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题材纪录片的形象宣传功能审视

2022-05-09 13:22王卓娅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审视

摘要:新疆物产丰富、环境优美,在很多电视剧、电影中都能够发现新疆的影子,导演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新疆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地形地貌,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了充满魅力的新疆。纪录片是文化繁荣的重要产物,也成为展现新疆魅力的重要渠道。创作者通过纪录片的镜头向人们展现了最真实又充满活力的新疆,如《新疆行》《走进和田》等一些经典的纪录片和近两年制作的《伊犁河》《山河新疆》等优秀的新疆题材纪录片相继问世,为宣传新疆形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章主要就新疆题材纪录片的形象宣传功能审视展开讨论,并分析新疆纪录片的发展现状等问题,希望给相关的纪录片制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新疆题材纪录片;形象宣传功能;审视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1-0169-03

一、引言

纪录片是电影、电视媒体的一种表现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所以其以自身的独特性和优势受到众多创作者喜爱。新疆地区面积广阔,有很多可以记录的资源,人们通过纪录片的表现形式让世界记住了这个充满魅力的神奇地方,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新疆题材纪录片的形象宣传功能的审视研究十分必要。

二、新疆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一)题材丰富,关注度高

新疆纪录片的题材十分丰富,这主要是由于新疆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例如,新疆地区动物资源丰富,其中哺乳类动物有136种,野马、野驴、雪豹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兽类有31种,爬行类动物有50多种,因此,我国纪录片工作者开始将镜头对准新疆地区的动植物资源,拍摄了大量关于新疆动植物题材的纪录片,这也成为世界了解新疆的重要渠道。相关的纪录片有《河狸的故事》《杰克卡特的生命》[1]。新疆的人文环境也与众不同,新疆历来是多元文化荟萃的地区,各民族人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了辉煌的新疆,因此,纪录片工作者也通过镜头拍摄了很多关于新疆人文环境的纪录片,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新疆地区也因为纪录片的宣传和介绍登上世界舞台,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新疆纪录片优秀作品频出,多次获奖

通过调查发现,新疆纪录片不管是在叙述结构还是镜头画面上都与众不同,成为杰出纪录片的典型代表。我国关于新疆的纪录片有很多,其中不乏很多优秀的作品,如《吾守尔大爷的冰》荣获十佳纪录长片作品奖、《伊犁河》荣获中国纪录片系列片十佳作品等。新疆纪录片是当前纪录片发展的方向标,我国纪录片创作者完全可以将新疆纪录片作为标杆,在工作中向新疆纪录片看齐,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三)纪录片从业者的收入不高,商业化运作前景广阔

虽然新疆纪录片不管在世界上还是国内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新疆纪录片从业者的收入并不理想,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新媒体行业发展迅猛,竞争激烈,而纪录片在竞争中不占据优势,所以导致包括新疆纪录片在内的纪录片投资难获保障,甚至明显减少,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新疆纪录片从业者的收入自然会受到影响[2]。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已经开始进行纪录片的商业化运作,新疆也紧随步伐,加入纪录片商业化运作的队伍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新疆纪录片一旦进行商业化运作,前景将十分广阔。

三、多引擎驱动下的新疆题材纪录片制作

(一)政府主导的全景“名片”式记录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社会风貌,新疆也是如此,新疆有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语言特色。因此,新疆各级政府以纪录片为突破口,展现新疆的发展状况以及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统筹拍摄的《这里是新疆》受到观众一致好评[3]。《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是2021年由央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八集纪录片,该片从历史、民族、宗教、文化四大维度为视角,用重大考古成果和美轮美奂的视听影像,完整梳理了新疆地区在中华文明大视野下的历史脉络[4]。

同时,政府主导的纪录片在创作中大多以区域作为划分的依据,如以政府主导拍摄的《伊犁河》《喀什四章》等都再现了新疆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伊犁河》是新疆纪录片的典型代表。伊犁河是一条国际河流,流域美丽而富饶,中国境内的伊犁河流域居住着47个民族,民族的丰富与融合是这条和谐共生的大河最主要的特征。新疆各级政府将广袤的新疆地区以区域划分成不同的片区,然后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新疆发展现状,从而更加细致、全景式地呈现了一个富有色彩的多民族地区,为提升新疆地区的知名度创造了条件。

(二)本地媒体以小见大的“存档”式记录

在文章写作中,作者经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对小人物或者事件的记录和描绘反映背后深刻的道理,从而起到烘托主题的作用。而新疆纪录片从业者中不少人也开始采用以小见大的“存档”式记录来反映新疆地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状况,为世界呈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新疆形象。

本地媒体拍摄新疆纪录片有十分突出的地域优势,因为该地区的纪录片从业者生于斯长于斯,对新疆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而且从心理上还有强烈的归属感,所以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挖掘新疆背后的故事,也能够更加深刻地反映新疆的人文底蕴。

本地媒体采用以小见大的“存档”式记录新疆的纪录片有《亚心和牧羊人》《阿艾石窟之谜》《湖》等。以《山河新疆》为例,这是一部主打文旅题材的纪录片,该片围绕新疆昆仑山、天山、阿勒泰阿山,塔里木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三山三河”范围,结合真实的凡人故事,呈现多元一体的新疆。需要面对的现实是,本地媒体因为在资金、设备和人员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制作的纪录片质量参差不齐,但这些纪录片极具存档价值,因为它们展现了新疆地区一个时代的社会变迁,真實记录了那个年代的风雨变化与沧桑。

(三)新疆以外媒体和独立制作者针对专项题材的“焦点式”记录

在新疆纪录片创作方面,除了政府主导和本地媒体的努力之外,新疆以外媒体和独立制作者也开始投入创作中,针对专项题材进行“焦点式”记录。例如,央视推出的《舌尖上的中国》风靡一时,央视制作人员走访中国不同的地区,挖掘不同地区的独特美食,其中有一期便走进了新疆,向人们展现了新疆十分出名的烤馕和切糕,让世界了解了新疆的特色美食文化。央视在2017年推出的《航拍中国》(第一季),在《新疆》章节中,航拍的旅程从天山开启,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从空中俯瞰。新疆以外的媒体和独立创作者大多是抱着体验的心态去创作新疆纪录片,在创作中更多秉承对民族文化的包容,所以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新疆的真实情况,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四、新疆题材纪录片的主题聚焦

(一)沙漠、雪山、绿洲集合的自然奇观及独特的城市环境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地形环境,如北方地区以平原为主,南方地区则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而新疆则以沙漠、高山、绿洲等为主。因此,一望无际的草原以及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构成了新疆地区独特的视觉符号,也成为众多创作者乐此不疲的创作表现主体。

《走进和田》是由和田地方政府和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共同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也是首部全景展现和田地区的纪录片。在纪录片中,创作者通过不同的拍摄角度,借助航拍、3D、水下实景拍摄等多样化的拍摄手段展现了和田地区广袤的沙漠以及飞沙走石的环境。新疆人民在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生活得如此幸福美满,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辉煌,从中也可以看出新疆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二)历久弥新的丝绸之路

提到新疆,人们想到的还有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大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是最早最重要的东西方文明交流通道,中外闻名,每年前往采风、拍片的人络绎不绝。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已经允许外国人来华拍摄丝绸之路,但由于当时观众对新疆了解不深,所以对新疆纪录片的拍摄还处于试探与尝试的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新疆的认识不断加深,对其探究欲望也在不断上升,所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背景下,央视再次走进新疆,录制了《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将关注点放在丝绸之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方面。

(三)探险性质的猎奇之旅

新疆地广人稀,地形地貌吸引了社会上一大批探险爱好者前去探险,以满足探险欲望。因此,我国纪录片制作者也开始以探险为主题,创作了一些以新疆为背景的纪录片。在众多纪录片中,《神秘的罗布泊》就是关于新疆探险题材的典型代表。罗布泊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形状就像人的耳朵,所以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耳”,也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在纪录片中,作者借助镜头语言,带领探险爱好者开启了一场神秘的探险性质的猎奇之旅。

五、新疆题材纪录片未来展望

(一)提供一手信息的主动发声

当前媒体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在拍摄新疆题材纪录片的过程中,部分制作者为了获得更多观众的关注,大肆报道和记录新疆的情况,违背了纪录片纪实性的原则,很多纪录片的内容真假难辨,不仅制约了纪录片行业的发展,也破坏了新疆在世界人民心中的美好形象。所以主流媒体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必须拥有话语权,提供一手信息和资料,用实例反驳错误的舆论和声音,让人们更加辩证地看待新疆,正确地看待新疆的发展,从而提高新疆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创作者进入新疆拍摄纪录片,记录新疆的风土人情和文化。

(二)本土素材的拓展与创新

虽然当前新疆纪录片的数量有所增加,但这些纪录片不管是在内容选择上还是拍摄手法上甚至是叙述风格上都开始朝着同质化的方向发展,为此,新疆必须注重本土素材的拓展与创新。

在横向上,虽然纪录片的主题已经逐渐定型,但创作者可以在同一主题下就不同的主体展开叙述,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很容易调动观众的兴趣,增强对纪录片内容的研究欲望[5]。

在纵向上,新疆正处于不断发展的关键时期,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所以对于新疆纪录片的拍摄来说,从业者应该加强对新疆相关政策和发展新动向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更加具有时代感的内容,实现对本土素材的拓展与创新。

在创新的过程中,我国纪录片创作者还要创新表现手法,加强对现代视听表现手法的运用,满足人们对纪录片在内容和叙事上的高质量要求。技术的创新必然推动纪录片行业的发展,所以要求纪录片创作者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实现新疆纪录片的创新发展,为宣传新疆地区的形象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开放性的展示态度与服务型的拍摄配合

新疆在采取措施宣传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不仅要将自己的声音“传出去”,还要将人们的目光“引进来”,也就是说,新疆不仅要加强对本地区纪录片创作者的引导,还要为新疆以外的媒体与纪录片从业者创造宣传新疆的便利条件。例如,新疆可以为宣传新疆形象的剧组和拍摄团队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拍摄的场地,甚至可以借鉴“异地采访”的模式,欢迎大家到新疆拍攝纪录片,为展现新疆形象提供保障。宣传新疆形象离不开众多媒体的鼎力帮助,只有充分发挥不同媒体的优势,才能够给世界展现一个更加全面的新疆。

(四)拓展视听媒介表现手段

新疆纪录片在创作形式与内容中应该拓展视听媒介表现手段,给观众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与体验。城市纪录片的前身是“城市交响曲”流派,这个流派的创作人员通过对蒙太奇表现手法的应用,使城市形象更加鲜活立体。

因此,新疆纪录片应该拓展拍摄思维,运用运动镜头、蒙太奇等表现手段展现新疆的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再现新疆独特的人文景观。例如,在《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中,纪录片创作者大胆地应用航拍等镜头,从不同的视角给观众呈现了新疆某一事件的宏观景象。因此,新疆纪录片创作者可以从中得出经验和教训,拓展视听媒介表现手段。

六、结语

新疆一直无数人向往的地方,这里有耸立的山峰,有起伏的丘陵,也有广袤的山川与无边无际的沙漠,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旅游和探险。但在地区发展建设中,新疆在宣传方面还有很多领域可以挖掘,所以纪录片的创作者开始以新疆为题材对其进行形象的宣传,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新疆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疆宣传工作的开展,所以须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疆题材纪录片将在展现新疆形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郁轩.纪录片《我从新疆来》和《我到新疆去》的叙事研究[D].阿拉尔:塔里木大学,2021.

[2] 徐美玲.新疆题材纪录片与新疆区域形象传播研究(1973—)[D].合肥:安徽大学,2019.

[3] 刘康,王敏.新疆各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传承研究:以纪录片《新疆味道》为例[J].新疆艺术(汉文),2018(3):103-110.

[4] 张晓梅.新疆题材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现象研究:以《我从新疆来》为例[J].文化产业,2018(9):32-33.

[5] 史芸.新疆纪录片的现状与发展[J].新媒体研究,2016,2(10):64,75.

作者简介 王卓娅,本科,主任编辑,研究方向:纪录片创作与传播。

猜你喜欢
审视
高校教师在慕课风暴中的审视和定位
教学督导审视下的高职院校教学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未经旅行“审视”过的设计,是不可信的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审视与当代发展探析
谈《自鹿原》对生活的审视与反思
关于国际法渊源内涵和外延的重新审视
生活方式视域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审视与发展
学习方式多元化,提升学生自主能力
生与死:《荒野猎人》的伦理价值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