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共识:新型主流媒体标题涵义解读

2022-05-09 13:22郭小立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标题共情

摘要:新闻标题是新闻文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传统的新闻标题,新型媒体的新闻标题显得口语化,更加活泼,有趣易读。文章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夜读版块的标题为例,对观点标题进行涵义解读,探讨其使用价值,以求给标题写作实践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反思。

关键词:人民日报公众号;夜读;标题;共情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1-0067-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宁夏大学2021年“双一流”优质课程建设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推进计划《新闻评论研究》”阶段性成果

一、研究缘由

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中,夜读栏目是主打版块之一,夜读内容励志进取,包含耐人寻味的暖文和触及心灵的忠告等,将浓浓的情感关怀与丰富的人生哲理推送给受众。通过对标题涵义的解读,阐释其意义,进而给其他媒体平台开拓信息版块、提升影响力给予更多的借鉴启示。

二、夜读板块内容分析

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上选取2021年10月31日—12月31日夜读版块的信息标题进行解读和分析,共62条,皆是阅读量达10万+的推文。夜读版块每天推送一条夜读信息,这种形式的推送符合大部人的阅读习惯。通过量化图表和內容分析相结合的形式,能够更直观地看出夜读信息的推送关联要素,透过相关分析,能够在解读过程中受到启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时间推送:发布时间集中

对62条样本进行检索整理发现,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夜读版块的推送时间大多固定在21:30~22:00之间,最早推送时间为21:14,最晚是22:29。从图1推送时间散点图可以看出,推送时间相对集中,均匀分布在“定点”线上。时间段固定的信息推送,有利于受众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阅读信息,这种形式有助于培养受众的阅读习惯,还可以积聚更广泛的人群。受众群体的扩大,可以增强观点信息的传播效果。

(二)标题设置:字符长短适中

计算样本标题字符长短,平均有14个字符(见图2)。最少为4个字符,比如《丰富自己》,最多有25个字符,比如《告别2021:愿今年所有的遗憾,都是明年惊喜的铺垫》。在抽取的样本中,标题字符数≤10的有12个,字符数>10且<20的有47个,字符数≥20的有3个。简短的标题容易理解,冗长性标题,理解的难度会增加。设置合理字符的标题,能够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并对信息进行解读。

(三)表达内容:共意共情共识

简短凝练的标题,能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内容,进而阅读分享;饱含诗情的内容,能使读者产生共情意识,通过联想和想象,结合自身的感触与标题观点达成共识。当受众在接触到某个传媒时,看到或听到某一信息时,意味着传播媒介、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关系开始建立。这种互动关系的建立,使传播得以实现,避免了传播的飘浮[1]。浅层次表面的接触是与信息互动的前提,受众对于信息内容传播还处于感知阶段,传播者与受众互动就需要媒介主体设置议程,在表达观点的同时使受众产生心理认同。

观察样本发现,夜读版块标题涉及的多是能激发受众情感,能与受众进行正面交互的情绪化内容。比如《心简单了,日子就顺了》《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看这一点》,无论是“心”的简单还是一个人的“出息”,都能够激起读者情感的反馈。在这种隐形的交互中建立情感基础,在共意空间中产生共情,最终达成共识。

三、标题特点

观点信息标题的表达力度会受到句子长短以及并列关系的影响,从而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所以既要考虑标题的内容在全篇中的地位,将观点信息表达出来,同时还应迎合读者的接收习惯。因此新闻标题的设置一方面要迎合受众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要契合语境表达,突出表达的观点。语言发生在社会互动中,互动交际形成并塑造语言。从互动语言学的角度观察,语法和意义是在话语和社会互动中动态浮现的[2]。因此,语言本身也是一种社会互动。夜读版块标题语言的使用其实是社会互动的体现,也是在潜意识的交流中,增强信息的流动,在共情共意基础上达到对价值信息的认同。

(一)数量词

带有数字具象化的标题语言,会给人理性直观的感觉,可读性强,能够解读阐释庞杂的问题,具有一定的说服性。比如《让自己更丰富的12个小方法》《丰富自己的4个好习惯,请逼自己养成》等,这些带有数量词的标题,一方面给人直观的感受,能够拉近读者与观点信息之间的距离,能够让信息更快地融入交流的关系中;另一方面这种使用可以引导受众阅读并引发受众情感,读者可以产生联想,满足自己的情景所需。

(二)祈使句

祈使句使用表达的主体对客体的请求命令等,祈使句使用语境的特点是主观性的表达,导致意义的外显是主观化的过程。观点信息外在的表述形式上看起来主语被省略,这只是在用法上省略主语,真正的主语就是阅读的对象,即读者本身。在赏读文本内容过程中,可将自己嵌入该观点信息所描述的场景中,身临其境。在对样本标题进行整理时发现,祈使句的使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在表达过程中增强了话语语气,加深读者印象。比如《改变自己》《投资自己》等,简短而有力,通俗且易懂。此外在传受者交流过程中形成“点对点”式的传播,省略了主语,其实表达的是你需要做的,而传播者正是以这种对话式的口吻进行交流和互动,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三)疑问句

疑问句式的标题,通常以“是”或“否”代表两种情况的回答,比如《初雪飘落,TA还在你身边吗?》,这样的疑问句式有助于引导读者对观点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思考。读者斟酌两方面观点之后,根据自己亲身经历,结合观点信息的表达,对信息内容进行判断和回答,从而加深认识和体会。此外还有《为什么要坚持运动?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这样的标题将存在疑问的观点以有问有答形式呈现,代入感强,读者会本着自己的理解对标题的答案进行对比,从而参与到观点信息的阅读交流当中。

(四)指代词

在标题中使用指代词能够指示一些信息内容,标识特定的人或事物,能够明确信息的表达。

第一,引导性的指代词使用,比如《人生最好的状态,就在这三点》《2021年最后10天,这三句话送给你》《一个人的修养,体现在这五个方面》。指示代词“这”的使用,指示性地传递信息,一方面能引导读者对比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能加强对观点信息的价值认同。从样本标题来看,指代词的作用有回指“上文”,也有引出“下文”。从列出的标题来看,对于“状态”“这三点”,指代词的作用是回指状态,而“这三句话送给你”是则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无论是回指还是引导,都是对心理空间信息的完整或非完整激活。

第二,以“自己”为代词的使用。通过对全部标题的整理会发现,“自己”一词出现的频次为14。比如《管理好自己,是一个人的真本事》《一个人最大的自律:不透支自己》等,这种用法是传播者将自己代入读者的角色中,这种情感间的交互,缩短了受传者与信息产生的距离感。情感的显著化有利于引发受众的共情,使新闻的传播效果更加显著[3]。情感的落差能够激发读者对信息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能够达到角色互换的状态,这种读者角色的显著变化,一定程度上会情景化所处的环境。

四、共情传播的再拓展

从夜读版块标题文字的表达到观点信息的传递,连通着信息传播整个过程。媒介信息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决定着信息的传播效果,读者反馈性的应答需要在信息与读者群体间建立合理的共通意义交流场域。媒介的内容生产在共情传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介叙事影响甚至决定了形塑和推动何种情感进入公共空间,进而影响公众以何种情感在现实世界中互动[4]。观点信息在传者与受者之间达成共情传播,需要标题叙事来唤醒受众情感意识,通过心理认知自发形成对观点的认同,最终使信息到达受众。受众的真实情感与信息传达的场景呈现唤起受众情感的拓展,这就引发了对观点信息标题共情叙事的探讨和研究。

(一)具象性标题演绎直观理性

标题中数量词具体化的信息内容给人以直观理性的感受,结合共情叙事的表达,使受众对信息产生积极的情感,能够在通读信息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信息加深理解。比如《保持年轻的8个好习惯》,人们会关注信息标题的8个好习惯,进而被引导进行信息的阅读,从而补充怎样“保持年轻”。这个句式传递了两方面的内容信息,一个是保持年轻,另一个是8个好习惯。祈使用法使读者理解:若要保持年轻就需要有这8个好习惯。这是一种隐含的指称性质,这种暗指的连续式逻辑表达习惯,能够带动读者在共情连接基础上的情绪回馈。

在实际互动的交际话语中,具象性言语的表达,除了传递字面意思和事实信息的语义之外,还需保持在读者浏览与阅读过程中分析话语的内涵,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话语间交互形成对观点理性直观的解读。

(二)语气性标题调节自我情感

祈使句、疑问句等形式的标题能够调动受众调节自我情感。虽然祈使句的表达没有外显性的语气范畴,但是其使用中暗含特定语境的语气表述,比如含有“做”“保持”“丰富”等具有明显语气词的标题,使用过程中这种语气张力能够调动读者的情绪,在交互语境中产生联想。比如《丰富自己》,读者会联想到丰富自己的方法,怎样去丰富自己等,从而有效缓解互动气氛,有助于调节自我情感,拉近交流双方心理层面的距离。想象性的内心描述附加观点内容的引导,能够覆盖读者的预期,语境化想象空间。

(三)指代性标题沟通价值连接

指代性的標题,尤其是以“自己”为代词的标题,通过以我为主的第一视角来审视信息,让读者沉浸于观点的交互中,立体化信息交流环境,这种会话式的流动性生存,既能够将自己介入言语交际的表达上面,直接对话交流,又能在阅读中有效沟通观点。信息交互下构建的氛围能够促进价值观点的认同,“在实现认同的过程中,对个人价值、多元价值的尊重既是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理论分析的‘应然’与新闻实践的‘实然’良好结合的基础”[5]。这种形式的反馈能够平衡交流关系,价值连接的形式、规模等需要通过读者的思考来认定,在实践基础上串联起观点信息的传播过程,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构筑起沟通交流的稳定桥梁。

五、结语

新型主流媒体标题的使用在观点信息的传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指引读者对信息更加深入地解读,这就需要在观点信息的表述过程中,加入共情的元素来指引信息的走向,增强与读者的共情传播效应。信息观点的传播传递作者的本意,共情化的语言能够使两者产生互动效应,使读者沉浸在情感的空间,进而沟通和交流。纵观夜读版块标题的设置,能够发现,标题的推送时间、推送标题字符长短以及标题内容都大致在一定的框架内,这种设置有助于养成受众的习惯,同时增强观点信息的传播效果。夜读版块标题内容大多与情感表达相连接,作为信息叙事的重要部分,标题要不断创新和建构,在重视共通情感基础上,将标题设置得活泼化、易读化、情感化,祈使句、疑问句等句式,以及具象化的数量词、指代词和语气性标题的使用,能够产生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信息交流场域中得到价值认同,形成主观化形象化内容,观点信息互动交流中形成与读者的身份认同,其信息传播效率就会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4.

[2] 方梅.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6:340-353.

[3] 史蓉蓉.微博新闻标题表情符号使用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9,5(22):33-34.

[4] 周榕,吕诗俊,张德胜.奥运会中的跨文化共情传播与实践创新路径: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传播的思考[J].新闻与写作,2021(10):100-104.

[5] 李舒,宋守山.新闻媒体引导力的内涵、现状与实现层次:一种基于认同理论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3):27-32.

作者简介 郭小立,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标题共情
共情准确性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情,没那么简单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故事,让学生语言能力有效提高
浅析新闻标题翻译
从“归化”和“异化”角度看新闻英语标题翻译
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环保类微信标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