查,主体施工图联合审查后置,加强事后设计质量检查的便利措施。

施工图审查制度建立至今已有20多年。近年来,武汉市持续深化施工图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多审合一”、优化审查范围和内容、压缩审查时限等,为项目开工提速增速,不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

难点由各方合力攻破

2018年,武汉市被列入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首批试点城市,在全国率先实行施工图联合图审并由政府购买服务的改革措施。2019年9月,武汉市又率先在全省推行施工图数字化审查。

2020年5月,为加快推动疫后重振速度,优化营商环境,武汉市城乡建设局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其中,在优化审查范围方面,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分别采取取消施工图审查、由开工前施工图审查调整为事后设计质量检查、实行施工许可前建设单位告知承诺制等方式。在优化审批流程方面,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不再作为施工许可前置条件,而是调整为在规定时限内由建设单位承诺完成。在压缩审查时限方面,大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联合审查时限为10个工作日;中型及以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联合审查时限为6个工作日。

“施工图审查改革的难点在于需要政府、市场、建设参建各方共同完成,涉及面较广。”武汉市城建局负责人介绍,政府部门要主动作为,根据“流程最简、材料最少、耗时最短”的思路,积极创新优化服务措施;建设单位要对工程勘察、设计质量负起首要责任,确保履行承诺;勘察、设计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严格执行对勘察设计文件的内部校审制度;受委托的施工图审查机构,要对建设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质量负审查责任。只有各方压实责任,团结一致,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审批从“串联”到“并联”

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从拿地到开工经历的时间比较长,是行业内公认难啃的“硬骨头”。通常,项目从通过规划方案审查,到设计单位完成建筑文件施工图设计,再到通过审查机构审查、领取施工图设计审查合格意见书,整个流程至少需要花3个月。建设单位,特别是大型开发企业面临巨大资金压力,往往冒着被处罚的风险未批先建。

面对这一全国性难题,武汉市积极探索试行施工图分部审查、施工许可告知承诺制审批的改革措施。实行基坑工程先行审查,主体施工图联合审查后置。企业可以先办理施工许可证,基坑部分先行取得基坑工程设计审查合格书,满足施工条件后即可开工,然后在施工过程中补齐相关主体施工图联合审查手续。

“施工图设计文件分三步审查,即深基坑、桩基础、上部结构。改革之前,完成这三部分图纸的‘串联式’审查之后,企业才能办理施工许可证。现在是基坑部分的图纸符合要求了,可以进行基坑部分施工,同时办理桩基础部分的图纸审查,形成‘并联’审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建设科科长刘波说。

武汉经开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产业园项目是武汉市首个按照该办法办理的大型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30.85亿元,总建筑面积42.41万平方米,于2020年8月30日拿地。改革后,该项目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于拿地后半个月取得施工许可,随即开工建设,2021年1月29日取得图审合格书。

“新办法节省了约4个月的时间。区里的代办专班给我们建了工作群,还根据办理进度,指导我们需要准备什么材料、跟谁对接,实实在在为企业办了实事!”负责该项目的武汉联创文体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万官剑兴奋地说。

武汉市城建局负责人表示,此举有效解决了提前施工的基础安全性问题,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住建部要求,能显著节省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及审查的时间周期,压缩设计审批以及图纸修改时间,降低制度性成本,较好地破解了该项改革难题。据统计,2020年以来,武汉市已有2684个项目采用施工图分部审查、告知承諾制办理施工许可。

“现在是政府围着我们转”

2018年以来,武汉市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经历了从企业付费到政府付费、从线下送审到线上送审的过程。

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武汉市城建局自建“武汉市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管理系统”,让建设单位和审查机构通过网络系统自行办理,上传电子图纸,施工图审查实现“零跑腿办”“不见面办”,大大节约了建设单位行政成本和纸张成本。

2020年8月,该图审系统与武汉市工改系统和政务网对接,建设单位可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办理施工图审查业务,实现“一网通办”,方便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

“我们一二三期项目总共105万平方米,施工图审查费按以往企业支付方式需要约300万元,感谢政府为企业减负,替我们都出了。”武汉广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报建经理李云飞介绍,该公司在汉阳区开发的某项目,从2014年8月拿地到2020年8月取得三期项目施工许可证,前后经历了整个改革过程。

汉阳区建筑管理站监督三科负责人王尧告诉记者,以前建设单位线下向图审机构送图纸,如果不合格,可能出现反反复复修改的情况,也没有时间约束。线上办理后,系统对审查机构的审查时限作出约束,要求在6至10天内给出审查结果。同时对审查机构的审查过程进行实时监管,设计文件和审查意见上传到系统后无法私自修改,监管部门可随时调阅相关文件监督审查机构的审查行为,有效保证了施工图审查的公正性、时效性和规范性。

实现“一网通办”是武汉市城建局深入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3年来,施工图审查从分散走向联合,从线下转到线上,从前置改为后置,不断缩小审查范围,减少审批内容,优化审批程序。

“以前是我们去找各个部门寻求支持,现在是政府围着我们转,协调主体从企业变成政府,企业现在干事效率更高,也更有底气了!”对于办事体验的变化,李云飞竖起了大拇指。

猜你喜欢
施工图武汉市办理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大题小做,施工图是一个建筑项目的缩影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要规范办理不动产登记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探讨PKPM BIM施工图软件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