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实践育人 打造精致德育

2022-05-09 14:02于文芳
新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志愿育人道德

于文芳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立德树人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是对学生培养的根本要求。多年来,山东省荣成市蜊江中学始终坚持以德为先,秉承“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以“精致教育”办学特色为引领,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精彩绽放的蜊园学子”为育人目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坚持做好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家校育人的基础上,着力突出“实践育人”,将“置身情境、自主体验、感悟内化、反思实践”作为学校德育培养标准,逐步探索形成了学校特色精致德育。

一、精准方向,夯实育人阵地

教育部2017《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要广泛开展与学生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志愿服务活动”。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也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其中“社会责任”一项明确提到“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结合实际,学校确立以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作为探索推进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通过志愿服务,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置于生活之上,通过体验感悟将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促进道德内化,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目标。但是在组织实施系列活动过程中,学校发现,相较成人群体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无论从活动管理到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都存在明显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活动组织随意化、活动方式零散化、活动内容碎片化、活动评价空泛化。不成体系的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严重影响了育人效果。基于此,学校开展了“初中生志愿服务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从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管理、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致力依托规范化、精细化的志愿服务活动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二、精彩课程,丰富育人内涵

学校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开发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内容,建立形成以校内校外两大课程群、十大模块、若干主题构成的蜊园志愿服务课程体系。两大课程群涵盖了“文明守纪、生态环保、孝老爱亲、义卖助学、宣传解说、社区文化、朋辈帮扶”等教育方面,采用项目学习方式,通过提供多种“体验”,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道德素养。校内志愿服务课程,将德育目标和内容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等方方面面,多角度开发服务岗位,使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我需求选择到不同类型的校园志愿服务课程。“母亲节·放声说爱”,“校运会·‘摄’出精彩”、‘播’下感动、‘爱’撒绿茵”,“助力中会考·你握笔的手有我的力量”等校内志愿服务课程,引导学生从身边着手,养成热爱劳动、乐于助人、奉献友爱、善于合作等优秀品质。校外志愿服务课程,主要是与校外志愿服务机构、社区等联合开发,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力所能及的服务,培养社会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益’起成长”“‘益’起‘悦’读”“蓝色未来”“行走博物馆”等校外志愿服务课程,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博物馆,走入污水处理厂、固废处理园、核能发电厂等,通过实地查看、亲身体验,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奉献意识,提升了社会责任感。丰富的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变空洞的道德说教为活泼的道德体验,带领学生从有限的课堂走向多彩的生活,将德育有效渗入活动全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索、体验、沉淀,在朋辈交流和服务社会中,实现道德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精心评价,提升育人实效

为了保障活动有效性,提升育人功能,学校同步创新学生志愿服务激励评价机制。精心设计“一手册(《荣成市蜊江中学学生志愿服务手册》)”,对活动时间、内容和服务质量等实时记录,让认定评价有迹可循;充分利用“一平台(志愿者打卡器)”,进行活动发布、报名、打卡签到签退及活动评价等,实现活动规范实施,操作便捷高效。通过手册、平台的真实记录反馈,每学年评选“星级志愿者”,授予志愿勋章,根据服务时间和效果等,实行星级晋升,并将学生历年参与志愿服务情况作为评选“最美学子”“德育之星”、入团等的必备条件。学校还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蜊园之声广播站等,广泛宣传表彰学生志愿服务事迹,依托新生入学、爱心公益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为优秀学生志愿者搭建交流共享平台,组织校园宣讲,倡树朋辈志愿典型,创设校园良好德育氛围。同时,学校以学生信用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学生诚信志愿教育,将學生惩戒制度与志愿活动和信用管理评价相结合,依托学生志愿服务建立失信学生“信用修复”路径,为学生搭建“再成长”平台,通过引导他们自觉自发参与志愿服务,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中对道德教育从被动抵触走向主动感悟,提升他们积极成长的内驱力,探索形成惩戒制度与志愿活动、志愿活动与信用管理评价双向互动的德育教育模式,增强育人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学校通过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学生志愿服务体系,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道德环境,帮助学生从中获得真实的道德体验,培养了他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让学生行有所悟、“德”有所获。目前,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学校德育的“第二课堂”,已成为学校闪亮的名片,为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开辟了新路径。

猜你喜欢
志愿育人道德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以志愿,致青春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跟踪导练(五)(2)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道德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