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策略探究

2022-05-09 13:22耿天宇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网络思政工作路径新媒体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新媒体成了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究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路径,对高校思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新媒体环境及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从网络思政宣传效用的角度出发,阐明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思政工作的意义,最终提出网络思政工作策略,旨在为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能力的提升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1-0214-03

什么是新媒体?目前学界对新媒体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从字面意思来看,可以将其简单理解为新型媒体,“新”相较于“传统”而言,即区别于传统。目前,一般将“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称作新媒体。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新媒体的内涵也将随之变化。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呈现出新的特点,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只有牢牢把握新媒体以及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特点,才能真正落实网络思政工作要求。

一、新媒体环境的特点

相比于传统媒体,目前的新媒体环境显现出五个突出特点。

(一)信息内容极其丰富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环境的信息内容持续爆发增长。根据internet live stats网站的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全球网站数量已达到了19亿之多,仅YouTube网站的单日视频浏览量就近70亿次,新媒体环境下每日所产生的图片、文字、音频等其他信息内容更是难以计量。随着互联网储存与分享技术的持续发展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新媒体环境下所包含的信息内容还将呈现指数性增长。

(二)信息內容辐射面更广

根据internet live stats网站的统计,截至2021年12月,全球网民数量约为51亿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突破了10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将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的辐射面也将持续扩大,由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全球将完全融入新媒体环境。

(三)信息传播速度更快

传统媒体受制于空间、环境、载体等诸多因素,传播速度往往较慢,而新媒体依托网络信息平台,网络传播速度即为信息传播速度。以当下热门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以下简称5G)为例,5G网络的传输速度理论上可以达到10GB每秒,而新兴的量子通信技术,其传播速度甚至可以超越光速。极快的传播速度使身处不同地区的人通信也几乎毫无延迟。传播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传播速度的差异,因此,在不久的将来,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将达到“即传即知”的境地[1]。

(四)信息表现形式更加多元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表现形式也更加多元,除了常规的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丰富多样的信息表现形式也逐渐融入生活。例如,感觉传递在诸多的4D甚至5D的主题影院中得到了应用,能够将特定场景中的动态感觉甚至是嗅觉、触觉传达给观众。近年来,全息投影技术也能够全方位传递信息。与传统的媒体的信息表现形式相比,新媒体环境下多元化的信息表现形式使得信息的互动性更强,传播者可以借助新兴的通信技术与受众实时互动,这种互动不仅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还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表现形式将得到极大的丰富。

(五)虚拟与现实界限模糊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新媒体环境下虚拟与现实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例如,AI技术开始在生活中得到应用,仅仅借助电子设备便可以将虚拟场景融入现实世界。虚拟与现实的深度融合,既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又能够精确地传达信息,各大互联网公司提出的“元宇宙”的发展方向也是如此。由此可以预见,在新媒体环境下,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将进一步模糊,新媒体将有可能完全创造与现实融合的虚拟世界,大大拓展人们生活的广度与深度,成为新兴的生活方式。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变化,不同环境下的学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具有三大特点。

第一,娱乐性。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导致信息内容的极大丰富,为了更好地吸引人们关注,获取更多的流量,信息的娱乐性成为新媒体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在此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信息本身的娱乐性,更加热衷于接收与传播娱乐性的信息,做出娱乐性的行为,喜爱解构传统,解构权威,解构一切平常的事物,从中获取乐趣。因此,当下的学生往往以信息是否具有娱乐性作为衡量是否接收信息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涉及大学生比赛作品的评选,往往是娱乐性十足的作品牢牢占据榜首,在令人捧腹的同时,也体现出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们娱乐至上的特点。

第二,盲从性。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大学生缺乏提取与辨别信息的能力,加之社会经验的不足,往往会忽视信息的不完整性,在集体情绪的裹挟之下,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盲目相信新媒体发布的信息,选择无条件地信任而非探究源头。近年来一些热点新闻,在一些不良媒体的引导下,学生们往往冲锋在前,发泄情绪,结果多次的反转又伤害了学生脆弱的心灵,使得他们逐渐失去对社会的信任。同时,部分学生也逐渐失去了辨别信息的主观意愿,盲从他人,更多仅仅是为了在群体内寻求认同感与安全感。因此,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们显现出盲从性的特点。

第三,非专注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新媒体逐渐向着碎片化、精简化的方向发展。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学生们往往更容易接受碎片化、精简化的信息。这种碎片化、精简化的信息在大量降低时间成本的同时,也使得学生们逐渐失去了“通篇阅读”的耐心,无法获取完整而有效的信息,长此以往,会使得学生们无法长时间保持专注,变得焦躁,难以静下心来。近年来,短视频迅速兴起,在短时间内,通过精简的高潮片段不停刺激着大脑,使得学生们的注意力被一个又一个视频吸引。频繁的刺激,在使得学生们无法专心的同时,也使他们忘记打开手机的初衷。因此,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们显现出非专注性的特点。

三、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思政宣传效用的变化

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以其数字化的特点,为网络思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依靠网络新媒体,高校能够了解学生的新状况,传授新知识,逐步引导学生担负起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责任。

在此背景下,新媒体成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日常工作的重要工具,高校网络思政的宣传效用也发生了以下变化。

(一)主次关系的变化

新媒体环境下,为进一步加深和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各大高校均出台了网络思政的方案与计划,线上教学逐渐成为知识传播的第一课堂。这使得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主次关系发生改变,原本作为线下教学补充的线上教学,借助新媒体成了新兴的教学方式。同样,网络思政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思政工作中,新媒体的作用也逐渐由简单的活动宣传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高校辅导员通过新媒体进行爱国教育,通过新媒体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通过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引领,新媒体平台已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主要平台,网络思政也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

(二)多少关系的变化

受新媒体环境的影响,网络思政的新媒体平台数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量变引起质变,新媒体平台数量的增加使得网络思政的宣传效用逐渐扩大。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平台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平台之一,多方位、全过程的线上宣传将逐渐代替传统的宣传方式,宣传方式的变化,使得线上宣传效用逐渐改变。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学生将更加容易接受网络思政教育,网络思政所展现的能量也将越来越大。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网络思政的宣传效用,对辅导员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三)深浅关系的变化

受当前新媒体环境的影响,网络思政的宣传效用也发生了由浅入深的变化。在此背景下,网络思政工作将逐渐向下沉淀,新媒体平台的运用从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播向注重价值引领的方向深化,尤其是AI、VR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突破了普通线下教学的局限,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环境的变化将使得网络思政的宣传效用深入发展,这也为学生的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网络思政将由表入里,深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高校的网络思政工作必须深耕新媒体平台,不断深入利用与开发新媒体平台。

四、提升网络思政工作能力的意义

根据互联网用户群体分析报告,目前我国约有10亿网民,学生群体约占全体网民的20%,是目前最大的网民群体,而学生手机使用习惯调查显示,几乎99%的学生都会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各大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

随着时代的变化,从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已成为当下大学生的日常习惯,因此,利用新媒体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途径。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就将网络育人列入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十大育人”体系。新媒体环境下,要想推动高校思政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网络思政[2]。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思政也是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工作要求。学生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主动走近学生,主动倾听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网络平台已成为高校思政工作者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更愿意在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想法,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使得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落实好网络思政的工作要求。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质量往往参差不齐,学生作为信息的接收者,缺乏辨别信息的经验。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剧烈变化,各类社会思潮的涌动,各种价值观的激烈碰撞,都非常容易冲击学生尚未成型的认知框架,纷繁复杂的信息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也影响着他们三观的形成。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巩固网络思政的主阵地,利用新媒体,在互联网平台树立新时代旗帜,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成长成材。

五、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思政的工作策略

(一)树立新媒体理念

新媒体环境下,开展网络思政必须树立新媒体理念。高校必须重视新媒体,深入了解新媒体,准确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特点,运用新媒体思维增强网络思政工作能力。同时,高校应该把握新媒体的本质,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新媒体结合起来,运用新媒体的优势,将网络思政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后,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新媒体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利用新媒体开展网络思政工作也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只有树立新媒體理念,才能从根本上落实好网络思政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

做好网络思政必须注重新媒体人才的队伍梯队化建设,重视新媒体人才的培养。辅导员是落实网络思政工作的主要群体,要针对辅导员进行新媒体业务知识培训,开展新媒体相关技能大赛,不断选拔优秀人才,完善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机制,建立人才培养的计划与方案,定期开展新媒体运营经验交流会,主动邀请专业人才进行专业指导。同时,要强化队伍梯队化建设,持续引进新人,持续输入“新鲜血液”,也要充分发挥“帮传带”作用,更好地帮助新媒体人才成长。另外,可以建立激励制度,让新媒体人才队伍更好地发挥战斗力。

(三)打造网络思政明星

打造网络思政明星即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建设有特色的网络思政工作新媒体平台,以及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红人。首先,打造网络思政明星,有利于团结学生,有利于针对学生团体进行价值输出。其次,从新媒体环境下的学生特点出发,利用网络红人的粉丝效应,既能够使学生获得集体认同感,也能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当下的时事热点,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打造特色新媒体平台及网络红人,通过与学生互动等方式,主动走近学生,切实解决学生问题。当然,网络思政明星也必须提高自身能力,与时俱进,落实网络思政工作的要求。

六、结语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充分利用校园里的各级各类新媒体平台,构建完备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体系,推进网络思政教育开展,是高校深入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在新媒体环境下,只有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才能切实提升网络思政的工作能力,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当前,网络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对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只有不断拓宽网络思政的工作路径,提升网络思政的工作能力,才能真正深入推进“三全育人”体系,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解构与重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124-129.

[2] 彭容容,杨旭娇.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5):6.

作者简介 耿天宇,硕士,助教,苏州科技大学电子学院学工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网络思政工作路径新媒体
城市化进程中群众文化工作路径优化探讨
基于用户体验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建设思考
基于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社交型思政教育的创新性研究
英国高校的网络思政课怎么上
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企业政工师工作路径的探析
优化考务管理工作的路径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