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五育并举之笔,绘立德树人蓝图

2022-05-09 02:16叶艳
新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冬奥生命课程

叶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念,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秉持“探寻科学之真、体悟人文之善、享受思想之美”的课程理念,建构“真善美课程”,在学生的拔节孕穗期播撒“五育之花”的种子,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

一、创新实施“真善美”课程,构建描绘五育并举蓝图

(一)以德润心,让生命因成长而美丽

古城小学把“真善美”作为学生的生命底色,提出“育一粒真的种子,做一片善的叶子,成一棵美的大树”的教育主张,彰显生命的本体价值。

1.聚焦“课堂主阵地”,坚定文化自信

将课堂打造成“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基础类课程挖掘学科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元素,用薪火相传的中华美德和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塑造人;拓展类课程开设各类民族特色校本课程,用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和引人入胜的艺术熏陶感染人;实践类课程走进“传承者”系列主题研究,用生生不息的民族基因和戮力同心的华夏之魂点燃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聚焦“德育课程”,厚植家国情怀

依托“德育课程”,让家国情怀成为精神基因,一是“讲好中国故事,携手筑梦未来”,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战‘疫’正能量”雷锋季系列主题课程,让雷锋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打好真善美的生命底色;二是“凝聚力量源泉,促进和谐发展”,在庆祝祖国成立70周年之际,开展妙趣横生的“玩转校园,共庆华诞”亲子实践活动,在欢声笑语中领略校园文化的魅力,在叹为观止的巨幅拼图中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三是“传承文化基因,构筑精神家园”,开展“致敬清明2020祭英烈活动”,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引领少先队员筑梦未来,扬帆远航。

(二)以智慧内,让生命因智慧而闪光

古城小学希望“教育至慧”,让教育启迪生命智慧,播撒智慧之种,培育智慧之树,绽放智慧之花,成就智慧人生。

1.构建“生态课堂”,激扬生命成长

古城小学构建“四维一体”的生态课堂,即生活、生成、生长、生命的递进融合。包括“生活·情境中导学”: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关注情感,激发兴趣,提升能力;“生成·交往中对话”:尊重学生生命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展示,教师及时捕捉学生思维、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成长点、发展点,并智慧、科学地引导、点拨、提升、修正、评价,帮助学生实现生命成长;“生长·提升中解疑”:通过课堂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效果,及时促进学生在各方面得到成长;“生命·人本中发展”:是以学生的生命为教育的基点,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还给学生学习的自由、丰富的精神生活和自主探究的权利,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和个性张扬,生命活力得以焕发,生命价值得以提升的过程。

古城小学“四维一体”生态课堂结构图

2.打造“益智课程”,滋养生命智慧

学校致力于打造“益智校本课程”,以益智思维器具为载体,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引人入胜的益智游戏中。“快乐手指操”,让灵活的指尖自由跳跃,让敏锐的思维纵横驰骋;“玩转百鸟蛋”,拼摆栩栩如生的图案,自创变化无穷的情境;“速移汉诺塔”,拨动左右翻飞的彩色原片,破解神奇奥妙的智慧谜题……为学生们提供“益想天开,智取未来”的展示舞台。学习“七巧板”之后,学生别出心裁地邀请画笔、超轻黏土一起来进行七巧板“创意拼摆秀”创作,有蕴含哲理的成语故事,有源远流长的中华古诗,还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让学生在益智的世界里创意无限。益智校本课程,以“自主——探究、合作——参与、反思——体验”为基本模式,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操作、学会思考、学会表達和学会行动;以“玩、解、思、融”四个融会贯通的教学环节为学习策略,引导学生优化思维技能、获得思维经验、形成思维习惯,提升思维品质。从而让让教师有品格、让课堂有品味、让学生有品行,力求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整体的人”,培养成一个具有核心素养的人。

3.构建“生活课堂”,滋养创造灵性

探索知行合一的实践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综合学习与实践的意识,掌握综合学习的方法,形成综合能力。当“研学”遇见“端午”,学生利用废旧纸袋设计盛放粽子的礼品袋,袋子上既有数学规律的图案,又含有端午的节日元素,将数学知识与手工、绘画亲密牵手;学习“认识人民币”之后,学生在家中玩起亲子“淘宝小店”模拟购物,体验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合理购物的无限乐趣;在“科学王国”中探索“纸张大力士”的神奇奥秘,玩转变化无穷的“纸桥承重”实验,在学以致用中智慧飞扬。

4.开启“云端研学”,焕发生命活力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秉承“五育并举,家校联盟,寓教于乐”的宗旨,打造“研学攻略秘籍”,构建“童心童德之德育课程”,“最强大脑之智育课程”,“跑酷达人之体育课程”,“艺术工坊之美育课程”,“小鬼当家之劳动课程”,“家校联盟之家庭教育”六站式课程超市,采用“线上居家学习,线下学科拓展,每周智慧闯关,创新多元评价”四大板块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实现“学有所获,素养提升”。

古城小学“六站式课程超市”

(三)以体健质,让生命因运动而精彩

古城小学从儿童生命成长的大视野出发,有效整合“体育健体、竞技、游戏”等活动发展儿童的身体,舒展儿童的心灵,健全儿童的人格。

1.相约阳光体育,悦享运动之乐

学校通过“阳光体育四结合”实现全体学生“每人每天锻炼一小时,每人掌握2项运动技术技能,每月参加1次体育竞赛。”将阳光体育与“两操一课”相结合,在飒爽英姿的素质操练中,健全身心,增强体质;将阳光体育与“大课间活动”相结合,在其乐融融的多彩律动中,涵养品格,提升素养;将阳光体育与“校园竞赛”相结合,在精彩纷呈的“绳舞飞扬、亲子战队”等赛事中,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将阳光体育与“趣味游戏”相结合,在丰富多彩的“亲子趣味运动”中,赋予阳光体育健体、启智、育人的丰富内涵。

2.寻梦冰雪奇缘,弘扬冬奥精神

学校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将学科课程标准与冬奥主题课程目标有机融合,提出冬奥冰雪“三进入理念”。即“冰雪课程进校园”,以国家体育课程为基础,依托兴趣社团以及拓展课程,综合提升师生冰雪运动技巧,培养学生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冬奥知识进课堂”,以跨学科融合的方式,深挖冬奥精神内涵,拓展冬奥知识外延,提升学生国际视野与爱国情怀;“奥运精神进家庭”,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举办冬奥主题画展,参观北京冬奥组委,给冬奥组委写一封信,将奥运精神根植于每个家庭,传播冬奥文化,弘扬冬奥精神,争做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者。

(四)以美育人,让生命因文化而丰厚

古城小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厚植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打好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底色。

1.多彩兴趣社团,徜徉艺术之旅

实行“走班制”的组织方式,全校学生“按单选菜”。走进兴趣社团,歌声荡漾,舞步飞旋,妙手生花,琴音缭绕……姹紫嫣红的艺术之花精彩绽放,成为学校美育艺苑中一朵朵绚丽的奇葩。

2.主题实践活动,搭建艺术舞台

学校不断探寻美育教育的融合点,开展“童心迎冬奥”主题绘画活动,用画笔寻梦冰雪奇缘,抒发心中的奥运情怀;居家学习期间,学校开设了“艺术工坊”拓展美育课程,学生在妙手生花中创作“抗疫书画”,致敬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玩转超轻粘土,制作五彩斑斓的艺术作品,展示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一起载歌载舞,跃动快乐婉转的优美旋律,赞美璀璨夺目的民族之花,为学生搭建“展慧心灵性,扬个性特长”的艺术舞台。

3.缤纷节日文化,点染艺术底色

依托多姿多彩的节日文化,让学生在五彩斑斓的艺术大餐中放飞梦想。“清明节”吟诵荡气回肠的古韵童声,在传承中品味经典之美;“端午节”,创作图文并茂的节日小报,在绘画中培育审美雅趣;“国庆节”开展妙趣横生的校园打卡,在实践中感受艺术魅力,在每个孩子的生命里点染了艺术的底色。

(五)以劳育品,让生命因劳动而幸福

古城小学通过家校协同开发学校、家庭、社会劳动课程资源,形成“三位一体”的小学生劳动体验课程实践模式。

1.依托特色社团,体验劳动的乐趣

基于校园“开心农场”实践基地,让学生亲历农耕劳作,观察自然生态,在“播种、浇水、除草、养护”过程中感受到“有笑有泪、有花有果”的劳动艰辛;走进“美食工坊”,学习烘焙美味蛋挞,亲手制作鲜香可口的美味面点,在其乐融融的美食文化中体验劳动的乐趣;模拟“求真交通队”、“向善服务部”、“尚美影院”、“至慧银行”,在形形色色的职业劳动体验中遇见未来的自己。

2.依托家务劳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家庭劳动教育是厚德启智的基点,也是立德树人的现实起点。基于“家庭基础课程”,以“小鬼当家”为特色,让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家庭劳动美德,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展“创意生活DIY”,在奇思妙想中巧手装扮美丽的家园,体悟劳动创造生活的美好真谛,以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3.依托社会实践,滋养创造的灵性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社会是个大舞臺,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基于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走进“中华耕织文化园”,亲手学习手纺线、手织布、蜡染扎染等传统手工技艺,体验悠长绵延的农业历史和灿烂辉煌的农业文明;走进“迷你世界职业体验馆”,在“生存、创想、锤炼”中体验社会百态,在多姿多彩的职业劳动中掌握一技之长;让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学习,在劳动中滋养创造的灵性。

二、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实施方面,国家课程和地方、校本、实践课程不能有效统一,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统整,打破原有国家、地方、校本、实践课程的明确区分和课内外时空的严格限制,打造全新的“1+X”综合素养课程,真正统整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和资源,聚焦到学生发展上来。

三、课程建设下一步思路

构建“1+X综合素养课程”,注重以人为本、自主养成,加起的是人一生最基本、最需要、最关键的能力,培养的是博古通今的智美少年。“1”是国家课程,指向学科素养,“X”是地方、校本课程,生活实践课程,指向学生实践能力。比如语文与诵读、戏剧的亲密牵手,美术和书法、版画、纸工、面塑的高度融合;音乐与小乐器、舞蹈的有效对接;体育与篮球、武术的强强联手,英语与配音、绘本的多彩组合;劳技与种植、面点的自然融合。让地方、校本、实践课程与国家课程同频共振,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确保课程实施全员化、常态化、系统化,让原本的学科课程更加丰盈。多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完成做学问由少及多的量变、由多到精的质变,使一成不变的学科内容经过有序的排列组合、拓展和深入,焕发新的生命力,构成长久发展的综合素养框架。

五育并举,求真求实;和谐发展,求美求新。我们期望,经过小学阶段的培养,每一个学生在离开学校时,都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拥有扎实的知识储备,练就强健的体魄,具备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收获劳动的快乐和完善的人格,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绽放!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猜你喜欢
冬奥生命课程
冬奥进行时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